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制裁!俄罗斯多家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支付系统的主要应用系统 SWIFT制裁!俄罗斯多家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

SWIFT制裁!俄罗斯多家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

2023-10-13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

近日,欧美等国对俄制裁不断升级,并最终决定实施SWIFT金融制裁,这对俄罗斯国际贸易以及融资环境造成冲击。尽管本次被列入SWIFT制裁对象的是五家俄罗斯银行,大部分银行并未被切断联系。但就SWIFT本身“金融核弹”的威力而言,还是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恐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制裁可能引发俄罗斯卢布贬值、通货膨胀和资本外逃;中期来看,将给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不可控的扰动因素,进而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深远影响。

此次地缘政治冲突中,人民币的避险属性初显,人民币汇率整体偏强运行。“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着重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数字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数字人民币相关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机遇。”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

天下苦美元久矣

“金融核弹”威力巨大,根源在于美元霸权。

1973年成立于比利时的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即SWIFT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基础设施,负责在全球金融体系内传递信息,支持跨境交易。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重要金融机构都是该系统成员,其中就包括近300家俄罗斯银行。一旦被踢出SWIFT系统,就等于被剥夺了国际交易的权利和能力,没法进行正常的外贸和投资,只能用现金交易,或者是和其他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进行贸易。

从名义上讲,SWIFT系统是一个中立性组织,但实际上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里。因为全球金融体系是由美元主导的,这也是美国可以滥用金融霸权、制裁别国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SWIFT曾多次沦为美国对他国发起金融制裁的工具。伊朗曾两度被实施SWIFT制裁,其在2012年、2013年、2018年和2019年连续出现经济负增长。不过自1977年系统上线以来,还从未有一个大国遭受过此类制裁。

为了摆脱美国的金融制霸,全球多国掀起去美元化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53个国家开启了去美元化道路,29个国家已经抛售了近万亿美债。

其中,俄罗斯当属去美元化的“激进分子”。2014年,俄罗斯推出自己的跨境支付网络SPFS;2018年开始,俄罗斯开始大幅削减美国国债,目前几乎已清空美国长期国债;此外,中俄贸易往来早已开始采用人民结算。

此次SWIFT对俄罗斯制裁,或将成为美元霸权瓦解的开始。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向媒体表示,由于欧洲的大部分能源供应来自于俄罗斯,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个格局。一旦切断SWIFT,会将俄排除在大多数国际金融交易之外,俄罗斯将无法与多数欧洲国家进行能源结算,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只能去美元化,因此,如果西方对俄的SWIFT禁令不留余地,那将是美元霸权瓦解的开始。

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程

凭借自己在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主要经济体几乎都深受其害。为了实现金融自主权,中国已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构建CIPS系统,以及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等方式加以应对。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稳步向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SWIFT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跃升至3.2%,自2021年12月以来,全球支付的活跃货币中,人民币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第四的地位。人民币的储备总额稳步上升,截止2021年三季度末,人民币作为各国官方储备的比例升至2.66%。据悉,去年12月份,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而从金额来看,在全球货币支付总金额“缩水”的情况下,1月份人民币支付金额较上月增加10.85%。

实现这一增幅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基金正在大幅增持中国政府债券,尤其是在2021年最后3个月。也就是说,人民币日益流行的趋势正在把市场对中国债券的需求推高到创纪录水平。

为了避免有一天被SWIFT系统制裁,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建立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其中就包括中国的CIPS系统。

CIPS是中国建立的独立于美元的国际贸易清算系统,于2015年10月正式上限。截至目前,CIPS共有75家直接参与者,1205家间接参与者,其中亚洲934家(含境内541家),欧洲159家,非洲43家,北美洲29家,大洋洲23家,南美洲17家。CIPS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高速公路”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

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由“CIPS + CNAPS + SWIFT”构成,其中SWIFT为可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对于SWIFT系统的依赖。当前尽管CIPS系统实现了全球各主要时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的满足,但该系统仍以间接参与者为主,且体量远小于SWIFT系统。

未来,CIPS系统可以借助“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的良机,尽可能地促使各国银行逐步加入系统,从而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实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对SWIFT系统的依赖。

随着未来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CIPS支付系统或将成为全球支付的第二选择。早在2019年,俄罗斯央行国际合作部外国监管机构关系管理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沙波瓦洛夫就表示,俄罗斯已有多家银行接入CIPS,这可促进俄、中贸易结算服务便利化。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经济活动中引入数字人民币,探索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同时开展跨境支付和国际合作试点,积极向外寻求合作伙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全球知名智库OMFIF顾问委员会曾表示,通过引入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货币和加强外汇市场,能有效地绕开美国金融系统的监测权力。

国盛证券认为,SWIFT对俄罗斯的制裁或加速CIPS系统的发展。“从长期角度看,该系统完全可以替代SWIFT,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叠加数字人民币推广对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后续推广进程或可持续加快,2022将迎数字人民币元年。”

CIPS可以替代SWIFT?专家:短期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已应用的SWIFT替代方案,包括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欧盟的“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俄罗斯的“金融电文传输系统”(SPFS)等。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取代SWIFT?

事实上,SWIFT的影响力并非短期内可以消除。这一点在俄罗斯身上似乎得到印证。

尽管俄罗斯在2014年就已推出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SPFS,但使用该系统的基本都是国内机构,国际机构相对较少。截至2021年5月,俄罗斯境内使用SPFS系统的金融机构大约是使用SWIFT的五分之一。截至2022年2月3日,来自中国、古巴、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331家金融机构使用俄罗斯SPFS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币基本上具备了和美元一较高下的所有条件:主权国家发行,拥有旺盛的国力做支撑,流通范围和使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那么CIPS可以替代SWIFT么?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与中国经济体量、贸易量仍不够匹配,支付占比相对于美元、欧元等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SWIFT近日发布的数据,1月份美元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占比为39.9%,虽然略有下降,但美元国际第一支付货币的地位仍难以撼动;欧元排名第二,国际支付份额为36.56%;人民币虽排名第四,但3.2%的市场份额与前两位相比差距过大。可见,美元和欧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以美元为主导的SWIFT系统,在面对其它跨境支付系统挑战时,自然更为强势。

除此之外, CIPS相比SWIFT在覆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SWIFT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00家机构、可在40亿个账户之间实现即时处理;相比之下,CIPS系统仅覆盖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者为1280家。

民生证券认为,虽然当前国际交易清算体系难以变革,但SWIFT制裁已经成为悬在各大经济体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建立备选国际交易信息通道和支付结算设施、建立更多双边货币互换体系,才能够保证金融安全和独立性。

好在,人民币国际化正稳步推进中。“国内防疫形势向好,经济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整体运行平稳,海外贸易各方将人民币作为结算支付工具的意愿不断增强。”在周茂华看来,国内经济长期发展前景向好,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未来人民币在国际支付、投资、储备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