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整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 李利整理

李利整理

2024-07-16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上海师范大学 王荣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先解释一下这个标题。

01

        解题 

第一个是“课文教学”。这个我想这样说,今天听的老师和学生大概是两部分。一部分我把他叫做语文教育研究者,一部分可能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未来的教师,包括我们的在职研究生和大学生。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者两者所承担的任务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语文教育研究者是要面向我们尚未了解的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些难题。比如说单元教学,比如说基于项目的教学。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把我们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最后形成一个我们所能够向一线语文教师来介绍,来解说的一些原理。那么语文教学实践者呢?要基于已知的一些原理,基于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育研究者共同体所达成的一些共识。那么目前呢,我们研究的比较多,对教学的原理知晓得比较明白的就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学校中的课文教学。课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主要的教学模式,也是在当今,在可预期的将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样式。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们中小学的一线教师,现在最主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是按照我们已经知晓的一些教学的原理,去做好大班额课堂教学,做好课文教学。在此基础上,在此前提下,有余力,再去探讨、探究、学习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兴的一些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方法。比如说,单元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等等。那么我今天这个讲座呢,主要是面向语文教学的实践者,面向中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所以我选的题是课文教学。标题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很重要的词语是“教学设计”。教学的成效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计,所谓的课前教学设计,也就是我们老师所说的课前的备课。我去听课,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但是呢,他的课堂主要是靠现场即兴的个人发挥。这个呢,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有的时候发挥的好一点,教学效果好一点。大部分情况,发挥得比较勉强,那么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的成效,主要不是取决于课堂教学中的现场的发挥,甚至也不是取决于老师个人的一些教学的才能,而是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一些周密的考量。我曾经请教我们非常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薛法根老师告诉我一个经验。他在备课的时候,在上课之前,往往要花半个多小时,也就在教案写好之后呢,大概要花半个小时面对一道白墙,然后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演练一下:我上到这个地方,学生会怎么样呢?如果学生这样,那么我怎么办呢?我说到那里,学生可能会怎么样呢?如果上到那里,我该怎么办呢?要花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周密的课堂教学。所以有些老师尤其是很著名的一些老师很著名的一些课,虽然上课看起来老师是很常态,看起来像即兴的发挥,但是它的主要的部分,它的大致的流程,它的一些关键点,都是在课前经过周密的教学的设计。这是我讲的第二层意思。我刚才讲的第一层意思,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基于语文教学已知的一些原理,把目前在做的主要工作做好。我说的第二层意思是,把目前的课堂教学、课文教学这项工作要做好,关键是课前的教学设计。那么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前的教学设计,有四个要点。两个方面,四个要点。第一方面,教什么。教什么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学的目标,一个是教学的内容。所谓教学的目标,等会我会用一个词来代替,叫教学点。就是这篇课文学生要理解哪一些地方呢?理解哪一些词语,理解哪一些语句,理解哪一些段落?理解和感受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目标。第二个是教学的内容,要使学生去理解知识要点,要使学生去理解这些语句、这些词语,学生需要知道什么呢?学生需要学会什么呢?等会我会用一个词语来说,知识点。学生学习和运用这些相应的语文知识去解决那些教学点的问题,去理解他们原来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方面,是怎么教。怎么教实际上也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纵向的安排,也就是学生先到哪里,再到哪里,再到哪里,先后的次序的问题。这个我们通常会把它叫做教学的环节。在一个环节里面如何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来组织学生学习、运用相应的语文知识去理解课文中的关键的词语、关键的语句、一些要点。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四个要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这是教什么;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这是怎么教。我今天跟大家所交流的就是我们在长期的研究当中,当然不仅是我个人的研究,包括我们很多很多同行,很多很多前辈,长期以来的研究。目前我们可以这样说,课文教学的原理,课文教学设计的要点,我们已经基本上搞透彻了。这是我先解个题。今天我讲的是《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

