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考研重点解析笔记(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皇革命格里高利七世 世界史考研重点解析笔记(四)

世界史考研重点解析笔记(四)

2024-05-21 2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丕平献土:在加洛林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罗马教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回报,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为罗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756年6月,法兰克王丕平应教皇的请求,出兵征服了伦巴德人,并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奠定了以后教皇国的基础。

5、《萨利克法典》:法兰克人萨利克部落的习惯法汇编。相传是墨洛温王朝的创始人克洛维统治时期颁布的。其后期两度重新颁布。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又经反复修改和系统化。该法典用拉丁文写成,共65章。包括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审判和惩罚的规定,反映了法兰克人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分化的情况,是研究欧洲中世纪早期和法兰克人历史的重要史料。

6、《凡尔登条约》:公元843年在凡尔登缔结的瓜分法兰克王国的条约。缔结者是法兰克国王虔诚者路易之子罗退尔、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条约规定路易得到莱茵河东岸地区和巴伐利亚,地理上称德意志;查理所得地区大致与今天法国相同,地理上称法兰西;罗退尔得到意大利中部、北部和路易与查理所占地区之间的洛林地区,罗退尔保留皇帝称号,其余两人拥有国王称号。该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7、马尔克公社:中世纪日耳曼人的一种农村公社。其主要特征是以地缘作为联系纽带,土地公有和私有并存。各户的耕地已转化为私有财产,但森林、牧场等仍归公社所有。“马尔克”一词的原意是“边界”。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后,曾在各地依公社组织定居。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许多公社受到封建主的侵夺,不断丧失原来的特征,只留下一些残迹。根据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及后来收集的各地习惯法,可以初步复原这种公社的概貌。

(三)简答题

简述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答案要点:(1)在国家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影响下,法兰克王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步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法兰克人地主与罗马人地主逐渐合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而奴隶、隶农和沦落破产的法兰克公社成员成为依附农民阶级。大土地所有者与依附农民之间结成一种新型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与此同时,普通的法兰克公社成员与“纳税的罗马人”相结合,形成自由小农阶层。由于天灾人祸、国家赋役沉重和大封建主的兼并,自由小农阶级逐渐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沦为依附农民,加入到封建生产关系之中。

(2)在社会封建化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各种法令、政策及国家行为,确立法兰克封建制度形式。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封建制度的核心。到9世纪上半叶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一是国家官职和高级教职采邑化;二是君王的封臣也将自己的土地再作为采邑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一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三是终身占有的采邑逐渐成为世袭拥有的领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都被纳入以皇帝为最高封主、封建领主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结构之中。

二、西欧封建制度

(一)主要知识点

1、中世纪西欧农业以推广三田制为主要的进步标志。重犁、三田制和荒地的开垦从10世纪开始构成中古西欧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景象。

2、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3、在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关系中,封臣对封君主要有“效忠”、“帮助”和“劝旨”的义务;封君对封臣主要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

(二)名词解释

1、封君封臣关系:中世纪西欧封建主通过行臣服礼和封受封土等手段结成的君臣关系,在上的称封君,在下的称封臣。封臣的义务主要是效忠、帮助(包括服军役和提供协助金等)和劝告封君。封君的义务主要是授予封臣封土或直接供给衣食以维持其生活,并对其提供保护。11世纪以后,该关系普遍流行。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封建主之间竞相封受土地,形成十分复杂的关系,诸如一个人同时有若干个封君等混乱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关系在西欧并未存在很久,13世纪渐趋衰落,同时许多规定也只限于原则,很难真正实行。

2、盾牌钱:即兵役代替税,以中世纪的英国最为典型。按照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规定,封臣有为封君服军役的义务。11世纪后半期,在封臣的强烈要求下,服军役的期限一般定为每年40天,这既不适合长期战争的需要,也使国家武装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为此,英王亨利二世推广了盾牌钱制度,即封臣交钱以代替服军役的制度,封君用这笔代役金招募长期服役的雇佣兵。该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同时促使了乡绅阶层的形成。

3、三田制:中世纪西欧农业的耕作方式。即将耕地的一部分秋播夏收(小麦和稞麦),一部分春播秋收(大麦和燕麦),余下的部分休耕,以恢复地力。三田制的推广以重犁的普及为前提。三田制是中世纪西欧农业进步的主要标志,它与重犁和荒地的开垦一起从10世纪开始构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10世纪后半叶西欧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有增加,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促进了西欧人口的增加。

