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收敛和发散的区别 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作者:caozsay

最近有好几个业内新闻焦点人物都在我朋友圈里,但一般我不太追这种热门新闻。 朋友圈、聊天信息截图这事我总觉得没经过当事人同意就公开公布是个挺傻逼的事情,反正我遇到类似这样的人基本上会考虑拉黑掉。当然,很多这样的信息可能都是自媒体眼里十万+的素材,消费别人的信任总不是值得称许的事情,哪怕对方其实根本不信任你。

回到主题

发散和收敛,这是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包括开会可能遇到的场景。用另一句我以前提过的话,并不完全等同,但可以作为近似参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们做技术分析,做产品方案,做企业的战略思考,甚至个人的发展规划,其实很多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先发散,考虑多种可能,多种方向,多种机会,然后再仔细分析利弊得失,逐渐收敛,最后选择到被认为可行度最高或者价值最大的目标和方案。

发散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头脑风暴么,随便说个例子,比如我们说板凳,能有多少种用途,这就是发散。现在很多企业培训也好,很多一些小的所谓能力拓展训练也好,也会有一些类似思维发散的训练内容。

发散当然是需要的,让你发现新的机会,找到新的可能,即便是初创企业,面对一些发展障碍的时候,发散思考一下,也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只有发散,没有收敛,积极的思考也会变成灾难。

收敛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深度的分析和研究能力,以及严格的逻辑思维,把种种可能性的优劣能够准确的罗列和评估出来,然后认真对比,淘汰那些得不偿失,投入产出不合理,或者偏离主题目标的选项,层层淘汰,层层裁剪,得到最终的有效选择。

收敛可能需要大量的工作,前段时间AI领域火爆,一个词也开始流行,剪枝。收敛可以认为是一个剪枝的过程,但剪枝是有可能误减掉优秀的选项,但没办法,算力有限,你能处理的信息,能分析的信息有限,必须基于一些传统经验,基于概率快速剪枝,然后再更深入的分析剩余选项,最后逐渐收敛到非常有限的选择中来。

比如一个很常见的撕逼话题,为什么很多大企业对外说不看重学历看重能力,但hr却只挑211和985的学生。你很容易找到那些不出身于名校的优秀人才作为案例来证明hr的傻逼,是的,但对于知名企业来说,由于应聘者远远超过职位数,而招聘本身也是成本很高的事情。(以前提过,面试成本其实极高。企业面试需要几轮)所以选拔人才也是一种剪枝策略,在缺乏其他必要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学历,学校,专业快速剪枝就成为概率逻辑上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了,话说,为了能不漏过可能存在的几个优秀人才,而增加两倍甚至三倍的招聘成本,换你当老板,你觉得值不值。

但我必须说,这里其实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如果有其他的一些方案来做能力证明,比如先要求应聘者完成一份在线测试,其实学历和学校真的可以不需要那么看重。当然测试题也可能不够严谨,造成优秀人才的遗漏,但有可能比单纯看学历更好一些。

我的上一篇文章 闲扯一下美团和滴滴 看了一下评论,包括没放出来的一部分,我有一个体会,实话实说,可能掉粉也要说,很多读者,不具备专业的商业分析能力。

从发散角度讲,很多人提到了打车平台存在不少其他方向的获利机会和收益模式,这跟之前很多人提共享单车的各种潜在收益一样。

说来要感谢周鸿祎,360给全民提供了一个模范范本,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主营业务不赚钱,但可以通过其他关联业务获利。

说来又要吹个牛,360的模式还是真成立的,在360之前我就指出来了,当年我给知识星球的创始人吴鲁加讲过,当时有个安全产品叫超级巡警,其创始人是现在腾讯六大安全实验室之一的负责人killer,当时他们合作。我讲的和360后来实现的模式一模一样,现在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那个时候,他们都觉得我讲的有点匪夷所思。

吹牛的意思是,我不排斥这种转嫁模式,我不像知名评论家keso那样只看得懂“纯粹”的商业,对其他任何转嫁商业都嗤之以鼻,虽然他最喜欢和标榜的苹果和google才是转嫁模式的鼻祖,苹果itunes改变了音乐产权发行的历史,一个硬件公司居然靠增值服务赚钱,而苹果商店则开启了手机厂商赚取软件佣金的大门。至于谷歌安卓,比360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是的,keso也完全不具备商业分析的素质能力,而且很容易选择性无视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当然,大V基本都这样,把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一罗列,结论一下,粉丝们就纷纷点赞转发了。)

但转嫁模式的成立与否,真的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需要测算的。

360模式当年之所以可以成立,我很清楚的一个数据,一个网址导航用户的年化价值,跟传统杀毒软件的付费收入,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在杀毒软件不耍流氓不强设不死锁的情况下,网址导航的推荐设置率也是可以做到相当可观的。而免费版本则可以比付费版本获得更多倍的用户,这个商业逻辑非常清晰,但当时很多人对第一条的价值并没有认知。

但当我们去分析很多思维发散的收入转嫁业务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测算的标准是什么,必须有一些营销的数据常识。比如说个极端的,你是否会为了能在高铁上放广告赚广告费,买下整条高铁线路来。

很多业务,拍脑袋想想很简单,好像都是商业机会,为什么不做。我说我有个网课平台特别好,开的课程特别靠谱,我说马云/化腾/东敏 老板,您随便在官网底下放个链接我分您一半佣金,一年最少能分几千万,你猜他们会不会放。

当然,有些业务看上去关联度很高,似乎放上去也是无碍的,但你再测算一下,可能对整体营收的贡献连百分之一都到不了。这种业务属于锦上添花型,如果主营业务证明可行,非常顺利,放上去增加一点收入总没坏处,但如果主营业务不可行,亏损严重,靠这样的小手段,对全局没影响的。我看到很多所谓的商业建议,都是这种,包括共享单车那些评论里,也差不多,但很多读者可能还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好,觉得自己这么好的想法怀才不遇。

会发散是个好事情,需要视野,需要想象力,需要更多的跨领域信息。

但会收敛可能更难一些,需要更专业,更认真的测评,分析。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和专业知识数据。

但很多人只把发散当作才智,他会想出100个新点子,然后某一天说,你看那谁谁做的,跟我说的一样吧,殊不知还有99个都是烂的点子,如果他自己不知道收敛,成功的几率就只有1%。

产品和运营收敛的几个要诀

比如板凳的用途,发散来说,可以用来烧火对不对。

1、投入产出分析

烧火用板凳是不是有点贵啊。

2、应用场景的可替代性,不可或缺性分析

用别的烧火行不行啊,是不是非板凳不可啊。

3、竞品分析

都有什么可以烧火,是不是更经济,更环保,更容易被接受啊。

4、其他潜在风险分析

会不会引发火灾,会不会带来其他不可控的连带损失,会不会存在环保问题等等。

5、当前资源条件限制

比如现在只有好多板凳在库房里,而且天气严寒取暖设备还坏了,可能为了熬过当前阶段也只有烧火了。

技术路线也存在发散和收敛的过程,但具体要点可能不同,其实骨子里是一样的,多测评,多分析,这里我觉得可能没那么多争议,不赘述。

很多公司喜欢搞头脑风暴会,发散起来各种奇思妙想,这很好,但会议主持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或者你采集了发散信息后,如何去收敛,否则这种会的效果是不会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