第3300回:男吹芦笙女舞踩堂,十二道拦门酒迎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山苗族芦笙厂家 第3300回:男吹芦笙女舞踩堂,十二道拦门酒迎驾

第3300回:男吹芦笙女舞踩堂,十二道拦门酒迎驾

2023-12-12 0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3300回:男吹芦笙女舞踩堂,十二道拦门酒迎驾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Huang_Jumbo 或Jumboheritagelist )。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下午14点多我乘坐的大巴车驶入了雷山县,我们经过了云泉特大桥,盘山公路一侧出现大量依山修建的高楼,我们还经过了西江巴拉河景区的大牌坊,巴拉河为清水江支流。在贵州省台江、凯里、雷山等县境。源出雷公山西北麓。主河道西流折向北流,经雷山县丹江镇、凯里,台江二县之间,至台江县施洞口乡石家寨村入清水江。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264平方公里。

巴拉河源头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在从凯里市境经巴拉河而至雷山县境的这段巴拉河峡谷,有十多公里长。沿岸的苗族村寨,均保留着古朴古香的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在这里,你将会领略到苗族7000年历史迁徙的艰辛业迹,触摸到中华民族“三祖文化”之一即蚩尤文化的脉搏,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习俗文化的韵味;沉醉于苗族原始而古老神秘的祭祖盛典即吃牯脏的文化沉淀;迷恋于苗族村寨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习俗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之长河!

巴拉河旅游带集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秀美,民间习俗文化绚丽多彩为一体,是一条生态旅游之河。散落在沿岸的苗族村寨像一颗颗明珠,相映成趣,均保留着古朴古香的民族风情文化遗产,是凯里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带,被列为贵州省九个旅游示范项目之一。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苗寨,汽车驶进广场左侧的停车场地,下了车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商业气息,到处是游客和村民,广场上摆着十二道拦门酒。

传说以前的壮士要喝了这十二道拦门酒才可入苗寨,今天就不一样了,很多爷们下车之后,会有专门的程序化的拦门酒表演。

在贵州凯里、雷山、黄平苗家十二道拦门酒,久负盛名。它作为苗族迎宾礼仪的最高礼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乡村文化游客幕名纷至沓来。那么苗族为什么迎宾要设十二道拦门酒,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据说为改变路途远的状况,苗寨之间可以开亲,并同时约定接亲送亲,为了热闹双方要30人以上,为了隆重最多设12道拦门酒。由此,形成今天苗族12道拦门酒迎宾习俗。

未抵达苗寨之前,就已经知道苗寨久负盛名的“高山流水”,抿一口苗家的米酒,才算是跨进这个久远的寨子的前奏。于是乎,在西江千户苗寨外,一大早便开始了“十二道拦门酒”,苗族的姑娘阿婆早已盛装而来,银饰叮当作响的节奏,悠悠地在我们这些外来人之间传开,犹如苗族的热情一般,渗透入每个人的笑容里。

说起这“十二道拦门酒”,大致要退回到距今25代人前,苗族迁徙到雷公山区定居后,联姻开亲还要回到今从江县丙妹一带去,去三天,来三天,冬日糍粑冻,夏日鱼肉馊,携带的礼物不能食用。为此便规约雷公山区的苗寨之间可以开亲,并同时约定接亲送亲,为了热闹双方要30人以上、隆重之初便设12道拦门酒。由此,形成今天的雷公山区苗族十二道拦门酒迎宾习俗。

广场上的木桌一字摆开,酒坛也已在桌下等待着仪式的开始,游客们渐渐多了起来。十二道拦门酒两侧是盛装的阿婆,她们一律按节奏去踩着步点,说她们训练有素,更不如是她们自小便有了这韵律感,毕竟说苗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并不是夸张,而是整个族群里天生的基因和周遭环境的影响。如此,想来就是个美丽的民族,更不用说当你看到她们盛装时的歆羡。

拦门酒之外,不能少的便是吹奏芦笙,这便是韵律节奏的所在。这时的芦笙便是由苗寨里年长的男子吹奏,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这是古时人对芦笙舞的描述,我在一旁细细观看,确实如此,他们的动作幅度不大,却节奏分明,扬起的芦笙,该是如未来一般昂首挺胸。

