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经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化传承的模式与方法论文 黔东南经验

黔东南经验

2024-07-08 2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苗族的吊脚楼、苗族飞歌、苗绣,侗族的鼓楼、侗族大歌、侗绣,土家族的衙院庄园、摆手舞、傩堂戏……

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在黔东南有53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国家级126个、省级410个,数量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民族文化风情浓郁,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开创锦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高效保护体系护牢民族文化的根

盛夏时节,走进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

“漫步在西江苗寨,品秀丽田园风光、穿靓丽苗家服饰、看《美丽西江》演出、赏万家灯火夜景,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杭州的李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多年来,西江千户苗寨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也让这座世外桃源般的苗寨成为当之无愧的“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保护好一个个民族特色村寨,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一直以来,黔东南州致力于探索完善高效的保护体系,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文化得以保护。

——常态化保护。构建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出台《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黔东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州、县两级分别设立专项资金,为支持民族特色村寨示范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节庆赛会举办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制度化保护。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纳入州“十四五”规划,把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项目、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民族乡村振兴试点等衔接起来整合推进;制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为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明确将“打造20个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纳入州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指导20个民族特色村寨制定“一寨一策”,并按策实施。

——数字化保护。依托“互联网+村寨”模式,启动黔东南民族村寨文化云平台数据库建设工程,建设“原生态黔东南”云平台;详细整理村寨概况、民族节庆、旅游线路等板块内容,实现了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民族文化为一体高效存储及检索的功能;提供国内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等9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调研报告、村落族谱等资料,成为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信息数据库。

资料图(来源:台江融媒)

活态传承体系滋养民族文化的苗

九摆村位于台江县排羊乡,是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走进九摆村,村里的民族团结食堂让人眼前一亮,食堂内外焕然一新,厨房设备购置齐全、功能分区科学。

“以前在家里面办酒席很窄,客又多,无法安排,现在有这个食堂,办酒席方便多了,这个食堂办得很好。”九摆村村民杨真说道。

“我们村民一起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酒席不超过两天,桌数不超过30桌,一桌不超过300元的要求,让群众减少办酒成本、办酒门类,实现‘四控四减’,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九摆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昌勇说道。

民族团结食堂作为群众交流和促进乡风文明的平台,它既是村民的“宴会厅”,也是“表演室”,跳木鼓舞、吹芦笙、唱山歌等节目精彩不断,既传承了勤俭节约的传统,又为民族文化提供展示的舞台,各民族借助民族团结食堂交融互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九摆村的民族团结食堂只是黔东南州民族团结食堂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留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关键是做好传承工作。

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建设传承阵地、培育传承主体、打造传承载体,形成少数民族村寨活态传承体系,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得以传承。

——建设传承阵地。黔东南州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功能,打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结合村史馆、陈列馆、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资源,不断增强村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截至目前,建成以雷山县郎德徒陌制染非遗传习基地、三穗县寨头苗族刺绣培训基地、黎平县吴文美侗歌培训基地为代表的各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160家。

——培育传承主体。依托“名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名歌师、名绣娘、名银匠等一批民族技艺传承人才;常态化推进反排木鼓舞、水鼓舞、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开展教学,培养传承人才;依托文化特色突出的村寨,发动当地群众组建小黄侗族大歌队、岜沙火枪表演队等民间团队,提升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自觉性;立足民族传统技艺等资源,多样化培育民族文化传承主体,形成了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河坝靓丽瑶族文化产品旅游开发基地等一批文化传承主体。

——打造传承载体。我州探索打造“旅游+民族团结”创建升级版,将景区景点打造成为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已建成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岜沙苗寨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17个;在民族特色村寨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中,以建设“民族团结食堂”为载体,推动形成各民族交融互嵌的新形态;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将规范办酒席、平价食堂和励志超市等文化交流场所融为一体,实现“一治二增三减四好五心”的社会治理效果。

张罗 摄

融合利用体系散发民族文化的光

今夏,“村BA”“村超”持续火热,几乎全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台江和榕江,投向黔东南。

“村BA”“村超”之所以能够吸引万千目光,原因很多,但当地的民族文化肯定是吸引大家目光的原因之一。

“村BA”“村超”将篮球、足球体育赛事与民族节日、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带动了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助推农村经济实现增长。

透过“村BA”“村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近年来,黔东南州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与文化旅游融合、与推普兴乡融合、与民族文化融合,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之光照向四方。

——与文化旅游融合。黔东南州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原则,探索“民族特色村镇+生态+民族文化+旅游+N ”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村寨;巩固发展“西江千户苗寨”等知名特色民族村落,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抓手,带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歌舞演艺业、特色农产品和民族特色餐饮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立足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文化经济反哺民族村寨和富裕村民的“开发-反哺”机制;在交通条件好、代表性强的村寨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创意化乡村旅游,持续打造出青曼苗医康养苗寨、卡拉银匠记忆特色村寨、石桥古法造纸特色村寨、摆翁瑶浴体验村寨、纪堂侗族文化特色村寨、大利侗族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民族村寨。

——与推普兴乡融合。黔东南州以开展“推普+民族特色产业”“推普+民族文化”“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普+城市民族工作”“推普+小手拉大手”等五大行动为载体,在民族特色村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提高各民族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让各族群众在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中学习技能,在技能学习中训练国家通用语言,拓宽了贫困群众致富和就业的门路及渠道,推动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双促进、双提升,帮助群众稳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与民族文化融合。围绕保护民族文化主目标,通过挖掘节庆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族医药文化等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村寨文化建设;借助苗年节、侗年节、苗族姊妹节、侗族大歌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开展山歌对唱、“姑妈回娘家”等歌舞表演、古寨观光、民族节日体验活动,形成民族特色文化产品。

如今,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阔步前行,“团结互助、包容互鉴”的黔东南民族文化在新时代日益焕发蓬勃生机,续写时代华章。

【短评】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发展、同步振兴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核心是保护传统文化,根本是保护人。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保护了多少项目,更重要的是保护自觉传承的文化生态。因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既是保护对象更是发展资源,要通过挖掘利用少数民族村寨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促进群众增收,带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守牢两条底线,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关于村庄建设、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保护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分类有序推进,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有保护才有持续发展,有发展才能进一步做好保护。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将激起全州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经济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杨军

编审:吴国桢

统筹:周重新

原标题:《黔东南经验 | 黔东南打造“三个体系”探索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新模式》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