02

        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们讲第一个要点,就是一篇课文教什么,或者叫确定教学目标,或者叫确定课文的教学点。那么要明白一篇课文教什么,要明白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或者叫教学点,可能有两个方面是需要事先讲清楚的。第一个方面是学生在我们课堂里面,是有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他是一个阅读者,什么是阅读呢?阅读就是一个读的人,我们称阅读的主体。去读一个东西,我们叫阅读的对象。目前我们讲这是一篇课文,我打了一个书名号。一个读的人读一篇东西,产生他的一些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现在在听的各位,在看的各位,看到我这个片子,看到我手举的这个板书,那么这就是你在阅读。那么对这个图形,对这个图片,你产生你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阅读的结果。所以我有些时候经常说,看起来很简单,很常识,但是非常复杂。至少有两个要点,第一,当我们讨论阅读,讨论阅读教学的时候,必须关联两个方面。第一,谁在读?第二,读什么?只有把谁在读、读什么两者相互关联起来,我们才能讨论阅读活动、阅读能力、阅读教学,那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大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是谁的理解和感受呢?当然是读者的感受,也就是学生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个是我们课堂里面学生的第一个角色,我把它叫做阅读者。好,现在学生读这样一篇课文。我选了一首诗,一小段。今天讲课当中呢,因为了解到我们那个手机端看不到课件,所以我在整个举例呢,举大家比较好理解的诗歌。今天我会和大家讨论四首诗歌,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样主要便于大家的理解。我们出现的第一首诗歌是《再别康桥》,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来看第一段: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现在学生读这首诗,读这一段,必定会产生它的理解和感受,那么学生产生它的理解和感受,凭什么呢?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他的生活经验,他的百科知识,比如说,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根据他的百科知识。《再别康桥》,别,告别。康桥不是个人就是个地方,。那么他现在理解可能是一个地方。那么再别的“再”,可以理解为再次,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次,那在这里呢,关系不大。他可能知道作者徐志摩也可能不知道。根据他的一些生活的经验,一些百科的知识。他来理解来感受这首诗歌。另一方面呢,是他的阅读经验。是他的语文经验,是他的阅读能力。那么什么是阅读能力呢?等会我们稍微展开讲一点。根据他以往的那些阅读的经验,他知道这是一首诗歌。那么他会按照诗歌的方式来理解、阅读他所读这个材料。比如说: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就是诗歌语。我记得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叫张爱玲,她说所谓诗歌就是胡说。作别西天的云彩,显然就是一个诗歌的说法。那么接下来,第二段: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他要知道荡漾这个词。根据他的经验,在我的心头荡漾,是一种诗歌的说法,是一种抒情的表达。他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些语文经验,来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歌。这是我们讲的学生的第一个角色——阅读者。学生为什么是学生呢?因为他要学习。学习阅读、学习阅读一篇课文、学习阅读一首诗歌、学习阅读这样的诗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就是说凭借他原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他读这首诗歌有些地方可能理解不了,有些地方感受不到。有些地方,成熟的读者、有能力的读者可以感受到,但是他可能感受不到,理解不了。所以在我们课堂里,学生还有第二个角色。就是作为“学习者”。我用这个图形来表示学生作为学习者。现在学生在下角,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去阅读一首诗歌,去阅读一篇文章。文章在这里,是学生读懂,要理解、感受的。学生在这里,凭借他的能力和他的经验,有个落差。也就是说,这篇课文有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一些因素。语文教材的课文为什么是课文呢?就是因为学生单凭原有的知识和语文经验,有些地方他理解不了,有些地方他感受不到。是哪些地方呢?等会儿我们会讲,往往是最要紧的地方,往往是最关键的地方。所以他需要学习,他需要凭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去跨越,去越过这样一个台阶,一个落差,然后达成一个新的水平,形成更高的语文能力,形成更丰富的语文经验。现在我们来看这首诗。我们的学生可能哪些地方理解不了呢?哪些地方感受不到呢?在备课的时候,我想起了有一个很著名的老师教这首诗歌。在这个单元里呢,先学了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好像是《沁园春雪》。那么在那首诗歌里呢,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理解,来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要读出这首词的领袖的气势、气派、气度和风采。然后学这首《再别康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先读这首诗歌。学生齐声朗读。然后学生读了,轻轻的我走了。这个老师就说,慢一点,慢一点,我听着好像不是轻轻的走了,我听着好像是重重地的走了。声音和情调,声音和情感。我们来一起试试看。轻轻的我走了,“了”,轻声。在这一句里面,轻轻的和最后的“了”。两个相配、相吻合。轻轻的我走了。第二句:正如我轻轻的来。大家看到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它的押韵是开口音。从我们一般读诗的经验来说,一首离别,往往是和忧愁连在一起的,离愁别绪。但是这一首诗呢,我们一读,没有。有一种轻快的感觉。那么这种轻快的感觉哪里来呢?当然有语义,和声音有关系,和这一节的押韵有关系,和整首诗的押韵的韵脚的选择有关系。正如我轻轻的来,来是一个开口音,是一种明亮,是一种响亮。我轻轻的招手,“手”收束一下。轻轻和招手是一种语音的相合和相配。接下来,作别西天的云彩。一般我们押运的时候会读的响亮一点,延长一点。来,彩,开口音,一种响亮的感觉,一种明亮的感觉,这个可能学生不太明白,有些学生可能过去没有相似的读诗的经验。接下来一起换韵。《再别康桥》每一小节都换韵。换韵,就意味着跳跃。所以这首诗不仅是一种意象的跳跃,而且随着音韵的跳跃,也给我们带来一种很明显的一种情感的跳跃。所以他接下来的押韵:娘,漾,我们知道都是很响亮的几个韵。从音韵的角度,从声音的角度。去感受,去理解一首诗的意象,一首诗所传递的那种情感,情感的色调,情感的基调。我们有些学生呢,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阅读经验。所以他需要学习,需要学习怎么来理解,怎么来欣赏一首诗歌,一首现代诗。所以在我们的课堂里面,学生是有两个角度或者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是作为一个阅读者。他产生他的理解和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哪怕是再离谱,他的理解和感受,也是基于他的生活经验,基于他的语文能力。另外一方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他是一个学习者。所以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未必是对的,往往是不对的,往往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教,所以他才需要学。那么这个是他的第二个身份。就因为学生有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所以我们就有一个教学目标。他需要学什么呢?他学了以后干什么呢?学了以后能干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目标。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就是教学目标是怎么来的?在课堂里面,学生拿到一篇课文,一定是有些地方他能够自主的理解和感受,而有些地方他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困难。那么我们课堂教学要教的,或者主要要面对的就是学生拿到一篇课文可能会出现问题,可能会有困难的这些地方。这是我要讲的确定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明白的第一个方面。需要明白的第二个方面,要区分教学目标指的是什么?就是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东西。简单的讲,课程目标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一个学期学生学会的东西,学生掌握的东西,所以说它是一个长期。比如说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这个是一个学段的目标,是小学二年、四年、六年,加上初中九年,乃至加上高中十二年。他是在十二年之后、九年之后、六年之后、四年之后学生达成的目标。那么我们这个叫课程目标,它体现的是我们的课程标准。那么教学目标是什么呢?教学目标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节课、两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要去的地方,要到达的地方。那么,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哪里呢?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在课文的外面,就在课文的里面。根据我们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的一些话语的习惯,我建议,其实我们的很多教研员也是这样来使用的,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换一个词,叫教学点。拿到一篇课文,你说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对语文老师来说,往往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比较大,往往会走到课文的外面去,往往会用一个课程的目标去替代,比如说我们有的老师在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读通这一处,学生能读好这一句,学生能读好这一段。请注意,这一句,这一段,这一处都是指的课文里面。就拿我们刚才那个例子来说:学生能读好,轻轻的我走了那个了的轻声。学生能读好正如我轻轻的来,那个来的开扩音。也就是说,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在课文里面。所以我们用教学点这个词。一般来说,问老师,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在哪里呢?通常都会返回到课文,返回到课文就对了。一篇课文的教学点一定是这篇课文的某些词语、某些语句、某些语段、某些关键点,某些学生理解和感受有困难、有问题,但是对理解这篇课文又是非常关键的地方。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目标,或者叫教学点。这样再讲一篇课文教什么呢?如何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呢?或者我们这样说如何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点呢?我们事先要明白两个原理,或者说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学生有两个身份。他是阅读者,他同时又是学习者。他是阅读者,产生他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尊重他的理解和感受。他是学习者,课文中一定有些什么地方对他来说,高于他的能力。超过他的经验,他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是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一个学段的课程的目标,两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情。语文教学最难的地方,或者说课文教学,我们现在碰到问题最大的地方,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一直没有讲的太明白。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在课文的里面,就是刚才我讲的学生可能理解不了,学生可能感受不到,而对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又是非常要紧的地方,非常重要的地方。那么一篇课文,我们怎么知道学生要理解最要紧的地方呢?一篇课文,我们怎么知道学生可能在这里理解不了,感受不到呢?或者我这样说,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我们怎么来确定呢?一篇课文的教学点的确定,其实就是一个尝试。 这个尝试就是我们老师通常所说的备课备两头。这句话我们几乎每位老师都会说。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但是呢,我们过去的研究应该说,两头都没有说明白,或者说得不够明白。所以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他对原理不知晓,原理不知晓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研究者没有说明白。所以我最开始就讲到,我们今天听众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语文教育研究者,语文教育研究者就要把这个事情说明白,想办法说明白。一部分是一线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实践者。语文教学实践者要尽可能的去学习、去利用我们在语文教育研究、语文教学研究中已经说明白的一些原理。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我们现在知道了备教材什么意思啊?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有哪些要紧的地方呢?这就是一头备课文所备的地方。刚才我们用这首诗《再别康桥》来说。老师们都知道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意象,节奏,音韵以及他的四行的排列,包括它的标点符号,有语意这方面,也有声音的、形式的、视觉的这方面。那么确定这篇课文它的关键点。在和老师一起备课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是画黄颜色。把一篇课文的关键点,要紧的地方,画黄颜色。所以我们形成一个口诀,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这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原理。那么另外一头,备课备两头一头备学生。备学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研究已经能把它说明白了,或者说的比较明白。所谓备学生,就是这首诗《再别康桥》,学生有哪些地方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能力,可以自主的理解和感受呢?也就是哪些地方他读得懂,读得明白,他能够去理解和感受的。比如我们刚才说,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诗歌语,诗家语。学生凭借原来的诗歌的经验知道这里是不能够按事实去解的。不能说怎么会这么傻呢,怎么会去和西天的云彩去招手呢?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我的心头荡漾,他知道这是诗家语,诗歌的语言。如果再有诗歌的经验,他会知道诗歌是虚构。未必是每写一到一个地方,作者都在做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在徐志摩回国的船上,在船上写的,他是一种带着经验的回忆,回忆的再造,甚至可能是创造。那么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那么在和老师们一起备课的时候呢,我们建议老师在学生理解、感受有困难的地方画绿颜色。所以,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怎么来呢?来源于一个原理: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画绿颜色。那么黄颜色绿颜色画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至少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画了黄颜色,学生能自主理解和感受。就是我刚才讲了,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相信大部分学生是都可以读明白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种感受,我相信大部分学生问题不大。那河畔的金柳,为什么是金色的柳呢?有些学生可能读明白,有些学生可能读不明白,那么这要和下面一句的夕阳中的新娘,夕阳和金柳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向。那么这个地方有些同学可能就听不明白。所以第二种情况一定是有些同学、大部分同学甚至很多同学,他在这里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或者关注不够。

