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各庄红色足迹】左各庄脚行罢工,开启文安县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安县左各庄木材行业 【左各庄红色足迹】左各庄脚行罢工,开启文安县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左各庄红色足迹】左各庄脚行罢工,开启文安县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024-07-06 1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况,中共文安特支诞生后,以王紫树、董在毅为首的特支成员

紧密团结进步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首先提出了“打倒列强、

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共鸣。

于是,他们以左各庄小学为校址,广泛发动劳苦大众,积极创

办农民夜校。1926年秋末,王紫树、董在毅动员左各庄小学名

誉校长、“济广源”大少爷董尔谟拿出100亩苇地的收入做为

活动经费,聘请该小学进步教师为教员,办起了左各庄农民夜

校,组织左各庄脚行人员及镇上的部分青壮年到校学习。

夜校一面为农民传授文化知识,一面讲授革命道理。设语

文、教学 、 常识三门课程。语文课以教授常用简易字为主。数

学课主要让学员学习珠算。常识课由王紫树主讲,他除教一些

破除迷信的自然知识外,着重分析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

揭示广大农民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介绍海丰及东江农民运动

的情况,教育学员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斗争。王紫树还用

他在南方亲眼所见的大好革命形势,激励大家的革命热情。他

说:在南方,人民群众革命如火如茶,孙子叫爷爷同志。特别

是两湖两广,革命烈火到处在燃烧,农民都参加了农会,农民

是主人而不是奴隶,他们当家作主,彻底翻身的日子已经来了。

还教学员们唱《打倒列强》、《劳动革命》等进步革命歌曲。

王紫树满怀激情的演说和他传授的新鲜革命道理,吸引了大批

农民群众。他们在这里既能学到一些实用的文化知识,又觉得

心里一天比一天豁亮,所以参加夜校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不久,

夜校学员由初建时的30多人发展到180多人。一些爱国知识

分子及小学高年级在校学生也参加了夜校的学习,这就为组建

农会和发展壮大党团组织奠定了基础。

王紫树、董在毅为了把革命的理论传播给家乡人民,可以

说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他们把深奥的革命道理,变成通

俗易懂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幽默生动,使大家既接受了革

命教育,又感到轻松愉快,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除讲

课外,他们还深入到农户家中,与贫苦民众广交朋友,促膝谈

心。

王紫树还教学员们唱革命歌曲,如《革命精神歌》

先锋!先锋!

热血沸腾,

先烈为平等牺牲, 作人类解放救星。

侧耳远听,

宇宙充满饥饿声。

我们要踏着他们的足迹,

向前!向前!

实现大同。

王紫树、董在毅经常对自己的同志说:我们北方广大农村,

还在沉睡之中,我们的责任是唤醒他们,组织他们,我们的任

务十分艰巨。我们眼前的工作,除了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外,就

是要组织农会,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教育群众。在他们的启

发教育下,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骨干,开始叫“庄稼会”,后

改为同乡社。以互助互济为主要活动内容,即根据各户的缓急,

互相换工;按照各家农、副业的需要,相互兑换种子和调解资

金的使用,为了有章可循,还制定了简易条例。有30多人参加,

大部分是青壮年。他们不仅是农村中生活最苦’受压迫最深的

人,而且还都是讲义气、有胆量的血性汉子。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同乡社的社友们在大清河北岸的一

片小树林中组织了一次集会。30多个兄弟,一个个喜气洋洋,

有的剃了头,有的刮了脸,有的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

比过年过节还高兴。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怀疑,他们按照旧社会

拜朋友的风俗习惯,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个仪式。在一棵枝叶

茂盛的老柳树下,30多人随着董在毅宣了誓:我等虽不是同生

愿同死,拧成一股绳,不作一盘沙,绝不贪生怕死,决心扶弱

锄暴!低沉有力的誓言,透过初冬的寒风,回荡在日夜奔流不

息的大清河上空。此刻,他们脸上的表情是那祥地严肃庄重,

他们内心的意志是那样地坚定不移,30多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30多人的血液交融奔腾在一起。