三、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一)主要知识点

1、1215年,拉特兰第四次宗教会议确定基督教的七项圣礼是洗礼、坚振、婚礼、圣餐、忏悔、终缚和授圣职礼。

2、中世纪西欧学校的 “七艺课程”是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二)名词解释

托马斯·阿奎那;罗哲尔·培根;英诺森三世

1、《修士守则》:修士圣本尼狄克(本笃)于6世纪制定的修道院院规。主要内容是修士必须放弃个人财产,绝对服从修道院院长和坚持集体隐修生活。但不提倡埃及和叙利亚修士那种过分禁欲苦修的生活,强调的是修道院的组织性和纪律性。6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中叶600年间,西欧众多修道院院规基本都遵循了这些规定。这一院规的出台也标志着西欧中世纪教会形成了自己的修道制度。

2、克吕尼运动: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修道院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得名于运动发源地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以该院为中心的修士主张加强修道院管理,修士须加强文化水平和神学修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会被世俗社会腐蚀和侵犯。该运动得到西欧修道院的普遍响应。运动后期要求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独揽主教授职权,甚至有权废黜世俗君主,一些该派修士诸如格里高利七世和帕斯卡尔二世担任教皇后实践了这些理论,从而引起了教皇与世俗君主的长期斗争。

3、经院哲学:11—14世纪西欧中世纪主要的哲学思潮,因产生于教会的学院,故而得名。它运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等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并将正统教义的明显谬误证明为正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教权高于世俗权力。主要有唯名论与实在论两大派别。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阿贝拉和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

4、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2—13世纪时西欧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英国伦敦西敏寺等。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罗兰之歌》:中世纪法国英雄史诗。全诗共分为291节,长4002行。史诗的主要人物是布列塔尼的罗兰伯爵,他的身上集中了人民英雄的各种优秀品质:勇敢、无私、热爱祖国、襟怀坦荡等等。贯穿全诗始终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查理大帝,他代表了人民理想的君主形象。史诗叙述的高潮部分是查理大帝进攻西班牙失败后,在撤退过程中在罗兰与敌迎战、最后全军覆没的故事。《罗兰之歌》与《贝奥武甫》和《尼布龙根之歌》等作品是欧洲中世纪史诗作品的代表之作。

6、格里高利改革:格里高利七世是公元1073—1085年在位的罗马教皇,意大利人,原名希尔德布兰。早年曾领导克吕尼运动,担任教皇后进行一系列教会改革措施,这与其后的帕斯卡尔二世等教皇的改革活动一起统称为“格里高利改革”。格里高利要求已婚的教士离婚,强调主教授职权应属于教会。其后的帕斯卡尔二世宣布教会不再充当国王和世俗封建主的封臣。这场改革提出了许多原则和具体办法来捍卫教皇权威,加强教会独立性和整肃神职人员风纪,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 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主要知识点

1、公元962年,罗马教皇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加冕,建立神圣罗马帝国。

2、公元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模范国会”,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

3、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和对佛兰德尔的争夺。

4、公元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完全肯定德国诸侯的独立地位。

5、公元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召开克勒芒宗教会议,揭开了十字军运动的序幕。

6、公元1456年谷登堡用活字排版印刷了《圣经》,这是西欧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二)名词解释

扎克雷起义;路易六世;腓力二世;布汶战役;路易九世;腓力四世;英法百年战争;克勒西战役;贞德;黑斯廷斯战役;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红自玫瑰战争;爱德华一世;奥托一世;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

1、卡佩王朝:公元987—1328年统治法国的封建王朝。建立者是于格·卡佩。王朝初年,王室领地狭小,只限于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中游包括巴黎和奥尔良在内的分散领地,但国王还是全国最高一级的封君,同时拥有教会的支持。11世纪起,亨利一世、路易六世、路易七世、腓力二世、路易九世和腓力四世等国王陆续加强王权,扩张王室领地,发展同城市的联盟。卡佩王朝的历代国王通过扩大和巩固王权,为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1328年,该家族男嗣断绝,被瓦罗亚王朝取代。

2、阿维农之囚:随着法国国王权势的扩大,法王对法国教会开始逐步实行政治上控制,经济上剥夺的政策。法王腓力四世时期开始向教会征税,为此受到教皇的激烈反对。公元1303年他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公元1305年新当选的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是法国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于法王的一切罪名,并移居法王控制下的阿维农。包括他在内的连续7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阿维农之囚是教皇权力由盛入衰的反映。

