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提升思维的书籍推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改变自己心境的书籍有哪些 你有哪些提升思维的书籍推荐?

你有哪些提升思维的书籍推荐?

2024-05-25 16: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的《框架思维》,一本提升人生高度的书。

他在书中写道:想要做事有逻辑,说话有条理,决策思考有根基,就要所想所做都有框架。

思维框架,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说话时,说了一堆,没有体系和重点做事时,没有章法,总是很忙乱做决定时,常常左右摇摆,不知如何决定考虑问题时,很容易被别人带节奏……

以上种种问题,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那么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图片

框架就像一扇窗户,通过不同的窗户,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情况,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框架,我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准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和判断。

可以说,框架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水平,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那么如何搭建我们的框架?

《框架思维》书中,提出了构建框架的三大底层要素:

框架底层要素 1:因果律

因果关系是建构框架的一个基本要素。

因果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从原因推论出结果。

因而我们能够在行动之前,预测出每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行动方案。

人类也会很自然地从经验中总结出因果关系。

不过与大多数生物对因果关系的反应不同,其他生物不会进行抽象的框架建构,一只狗伸出爪子就获得奖励,它不知道这是因为它表现出了友好,而不是因为伸出了爪子。

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把因果推论转化为框架。

这些心智模型就成为可供反复利用的模板,可以不断应用到新的环境中。

它未必完美,但灵活,可以相互替代,不仅减轻了我们的认知负担,而且大大减少了决策时间。

如何更好地以因果模板进行思考?

首先,至少要有因果模板意识;其次,在思考问题时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它。

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 「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我是怎么解释的?这么解释是否正确呢?」

框架底层要素 2:反事实思维

反事实思维是建构框架的第二个要素,它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以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问题。

反事实不是空想幻想,而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取决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人类大脑爱脑补,反事实思维能够让我们利用已知的信息,去想象缺失的信息,并让我们想象不同情况下事态的演变。

想象另一种现实,我们的因果推理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反事实思维的闪光处在于:

1. 反事实思维可当作是对「因果决定论」的一种制衡。

因果决定论认为道路只有一条,但是,当想象另一种可能性时,也会想到不同的原因。

2.反事实思维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因果思考者,当看见更多可能性时,视野也会被拓宽。

3.想象某些不存在的东西,比用纯粹的概念术语思考更容易。

4.反事实思维可以激活我们的隐性知识,发现更多创造性解决方案。

5.反事实思维给人一种使命感,使我们从理解转向行动,从领悟转向决策。

框架底层要素 3:约束

约束是建构框架发挥作用的第三个要素。

为什么要约束?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因此适当的约束才能让我们合理发挥想象力,有效释放创造力,为决策及行动提供正确指导。

什么是约束?

它指以特定方式塑造我们反事实思维的规则和限制。

某种意义上来说,约束实际上是释放了自由。

比如,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说,他接到过最困难的任务,是要求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为一位富有的赞助商建造一座住宅,这让他崩溃,因为毫无约束即是虚空。

应对约束,关键在于收放自如,约束过多,你可能会错过要事;约束过少,你可能无法聚焦要点。

那应该怎么做?

首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框架都有软约束与硬约束,软性约束是有弹性的或可改变的。

硬性约束是固定的、不可渗透的和不可侵犯的。

硬性约束是心智模型的核心所在,忽略它就意味着放弃框架本身。

所以,当选择约束条件时,先要确保守住那些硬性约束,而在选择软性约束时,舍恩伯格总结了三条指导原则:

可变性:指选择可以改变的约束;

最小变化:指对约束应仅做微调,而非彻底改变;

一致性:指某个约束的改变不能与另一个约束产生矛盾和冲突。

有了约束,你就可以确定决策,展开行动。

框架赋予我们认识能力(由于因果律)和行动能力(通过反事实思维),它也确保我们的认识和行动有意义(通过恰当的约束)。

当具备了框架思维时,我们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目标,分析过程,学会换位思考和逆向思考,让自己成长越来越快,最终走向成功。

框架底层要素 4: 多元框架能打开新的思路

人人都可以建构框架,只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通过训练获得,但更重要的是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

当我们在建构框架时,需要注意避免框架僵化,增强思维敏捷性,也就是保持框架的灵活性,对自己的认知框架进行不断调整、修正。

图片图片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框架思维不是建立之后就是永久通用的,而是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调整,任何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是一种螺旋式递进的关系,「建立-检验-修正-重新建立」的过程。

就像《原则》的作者达利欧在积累自己的原则时,他的这些「原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优化,最后才相对稳定下来。

但在相对时间里,框架思维可以说是解决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这种能力可迁移、可复制,构建好一套框架,其他事情则是一通百通。

这就是框架思维的魅力。

框架思维是高手做事的基本方法没有框架,再多努力都是低水平的重复真正的高手,都是框架思维者。

「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ID:citicpub),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