我刚才讲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里的第一句、第三句,整个声音,整个情调和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而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的那两句,“来”和“彩”,押韵的那个落点,押韵的那个声音和“轻轻”形成一种我们叫反差也可以,对照也可以,对比也可以。总之,我们感受到一种开阔的,那种明朗的,明亮的情调,那种感受。一篇课文,他的教学点从哪里来呢?我们怎么知道一篇课文该教什么呢?我们怎么知道这篇课文要帮助学生解决哪些词句呢?哪些语句呢?哪些地方呢?哪些关键点呢?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个基本的原理,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黄颜色往往是关键语句、关键词语。当然,对一首诗歌来说,可能是某些方面、某些形式、某些押韵、某些写法、某些角度,那这就是文学。备课备两头,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画绿颜色。这个地方可能学生感受不到,这个地方可能学生理解不了,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这一句和这一句学生可能不能自主的联系起来,那么这些地方画绿颜色。黄颜色绿颜色一画,一定有重叠的地方,黄颜色和绿颜色重叠的地方,就是教学点,就是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老师要领着学生去的地方,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帮助学生去解决的教学点的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案例,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量的案例几乎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或者他的疑难处,他有困难的地方,往往就在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往往就是这篇课文理解感受的关键点。学生的疑难处和文本的关键点,也就是刚才我讲的黄颜色和绿颜色重合、重叠的地方,就是教学点。绿颜色越多,这篇文章的难度越大。黄颜色远远要超过绿颜色,说明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地方学生可以自主的理解和感受,是不需要教的。真正一堂课需要老师去教/学生去学的地方。,就是黄颜色和绿颜色重叠的地方,就是教学点,就是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讲的一节课要聚焦的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的难点在哪里呢?阅读教学相比较写作,阅读教学相比较学生的数学,阅读教学相比较学生学体育,他的一个最难的地方,就是一篇课文,哪些地方有困难,哪些地方有问题,对方可能没有读懂、没有理解、没有感受,学生自己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按照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能力,他认为这些地方我都读明白了。除非这篇课文远远超过他的理解,他觉得这篇课文太难了,我读不懂。但是我们在中小学课文里面往往不是落差这么大。往往是大部分学生能读懂。一篇课文的大部分地方大部分语句。但是有些地方他读不懂。所以在这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处于似懂非懂。语文老师都有一个经验,包括一些家长。他问学生,这篇课文有什么问题吗?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没有问题。因为他确实没有问题。如果他知道自己读不懂,他知道这些关键点他要去理解,相对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非常高的,能够区分出哪些地方我读明白了,哪些地方我可能没读明白,这个就是较高的语文能力,这个就是我们讲的阅读能力的表现之一。这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一个体育课,学生跳不过去,他看到了。数学题,他一拿起来,傻眼了,做不下来,他知道了。甚至写一个作文,面对一个题目,一拿,他写不出一句话,他也明白的。但是阅读教学最大的难点在这里。所以更要求我们老师在课文教学中去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分析学生的学情,过去我们搞得非常抽象,非常复杂。就一篇阅读教学来说,就一篇课文教学来说,学生的学情很简单,就是绿颜色。就是这篇课文,这个地方可能有些学生理解不了,这个词语他可能感受不到,这个地方他可能关注不了,所谓学情就是绿颜色。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要点。一篇课文的教学点也就是教学目标,也就是一篇课文教什么呢?教哪些地方?我们讲的第一个,事实上我们把这个叫做备课的模板。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光到这里不够的,往下走,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光到这里可能还不够,还有一个操作的办法,画黄颜色。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操作方法,画绿颜色。黄颜色绿颜色重叠,就是这个落差,就是学生要克服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我们讲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点。