3、三级会议:法国等级代表会议的名称,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第一次三级会议于公元1302年由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召开,这是腓力四世在与教皇斗争的关键时刻为取得国内广泛支持而召开的会议。该会议主要职能是各级如何分担税收,解决财政困难。会议的召开时间由国王确定,开会期间各等级分别集会,各有一票投票权。其权威远不如英国国会,对王权限制较小。公元1439年确认国王可不经三级会议同意而征收新税,此后该会议一度基本被国王停开。

4、诺曼征服: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国的征服运动。公元1066年9月,威廉率兵入侵英国,要求继承英国王位。英王哈罗德迎战,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同年12月,威廉在伦敦西敏寺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诺曼王朝开始对英国统治。诺曼征服者在英国推广法国封建土地制度,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建立了封君封臣的政治结构,确立了比较强大的王权统治。

5、《自由大宪章》:公元1215年,因为不满国王随意破坏封臣制和对法战争的失败,英国大封建主联合高级教士迫使国王约翰签订的文件。文件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同时也兼顾了骑十和市民的利益。文件规定大封建主所属封臣之间的财产纠纷应由封建主自己审理,国王不得随意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和盾牌钱。之后随着专制王权的建立,该文件在政治生活中失去影响力,但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被用来与专制王权进行斗争。

6、《牛津条例》:公元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统治时期,英国大贵族在牛津通过的限制王权的决议。条例规定由15个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须取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得以实行,这实际上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力,国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但是控制政府的大贵族为自己的私利而行动,致使贵族阵营发生分裂,一些贵族组成支持王权的派别。公元1262年亨利国王正式取消该条例,导致了内战的爆发,最终于1265年恢复了王权。

7、模范国会: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的封建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除高级僧侣和世俗贵族外还有骑士(每郡两名)和市民(每城两名)代表。因其组织形式为后之国会长期仿效,故被称为模范国会。但这时的国会对于英国国王来说,只是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帮助国王治理国家,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加强王权的工具。模范国会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

8、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1804年拿破仑一世自立为法兰西皇帝,要求取得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欧洲各国君主中占有的优先地位,并在战胜第三次反法联军后,于1806年7月建立依附于他的由宣布脱离帝国的16个德意志邦组成的莱茵联邦,迫使弗兰茨二世在同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

9、卡诺沙事件:在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斗争中,1075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召开世俗会议,规定国王不得拥有主教授职权,同时指责德皇亨利四世犯有买卖圣职罪,次年又将其开除出教并废除其统治权力。1077年1月,亨利到教皇在意大利居住的德卡诺沙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以后才得以觐见。教皇最终表示同意恢复亨利的教籍和统治权力,史称“卡诺沙事件”。此后,皇帝和教皇争夺教会授职权的斗争又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10、沃尔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同罗马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为解决主教叙任权之争,在沃尔姆斯缔结的宗教协议。1122年9月23日,在教皇使节的主持下,双方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该协定规定:德意志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不再由皇帝任命,而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在德意志选举主教时,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选举中如有意见分歧,皇帝有权裁决;德国主教授任时,首先由皇帝授予以权标为象征的世俗职权;然后由罗马教皇授予以权戒和牧杖为标记的宗教权力;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等地,授予主教世俗权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权之后6个月举行,主教叙任权统归教皇掌握,皇帝不能干预。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关于主教叙任权之争,至此暂告中止。

11、《黄金诏书》:公元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为稳定帝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颁布的诏书。诏书确定了可以选举皇帝的七选帝侯。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斯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莱茵宫廷伯爵、勃兰登堡边地侯和捷克国王。皇位空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宫廷伯爵摄政。诏书同时承认诸侯在各自邦国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和铸币权,规定各邦内的市民和自由农民均属于他们邦内的君主。由此德意志诸侯的独立地位得到了完全的肯定。

12、汉萨同盟:14世纪成立的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城市同盟。同盟正式成立于1358年,最重要的城市有波罗的海沿岸的卢卑克、斯特尔拉松和吕恩堡等城市,鼎盛时期有160多个城市参加,人盟的各个城市享有商业特权和经商的便利条件。同盟大会不定期召开,没有共同的财政机构、军队和官吏,政治色彩较弱。14世纪60—70年代,同盟迫使丹麦签订《施特尔拉松和约》,扩大了同盟对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的控制。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汉萨同盟逐渐衰落。

13、再征服运动:也称“列康吉斯达运动”,西班牙的基督教王国对伊斯兰教徒的战争,其本质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一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它的高潮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高潮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