目前吹奏芦笙的多是老年人了。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

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祭祀》部分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曲调共有三百六十首,《抒情》部分主要用于踩花山等吉庆场面,但文山苗族芦笙婚礼音乐因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失传;《叙事》部分主要叙说苗族历史、故事传说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其芦笙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

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早在五十年代,贵州少数民族优秀芦笙选手们就先后到苏联、波兰等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风靡了国外。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更是规模空前,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每逢重大喜庆节日,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相聚吹芦笙、跳铜鼓、斗牛、斗鸟、对歌、赛马,盛况空前。吹奏芦笙,已成为节日期间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或男吹女跳,或自吹自跳。

在芦笙堂吹芦笙,一般为每套6支同吹,芦笙音域宽阔,乐声悠远,笙歌宏亮,令人回味;吹芦笙自然要6人,踩(跳)芦笙的苗族姑娘数十、数百人不等,她们穿着以银角为代表的银饰盛装,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尽情欢跳,场面壮观动人,形成银色的海洋,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吹芦笙是技术活,我看到苗寨广场上既有吹芦笙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芦笙,其前身为中原汉族的竽,后唐朝时传入少数民族地区。

唐朝时贵州的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芦沙之制,状如古萧(按指排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明代卢沙写作芦笙。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此外,明代邝露《赤雅》、清代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到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一书中写到:“(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到清代时,贵州少数民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精彩极了。也可以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常,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离不开它。

芦笙被苗族人民视为密友良伴,苗家男子人人会吹,女子个个能舞。每逢劳动之余或婚嫁喜庆之日,都要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逢年过节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芦笙齐鸣,雄壮而洪亮的乐声十余里外都清晰可闻。

在苗家,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芦笙节(苗语称基别,为汉语爬高坡之意)。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一望无际。在黔东南的谷陇地区,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这已成为苗族的传统节日,参加芦笙节的苗家男女达几十万人,不仅本地的芦笙手竞相参加,就是附近几个县、百余里以外的邻州邻县的芦笙手,也披星戴月、带着干粮赶来参加献艺。

在欢乐的节日里,芦笙的吹踩声,男女的对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在一起互诉衷情,赠送信物;老年人笑谈丰收,妇女们尽情歌舞,而最吸引人的要算是芦笙乐队的竞赛了,几十个芦笙队,每两队一组进行比赛,既有个人表演,也有集体吹跳,芦笙手边吹边舞,舞步时而活泼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旋转如飞,一曲紧接一曲,芦笙不停,舞步不息,无新曲者败北,曲多音亮的芦笙队获胜,他们的芦笙被挂上红色缎带,得胜的寨子和个人受到人们的尊敬。芦笙节期间,还同时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芦笙在苗族青年们的恋爱生活中占有一定位置,苗家后生与芦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当他们约会姑娘时,芦笙便是“红娘”,当他倾吐爱慕之情时,芦笙又成了一种美妙的“语言”。往往姑娘们劳动归来,掩上窗户在灯下绣花,忽然听到了一种熟悉的芦笙音响,就会一跃而起,穿户踏月而出,向那发出音响的地方疾步奔去……

在芦笙盛会里,尤以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它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从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

侗族芦笙节: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当然,芦笙并不是贵州独有,广西也有吹芦笙的活动,某年的10月2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体育公园,苗族同胞在吹奏芦笙。当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苗族芦笙踩堂活动,1000余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一边吹起芦笙曲,一边跳起踩堂舞,欢聚一堂。芦笙踩堂是广西融水苗族的传统文化活动。

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跳芦笙的中心院坝,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或随着轻松活泼的芦笙曲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芦笙曲的种类很多,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

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也很少扮演爱情角色,它只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

它的舞蹈特点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芦笙舞有单人舞、男性双人舞和男女双人舞,分为“踩”、“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的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也很少扮演爱情角色,它只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文艺工作者在芦笙舞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既保持芦笙舞原貌而动作简易又富有时代感的集体舞《苗山迪斯科》,在苗族民间得到逐步推广。芦笙集体舞的出现,无疑是苗族芦笙舞由个体化向群体化过渡发展,使芦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圈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长46厘米至56厘米、宽4厘米至9厘米高3.5厘米至8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外径1.8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在笙斗中,呈75°至90角°纵向插入两排笙管,多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