现在我们再来一首,也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刚才假设学生学过了《再别康桥》。现在再看这一首,《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断句在这里,那么很显然,这首诗断句的方法,断句的讲究。和我们上面那首《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差不多是按照自然的那种停顿。当然,它也有分号和句号,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但是这一首呢,“撑着油纸伞,独自”第一行断在这里。加下来第二句“彷徨在悠长、悠长”第二句段在这里。接下来第三句“又寂寥的雨巷。”这是一句话,“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有一个《如何读诗》的书里面,国外的研究者就讲诗歌最要紧的地方,或者说判断诗歌和散文最要紧的地方、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诗歌的断句是完全由诗人来掌控的。它不是按照那种自然的语段,语句。我们来看一下,撑着油纸伞,逗号,独自,停在这里。彷徨在悠长、悠长,停在这里。又寂寥的雨巷,逗号。下一句,我希望逢着,停在这里,话没有说完。一个丁香一样地,停在这里,没有说完,结着愁怨的姑娘。你看一个两句话,这个对有些学生来说,他可能就关注不到,至少他从这个形式上,他可能会有一种朦胧的语感,自主的感受。但是他不太明白,所以他读的时候,关注度不够,由于他的关注度的不够,在断行那个地方他就吸收不了作者的,作者这样的断行显然是刻意的,显然是有意味的,显然是要表达他想表达的某种情感、情绪、情调,那么这就是文学。所以这个地方和上一首相比较,这个地方可能对有些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所以老师备课的时候要分析这首诗歌最要紧的地方在哪里呢?和以前学生读过的诗歌和以前学生形成的那种读诗的经验。哪些地方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新的呢?可能利用原有的经验他们去读,关注不够,关注不到,关注不了的地方。那么黄颜色,绿颜色。这首诗的押韵,全诗都是同一个韵。像悠长,雨巷,姑娘,芬芳,彷徨。想一想,“长,巷,娘,芳,徨”都有一种回音感。所以这首诗读起来为什么有一种缠绵回旋的那种(感觉)?它和音韵有关系。这首诗的用词很多连绵词,大家看第一段就能看出来:彷徨,寂寥,甚至我们稍微扩大一点,“愁怨”,再扩大一点,下面“芬芳”“忧愁”“哀怨”“彷徨”,那就是很明显很突出的连绵词。那么连绵词产生的那种感觉,连绵嘛,那么这个就是这首诗。我们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在哪里呢?我建议老师们这样问,不要直接去问教学目标了,因为教学目标这个词语,它有一点抽象,我们问教学点比较容易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在哪里呢?《雨巷》这首诗的教学点在哪里呢?我们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雨巷这首诗最要紧的地方在哪里呢?关键点,我刚才讲画黄颜色。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原有的经验去读《雨巷》这首诗歌,他们可能会出现困难和问题的地方在哪里呢?画绿颜色。比如说,音韵以前可能我们学过了,但是我们这里可以强调一下,一个地方诗句的停顿,因为这首诗歌的停顿,显然很讲究,显然是作者刻意为之的。“撑着油纸伞,独自”这就形成了一个断行它所形成的那种意象,突出了独自。“悠长、悠长”,很显然,连绵、延长。然后“又寂寥”,这样通过一个换行,这个地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有问题的。好,这样我讲了第一个方面。一篇课文的教学点,从哪里来呢?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我们怎么知道是对的呢?怎么知道是不对的呢?是有原理的。那么这个原理呢,我刚才就和老师们介绍,跟同学们介绍,就是备课备两头,老师们,我们把这个原理相当于口诀一样的,我们再复习一下: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画绿颜色。黄颜色绿颜色重叠就是教学点。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这堂课学生学完40分钟,学完45分钟之后,他要学会的东西,他要对这首诗,对这篇课文产生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超过他们原有的水平,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个就是我讲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一篇课文教学点。什么是教学点呢?就是文本的关键点和学生疑难处的重合,形象的说就是黄颜色和绿颜色的重合。 

03

        教学环节 

 那么接下来呢,是两个点。第一个点,可以往下,就是教学的环节,到这里去。第二个点,在这里,教学的内容。学生要解决这节课教学点的这些问题,学生要达成这节课教学的目标,怎么去呢?这就是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简单的说。就是教学点的先后的次序安排。学生先解决这些词语,再解决这些地方,再解决这些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学的环节。学生本来是理解不了的。他有问题和困难,绿颜色嘛,通过课堂教学怎么会把绿颜色变黄颜色了呢?原来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现在怎么能够理解和感受呢?这中间就缺点东西,这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的内容。 那么我想先讲教学的环节。教学的环节就是教学点先后次序的安排。根据我们的研究,根据我们对优秀教师课例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国家的课文教学,好的老师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大概分为三个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点的合理的分配,先到这些地方,再到这些地方,再到这些地方。我们国家好的教学,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研究的课例,研究的结论大致是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呈阶梯状,先到这个台阶,再到这个台阶,再到这个台阶。那么,形成一个阶梯状。所以我们也建议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备课的时候,一堂课、一篇课文怎么设计呢?三个环节。假如有五个教学点,有些环节呢,可能要合并。当然,有些关键点也需要分解,这个就是很基础的问题,大概分为三个关键点。在讲教学环节的时候,我经常用的一个例子,一个课例。也是我们从一线优秀教师里面学到的,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应该是王崧舟老师非常经典的一堂课,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篇课文,作者是纳兰性德,是一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这首诗词的教学点在哪里呢?学生学习这首诗词,他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他要理解哪些词语,哪些语句,哪些关键的地方呢?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黄颜色和绿颜色。等会我们可以看王崧舟老师这堂课。整个一节课他就讲了三个字,或者说他就让学生关注这三个字。所以这堂课我们可以好好琢磨一下为什么是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怎么出来的?