14、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对欧洲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犹太人、穆斯林、外国人、乞丐以及痳疯病患。

(三)简答题

试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经过、性质和影响。

答案要点:

原因:(1)是12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弗兰德尔问题。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

战争过程:第一阶段(1337年—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勒丁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1360年—1400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法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

第三阶段(1415年—1429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

第四阶段(1429年—1453年),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战争性质:英法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封建主为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进行的一次战争。战争过程中,由于英军占领了法国的大部分的国土,法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因此,这场战争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影响: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五、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

(一)主要知识点

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取得自由或者自治,一般以赎买为手段,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特许状)为凭据。

2、西欧中世纪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作坊,人员由作坊主(师傅)、学徒和帮工组成。

(二)名词解释

1、公社运动:11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导致农民内部的分化加剧。12世纪以来,农民因难以忍受封建主用新方式加强剥削,普遍利用公社传统组织起来同封建主斗争,反对封建主增加剥削量,要求明确规定劳役和租税的数额,甚至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负担数额的证书。这种形式的农民运动和当时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声势浩大,史称“公社运动”。

2、香槟集市:西欧中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集市。集市是长途贩运货物的交易场所,定期开设。香槟集市位于西欧中部的香槟伯爵领地,交通十分方便。香摈伯爵为获取丰厚的税收,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该集市每次历时7周,2周在普罗文城,2周在特鲁瓦城,1周在拉尼城,1周在巴尔城(另有1周为往来路途所用)。该集市主要从事大宗的批发生意,同时还是13世纪西欧的货币兑换中心。集市上货物的买卖对于生产者实现再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

3、商人公会: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商人们所组织的自己的行会,其作用与性质与手工业行会相似。由于占据着市场流通中的有利位置,商人积攒财富的速度和规模往往超过手工业者,因而商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也高于手工业者。商人工会的势力也居于手工业行会之上。

(三)简答题

1、简述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途径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背景: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途径: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在日耳曼人入侵后没有彻底消失,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复兴;其次,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纪新兴起来的,主要来源除了人们自发的聚集之外,还有一些是封建主所新建立的。

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2、简述西欧中世纪行会的起源、构成及历史作用。

答案要点:

起源: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手工业者一般以个体生产为主,靠出卖商品来换取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这种生产销售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城市手工业者联合起来采取限制竞争和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办法来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以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于是便出现了行会这一同行业手工业者的组织。

构成: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作坊,作坊里有作坊主、学徒和帮工。其中作坊主是行会的正式成员。

历史作用:在经济方面,行会保护了中世纪西欧小手工业者简单的商品生产,其师徒制度也有利于技艺的传授;在政治和社会功用方面,行会参与城市的市政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承担市政建筑的义务,其缴纳的税捐是市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按行会组成的义勇军也往往是城市武装的主体。行会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促进了手工业者的互助团结,是他们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但是行会限制竞争,严格限制了本行业的各种活动,滞缓了手工业者的分化,使手工业生产普遍停留在作坊的水平上,这些都

六、十字军东征

(一)简答题

1、简述十字军东征的社会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社会背景:(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4)西欧的一部分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5)近东地区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基本过程:第一次东征(1096年—1099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二次东征(1147年—1149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三次东征(1189年—1192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第四次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第八次(1270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历次东侵所占据点不断丧失,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历史影响:(1)给近东和西欧人民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苦难。(2)东西方往来频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有利于西欧中央集权的形成。(4)教皇和教会的影响下降。(5)对西欧农奴解放的影响。(6)加强了西欧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7)东方的一些先进技术等传进西欧。

(二)史料分析

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他们(天主教会的主教们)向朝圣者指出,这次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因为希腊人是叛徒和谋杀者,也是不忠的,因为他们谋害了他们合法的君主……主教们……以上帝的权力不代表教皇要赦免所有进攻希腊人的人……进攻希腊人不应犹豫,因为后者是上帝的敌人。

材料2

威尼斯公爵看清朝圣者们心绪不安。他就和他们交谈,说:“诸君,希腊是个很富的地方,一切东西都丰盛。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去那里,获得粮食和其他东西以补偿我们的损失。”于是侯爵(十字军首领卜尼法斯)站起来说:“阁下,去年圣诞节我在德国皇帝的宫廷。在那里我看到一位年轻人,他是这位皇帝的内弟。这位年轻人是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依沙克之子……无论谁能争取到这位年轻人,谁就能一定得到君士坦丁堡的国土并获得粮食和其他东西……”