每管入斗处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铜制簧片,每管近斗处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多用白竹制作,白竹的竹径细、竹节长、粗细匀、竹壁薄,通常在直径1.2厘米左右、每节长40厘米至50厘米,是制作笙管的良材,要选生长三年以上、冬至到立春前砍伐的为佳,这时的竹管竹质坚韧、表面光亮、不易虫蛀。各种音高不同的苗族六管芦笙,笙管的高度也不尽相同,最高音笙(民间称五滴水)高7.2厘米至14.5厘米(不包括笙脚,下同),

高音笙(四滴水)高14.5厘米至30厘米,中音笙(三滴水)高30厘米至58厘米,低音笙(二滴水)高58厘米至105厘米,倍低音笙(一滴水)高105厘米至210厘米。以c、c1、c2三音为例,笙管高度分别为97厘米、49厘米、25厘米,加上笙脚后为128厘米、60厘米、34厘米,余者类推。簧片多用响铜制作,《尾蕉丛谈》一书载有“长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用响铜为之,恒用火炙,亦古制也。”尺寸依音高而定,以c、c1、c2三音为例,长度分别为4厘米、3.5厘米、2.5厘米,宽度分别为0.25厘米、0.2厘米、0.15厘米,余者类推。簧料下好后,划出簧舌轮廓线,用小凿子凿透,锉削掉毛刺,放入炉火中加热,待到微红时,用钳子将簧框略微夹拢一些,使舌与框之间缝隙缩小,然后放入水中蘸火定型,

这种经过“火炙”的簧片,吹奏时省力。簧片也可用黄铜制作,但不及响铜制的发音脆亮。共鸣管是套在笙管上端的一截竹管,可使音量明显增大,多使用毛竹制作,依音高不同而异,以c、c1、c2三音为例,管长分别为60厘米、30厘米、15厘米,余者类推。以上所述为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芦笙;在黔中、黔南和黔西北,则流行着另一种形制的芦笙,笙管用白竹或笋壳竹制作 ,下端管口不堵塞。上端用两道竹篾箍紧,笙斗制作时中间不剖开,而是从粗端挖起,直通细端吹口部位,然后用圆木塞把粗端开口堵严,再用数道化篙皮箍住。

芦笙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 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 0 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

演奏时,笙管竖置,双手捧持笙斗下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笙管音孔,嘴含吹口,吹吸均可发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泼多样。芦笙与葫芦笙的显著不同是:芦笙的笙管上端出音孔处,套有稍大的竹管、笋壳、铜筒或用竹篾片摺成三角形的小喇叭,可起到良好的音响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而丰富多变。笙管穿过笙斗,有一截外露笙斗之下。

苗族的芦笙乐队,是民间业余奏乐组织。每队由五六支芦笙组成,分为高、中、低不同音区,既有笙管高达三丈有余的低音芦笙,也有管高尺余的高音芦笙,再加上发音低沉的芒筒,合奏起来音响雄壮粗犷、气势磅礴。

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份。

有专用的,也有标题或词意的,它们多是取材于民间歌谣,苗族人民用它们来表达细腻的内心感情和对于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零星分散的作坊式生产。位于凯里市西南部新光村,是凯里市远近闻名的“芦笙村”,年产芦笙上万支,是黔东南最大的民间芦笙制作和供应中心。

西江苗寨的芦笙表演太商业化了,因为天气太热了,很多吹芦笙的中老年村民都戴着斗笠,年轻的妇女更是打着雨伞,我走上台阶,欣赏着十二道拦门酒的壮观场景,妇女们有韵律地随着街拍走动,我背着大包拿着相机给他们拍照,但天气真的太热了,我是汗如雨下。

到了西江苗寨,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当地妇女对白银的旺盛需求,大部分参加十二道拦门酒活动的当地姑娘都是穿金戴银的,好不气派。

看到那么多苗寨群众载歌载舞地欢迎我的到来,我才意识到,被疫情困了一年多的我,是有必要走出去为祖国的经济复苏效犬马之力了。

十二道拦门酒之后,我们踢踢踏踏的乘车去到千户苗寨里,踩着疙疙瘩瘩的石板路,街边是贩卖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木制的窗边挂着蜡染、扎染的衣物,时光感毫无征兆的爬上了我的心头,自认为文艺的自己,对这样的物件总是会多几分情愫的,于是,“蜡染”二字便也在心底做了印记。