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教学的环节。我们来看一下王崧舟老师他教案的题目,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借助注释,读懂词意。等会我会讲“借助注释”是学习活动,“读懂词意”这是第一个教学点,等会我们可以看看“读懂词意”到底是读懂哪些字哪些词?这是第一个教学点。第二个教学环节,展开想象,读出词情。当然是学生展开想象,我们知道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读出词情”,情感的“情”,这是第二个教学点。那么“读出词情”需要关注哪一些地方,哪一些语句呢?等会我们来展开看。第三,王崧舟老师发明了一个方法,或者说他运用了一个方法。他又选了纳兰性德的另外一首词,从词里面选出相关的语句,形成互文,他叫“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让学生去透彻的理解,这首词所传达的意蕴。大家看一看,读懂词意,读出词情,读透词心,三个环节呈阶梯状。那么。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教学环节。我们现在明白的道理,备课备两头,找到学生的疑难处,这是出发点。课文的关键点,这是要去的地方。中间搭两三个台阶,我们建议是三个环节。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先理解这些,或者理解到这个程度,理解到这个方面,再感受理解这个方面,这些语句,再达到这一步。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的展开。来复习一下刚才王崧舟老师的那堂课,读懂诗意,读出词情,读透词心。对应的教学点A,教学点B,教学点C。我们先看教学点A,他是怎么展开的?所谓怎么展开的,我们下面会讲,就是学习活动。所谓怎么展开的就是开展了哪些学习活动。王崧舟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这首词。那么很显然,看起来没有预习。所以以我讲的这堂课,和我接下来还要讲的郭初阳老师的一堂课。我们大概知道一个道理,诗词是不需要预习的,或者可以不预习。我们知道的第二个道理,诗词的教学大概是学生先要理解字面意思,基本达到会背的那个程度,然后我们接下来才教怎么来教诗歌。我们接下来来看它的第一个环节——“读对生字、多音词、停顿”,大家看这首词,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在哪里呢?下面有注释,学生边看正文,边看注释,借助于注释去理解,原来这句话讲的是这样的意思。风一更,雪一更,下面有注音,这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梦不成,什么是“聒碎乡心梦不成”呢?下面有注释,这是第一个,学生借助于下面的注释来完成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大家看一看,这个学习活动步骤的设计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生字、生词、多音字,然后读准、读顺。接下来,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再多读几遍,看看能不能读出点味道来,看看能不能读出点感受来。我们把它翻译成一个理论性的话语,就是学生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语文能力、读诗的经验自主的理解和感受诗词。那么学生自己读,多读几遍,尝试着读出一点感觉,尝试读出一点味道。第三个步骤,老师讨论作者身在何方,心在哪儿?大家看到他问的问题是身、心。问的两个词语。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为什么老师会问这两处呢?大家想身、心是理解这首词的关键点,关键语句。上半阙讲的是身,身向榆关那畔行。下半阕,讲的是心,聒碎乡心梦不成。这首词很大程度上就是身和心的分离,身和心的背离,身和心的矛盾,身和心的冲突。所以理解这首诗所传递的意蕴、情感。身、心是两个关键词。刚才我们讲的黄颜色嘛。刚才我们讲了身、心学生会不会自主的去关注呢?自觉的去理解和感受呢?有困难,很可能有问题。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看这一处黄颜色学生能理解吗?这一处黄颜色学生能理解吗?我建议老师们,所谓了解学情,就是用这种傻办法,或者说最真实的办法。拿到了一篇课文,先画黄颜色,有哪些要紧的地方呢?有哪些关键语句呢?然后我们一处一处问,这一处学生能理解吗?这一处学生能感受吗?如果我们判断,凭着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可能有问题和困难,我们画绿颜色。现在王崧舟老师帮我们画了:身,黄颜色。心,黄颜色,然后他备课的时候一定想,这两处太要紧了,这两处学生在多读几遍(的时候),读出点味道来,读出点感觉来,学生会关注这两个词吗?他判断,有问题,有困难,这就是教学点。所以他在第一个环节里面问身在何方,心在哪儿?这一段的教学非常精彩,王崧舟老师在这里非常精彩,所以他问学生身在何方?第一个学生回答:身向榆关。然后问(一排)第二个同学,前面还有山一程,水一程。后面还有夜深千帐灯。下面还有风一更,雪一更,都和家乡有关系,所以他前面一排的同学(回答)身在何方?身在榆关;身在何方?身在征途;身在何方?身在渡河的船上;身在何方?身在何方?身在何方?我们知道身在行军打仗的征途中。那么心在哪儿呢?心在故园,心在故乡,心在亲人。所以通过这样三个步骤,借助注释,学生明白了这首诗词是讲的什么?这种明白和他上课之前(不同)。刚才我讲为什么诗词可能不需要预习呢?因为预习没有用,预习都是它原有的水平,而原有水平在课堂里面通过自主的理解和感受,能够很快的,因为课文都比较短,多读几遍,接下来要超过他的原有水平。现在就是第一个超过的地方,身和心。下面是第二个环节——展开想象,读出词情。展开想象,当然是学生在想象,那么学生想象老师干什么呢?老师怎么让学生想象呢?这就是我们讲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王崧舟老师,他是诗意语文啊。小学老师可能比较了解,中学老师可能关注不够。但是我建议中学老师,哪怕高中的老师应该看一看,学习学习最优秀的小学老师上的最优秀的课,一定会获得很多教益。那么王崧舟老师朗读,当然可以配乐,然后他边朗读边让学生去想象: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山一程,水一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个就是想象。现在我们知道了,诗歌的情感在哪里呀?不是拿出来说的,不是抽象的概括情感,而是在想象当中。这是我们从这堂课中可以看出的一个原理,正是在想象当中,学生去感受,正是在朗读当中,从声音当中,通过这种感受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在他的诗句里面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情调、情趣。这是我讲的第二方面,我讲得简单一点。一篇课文,它的教学点是怎么来的?教学点怎么安排?就是教学环节。学生先到这里去,再到这里去,再到这里去。我刚才举了王崧舟老师那堂课,我没有讲完,因为时间好像有点不是太够。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看一看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参见教学实录、教学视频)也可以看一看,可能在网上可以找到的我在讲王老师这堂课的一些其他的视频,老师们有兴趣,可以找找看一看。教学点的合理分配,那么教学点的合理分配是不是课文在前面?我先讲,课文在后面,我后讲呢?这未必。这个地方有一些更专业的问题,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再深入的讨论。现在我们明白了第二个地方,如何安排教学环节呢?就是合理的安排教学点,先到这里,再到这里,再到这里。我们建议,我们中国的课文教学,三个环节,或者以三个环节为宜。因为我们最优秀的老师是这样安排的。好,什么是教学环节呢?教学环节就是教学点的合理分布,就是教学点的先后的次序安排。安排几个环节呢?三个。如果教学点较多,有一些要合并。如果有一些教学点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可能要分散。大的原则是这样。

