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凤凰网甘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敦煌文殊菩萨像 文殊山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凤凰网甘肃

文殊山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凤凰网甘肃

2022-12-29 06: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敦煌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文殊山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有洞窟近八百余所,跨越十多个朝代的一千多年时间,莫高窟的石窟艺术是由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彩塑作为主体要素构成的。

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很多,如禅窟、中心柱窟、佛殿窟、中心佛坛窟、大像窟等。莫高窟的这些洞窟形制在文殊山石窟中都可以找到,如第285窟、北区第113窟与文殊山第88窟同为多室禅窟,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同因素。

莫高窟第285窟

莫高窟第285窟

文殊山石窟中现存中心柱窟8个,而中心柱窟是敦煌北朝洞窟的主要类型,在莫高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特点是在主室后部凿有塔柱,也称为塔柱窟、塔庙窟。

敦煌中心柱窟早期分为二到三层且四面开龛,同时在塔柱前面的窟顶凿建成人字披屋顶的形式,典型的例子有北魏第254、251、263、257等窟,西魏第288、246、248等窟,北周第428、288等窟,隋代第427、292等窟,唐代第332、9、14等窟,五代第22窟。

莫高窟第251窟

莫高窟第251窟

莫高窟中心柱在不同时期都有发展变化,如早期分上下两到三层,四面开龛,到晚期分两层,只一面开龛。受到莫高窟的影响,文殊山中心柱窟前期也分二到三层且四面开龛,后期分两层,只一面或四面开一龛。

莫高窟第254窟

莫高窟第254窟

以北魏第254窟为例,第254窟平面纵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前部占不到二分之一,有人字披顶,为模仿木结构房屋屋顶。后部为平顶,平面近正方形,在中心凿出直通到顶的方形塔柱。塔柱四周形成可绕行的甬道。塔柱下部有塔基,上部是塔身,四面开龛造像。正面龛较大,龛楣圆券形,上塑火焰纹;龛外左右各塑有龛柱。塔柱其余三面凿上下双层龛;上层龛作阙形,模仿当时的阙形建筑;下层龛和正面的龛形一样,比正面较小。各龛内都塑佛像,龛外塑胁侍菩萨像。这与文殊山石窟中的第19窟(万佛洞)非常相似,尤其是阙形龛的绘制形式,文殊山石窟深受敦煌的影响。

文殊山石窟万佛洞中心柱正面上层阙形龛及底层壁画

文殊山石窟万佛洞中心柱正面上层阙形龛及底层壁画

文殊山第19窟(万佛洞)为单室中心柱窟,原应有窟前建筑,今已无存。窟内平面呈方形,券顶,中心塔柱上下收分,四面开龛,龛分上下两层,有塔基。与莫高窟第254窟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柱正面上层为双层龛门阙形龛,与莫高窟早期中心柱窟内的阙形龛相似,剥落出的底层壁画也与第254窟阙形龛上壁画相似,只是龛内塑像已毁。

中心柱其余龛均为圆拱形,有莲苞束头龛梁,覆莲柱头和柱础,圆柱形龛柱,尖拱形龛楣与莫高窟北魏时期龛楣、龛柱均相似,区别是莫高窟的龛梁为浮塑龙或凤首龛梁,文殊山则没有。

文殊山石窟万佛洞正面下层龛楣、龛柱

文殊山石窟万佛洞正面下层龛楣、龛柱

文殊山第19窟(万佛洞)中心柱正面下层龛楣,其外层绘有火焰纹一圈,内层为连续忍冬纹,连续忍冬纹半圆弧内中间绘有坐佛一身,有头光和身光,左右各个半圆弧忍冬纹间各有莲花化生童子四身,均有头光,莲花颜色有白色、石青、赭石等,与莫高窟第259龛楣如出一辙,第259窟尖拱形龛楣上也绘有忍冬纹,中间有化佛,左右有化生。不同的是第259窟龛内塑像壁画较完整,而文殊山第19窟(万佛洞)龛内全毁,无法做进一步的比对。

莫高窟第259窟中心柱正面龛楣

莫高窟第259窟中心柱正面龛楣

除了禅窟和中心柱窟之外,佛殿窟是文殊山石窟中数量最多的窟形,文殊山早期的佛殿窟也深受敦煌佛殿窟的影响,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有的主壁开龛,有的不开龛。

由于文殊山的佛殿窟大多损毁,仅存形制,无法得知其原造像和壁画的样式,也无法判断其具体年代,只能通过残留形制与莫高窟形制的对比,得出一个与莫高窟年代相差不远的时代范围。且在河西石窟中这种相似的佛殿窟,只有在莫高窟和文殊山石窟中找到。

文殊山石窟中保存早期壁画最好的洞窟为第29窟(前山千佛洞),由于自然剥落,其壁画也已残失过半。现存前壁和右壁千佛及壁画完整,正壁和左壁壁面已毁,壁画无存,据现存壁画来看,其完整的时候四壁壁画布局一样,是均衡对称的。

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伎乐飞天

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伎乐飞天

莫高窟第260窟北壁飞天

莫高窟第260窟北壁飞天

窟顶一周原绘有天宫栏墙和天宫伎乐,现存8身伎乐飞天,与莫高窟早期飞天无论在绘画技法还是服饰装扮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窟下一周有供养人近百身。以窟门为界,窟门右侧及右壁为男供养人,窟门左侧为女供养人。依稀可见男女供养人均着交领拖地袍服,可以确认女供养人有头饰。而男供养人则已脱离了北魏早中期鲜卑族窄袖短袍腰束带的胡服模式,着汉装。这种上部供养人、中间忍冬纹、下部三角垂带纹饰的绘制方式与莫高窟第275窟基本相同。不同的仅是供养人的服饰发生了变化,也可说明其时代上的前后继承关系。

莫高窟第275窟南壁下层壁画

莫高窟第275窟南壁下层壁画

右壁中部有一铺说法图,图下一身供养人,头戴冠,穿束胸大袖服,明显已具有秀骨清像风格。前壁下部被门分为左右两侧,画面布局相同,左侧绘四身立佛像,右侧绘四身立佛像,左右共八身。立佛像和右壁千佛中间绘说法图,下部为供养人的布局形式,在莫高窟早期洞窟中可以找到原型。其中的千佛图像与莫高窟北魏第263窟的千佛绘制更是如出一辙。

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千佛

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千佛

莫高窟第263窟东壁北侧千佛

莫高窟第263窟东壁北侧千佛

除了早期石窟壁画外,文殊山石窟西夏、元时期的重绘壁画也深受莫高窟的影响。如第19窟(万佛洞)四角天王图像是对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四角天王图像的借鉴。

文殊山称“旧有禅室三百”,说明在当时也是较大的石窟寺院,因此,敦煌对文殊山的影响应该是较大和较直接的。当然任何艺术都不是照搬的,要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地质环境,虽然找不到直接文献的记载,但通过对莫高窟和文殊山洞窟形制和壁画的比对,也可以发现他们之间长期影响的关系。

文章摘编自《文殊山石窟研究》

(敦煌书坊公众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