材料3

军队中的人员争论起来并商量采取最好的办法……如果他们夺得此城(指君士坦丁堡),应从法兰克人中选出六人并从威尼斯人中选出六人;这些人要按过去的习惯来宣誓,他们将选出一名他们认为最能捍卫本地福祉的人为皇帝。由他们选出的皇帝应获得城内和外面征服地的四分之一;此外他应获得狮口宫和布拉商宫。其余四分之三应分为两部分,一半归威尼斯人,一半属十字军……

材料4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你们……不要向往于征服耶路撒冷,而向往于征服君士坦丁堡,宁愿要地上的幸福而不要天国的。你们的罪过是把皇帝的财富搞空,大小都抢光。你们把手伸向教会的财产,而更坏的是伸向它们的圣物,取去圣坛的银面,破坏圣器所,把圣像、十字架和纪念遗物攫为己有,以致希腊教会拒绝重新服从使徒之座……

——选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材料一中的“希腊人”指的是什么人?十字军为什么要进攻他们?

(2)材料四中教皇英诺森三世对十字军的斥责态度是针对什么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态度?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十字军的认识。

第四节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一、 斯拉夫人和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一) 主要知识点

1、东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在北方称为“米尔”,在南方称为“维尔福”。

2、现存的基辅罗斯最古老的史学作品是涅斯托尔所著的《往年纪事》。

3、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带领罗斯人民皈依基督教。

4、公元1378年的沃查河战役是罗斯人民第一次在反抗蒙古人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二)名词解释

弗拉基米尔一世;伊凡一世;瓦西里二世;伊凡三世;伊凡四世;胡斯;斯蒂芬·杜尚

1、基辅罗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公元882年由奥格列所建。国家的疆域北起芬兰湾和拉多加湖,南至第涅伯河中下游流域。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历代大公对内加强封建统治,对外不断用兵,多次进攻拜占庭帝国。10世纪中叶后,基辅罗斯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公元1054年雅罗斯拉夫大公死后,其子三分国家,基辅罗斯走向解体。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大公去世后,国家完全进入割据时期,全国分裂为12个相对独立的封建小国。

2、索贡巡行: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春天,大公的船队满载着征收来的贡品开到君士坦丁堡,从那里换回必需品和奢侈品等。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掠夺方式,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横征暴敛,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945年,伊戈尔大公在德列夫良人那里索贡的时候本人和亲兵都因此被杀。

3、《往年纪事》:12世纪初成书的基辅罗斯历史和文学著作。它是由基辅彼彻拉修道院修士涅斯托尔完成的。它如实地描绘了古代罗斯的历史面貌,以整个斯拉夫人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古代罗斯国家的产生,对古代罗斯国家内部的重大历史事件、东斯拉夫人同游牧民族的斗争、罗斯同拜占庭的关系等都详加记述。它包括了大量历史、地理、国际关系、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资料,是反映罗斯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4、《罗斯法典》:基辅罗斯统治者于11—12世纪在东斯拉夫人习惯法的基础上,结合罗斯历代大公颁布的法令所编成的法令汇编。法典中反映了罗斯封建关系形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封建所有制,巩固封建制度。该法典有简本和详本两种版本,是研究基辅罗斯历史的珍贵资料。

5、《伊戈尔远征记》:12世纪成书的基辅罗斯文史兼备的作品。该书作者不详,主要内容是记载公元1185年诺夫哥罗德—塞维尔斯克王公伊戈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率罗斯军队远征波洛夫齐人,因政治分裂而遭到失败的故事。它正视社会现实,借用伊戈尔战败的悲惨遭遇,谴责封建内讧,主张团结对敌,齐心协力保卫疆土。该书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歌颂伊戈尔和他的战士的英勇精神,是一篇充满罗斯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

6、金帐汗国:即钦察汗国,公元1243年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的蒙古汗国,属蒙古统治下四大汗国之一,首都萨莱。其版图东自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向北临近北极圈。13世纪后期对罗斯的统治逐步加强,建立“八思哈”制度。蒙古的统治引起罗斯人民的激烈反抗。14世纪末,汗国势力衰落,先后两次被莫斯科大公击败,其统治地区也分裂为诸多小汗国。公元1480年,莫斯科公国独立,汗国统治遂告结束。

7、八思哈制度: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居民的制度,八思哈是突厥语中“镇守官”的意思。八思哈制度即由部分居民组成十户、百户、千户等军事组织,由蒙古人任指挥,八思哈遍布俄罗斯各地。八思哈及其队伍实质上代替了蒙古的军队。八思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使俄罗斯处于俯首听命的状态,钦察汗国通过这些制度加强了对整个俄罗斯的严密统治。