04

    教学内容 

好了,现在我们形成了学生的教学点。我们刚才讲到教学点就是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很要紧,但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去感受他有问题和困难,所以他一定要学点什么东西。我们接下来讲第三个要点——教学内容,或者我们叫知识点。我觉得知识点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无论是单元教学,无论是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等等。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学习知识,都是让学生掌握更有用的知识。所以知识点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哪些知识?关键是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干什么用?从这个图形里面,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为什么学知识呢?学知识是为了解决教学点问题。学生学习和运用了这些知识,原来不明白的,这个地方明白了。刚才我们讲“撑着油纸伞,独自”诗的断行处,诗的断行处是关键点。这里其实牵扯到两个知识点,读诗的时候是完整的一个句子读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么这句话是要连着一起读的。所以阿德勒(音)在讲读诗歌的时候他讲,不管懂不懂,你先把句子完整的语句读完,往往就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语义表达。第二个,在初步的理解、基本的理解语义表达的基础上,要关注他的断句“撑着油纸伞,独自”。那么学生明白了,原来读诗要需要关注这些地方,要关注音韵,要关注音韵与情感的表达,要关注他的用词和连绵词和他情绪之间这种的呼应,要关注他的断行。关注断行处的意味,然后学生再去读《雨巷》,他就读明白了。然后学生以后再看到其他的诗词,有这样的作者刻意为之的那种表达那种表达的形式,然后学生能读懂了。所以知识是为了解决教学点问题。所以我们这样表达——什么是知识点呢?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的,或困难的语文知识。所以过去我们有一个长期的疑惑,要不要教知识啊教哪些知识啊?讨论得很多,但是,基准,我们长期的研究没有说得太明白。我刚才讲了,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不是我个人的私见,是我们很多同行共同研究达成的共识。甚至我刚才也说过,是我们差不多经历了几代语文教育研究者,我们现在长期的积累,差不多花了100年,100年的时间,我们现在明白了课文教学的道理。在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讲过:语文知识要随文而教,因文而教。这个方向是对的,这个基本面是非常明智、睿智的。但是随文而教,因文而教,这句话说的还不够明白,研究还不到位。我们语文教育研究者什么时候研究到位了呢?就是你把这个话说到位了,说明白了,说具体了,那才叫说明白。接下来到五六十年代,张志公先生讲,有六个字的方针:精要,好懂,有用。语文知识要精要,语文知识要好懂,语文知识要有用。关键是有用,什么是有用呢?有用的基准在哪里呢?我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纠正了原来的一句话,讲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当中,要回到随文而教。但是,应该说这句话还是没有,至少在表达上还没有说的太明白。现在我们知道了,随文而教随的是什么,就是随教学点。所以一篇课文教哪些语文知识呢?就是学生解决这个教学点问题,他需要明白什么,需要知道什么,需要运用什么,这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点。所以语文知识随文而教,就是随教学点而教。什么叫有用呢?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的,就有用了。我刚才通俗的讲,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他读诗歌就会比原来的理解感受要丰厚,要加深。尤其是关于诗歌的形式的方面,它的排列,它的声音,学生会更加去关注。所以他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丰厚。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点。可以看看我们刚才讲的一些例子。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再别康桥》,学生学《雨巷》和《长相思》。那么学生解决那些教学点问题需要哪些语文知识呢?这就是我们讲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过去语文教育研究讨论当中,语文知识要不要交呢?教哪些语文知识呢?离开了教学点,离开了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讨论的,或者说是讨论不下去,讨论不清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语文知识。对于阅读来说,这个语文知识是什么?所谓阅读的语文知识主要是如何阅读的方法,如何阅读的策略。那么这个地方呢,现在我们也可以说得更明白了。什么叫如何阅读的方法,什么叫如何阅读的策略呢?我讲一个道理。所谓阅读,就是一个读的人在看所读的文字。比如我现在看这个片子,这就是阅读。阅读牵涉到眼睛,我眼睛关注到哪里呢?刚才我讲“撑着油纸伞,独自”我的眼睛关注到这里,就是阅读方法的第一个要点,你看的时候看这篇课文的什么地方?眼睛要看到它的关键点。第二个要点就是从这个关键点看出了什么东西,或者说怎么看出东西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我们看出点什么东西呢?所以阅读方法简单的讲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眼睛看什么地方?刚才王崧舟老师的那个《长相思》。身在何方?心在哪儿?眼睛要看这两个地方,这是第一个地方。那么从身和心看出什么来呢?我们看出了上半阕和下半阙身和心的冲突和矛盾。所以阅读知识牵扯到很多很多方面。我们刚才讲的声音。“轻轻的我走了”轻声;“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个“来”开扩音。“我轻轻的招手”收缩音。“作别西天的云彩”。牵涉到语音知识。牵扯到连绵词,“彷徨”“寂寥”等等,牵扯到很多知识。但是归根结底讲,学生学习阅读要学会的东西就是拿到这样的文章,我刚才没有展开的,我后面要补充一下,这种体式这种文体的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这种语篇类型的文章,我的眼睛关注点应该看哪里?这是第二个要点。我看到了身和看到了心,我看到“了”“来”,看到了“彩”。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呢?或者说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呢?这个就是我们讲的阅读方法。我们来看一下例子。刚才讲的王崧舟老师这堂课。第一个环节,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下面其实是多音词,“风一更,雪一更”其实是朗读上半阕和下半阙的停顿。其实是有一些词语的意思,在这里学生有问题。然后他问身在何方,心在哪儿?那么就是眼睛看哪里?关键点。所以阅读能力笼统地讲、归根结底的讲,就是关注课文的关键点。它的复杂性,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年呢?它的复杂的程度就是因为不同的语篇类型,不同的文体,它的关注点不一样,有很大差异。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要点,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那么这个讲呢,好像有一点抽象。我要举一个例子,我要举一首诗歌。我举一个我们郭初阳老师上的一首诗歌课,这首诗大家也很熟悉,如果不熟悉的话,现场看一眼应该就可以会背了。这是顾城的一首诗,《远和近》。郭初阳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放给学生这样的一张纸,注意啊没有标题,也没有作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老师在上课之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等会儿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处他是要派上用场的。我刚才一开始就讲,教学的成效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取决于教学设计。我们讲诗词的上课,诗词的教学,可能一般不需要预习,所以他现场发给学生这张纸。学生现场拿到这张纸,也不是教材里的课文。好,下面第一个环节。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这个就是他的学习活动,我后面要讲的第四个要点。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起来,看起来是学生在活动,但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他一定知道我要通过学生“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教学点嘛。后来我在现场评课的时候,我对这个地方说了很多。我经常说好的老师好的课,几乎每一招都是对的,尽管上课的老师不一定能讲出他的道理,但是我们研究者是可以从中分析出它的道理的,然后我们把这些道理分享给广大的语文教师,使更多的老师在能够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去看优秀教师的课,去学习优秀教师的课。朗读和背诵是诗歌的理解方式。我们讲的阅读其实上分为默读和朗读,诗歌它的理解方式是朗读。而有些文章,实用文章,它的阅读是默读。一个老师拿到一篇新闻的作品,新闻的报道。说同学们朗读这篇课文,朗读一下,这就不太对。我们都知道,新闻不是朗读,新闻是播报。老师们有兴趣的话,晚上可以听一听新闻联播,看看播报是怎么回事,它的语速,它的语调。好的,那这个就是第一个方面,朗读、背诵本身就是诗歌的理解方式。第二个方面正是这首诗的特点。大家看一下,现在应该能会背了。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看一眼就能背,就能够熟记成诵,正是这首诗的特点,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大家知道,一首诗要写得让读的人看一眼就能记住,读一遍就能记住,熟读成诵是很高的成就。我经常跟老师和同学们说,千万不要小看这六行字,经典名篇,流芳百世。经典在何处?看一眼就能记住,读一遍就会背诵。就是它的特点,就是它的成功。第一个环节,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如果我们用理论性的话语来翻译这个环节,那就是学生借助于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能力,自主的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把这堂课和王崧舟老师的那堂课联系起来,你就会看出来,原来教学的起点是从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受开始的。但很显然,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原有的理解和经验,它要超越,要跨越。因为刚才我们讲它有个落差。好,第一个环节,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通过“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学生对这首诗产生自主的理解和感受,他也或多或少明白了,原来一首诗我读几遍就能把它背下来,他或多或少在背诵和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情调。第二个环节,这首诗牵扯到三个方面:你、我、云。假如我们要画一个图形,画一个三角形。那么这三个方面我们会画成什么样的图形呢?画成什么样的三角形啊。那么这是学习活动,我下面要讲的。所谓学习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去学习某些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去解决这个教学点的问题——你、我、云。那么就是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意象之间的关联,或者对这首诗字面的语义的理解。当时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来画,那个学生呢,画了一个宝塔形,云在上面,你我在下面。请注意,你我这两条线很短。学生画这个三角形,表达了他对这首诗传达的意思和意味,他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老师很有经验,他没有问这个学生,这就是教学的方法。