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明朝皇帝们怠政,他们不愿意上朝的真相在这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故宫上朝的宫殿叫什么名字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明朝皇帝们怠政,他们不愿意上朝的真相在这里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明朝皇帝们怠政,他们不愿意上朝的真相在这里

2023-05-21 0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今很多朋友对于明朝皇帝们的总体印象是他们怠政,不参加朝会荒废了政务。那么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就放弃身为皇帝的责任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白明朝的朝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的朝会,源于周礼,具体的制度和流程则承接宋朝的制度。朝会分为大朝会(也叫大礼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

大朝会是皇朝特定的大型礼仪朝会,例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太子等,每年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冬至三大节的朝贺活动等等。

定期朝会,是因特定事项而提前约定的朝会。例如讨论年度的度支预算,召封疆大吏还朝商议地方要务等等。

徐显卿宦迹图中关于大礼朝会的场景

这两种朝会的实际时间和次数并不怎么确定。因此通常意义上,朝会指的是“日常议政朝会”(后面都简称朝会)。明朝的朝会又分早朝、午朝(晚朝),但是长期执行的是早朝。我们来看看,早朝是个什么样的流程。(午朝的流程和早朝没什么区别,主要是时间不同,参与的人数也少些)

需要上朝的朝臣大概要在凌晨三点左右出门,前往午门集合。如果天气不佳,官员们可以在午门外的朝房里等待。皇帝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起床准备早朝。

凌晨五点时,宫门开启,众臣从左掖门(午门的侧门)进入皇宫。在金水桥南侧按照文、武分为左右两班,并根据各自的品级排好队伍(品级高的站前面)。

严格来说朝会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从此时起就有负责纠察的御史在旁监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听候处罚。

如果下雨、下雪怎么办?除非皇帝之前宣布取消当日朝会或者被皇帝单独特许免朝,那就必须风雨无阻。另外朝会期间,官员打伞属于大不敬的行为。

古代又不像现在有先进的制冷、取暖设备,尤其是在三伏或者三九天,一些身体差的官员根本就坚持不下来。所以朝会不仅仅是皇帝反感,实际上朝臣们也非常反感。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里有相关的描述:

前一年冬天,申时行就听到过官员在早朝时互相姗笑,说是某人的白脸已冻成大红,另一人的红脸又变为漆黑(出自《涌幢小品》) 。申阁老深知他在这种情形下,坚持早朝地不断举行,必将使自己成为朝廷上不受欢迎的人物。

鸣鞭之后,官员们就排队前行到达奉天门(现故宫太和门)丹墀(台阶上的平台)前,在御道两边站好,静候皇帝上朝。

钟鼓司奏乐之后,皇帝在众大汉将军和锦衣校尉的护卫下,到达奉天门。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有御座,皇帝端坐于御座之上,一众侍卫、宦官站定后。官员们就可以开始行礼。

皇帝坐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故宫太和门 明朝时称其为承天门 中间即为御道

去过故宫的朋友这时可能就有问题了。怎么是在三大殿前露天的大门处举行朝会,而不是去三大殿?(太和门离太和殿还有段距离,它们之间有个大广场)

朝会其实还有个名字,叫“御门听政”。日常的朝会就如同这个名字所说,就是在宫门处举行。只不过不一定是在奉天门,也有可能是在其它宫门。例如明朝最有名的一次朝会,当堂打死马顺的那次,就在左顺门。

说明:左顺门是太和门东侧的一个小门(说它小是相对于太和门,实际也是很大的一个门),现在叫协和门。

为什么不去三大殿呢?因为日常朝会的等级不够。故宫的三大殿是大礼朝会专用的。现在三大殿分别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如果换成明朝时的名字,更能理解它们的实际功用。

太和殿在明朝叫奉天殿,专门用来举办大型礼仪朝会;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是皇帝去奉天殿参加大礼朝会前休息、等待的地方;保和殿明朝叫谨身殿,这是皇帝参加大礼朝会之前换衣服、整理仪容的地方。

去过故宫的朋友,应该都亲眼见过三大殿的恢弘,现在结合它们的功用,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明朝时大礼朝会有多么庄严气派了。

与大礼朝会相比,日常的朝会就无比寒酸和让人匪夷所思了。如此庞大的皇朝、如此恢弘的皇宫,皇帝和朝廷大员这些皇朝最高层的人员,一起办公的地方居然是露天的。

说明:清朝的朝会制度和明朝差不多,日常朝会也是御门听政(清朝主要是在乾清门)。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大部分朝会场景,可以说都是假的。

故宫三大殿的航拍照

为什么要露天,笔者能确定的是,肯定不是因为缺钱或者缺地方,修不了大型宫殿。笔者个人认为原因是礼制等级。因不能超越大礼朝会,也就不能专修宫殿了,所以御门听政。如果您有不同的见解,还请评论留言。

搞明白朝会的地点之后,就不难理解明朝皇帝们为什么普遍不喜欢参加朝会了。北京冬天冷的时候能有零下十几度,在刺骨的寒风中,你愿意在露天环境下呆多长时间?你又能在露天的环境下坚持多长时间?