8、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古国名。十三世纪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十四世纪初起,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后,接受金帐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四十年代成为全俄最强的公国。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金帐汗国,迫使其从俄罗斯撤退。到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

9、卢布林合并条约:1569年通过的波兰和立陶宛的合并条约。1569年7月1日,两国在卢布林缔结联邦条约,正式成立了联邦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联合王国),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包括了今天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全境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成为欧洲当时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卢布林条约在欧洲首次确立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同一个经济和政治实体下,享有充分自主和自由的国家模式,被现代历史学家认为是现代欧洲一体化的先驱。

10、胡斯运动:15世纪早期捷克宗教改革运动,因其发动者胡斯得名。15世纪初,胡斯提出改革教会,反对教会敛财腐化,主张用捷克语举行仪式,教徒可领饼酒等,1415年被处以火刑。改革的拥护者把反天主教与争取民族解放结合在一起,掀起了胡斯战争。胡斯运动主要有两大派,以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为主的激进的塔波尔派,以及代表中小贵族和上层市民利益的温和的圣杯派。两派曾共同对敌,挫败了德国皇帝组织的十字军的五次进攻,最终分裂,圣杯派与教皇妥协,塔波尔派拒绝妥协,其根据地于1452年被攻陷,战争方告结束。胡斯运动的残余成员后来组成波希米亚弟兄会,成为一个长期活动的教派。

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一)主要知识点

1、奥斯曼人是来自于呼罗珊地区的西突厥人凯伊部落,13世纪其首领在小亚细建立艾米尔国。

2、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奥斯曼军队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称伊斯坦布尔,并定都于此。奥斯曼国家从此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3、奥斯曼帝国内分乌列马(宗教封建主)、阿斯凯里(军事封建主)、梯加里(商人和所有市民)和拉雅(农民)四个等级。

(二)名词解释

奥斯曼;乌尔汗;穆拉德一世;巴叶齐德;穆罕默德二世;谢里姆一世;苏里曼一世

1、米勒特制度:奥斯曼帝国的宗教自治制度。主要内容是非穆斯林宗教团体或氏族(即米勒特)在不损害帝国利益并承担捐税的基础上,可以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拥有专门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机构,充分享受内部自治权。该制度创始于穆罕默德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当时有东正教、犹太教、亚美尼亚格里高利教等米勒特,后又增加了天主教米勒特。该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奥斯曼帝国内多民族、多宗教的稳定。

2、《卡罗维兹和约》:公元1699年奥斯曼帝国在卡罗维兹和会上同奥地利、波兰、威尼斯和俄国签订的和约总称。根据和约,奥斯曼帝国将几乎整个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大部划归奥地利,将卡曼尼支、波多利亚和岛克兰划归波兰,将莫利亚、达尔马提亚划归威尼斯,并且和俄国达成停战协定。该和约是奥斯曼帝国在一场胜负分明的战争中第一次作为战败国而签订的和约,奥斯曼帝国被迫割让长期属于帝国统治的大片领土。和约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进攻开始转为防御。

三、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

(一)主要知识点

1、德里苏丹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5个王朝。

2、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巴布尔,沙加汗统治时期被称为莫卧尔帝国的“黄金时代”。

3、莫卧尔帝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扎吉尔制度和柴明达尔制度。

4、莫卧尔帝国皇帝沙加汗为其妻泰姬·马哈尔建造的泰姬陵是莫卧尔帝国建筑的代表之作。

(二)名词解释

穆罕默德•图格拉;巴布尔;阿克巴;奥朗则布

1、德里苏丹国:公元1206—1526年统治印度北部的伊斯兰教政权,首都德里。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5个王朝。建立者为库特布·乌丁·艾巴克。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

2、柴明达尔制:印度政府通过中间人柴明达尔向农民征收田赋的一种土地制度。莫卧儿王朝、英国殖民者曾在孟加拉、贝拿勒斯等地区实行过这种制度。柴明达尔(Zamindar)一词原是波斯文的复合字,Zamin指土地,dar指持有者,合起来意为土地持有者。柴明达尔对其领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一定数量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政府为了使柴明达尔交足田赋,允许他们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他们为国家征税,国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可以继承、转让和出卖。柴明达尔地主是腐朽的、寄生的封建统治阶级。1947年8月,印度国民大会党接管全国政权后,决定废除柴明达尔制度。到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上废除柴明达尔制度。