庄稼会成立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似地很快在贫苦农民中传

开了。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1926年秋,王紫树、董在毅以此

为基础,在左各庄劳苦农民和码头脚行工人中秘密组织建立了

农民协会。由于当时思想和组织工作做得好,开始加入农会的

有80佘户,会员达200多人。农会规定奋斗目标是:减租减息,

耕地农有;革命对象是: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封建把头;组

织纪律是:严守秘密、服从指挥、互相支援、统一行动;行动

号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反动军阀。”

农民夜校和农民协会的建立,为发动和领导农民革命运动

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1926年初冬,王紫树 · 董在毅首先领导和发动了左各庄脚

行工人的罢工运动。

左各庄座落在大清河南岸的千里堤上,紧靠大清河,是保 定通天津的必经之路,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为直隶沿河五大重

镇之一。而且这里又是一大水陆码头,特别是水流涨满之际,

舟船辐辏,商贾云集,桅杆耸立,千帆竟发。各种大小船只都

要在这里停靠,装卸货物,各种物品堆积如山,昼夜一片繁华。

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行业人群,即码头搬运工人,俗

话叫脚夫,这个行业叫脚行。

在码头脚行的搬运工人,大部分是农村破产的农民,也有

农闲时节临时出来打工的农民。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工作

最累,而收入微簿,以至不能养家糊口。

当时左各庄的搬运业,为脚行把头所垄断,他们与当地官

府、恶霸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和压迫搬运工人。脚行把头之

下还有“小把” “先生” “站街”等。

“小 把”是为把头到“人市”上雇人的;“先生”是记帐的;“站街”是替把头

巡查监视工人劳动并监视界内船主,不准私自搬运的。各级头

目层层控制,都是骑在搬运工人头上的压迫者和剥削者。

此外,脚行内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说客。他们一般是一

身灰色长衣,大袄袖子,交游甚广,能说会道。遇到脚行里发

生纠纷,他们便出头调解,从中谋利。

脚行订有不少“行规”,完全是套在搬运工人脖子上的枷

锁。因为这些“行规”大多没有成文的章法,由脚行把头根据

个人的统治利益随意敲定,实际上成了他们的“家法”。凡违

反“行规”的,都要受到各种处罚。轻者扣罚工钱,不给饭吃;

重者打伤致残,甚至丧命。脚行工人受压迫、受剥削,辛辛苦苦,

时刻忍饥挨饿。此情此景,王紫树、董在毅等看在眼里,急在

心上。认为他们是最基本的革命力量,应该在他们中间首先进

行革命发动。那时候,我们的党还处在极端秘密的状态,活动 是很困难的。王紫树、董在毅首先组织一些靠近党组织的进步

青年,常常把党的指示和意图很坦率地告诉他们。对于王紫树

等人的政治面目,这些人心里也明白,愿意跟他们干。于是他

们深入到脚行工人中间,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一切行动,

都是在党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一天,王紫树来到大清河边,

和工人们一起扛大个。当把头不在,偷空休息的时候,他趁机

和人们搭上话。一个跟他一块干活的工人说:“王先生,您学

问大,办法多,给大伙儿想想办法吧。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

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王紫树说:“是啊,

到了冬天,就是咱们向阎王爷报到的时候了。”这个工人荒“我

得想法儿挣点钱,要不今年冬天一家老小就得冻俄而死了。”

王紫树说:“你自己光在这里发愁没有用,要找大家想想办法。”

听到他俩的谈话,人们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拉开了

话匣子。人们说:“王先生,您给大伙儿划个道儿吧,俺们都

听您的!”王紫树见时机成熟,便鼓动大家说:“众人拾柴火

焰高,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和地主恶霸做斗争,我们就没有过

不去的坎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准备,一场以要求减少劳

动强度,增加工人工资为口号的脚行工人罢工开始了。

这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长期的地狱般的生活,磨炼了

人们刻骨的阶级仇恨。王紫树 、董在毅等振臂一呼,大家纷纷

响应。那复仇的火焰,深深地埋在人们的心底,一旦爆发了,

通过这场罢工斗争,眨眼间在整个码头燃烧起来。

大家在暗地里,你串连我,我活动他,互相酝酿着说:“狠

心的把头们不把咱当人看,咱也不能让他们好活着。咱

给他一停工,看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果然,从这一天开始,码头上不见了人彰,大伙儿叫齐了 劲儿都不来上班了。脚行是左各庄集市贸易的桥梁。脚行工