他问其他同学,同学们看,这个同学画的这个宝塔尖,为什么这个云画得这么高呢?马上有个男生起来说,老师他画的不对。为什么不对呢?他的意思是那个宝塔尖画的不够高,他又起来再画了一次,把那个宝塔尖画在了黑板的顶上。所以老师说,其实那个云还不够,(要)穿破屋顶。也就是云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么你和我这条线为什么画得这么短呢?同学们看出来两个人挨得很近。你怎么知道两个人挨得很近呢?下半段,下一段: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个神情,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么两个人离得很近。好,第二个环节教学点是什么呢?对这首诗三个方面,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意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字面的理解。其实是对这首诗传达的意蕴逐步的开始进入,开始深入。我刚才讲这堂课要点在哪里呢?要点在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习和运用某些知识。所以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刚才讲的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一定要学习一些知识,这个教学内容。但是学习知识并不一定等于讲,并不一定等于讲知识,尤其是小学阶段。我经常跟老师们交流一句话,教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尤其是小学阶段。当然术语也不需要刻意回避。所以你看郭初阳老师的第一个环节,多读几遍,尽量把它背下来。如果我们问郭老师,为什么要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呢?他一定会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想的,他想通过学生的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如何来读诗歌?第二个环节,你、我、云,画一个三角形,画一个图形。如果你问郭老师,你为什么要让学生画个三角形呢?画图行呢?郭老师一定会告诉你,他想干什么,他想让学生学会点什么,他想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诗中的什么,这就是教学点。第三个环节,就是他没有用标题的这个部分。郭老师说,我给大家印的这首诗歌,这篇课文,没有标题,我相信同学们凭借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一定会取一个比作者更精彩的标题。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拟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精彩的标题。这堂课我去听的时候是九个小组。九个小组,拟出了九个标题。然后老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出拟的标题,然后请每一组的同学来介绍,你们为什么会拟这个标题。我们来看看拟标题当中,反映了学生怎样的阅读的状况?我们来看看学生通过拟标题这个学习的活动,他学到了哪些知识?我们来看看学生通过拟标题所学到的知识,学会了一首诗应该看哪些地方?这首诗是现代诗,现代诗最要紧的地方在哪里呢?这首诗是朦胧诗,我们都知道是诗的一个品种,顾城、舒婷等等。那么朦胧诗什么意思呢?朦胧诗是字朦胧吗?一点都不朦胧,看一眼都是大白话。所谓朦胧诗的“朦胧”,就是看起来大白话一样的这样的诗句,但是它的意蕴无限,意蕴就是一层一层的要打开。所以郭初阳老师在这里选择的一个学习方式是分小组讨论,拟标题。拟标题最后的效果就是打开了这首诗的种种侧面。我们来看看学生拟的标题。有两组学生拟的标题是《距离》。老师问,为什么你们你的标题是《距离》呢?学生讲,刚才我们画的那个三角形,大家还有印象吗?宝塔尖一样的三角形是真实的距离,我们讲的距离是心灵的距离。学生看出来了,如果在教学课堂当中再点明一点,我觉得可能会更好一点。大家看到前面部分讲的是现实: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后面一部分讲的是心灵的感受。那么现实和心灵的感受是什么关系呢?中间有一个空行。所以我们通常讲诗歌的形式是表达内容的,或者我们这样讲,文学作品的形式往往就是它的内容。那么现实和心灵的感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看到是一道鸿沟。我经常讲这一首诗歌,这两段如果合并成一段,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差别大了,我相信顾城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因为这里他要表达意蕴的,现实和情感,是一道鸿沟。这是第一组,心灵的距离读出来了,现实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第二组他们取的标题是《障碍》,就是碰到阻碍的障碍。老师问,为什么你们这组取《障碍》这个题呢?那个同学起来回答,那是一个女生,坐的比较后边。这堂课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女生坐到最后一排,她一起来就说,老师,这两个人有问题。郭老师显然在备课的时候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看起来很随意,他就问“这两个人是谁啊?是两个男生,两个女生,还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那个同学讲障碍嘛,阻碍嘛,就说明这两个人之间有问题。那个同学回答的很肯定:男生,这就是朦胧诗。这个“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啊?不同的人,理解不同。老师接着问,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生呢?他不是问这个同学,他问全体同学。大家看一看,那么到目前为止,老师和学生交流讨论的是什么呢?诗歌主人公抒情者的抒情形象。我们过去就讲抒情诗有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句话很抽象,但是在这里。你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同学们讨论,是一个很细心的,是一个很内向的,是是一个很腼腆的,不管学生怎么说,总而言之,他们理解感受到这首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就是教学内容,这就是语文知识。读一首抒情诗,要去感受从诗意、情调、情味当中,要去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我们再来看一看: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很要紧。接下来有一个小组,取了一个很长的名字。因为小朋友第一次为诗歌拟标题。所以他们不知道诗歌的标题有哪些讲究,这就是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语文经验。拟了一个很长的标题,《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大家看到,就是心灵的距离。大家知道虽然题目很长,但是抓住了这首诗的要义。顾城的原诗就是《远和近》,远和近的关系,远和近在人生中的一种那种意味、意蕴。后面两组很有意思。有一组同学起的名字是《自然》。大自然的自然。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会取个名字叫《自然》呢?这看起来不搭嘛。我们有些老师就觉得不搭。我刚才讲过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诗歌,他哪怕看起来有的时候很离谱,但实际上是基于他们的经验。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这些经验,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点拨,要引申,要延伸。要延伸到如何来读诗歌的一些知识,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策略。学生讲了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这首诗看起来很自然。请注意他说的自然的意思就是朴素,这首诗看起来很朴素,很自然。请注意学生眼睛看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对这首诗啊,有很多老师他教不好,教不会,他不会教。为什么呢?因为它运用的知识呢,诗歌是精粹的语言,诗歌是精练的语言,诗歌是词语的跳舞,一句都对不上。学生的第一个理由,看起来很朴素。学生的第二个理由,老师,我们猜测这首诗是在大自然中写的。老师讲,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学生他没有写诗的经验,老师问你怎么会判断他是在大自然中写的?学生说,两个人静静的看云不被打扰,一定是很偏僻的地方,而很偏僻的地方,学生运用他的生活经验,一定是风景很优美的地方,大自然。所以学生猜测。请注意,学生讲的是他的感觉,但是学生讲的感觉就是读诗的方法。请注意学生在说,两个人静静地看云,不被打扰,大自然,风景很优美的地方。形象啊,想象啊,这就是读诗的方法。读诗不是在记文字,读诗是把诗歌的文字转化成形象来感受,或者借助诗歌的这种文字,它的声音,它的形式来想象诗人所表达的那种诗情画意。最后一组同学拟的标题是《》。他拟的是什么呢?我一下记不起来,等一会儿我想起来再补充一下,也很有意思,我就先讲到这里,郭初阳老师的这堂课。这节课我想讲什么呢?其实是承上启下。讲的第三个要点,学生原来读不懂,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怎么才能让他能够,请注意,我这里用的“能够”这个词语。能够就是目标,能够就是学生下一次就会了,学生以后自主的就会学生了,学生能够去理解他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他要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我刚才用四首诗来讲,一首《再别康桥》,声音,声音和意象的吻合和反差,换韵,换韵和情感的跳跃。四行的断句,断句所形成的那种意象以及诗歌的节奏。我刚才举了《长相思》,王崧舟老师的一堂课,身和心;我刚才又举了郭初阳老师现在这堂课,顾城的一首朦胧诗。总而言之,学生每学习一首诗歌,他要学习一点知识的,知识不一定要讲。刚才也讲到阅读的知识,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阅读方法和策略。我刚才其实也讲到,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要点其实有两个,第一个眼睛往哪里看?就是你关注什么地方?第二,从这里联系上下文,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出什么东西来?这个就是……噢,我想起来啊,最后那那一组诗歌的题目叫《优美》。优秀的优,美丽的美。优美,老师一看,好像不太搭嘛。所以老师就问,为什么你们会取优美呢?注意同学回答的第一个理由,这首诗读起来很优美。大家看到,就是语音的感觉,声音和节奏的感觉。那么如果是这首诗歌的教学,年龄再大一点,如果是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这里老师可能需要展开一下,怎么读出优美?大家也可以自己读读看,“你”这里地方停顿还是不停顿呢?停多长啊?这就是朦胧诗。这首诗没有标点,没有标点并不是作者不会标点,他一定有意味啊,他一定想传递点什么,他一定想通过没有标点来造成一点什么啊?阅读的效果。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同学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读起来很优美,所以题目是《优美》。第二,这首诗的意境很优美。你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主动用一个很很准确的术语来表达他内心所感受到的,这个往往就是较高的语文水平的一个表现。所以我刚才讲了,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另一方面,最后,最终学生要形成一些很准确的术语来去表达他阅读时候的理解和感受。我刚才讲到诗歌的断行,诗歌的押韵,诗歌的形式,大家看到其实都是术语。术语某种程度上就是知识。这样我们讲了第三个要点,就是教学内容,知识点。或者说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去解决教学点中的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三个要点。备课的时候我们建议老师,是在三个环节,下面三个知识,像电报一样的语言。学生要读懂、理解、感受这个教学点,可能需要这些知识?学生要读懂这个教学点可能会运用这个知识,这个就是电报式的语言。我们建议老师用这个备课模板。简要的备课模板。先到这里,再到这里,再到这里,三个环节。走到第一步,学生可能会学习和运用哪些知识?第二部,学生会学习运用哪些知识?教学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我讲的第三个要点。