3、扎吉尔制度:莫卧儿帝国实行的军事采邑性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皇帝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除直辖一部分土地外,把大片土地封赐给来自中亚和阿富汗的有军功的伊斯兰教封建主,作为他们的军事采邑,称为“扎吉尔”(意思是赏赐取得的土地)。受封人即扎吉达尔,终身享有征收封地田赋的权利,但不能世袭,对封地也没有所有权。他们须向皇帝提供军事服役。

4、曼萨布达尔制度:莫卧尔帝国统治者阿克巴实行的政策。他化行政为军事组织,官吏多授予军级,称为“曼萨布达尔制度”。曼萨布达尔分33级,最高者可拥有l万士兵。拥有5000名士兵以上的曼萨布达尔,只能由皇室王子担任。各级曼萨布达尔主要履行军务,也与赋税与司法事务有关。军队的来源是由各省及军事采邑的封建主提供。

(三)简答题

简述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答案要点:

(1)德里苏丹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军事贵族集团。印度土著的王公大都被排斥于国家要职以外。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他们往往接受哈里发的册封。

(2)德里苏丹国的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迪万)组成,税收部位居各部之首,各部长宫由苏丹任命。地方划分为若干省,各省划分为若干称为“舍克”的行政区,“舍克”之下是“巴尔加那”,村社构成最小的行政单位。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苏丹。

(3)德里苏丹国的常备军主要来自阿富汗突厥人以及印度血统的穆斯林。

(4)德里苏丹国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占有形式大体分为3种:“哈斯”是由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伊克塔”是苏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还有一种形式是神庙土地,包括苏丹国家赏赐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土地“伊纳姆”和赏赐给清真寺的土地“瓦克夫”,占有者拥有世袭享用的权力。除国有土地外,尚有土地属于印度教王公贵族,所有者“柴明达尔”对土地拥有广泛的权力。

四、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

(一)主要知识点

1、日本的第一部法典是公元701年编成的《大宝律令》,该律令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

2、平安时代是日本政治体制从律令政治向武家政治的转换时期。

3、日本第一部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是《贞永式目》。

4、公元1467年,日本爆发“应仁之乱”,其后日本社会进入战国时代。

5、日本遣唐使的代表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和空海等人,后两人分别发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6、日本的第一部古代史著作是《古事记》。

7、平安时代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

(二)名词解释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藤原惺窝

1、部民制:日本大和国时期的奴隶制。产生于4世纪末,大化改新后被废除。部是皇室和贵族占有的奴隶集体,一般冠以主人名、职业名,种类有田部、部曲、品部等。大和国统治集团的奴隶人数众多,按分工分别编成不同的部。部民制是日本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部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略高于奴婢。大化改新原则上取消部民制,但为了生产王室和贵族的必需品,仍留有部分手工业者作为品部,或杂户置于主管官署之下。大化改新后,边远地区的贵族仍实行部民制。

2、推古改革: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在圣德太子主持下实行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掌权后汲取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实行政治改革,以图加强王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正尊卑,定名分,与中国通交,信崇佛教。推古朝改革在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皇权思想和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等方面,有很深的影响。622年,圣德太子去世,推古朝改革也随之结束。

3、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主要内容有: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4、班田收授法: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政新诏书。宣布实行土地分配制度,即班田制。具体做法是:6岁以上的良民,授予口分田,男子每人两段,女子为男子的2/3,6年一班田,口分田不准世袭、买卖或转让,死后归公。此外还按户分给均等的私人宅地和园地。班田农民须对国家负担租、庸、调等赋役。对贵族官僚则班给相应的位田、职田、功田或赐田等。通过该制度的实行,日本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确立起了封建的剥削关系。

5、《大宝律令》:公元701年(大宝元年),日本文武天皇统治时期,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的第一部法典。共有律6卷,令11卷。该律令的颁布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随后在其基础上于公元718年又颁布了《养老律令》。在律令中规定了日本的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改新派新兴封建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和统治工具,确立了日本律令制国家的基础。

6、三世一身法: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的鼓励开垦荒地的法令。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于是贵族、寺社和农民都积极从事开垦,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

7、不输不入权:8世纪末日本庄园制开始发展建立之后,皇族、中央贵族和大寺社的庄园享有的特权。即免除捐税和拒绝地方官吏对其庄园行使行政权。后来一般领主为了获得这种特权,经常把自己的庄园寄进给有势力的中央贵族或寺社,同时向他们缴纳一定的年贡。该特权的实行使庄园日益成为不受政府支配的独立王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天皇权力衰弱,律令制国家逐渐解体。

