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的再生奇迹:舞剧《丝路花雨》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敦煌舞蹈形象 敦煌艺术的再生奇迹:舞剧《丝路花雨》赏析

敦煌艺术的再生奇迹:舞剧《丝路花雨》赏析

2024-07-01 16: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丝路花雨》的创作源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这里有“沙漠美术馆”之称的莫高窟。1977年,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舞蹈组组长董锡玖带领五人小组在敦煌进行了一个月的敦煌乐舞壁画考察,并向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舜瑶提出要创作以敦煌为主题的舞剧。在当时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宣传部长吴坚等人的支持下,甘肃省歌舞团接到了创作“敦煌”主题舞剧的任务,他们最初组织一行六人的编创小组,于1977年11月到达敦煌采风。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及后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研究所史苇湘等专家亲自为他们讲解敦煌的历史文化和壁画的典故内容,他们常常秉烛夜谈、反复讨论,研究如何把壁画“搬上”舞台。剧中,古代工匠“神笔张”这个名字就是段文杰先生提出的,他在石窟壁画中发现了“张思义”“连毛僧”“史小玉”“刘世福”等人的名字,这些故事成为这场剧目主人公的背景资料。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甘肃省歌舞团编创人员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等人还以石窟考察、文献资料、临摹作品中的服饰图样等为依据,设计出以“胡风国俗,杂相揉乱”为特征的服饰和道具,他们以敦煌文献中《典儿契》的故事为原型,勾画出才艺超群的英娘形象。几位创作者先后七进敦煌,不顾生活的艰辛和气候的寒冷,不断深入石窟采风,反复推敲情节构思,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舞蹈组研究员吴曼英也拿出了自己的敦煌壁画舞姿白描图让编导们分析人物动态,揣摩舞姿神态的奥秘。沈从文等专家、学者远赴兰州亲临指导,舞剧几经编排修改,反复斟酌,终于完成。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1979年10月1日,历时三年创编和排演的《丝路花雨》作为全国调演的137台节目中唯一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全本演出的剧目,轰动北京,获得巨大成功。而后,国家领导人相继接见剧组人员,在邓颖超、习仲勋等领导的鼓励下,《丝路花雨》赴广州、香港、桂林、上海等地演出,历时八个月,演出200多场,场场爆满。之后,《丝路花雨》舞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被搬上了电影银幕,掀起了一股因此剧生发的中国文化热。 2008年,被选入奥运迎宾节目的《丝路花雨》又进行了一次更新创作,新一代编导对全剧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都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舞段的难度,加快了节奏,并借鉴了雕塑、电影等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在服装、舞美和空间设计上更是运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2009年,《丝路花雨》再一次作为国庆大典献礼剧目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时至今日,《丝路花雨》舞剧已经演出3866场,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引领了敦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中国舞剧的创新性变革。

丝路绵绵传友谊 花雨缤纷舞彩虹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丝路花雨》编创之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本剧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展现丝绸之路各国人民交汇聚集的繁荣场景,体现以敦煌为代表的中国开放包容的豁达气象,正呼应了和平与友谊的时代主题。

《丝路花雨》将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窟作为宏大背景,并以敦煌壁画为情节线索,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以及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情节曲折的经历,体现互帮互助、惩恶扬善的故事。舞剧以几个普通人的形象塑造,表现他们悲欢离合与命运多舛的经历,由此引出各国人民之间的纯洁友情,歌颂了劳动大众共筑和平、追求自由的精神智慧和美好心灵。

整个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错综复杂、惊心动魄,人物情感变化丰富、性格多样、细腻绵长,演员舞姿曼妙飞扬、造型优美。舞剧具有很强的视听觉观赏力和舞台表现力,以浓厚的敦煌舞蹈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石窟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人们善良友爱的真挚情感。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丝路花雨》通过六幕七场的剧目进行完整的故事演绎,主题鲜明,从开头到结尾一以贯之,在起伏跌宕的情节中,把叙事元素巧妙地串联起来,使人们在欣赏美妙优雅的敦煌舞蹈时,也被剧情所吸引,使“舞”与“剧”得到很好的融合。在尾声中,舞剧以“丝路绵绵传友谊,花雨缤纷舞彩虹”为主题作以升华,表达了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景。

此舞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看几回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作为首部以敦煌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各类舞蹈形象,形成了“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的视觉场景,敦煌舞由此诞生。

敦煌舞是主创人员在深入研究敦煌壁画、唐诗及敦煌乐舞资料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其他舞种研究创作的一种新的舞蹈流派。《丝路花雨》舞剧是集胡旋舞、霓裳羽衣舞以及琵琶舞、波斯舞、黑巾舞、酒舞、盘上舞等中国古典舞蹈于一体,别出心裁地将中国古典舞蹈与中国戏曲、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等艺术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舞剧类型,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观念,这种多角度、互鉴融合的创作手法,改变了之前中国舞剧只是戏曲与舞蹈叠加的简单做法,是中国舞剧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为中国舞剧开辟了一条新路,更使壁画艺术转化为乐舞形式,实现了古代文化在当代的再生与复兴。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在《丝路花雨》中,有一场内容是英娘为老父解忧,她反弹琵琶,翘首提肩,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这一“反弹琵琶”的动作,是在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壁画中优美动人舞姿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并成为敦煌舞中的经典舞段。“反弹琵琶”始见于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第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壁画的乐舞形象,近年,有学者依据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贞顺皇后(武惠妃)墓石椁线刻画,研究其来源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男性胡人反弹琵琶艺术造型,修正了原为女性舞伎的说法。“反弹琵琶”本来自异域,但其姿态是在艺术借鉴互通中不断发展变化、吸纳融合的。《丝路花雨》中最典型的造型就是类似“反弹琵琶”舞姿的S型体态。S型体态源自戏曲身段和西方古典芭蕾的结合,也借鉴了敦煌壁画菩萨造像的姿态,其姿韵婉转灵动、优雅妩媚,既凸显了人体的内在张力,又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气质。最终通过编创成为敦煌舞特有的艺术造型语言,结合舞蹈的组合规律,使壁画中静态造型连接动态化的呈现,从而让静止的壁画动起来了。而后的《仿唐乐舞》《长安乐舞》等作品都受其影响。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丝路花雨》使“敦煌舞”名声远播。舞蹈家高金荣致力于敦煌舞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英娘扮演者史敏,总结出敦煌舞36式,这些都是舞剧《丝路花雨》的延展成果,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再生的、强大的教学资源能量。

欣赏《丝路花雨》,是经历一场精美绝伦、灿烂耀眼的视听盛宴,是开启一次美的历程。她彰显出的不仅是一种形式、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胸怀、一种自信,她为我们打通艺术美育的“丝绸之路”、播撒“和平大爱”的种子树立了典范。这就是中国故事、中国符号、中国叙事和中国力量。

本文刊发于《读者欣赏》 2022年5月(下)

配图均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