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其中以叭咕苗寨最为盛行和最有特色。苗家娶亲嫁女,亲戚朋友都要上门送礼贺喜。好客的主人和贤惠大方的亲朋戚友,总是要把这门喜事办得体面热闹,同时也总是要借个良好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富有,广交朋友。主人把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包谷烧酒,请来寨子里德高望重的族老和歌师,在自家的大门口摆下大方桌,桌子上摆满了一碗碗喷着清香的美酒。客人来时,由主管把门的族老首先唱讲贺词,然后,客人中最年长且声望高的长者唱答谢词。

通常给客人倒拦门酒的多是年轻美女,十二排的桌子上会放置牛角,篮子和酒壶等传统器具,几十位老妇女站在边上,另外几十位年轻姑娘则站在广场的中间,她们载歌载舞,在烈日下欢迎我们的到来。

起初我以为这种拦门酒舞蹈只会持续十几分钟,结果我在广场上呆了半个多小时,才意识到今天这个拦门酒可能会持续一整天。

广场旁边有苗笑笑苗药博物馆,大北门酒店就在河边,这里距离朗德苗寨也只有38公里左右,西江千户苗寨的大门是新建的,偶尔能看到一些拉着拉杆箱的姑娘们走进村子,我走到讲解服务中心旁边办理了门票减免手续,只需购买一个摆渡车票,当然不怕热的人也可能直接走进村。

西江千户苗寨北门服务中心有厕所,游客如织,我看到广场上又过来几个敲锣的人,场面好不壮观。

拦门酒应该是当地的一个老传统,通常在祝贺词和答谢词之后,主人把早已想好了的农事或家事其日常生活的要事向来客提问,接谢人随问随答,然后由族长十分恭敬地双手举起盛满包谷酒的酒杯,递给一个年长客人,一碗一碗地让客人们喝下这香醇美的包谷烧酒。一切仪式做完之后,说声:“得罪了,最尊贵的客人”,客人答一声“请不要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时,酒门大开,拦门人很礼貌地让开一条道路恭迎客人进屋。

拦门酒的习俗十分原始古老,它体现了苗家礼貌待客坦诚交友的良好道德风范。

祝贺词: 最尊敬的客人,你们不怕旅途辛苦,来到我们这个贫穷的地方,山路虽然狭窄陡险,总有你落脚的梯坎,泥泞虽然脏滑,青石板路平稳而又闪光。你们的到来,给冷落的苗寨增添了无限的喜悦,屋背后的锦鸡,它是欢迎你们这些尊贵的客人。苗寨虽然偏僻贫寒,但苗家个个都有一颗火热的心肠。没有什么好地东西接待你们,苗家的包谷烧酒格外甜蜜飘香。拦门酒是苗家待客的最高礼节,请你们不要担惊慌。一碗酒是苗家的深深情意,一碗酒是苗家献给你的一颗火热的心房。喝了这甜蜜蜜的拦门酒,你的脸上闪现出幸福的红光。喝了这碗香喷喷的拦门酒,你的将会更加健康强壮。喝了这碗同心酒,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我们的友谊更加加深。

贵体

答谢词:最尊贵的主人,你们的接待是这样的周到,你们的热情是这么的执着真诚。我们虽然是远方的陌生人,到了这里却亲如一家人。说什么苗乡偏僻落后,这里处处充满了幸福的景象,说什么苗乡没有什么上好的礼品招待,友好的民族使我们体验到了人间真正的友情。包谷烧酒喷洒着扑鼻的芳香,一阵阵温暖了我们火热的心房,这是上好上好的礼品哟,让我们尽情意地品尝。紫竹林里的花锦鸡,声声叫得欢哟,给苗寨带来了幸福与吉祥。我们远方的客人今日来到苗寨,为苗寨带来欢乐与安康。接过一碗碗香喷喷的包谷烧酒,让我们共同痛饮品尝,苗寨的好日子浓似包谷烧酒,我们的友情啊地久天长。。。(广西融水举行芦笙踩堂活动,新华国内网2013-10-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