8、摄关政治: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藤原氏以外戚地位进行统治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摄政代行政事;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公元866年藤原良房任摄政,至公元887年,其子藤原基经改任关白,为摄关政治的开始。藤原家族则被称为“摄关家”。地方领主为了得到荫庇纷纷向摄关家寄进庄园,寄进地及庄园成为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公元1086年后摄关政治逐渐为院厅政治形式取代。

9、院厅政治: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由法皇(太上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始于公元1086年白河天皇为抵制外戚藤原氏,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皇,在居处建立院厅,国政大权悉归院厅。他执政四十余年,奠定了院厅政治的基础。自公元1086年院厅建立至公元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的百余年间,史称院政时代。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但是院厅政治巳经不能恢复律令时代中央集权和天皇至高的权威。镰仓幕府建立后,院政时代宣告结束。

10、幕府政治: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形式,又称为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出自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后指武士的领袖征夷大将军的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该政治形式中,幕府的实际权力要远远超过朝廷和天皇。幕府政治始于公元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公元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11、镰仓幕府:公元1192年关东武士首领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在镰仓设立的幕府。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由外戚北条氏控制。此后幕府权力逐渐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公元1232年公布第一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幕府后期,外部有蒙古的入侵,内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公元1333年后醍醐天皇联合武士贵族消灭了镰仓幕府。

12、御家人制度:镰仓幕府开始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的制度。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尊称为“御家人”。将军对御家人赐于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权益,称为“御恩”。家臣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的义务,称为“奉公”。没有和将军结成这种主从关系的武士不承担这种义务关系,但是作为臣民必须接受将军的管辖与指挥。御家人制度的实行没有消除将军与武士之间的矛盾斗争,此后幕府的内乱不断发生。

13、《贞永式目》:公元1232年镰仓幕府制定的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内容共5l条,涉及土地、继承、职守和民事、刑事、诉讼等诸多内容,并以“忠”、“信”等封建道德观念作为社会的最高理想。它不仅是幕府统治御家人的基本法则,也是广泛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施政大纲。由此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集团、阶层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促进了日本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14、室町幕府:公元1336年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的政策,攻占京都后开设的幕府。后醍醐天皇则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至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公元1392年幕府灭亡吉野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室町幕府将军直辖领地较少,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统治时,爆发应仁之乱,日本从此进人战国时代。公元1573年织田信长灭亡了室町幕府。

15、应仁之乱:公元1467年(应仁元年),因为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的继承权问题而在日本爆发的全国性的封建大混战。战争双方分别是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和以山名宗全为首的西军,参战的武士多达二十余万人,几乎所有的守护大名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了10年之久,京都附近地区化为一片焦土。“应仁之乱”后,日本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战国时代。

16、幕藩体制: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形成的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幕府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在德川家族世袭的最高统治者将军之下设有一套完整的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幕府占有约全国总收获量l/4的土地,同时垄断矿山开采和货币铸造,并控制大城市的税金,直接掌握全国的军事指挥权。地方上有二百多个藩,各藩的大名必须效忠将军,服从幕府,同时受到幕府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统治权,并拥有武装力量,对幕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7、锁国令: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公元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其主要内容是: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判处死刑;取缔天主教传教,防止天主教在日本蔓延;对抵达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严格管制贸易活动。口本维持锁国政策达二百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德川幕府的锁国体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幕府统治,但是使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8、《古事记》:公元712年,太安麻吕奉元明天皇敕令编成的3卷本历史著作。内容上自神代,下至推古朝,以天皇为中心,汉字音训混用,富有文学色彩,是日本的第一部古代史著作。它与后来的《日本书纪》合而简称《记纪》,是研究日本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

(三)简答题

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影响。

答案要点:

背景:第一,5世纪开始,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日本社会生产进一步提高,旧的部民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第二,6、7世纪隋唐帝国的出现和新罗的崛起给日本振兴国家树立了榜样,并且给日本造成巨大压力。日本在朝鲜的失败使其无法从朝鲜获得先进技术,政治威信和经济也大受损失,进而加深了社会危机。第三,推古朝圣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等改革措施以及派遣遣隋使向中国学习为后来大化革新作了准备。第四,改革前实际执掌朝政的苏我氏统治无能,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而遣唐使协助他们制定了改革的蓝图。

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

影响:大化改新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了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同时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此外,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的传统特权,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较稳定的社会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