05

        学习活动 

其实我们也讲到了第四个要点。第四个要点就是学习活动。每一个学习环节怎么组织学习活动呢?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应的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学习活动。我们判断一个学习活动好还是不好?有效和效果不那么好,标准是什么呢?基准是什么呢?在这里,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在这里,达成教学目标。有的时候我评课时候就讲,有些老师在那边唱歌跳舞,我觉得很好啊。然后有的老师认为专家讲唱歌跳舞很好,他也回去唱歌,跳舞。我说你整个都在瞎搞啊。那么同样都在唱歌跳舞。一个是很好,一个是瞎搞。区别在哪里呢?我判断的基准在哪里?在这里,一个老师让学生唱歌跳舞,原来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有点明白了。原来学生读不懂感受不到的地方,现在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所以他很好。那个瞎搞的老师,唱了半天,不知道要干什么。唱了半天,不知道学生要干什么。唱了半天,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唱了半天,所以他瞎搞。这样呢,通过一个讲座,因为手机端。没有课件,看不到课件。所以我用了这样的一个材料给大家看一些。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教什么、怎么教两个方面。拿到一篇课文,教学点在哪里?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画绿颜色。黄颜色绿颜色重叠,(这就是)教学点。教学点的合理分布,学生先到哪里,再到哪里,再到哪里。学生先理解这一处,再理解那一处。先理解这一方面,再理解那一方面等等,(这就是)教学环节。我们建议一篇课文或者一堂课,三个环节。第三个要点,学生这些地方有问题和困难,通过学习哪些知识?我们叫教学内容的选择,或者叫知识点的选择。语文知识因文而教,随文而教,是因教学点而教,随教学点而教。学生具备这些知识就能明白这些关键的地方。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就能明白感受课文这些要紧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讲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阅读教学语文知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我主要讲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简单的讲就是眼睛往哪里看?看出什么东西来?两个要点。这就是阅读的知识,语文的知识。这是一首诗,诗,眼睛看什么地方呢?看出什么东西来呢?这是一首现代诗,现代诗,眼睛看什么地方呢?看出什么东西呢?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看什么地方呢?看出什么东西来呢?这就是我们讲的语文知识,阅读方法的知识。第四个要点,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在一个学习环节里面,每一个学习环节活动的组织,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相应的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问题点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叫学习的活动。学习的活动,我们也叫教学的步骤。我们建议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教学的步骤两到三个,每一个环节。我们研究了一下优秀教师的课例,大概是三个环节。我们来复习一下王崧舟老师一堂课。环节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第一个步骤,对照注释,读准多音词,读准难字。风一更,雪一更。在这里。第二个步骤,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看看能不能读出一点味道来,读出一点感觉来。第三个步骤,身在何方?心在哪儿?这样一个完整的步骤,学习过程,学习活动,最后学生解决了“读懂词意”。我们来看一下刚才郭初阳老师的那一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拟标题,打开这首朦胧诗的种种侧面,加深丰厚对这首诗意蕴的理解。步骤一,分小组拟标题,交流讨论。步骤二,各小组在黑板上写标题,然后陈述你们为什么拟这个标题,老师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当中学会如何阅读诗歌,如何来理解一首朦胧诗。这样三个步骤是我们供老师使用的一个备课模板。请注意,这两个模板之间一个很大的差异。第三个备课这下面是知识点;然后到了这一步,下面是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就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点。所以这两件事情是关联起来的。这样通过今天差不多两个小时,我和老师们一起来交流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教学目标,教学点。第二个要点,教学内容,知识点。第三个要点,教学点的合理分布,教学环节。第四个要点,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解决教学点问题。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整理后记: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我对王荣生教授是慕名已久。初任语文教学时就将王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阅读设计的要诀》“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系列”(参见:最强书单上线,等你来战!)等书放于案头,时时学习。近来,开始挑战“绿皮书”——《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很难读,可以说很痛苦,每天只能读1-2页,有时就是读几行字,但是很有收获。我和伙伴们组建“王荣生著作研读小组”,计划用2-3年的时间,集中精力啃读几本王教授的书,目前正在缓慢推进中。整理这篇讲座实录,任务量之大超出我的想象,从昨天下午,边重听边手录,4个小时不停歇,录入6000多字。晚自习回家后,改变方法,用微信语音输入录入,速度快了,错误却多了,一直到今日凌晨三点,才堪堪出了一个草稿。今天上午8点到达学校后,关闭手机,排除干扰,集中精力进行二次校对。直到现在,算是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稿子。这个过程很繁琐,也很有收获,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就是王教授那句“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点,画黄颜色;一头备学生,找到学生的疑难处,画绿颜色。”我想这句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了。不过就像我在自传(李利:成长,以读,以写,以行)里说的,一次讲座别人可能只听一遍,而我最少要听三遍。我想,这就是收获吧。▼《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啃读记录▼1.1.1.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第3-20页2.1.2.“语文科课程论”辨证||第20-33页3.1.3.本书的结构及内容概要||第33-41页4.2.1.1.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①、②5.2.1.2.“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①、②、③6.2.1.3.“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①、②、③、④7.2.1.4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①、②、③4.2.2.1.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59-67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