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敦煌画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敦煌画派艺术研究院 探寻“敦煌画派”

探寻“敦煌画派”

2024-06-03 0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莫高窟第257窟 九色鹿王本生(局部) 北魏

常书鸿临摹

当年,李丁陇、张大千、常书鸿等先贤实践的“美术西行”之路,开启了对敦煌壁画的临摹,把敦煌艺术介绍给世人,将敦煌艺术发扬光大。20世纪80年代,常书鸿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敦煌画派”,并把守护敦煌艺术这一目标称作是自己“四十余年来一直期待的梦想”,显示出老一辈艺术家不断追寻民族精神理想的崇高境界,也确立了百年以来当代美术家对敦煌美术进行探索的学术方向。

针对“敦煌画派”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界是存在争议的,这种争议也恰恰说明了“敦煌画派”作为学术讨论话题的价值和必要。虽然,由政府主导打造“敦煌画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敦煌艺术的影响力,也触及了敦煌艺术创新的核心问题,但艺术画派最终还是要按照艺术自律的方式发展并进行自我革新。

降魔变 北魏 段文杰、高山临摹

2019年,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敦煌画派艺术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敦煌画派”的精神内核,探讨“敦煌画派”的艺术价值,追索“敦煌画派”的历史踪迹。经过几年的持续工作,课题组梳理了“敦煌画派”的艺术历程,深入分析了“敦煌画派”艺术中的兼容性、创新性、现实性等美学特征和各种风格表现特征,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考证相结合,甄选出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总结出较为系统的画派在临摹、创作、材料等方面的理论观点。为体现“敦煌画派”整体风貌,课题组从临摹研究、历史梳理、创新构建三个角度逐步深入,整体把握近百年来以敦煌石窟艺术为基础的当代美术创新风貌。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敦煌石窟艺术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机遇中催生了“敦煌画派”,并加快了其立派著说的进程。“敦煌画派”是古代辉煌的延续,更是现代艺术创新的结果。以“敦煌美术先行者”李丁陇、张大千,“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临摹大家”段文杰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启了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当代敦煌美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创作作品和大量的临摹作品,奠定了“敦煌画派”形成和发展的良好基础。

和平鸽丝巾 常沙娜设计 20世纪50年代

敦煌艺术作为华夏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存,无疑是新画派诞生的重要基础。“敦煌画派”从历史中走来,以各种媒介和表现方式继续不断发展,这是基本的事实。如果对这一事实的认知仍然存有疑惑,那将会再次隔断敦煌美术在当代发展的机遇,也会失去已经形成的历史记忆,更无法汇集几代艺术家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优秀成果。

因此,对“敦煌画派”展开深入研究,对其艺术观念和创新表现等问题进行论证分析,引导大众科学准确认识“敦煌画派”,是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也是一项溯本清源、祛除舛讹的有益工作。

从文化内涵看,“敦煌画派”对优秀美术传统进行了重构与再现,“敦煌画派”的艺术家让古代石窟艺术实现了重生,修正了一边倒的单一价值判断,在当代语境里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式的重建。

莫高窟第217窟 法华经变(局部) 盛唐

史苇湘、欧阳琳临摹

从文化背景看,“敦煌画派”对应了国家文化发展进程,初步探索出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和路径。除此之外,“敦煌画派”还就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展开研究,联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展现开放、包容、多样、创新的精神。

从社会建设看,“敦煌画派”使民族美术得到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审美理想得到充分显现,民族艺术美育获得了新的资源,民族文化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从学术探索看,通过对敦煌美术源流的追寻,体现出古代艺术的当代价值,从而提出中国美术自己的主张和观念。“敦煌画派”以继承、挖掘、研究、再现、创新中国美术文化,彰显本土美术文脉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哪吒闹海 首都机场壁画 张仃 1979年

敦煌石窟资源为今天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是一项永远学不厌、用不尽、做不完的功课。敦煌美术不局限于绘画,“敦煌画派”也不仅只代表某种画技,她凝结着当代美术家们从敦煌文化中汲取精华进行艺术创新的使命。课题组甄选出具有代表性艺术家100余人、艺术作品100多幅,从而展现了真正的“敦煌画派”。这些重要的人物和作品,是名副其实、具有时代气息和独特文化创造的“敦煌画派”。

白蛇传 布面丙烯 李化吉、权正环 1979年

针对当前对“敦煌画派”名称界定不清、使用无序、认知混乱的状况,课题组提出:如果任由“敦煌画派”品牌被滥用,我们将愧对敦煌艺术的几代先贤,也给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弘扬带来巨大损失。课题组认为,“敦煌画派”绝不是某一个人、某些群体自己的画派,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被随意贴牌的商业标签。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局部) 水粉手稿 袁运生 1979年

“画派”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名称,是艺术史选择的结果;“敦煌画派”更是一个深刻的学术命题,是几代艺术家的实践和理想,是几代艺术家的追寻和向往。利用“敦煌画派”的品牌声誉谋取个人私利是违背学术道德的,更不应该以缺乏创新、粗制滥造、低劣肤浅的作品来滥竽充数,任何刻意的自诩、标榜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经不住学术的考量。作为“敦煌画派”的跟跑者,首先要学习的是老一代艺术家的人格品性和艺术品质,切实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人文素质和创作水平,去伪存真,守正创新,将“敦煌画派”真正的精神风貌传承下去。

创造 收获 欢乐(局部) 油画 刘秉江 1982年

在新的时代,“敦煌画派”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界目前对这一课题的内容仍处在开放的讨论中。通过不断分析,课题组逐步认识到,“敦煌画派”的概念既具有历史贡献,也具有历史限定,还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更多的研究,以期对百年以来的当代敦煌美术的创造做出更加客观合理的历史阐释和系统全面的理论总结。

(本文为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敦煌画派艺术研究》〔YB028〕成果,转载本文,需征得课题组同意)

2022年《读者欣赏》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