人一罢工,就等于桥梁被拆断,地主、大商团的买卖不能成交,

商品无法运转,他们一个个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叫苦不迭。

这时,控制脚行的恶霸头子董武霸串通了当地警察局,在

武装警察的保护下,说客刘中三找到一些有影响的脚行工人代

表威胁说:“你们赶快去上班,不能耽误生产。增加工资的事,

等你们上班后,慢慢再谈。否则,再这样胡闹下去,今后有活

也不准你们干!”工人们怒冲冲地大喊道:“你滚回去吧! 告

诉你们的上司,一天不涨工资,我们就不上班!” 大家齐声

吆喝,吓得刘中三洋身乱颠,连连向工人们告饶说:“我 · · · · · ·

我 · · · · · · 也是受人家指挥的,为了吃饭,不敢不来呀,大家千万

别难为我。你们上班不上班,我回去照着你们的原话传达,这

可不干我的事。”他怕工人们揍他,脸上的血色都吓没了。

后来,董武霸他们得知罢工的领导者是王紫树、董在毅时,

便四处托人说情,要求他们谈判。这一天,董武霸约请王紫树 ·

董在毅和部分工人代表到他家中谈判,工人们提出三点要求,

要他立刻答复。

一、取消打骂工人的野蛮行为。

二、增加工人工资报酬百分之三十。

三、工人因公受伤时,应得到救治。在养伤期间,应支付

全部工资。

无奈之下,董武霸等答应了工人的全部要求,罢工取得了

胜利。人们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更感谢他们的贴心人,领

导者。王紫树、董在毅的名字更加传播开来。平日眼泪往心里

流,现在总算出了一口气。大家找到王紫树、董在毅,有什么

心里话,愿向他们倾诉,把他们当成了主心骨。

左各庄脚行罢工的胜利,使广大群众欢欣鼓舞,扱大地振

奋了人心,人们看透了恶霸把头不过是些狐假虎威的东西,他

们十分害怕团结起来的穷人。王紫树、董在毅趁热打铁,进

步发动广大劳苦大众,走村串户,讲天下穷人是一家,团结起

来力量大的革命道理。人们要是几天不见他们坐在自己的炕头

上拉家常,心里好象缺了点什么似的。他们象一盏灯,一盆火,

来到哪一户,哪一户的穷哥们就觉得心里热乎。贫苦农民听说

农会是专门给穷人打不平的,纷纷要求加入农会,农会组织得

到进一步扩大,左各庄农民运动达到了高潮。在此基础上,王

紫树 、董在毅决定把农民运动推向全县,于是,他们又在文安

城南的孙氏、太子务等村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在革命的高潮

中,文安特支也培养 、银炼了革命骨干,发展、壮大了党团组织。

1927年初,王紫树 、董在毅在左各庄镇吸收王延泽、赵兴邦、

王植槐、王笃臣、董在刚等为中共党员;郝伯石先后于文安城

南太子务及文安城内介绍温玉衡。阎子文、任丙章、孙佑桥 ·

刘琨宣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27年3、4月间,特支共发展中

共党员30余人,农民运动遍及全县。这时,多数青年学生也

都投身于革命运动,建立共青团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1927年

4月,共产主义青年团文安县小组于文安城内成立。刘丕烈、

郝秀芳为负责人,共有团员7人。

为了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和领导开展工农革命运动的才能,

中共文安特支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根据上级的指示,派宋绍庭 ·

马伯骧到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派梁雨如到武汉军校学习;

派张宗信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

青年时代的张宗信

在发展共产党的力量、大力开展农民革命的同时,文安特

支还为发展国民党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到1927年初,孙民镇、 赵家郭、麻各庄、光洲、苏桥、王疙瘩等镇村,都建立了国民

党的基层组织,全县国民党员达到300余人。1927年3月5日,

国民党文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国民党文安县党部宣告成

立,王紫树、董在毅等一批共产党员和文安的一些士绅当选为

国民党文安县党部委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