说明:很多人说朱元璋勤政,早朝不辍。但不要忽略了他做皇帝时是呆在南京,南京的冬天和北京的冬天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想加热露天环境,近乎于不可能)。仁宗为啥想迁都回南京,我想他冬天扛不住冻,也是个原因。

还有个被现在人忽略的事实是最先对朝会表现出懈怠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最初只是少数官员以各种理由请假、缺席,从宣德时期就开始出现大面积缺席的现象。

宣德元年七月初四日早朝,公、侯、伯、尚书等三十人无故不到。宣德六年六月初八,文武官早朝一次不到者500多人、二三次不到者300多人。到了弘治朝,人们戏称早朝为“鸦朝”,因为缺席的人员太多,导致午门没什么人,晨钟一响,却有千余乌鸦飞起。

我们说回朝会。朝臣们行礼完毕,首先由鸿胪寺官员例行的向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名单,随后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如果没有这两项就会略过。

接着就是朝会最重要的环节“奏事”。为了防止出现多名官员同时出班奏报的尴尬局面,官员在出班前一般会“打扫”(就是预咳一声)。另外也有负责现场秩序的鸿胪寺官员来引导。

说明:明朝的朝会出席规则比较,内阁大学士、六部堂官、有爵位的勋臣、高官阶的官员(五品及以上)、在京四品以上的地方官员需要参加朝会。但是京官一些低官阶的官员也可以参加,例如各科给事中、都察院的低阶御史。所以明朝朝会理论规模很大(上千人也不稀奇)。

官员在奏事的时候,需要跪于御前用官话大声朗读自己的奏疏。如果该官员口齿不佳或声音不够洪亮,鸿胪寺有专门的官员代读奏疏。皇帝在听完该官员的奏事后,给予旨意。随后该官员退回,下一个官员出班奏报,如此循环直至无人奏事(或因时间问题,主持朝会的鸿胪寺官员叫停),则朝会奏事结束。

在这种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操作中,所谓的朝会辩论是不存在的。规则上就不允许,时间上也不允许。奏事完毕后,御史出班奏报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然后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早朝就结束了。

说明:奏疏需要大声朗读的原因是皇帝是坐于丹墀之上,而官员是跪于丹墀之下。距离加上环境噪音(风声),声音小了皇帝都听不见,更别说站得更远的大臣们了。

这张航拍图可以清楚了解三大殿和承天门的位置 蓝框为三大殿、大红框是承天门、小红框是左顺门

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意识到这种议政方式,效率极低(一天也议不了多少事)。大量时间都花在高声朗读奏疏上了。朱元璋为何暴打茹太素,他的奏疏动辄上万字,却又没什么实际内容,这不是耗大家的时间么?

就算官员们的奏疏简洁明了,很多情况下皇帝也无法给予明确的旨意,原因是他没那个能力。例如吏部官员上报,某某地方县令病逝,请示皇帝如何补缺或者请示皇帝某某是否可以补缺?

没谁能在脑子里存下吏部的官员档案库,皇帝如果想对这项任命负责任,他就必须先了解候补官吏们的资料,然后从中挑选最优的人选。但是这些都无法在朝会现场实现。

其它更为复杂的政务,例如某地出现灾厄,官员们请示皇帝如何处理。皇帝们连意向性的意见都不方便给出。具体是赈济还是赋税减免;赈济的钱粮应该是多少,应该从什么地方转运。这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计算、多个部门的配合筹划。这个时候拍脑袋决定是拍不出正确方案的,只能拍死无数的人命。

而且正统朝之后,内阁功能的逐渐强化,让朝会的奏事更加无法实际处理政务。

大家都知道内阁出现后,明朝的朝政处理的大致流程是官员们奏事、内阁给出票拟意见、皇帝在司礼监的协助下对票拟进行披红确认。在这么个流程下,文官们对于圣旨的态度就和其它朝代不一样了。

简单来说没有内阁票拟附署的旨意,文官们都不认,他们的理由是这可能是内臣矫诏。

所以正统以后的朝会奏事就非常尴尬了,皇帝就算是能现场处理,也无法直接给出旨意。因为流程上就需要让内阁先票拟,如果违背这个原则,朝堂绝对会搞出大风波。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明朝中后期朝会根本就处理不了实际政务,皇帝只能例行公事的下发一些早已走完流程的圣旨。或者处理一些没有意义的奏疏,例如上报祥瑞拍马屁的。

说明:有的朋友认为即便是皇帝无法现场决策,皇帝也可以现场分配任务,朝会还是很有实际意义。这么想就太看不起明朝的政务处理系统了。这些工作根本就不需要皇帝参与,早有现成的规范。而且皇帝通过通政司去分派政务,会更准确、效率也会更高。

徐显卿宦迹图中朝会颁旨的场景

所以说不是明朝的皇帝们怠政,不参加朝会,是因为没谁能长时间的白耗在这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事情上。嘉靖和万历都不是一坐上皇帝位置就不参加朝会,他们曾经也对朝会投入了无比的热情,是朝会本身把他们的热情给消磨干净了。

而且前文也提到了,对于朝会最先表现出懈怠的还不是皇帝们,而是文官们。他们懈怠的原因其实和皇帝们差不多。身体上极端的辛苦,耗费大量时间却无法处理多少实际工作,为什么不呆在更舒服的部衙里和同僚配合更高效的处理政务呢?

既然皇帝们和官员们都不喜欢朝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干脆取消朝会呢?因为朝会还有个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仪式。

古代诸皇朝实际都是礼制社会,整个皇朝是依靠各种各样的礼制、仪式将大家的信念统一,进而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朝会虽然不能实际处理政务,但是可以通过这个仪式向天下表达皇帝和官员们勤政实现天下大治的决心,进而凝聚天下民心。也可以从侧面来鼓舞和巩固皇帝以及众官员勤政的信念。

这就像我们以前的学生时代,每日清晨开始一天的学习前,学校都会组织早操,让大家一起喊喊口号。鼓舞我们的士气,坚定我们持续刻苦学习的决心。有用么?有的人觉得有用,有的人觉得没有意义。

但是我们作为学生,即便是觉得没有意义,也无法反抗。但是明朝的皇帝们不同,他们有资格更有权力选择反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