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数学教学“教

数学教学“教

2023-12-07 0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解决的是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相脱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割裂的问题,是有效落实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指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评价。

走向单元整体设计。当前的课堂依然存在目标不清晰、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评价弱化的现象,教师“怎么教”“教的有没有效果”不被关注,教师对“教”与“学”的目标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日常教研中更关注“教”、少关注“学”、不关注“评”。而“教-学-评”一体化则强调以“单元教学”为主,单元目标上接学科学段目标、下连课时目标,能有效避免教学过程中目标脱节的现象,能把“碎片化”的课时目标“整体化”,让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这是数学学科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学科教学的“大目标”。这样的“大目标”表现在初中学段具体学业质量目标上则是“感悟数学价值,获取数学经验,产生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建立数学自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形成批判质疑、勇于担当、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是整体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总之,整体单元目标设计就是一座桥梁,能实现教与学目标的一致性、连贯性,确保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得以落实。

走向探究型课堂。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日常教学中真正的探究型课堂并不尽如人意,一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课堂效率不高、质量低下的现状并没有很好解决。在进行七年级数学“认识不等式”的教学中,执教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出示“购买世纪公园的门票如何做更合算”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进行“问题分析”、引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进行“列不等式”例题的讲解,最后是课堂反馈训练。应该说教师的执教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引入问题后的分析耗时过长、在概念和例题环节又以讲解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体现。其实本节课中的“不等式概念”“不等式的解”“列不等式”等环节,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等式概念”“方程的解”“列方程”知识基础上,通过类比、迁移、自主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单元设计把“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整合在本节课教学中,并让学生及时完成随堂检测,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更有保障。“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三个环节中给学生搭好台子、架好梯子,给学生留出探究的空间。

走向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实现从传统的“布置作业”向“设计作业”转型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这种转型要求学校教研要改变只关注“教法”不关注“评价”的倾向,把“设计作业”作为学校教研的重要内容,要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整合、删减或改编提高基础性作业的针对性,发挥基础性作业的课堂评价功能;要进行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的研究,重视提高性评价;要积极进行生活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的实践,深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作业设计要立足学生学业水平和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因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并且通过自身或小组努力高质量完成,使学科素养得以提升。例如,利用统计知识让学生对自己家庭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并形成分析报告,利用概率知识分析上下学路上经过红绿灯路口遇到绿灯的概率,利用对称知识分析自家房屋的对称元素,等等,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探究型课堂可以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解决“评什么”“怎么评”“评价效果如何”的问题。三者有机融合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海南省定安县实验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14日第6版 

作者:范 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