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 过碧云寺 进放光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放光寺客堂电话 【霞客行宾川】 过碧云寺 进放光寺

【霞客行宾川】 过碧云寺 进放光寺

2023-10-12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文】乃折而北上半里,得碧云寺。寺乃北京师诸徒所建,香火杂沓,以慕师而来者众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08页)。

【原文】放光寺……其寺南向,后倚绝壁,前临盘壑,以桃花箐为右关,以西南首支为左护,其地虽在三踞之外,而实当绝顶之下,发光钟异,良有以也。……寺建于嘉靖间,陕西僧圆惺所构。明万历初,毁而复兴。李元阳有碑,范铜而镌之,然镌字不能无讹。其后嗣归空更建毗卢阁,阁成而神庙赐藏”(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32-933页)

碧云寺

碧云寺,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游记中,徐霞客这样记到:“乃折而北上半里,得碧云寺。寺乃北京师诸徒所建,香火杂沓,以慕师而来者众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08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碧云寺是鸡足山一个香火极旺的寺院。

碧云寺位于鸡足山半山腰山环水绕的西来峰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6年),寺院风景优美,环境清幽,旁边有溪流,经常聚集着云雾,幻空禅师写下了“碧水流成任意景,云山幻出自然图”的对联,取名为碧云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僧人有悟、有光重修。古籍记载碧云寺“宏伟精好,累傍岩广,金碧荧煌,人胜境奇,化为兜率,遂为鸡山第一最胜”。上世纪60年代被毁。

2006年,金顶寺惟圣法师在原址恢复重建,整个建筑使用青瓦白墙,殿堂古朴庄严,有大唐风范,茶寮、客房梁柱门窗均用上等楠木制作,精雕细刻,古韵悠扬。整座寺院由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佛教文化综合楼、禅堂、客堂、法堂、云水楼、惠嘉楼、五观堂、佛塔等组成。天王殿前有一块“焕然海慧”的明代古碑,可以依稀了解碧云寺的点滴过去。寺内的禅堂是鸡足山目前规模最大的闭关中心。

放光寺

放光寺,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十日,徐霞客在游记中记到:“放光寺……其寺南向,后倚绝壁,前临盘壑,以桃花箐为右关,以西南首支为左护,其地虽在三踞之外,而实当绝顶之下,发光钟异,良有以也。……寺建于嘉靖(1522-1566)间,陕西僧圆惺所构。明万历初(1573-1620),毁而复兴。李元阳(云南大理人,明朝著名的白族文人。)有碑,范铜而镌之,然镌字不能无讹。其后嗣归空更建毗卢阁,阁成而神庙赐藏”(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32-933页)。

放光寺位于鸡足山琼楼山下,华首门正下方,处鸡足山胸臆之要穴,“诸刹皆在山之肩背,而放光独当胸臆之穴”,是明代鸡足山八大寺之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李元阳和僧人圆惺创建,因著名的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经常出现在这里,故取名为放光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皇帝神宗颁赐藏经,由于原藏经阁倾颓,寺僧募化重建藏经楼贮藏。后屡毁屡建。民国时期寺毁。1997年,慈法法师与几位僧人来到此地结茅安居,精进修行,现已恢复寺中御经阁、僧寮等殿宇。

从正门进入寺内,来到刻有“覃恩坊”的牌坊、放生池。放生池取名为“隆兴池”。隆兴池分为左右弧状和中间圆形三部分,取意为具足、悲、智、方便,成就众生。左边取名“乐见”,右边名“闻喜”中间圆形处名“涵光”,隆兴池引四条泉水入池,分别是穿石泉、普光明泉、如意泉、曹溪水。池中之水清澈见底,倒影美丽,金顶楞严塔、蓝天倒映入池,白云似在池中飘荡,让人驻足流连。

寺内有三座塔,分别是罗汉塔、菩萨塔和佛塔,三座塔的造型相同。三座塔之间的两块石头为金刚石和无相石,据记载是因为两块石头曾经发光被当作神迹,所以把石头放置在此。

楞严塔正下方暗红色气势庄严的建筑就是新建的御经阁,2016年建成竣工,成为鸡足山上令人瞩目的佛教建筑。御经阁为三层建筑,采用木材建造,高24.8米。放光寺的僧人非常注重静修,按照仪轨,除了早晚课,还坚持每天将僧人居士集中一起学经讲法,弘场佛教文化。

放光寺后方山顶就是鸡足山金顶。抬头,却见风起云涌,天柱峰上的楞严塔和华首门清晰可见,悬崖壁立千仞,高耸入云,异常壮观。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游在宾川》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张 玲

审稿/朱晓天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