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播放课文怎么写 黄陂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

黄陂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

2024-07-13 08: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川二小余亚玲老师正在进行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表演情境的创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 表演情境既符合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又能够满足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性格特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表演贯穿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了爱学语文的情感。教学《赠汪伦》时我就尝试了这种教学方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在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后,及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李白和汪伦在岸上辞别时会说哪些话?写出这些对话,并加上动作和神态演一演。学生立刻兴致高涨地投入了创作活动。他们编得合理,演得动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演一演,胜千言”,不需要教师再作斟词酌句的讲解、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想、写、编、演的过程中把对课文的感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乐于表演又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他们对表演并不陌生,因为他们的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和观看的影视作品中可学到不少。只要一提到表演,他们准会兴趣倍增,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演绎课文中的故事,那么就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狐假虎威》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在读熟课文后,我先让学生分组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角色的揣摩,创造性的配上动作和表情,一个个生动的课文人物,通过孩子的个性创造,灵动地出现在课堂上,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你看,在大屏幕上几片树丛的点缀下,“神气活现”的“狐狸”出场了,它张狂地摇头摆尾,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引得台下的同学哈哈大笑。一只胖胖的,缩着脑袋的“老虎”紧跟在身后,它小心翼翼的东张西望,这时,在丛林中玩耍的小动物们大惊失色,纷纷逃窜……表演结束了,但同学们依然热情高涨,意犹未尽。课文的内容已经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了孩子们的心灵。

【前川二小黄珊老师正在进行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表演体会情境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让学生表演的好材料。那些狼、小山羊、大公鸡、小马等等,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学生们成了热情演员或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中。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在巩固阶段,由一名同学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进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蛮横无理,便叫了一位强壮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吸引了全班学生,他们的动作、神情便根据自已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表演情境是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也是能够满足学生表演欲,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要有效地将教材文本转变为课本剧,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情境之中,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个性表演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进而,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做好保障。

【前川二小阮换桥校长与分管教学的李统平副校长等领导正在和老师们一起深入课堂听课】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分别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角色,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揣摩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用自己想象中的语气进行对话表演。最后,我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草船借箭”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在想象和对比中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经过。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而且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暂时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同喜怒、共哀乐,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对象的距离,增强情感体验和领悟。在教学《特殊的考试》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们知道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都赶来参加电视台小小“卫生员”主持人招聘活动,大家都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打扮得很漂亮,请你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创境导入这一环节,先将课文的学习置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分组读句子想象小动物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充分准备后各组派代表上台表演(戴上头饰)并接受电视台记者(老师)采访。本童话故事性强,角色形象生动,很适合表演,且低年级学生好动,表现欲望强,边读边演,入情入境,在角色体验中表达交流,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深刻的道理,促进文字与形象的紧密结合,更好地内化文本语言,培养语感。

二、实物演示创设情境

【捷报频传看李畅,情境教学得金奖。课题研究展风采,二小教师美名扬。前川二小李畅老师正在执教课题研究课《我爱故乡的杨梅》】

学生对一般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是非常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那以实物来演示情境,来让学生去感知事物。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特意在教室的生物角内饲养小蝌蚪,让学生每天观察并作记录。这样学生就能知道青蛙与蟾蜍的异同点,并能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实物演示,也包括模拟情境的演示。例如教学《称象》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装满水的透明玻璃缸当作小河,白色小盒作船,橡皮泥大象及若干小石子。以这些模拟的实物来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创设了一个具有探究性,又可操作的情境。不仅突破了课文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个难点,而且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儿童探究的精神。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低年级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在课堂中,用画面来创设情境,通常用①放大的挂图;②剪贴画;③简易粉笔画;④现成的课文插图;⑤电教画面等5种形式。用画面来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贴切。非常受到老师及学生的欢迎。在教学《要下雨了》这一课时,我运用剪贴画,创设了连续的一组情境。结合教学过程,创设了“小白兔”来到“草地上”、“池塘边”、“路边”,分别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对话的情境。情境一个连着一个,角色随着情境一个接一个出现,从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可以说是简明、生动、有效。总之,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有“境”,配以教师讲述进的“情”,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前川二小教科室主任程竹怀老师正在六(1)班进行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图画内容应该是课文的精髓。

【前川二小“十三五”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研讨会】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所设计的图画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在创设情境时,还必须有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这样才能有效地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在教学《浪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天空是蓝蓝的,白云朵朵,海鸥在天上自由飞翔。海水也是蓝蓝的,浪花是白色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贝壳、小虾。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他们非常乐意地学习《浪花》一文,在教到浪花悄悄地瘙痒了小女孩的小脚丫时,我抽了一个小朋友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去“瘙痒”了图画中的小女孩的脚丫。小朋友们都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开心地笑起来,情感上起了共鸣。由于师生情感投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朗读上也有了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美,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以系统的声音旋律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时间艺术,与文学有共同之处。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感情。动人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更能陶冶心灵,渲染情境,活跃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适时借助音乐来烘托一些气氛,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得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当学生理解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时,我播放了《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嘹亮的歌声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同时,“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也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以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对歌词比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学的课文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巴不得马上就会唱,于是他们学习情绪高涨,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人间最美四月天,二小课堂展新颜。一枝红梅迎風开,引得百花齐争艳”前川二小段红梅老师正在执教课题研究课《我是一只小虫子》】

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再教学生们哼唱这首歌,巩固教学内容并获得美的感受。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课文内容而定。课文《小小的船》可采用理解课文后播放音乐《小小的船》,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有月亮、有星星,有卫星……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深化巩固课文知识的目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可在范读课文的时候播放一些轻音乐,使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爱,在音乐的烘托下充分展现在孩子们心中,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五、合理想象创设情境

想象情境即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 ,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 篇末可设问:①为什么扬科被活活打死后,还睁着眼睛?②如果他还能说话,想说些什么?③假如扬科活着, 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样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把感情体 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运用课件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是展播录像节目,将情境制作成课件,也可以是播放音乐来渲染气氛,还可以是美术作品展示,融视、听、说于一体,直观形象,学生也容易感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表达也更逼真、更生动。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 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 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前川二小胡梦老师正在进行课堂情境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直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其求知欲望,既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其想象,又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学生难以走进故事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因此,感受就会不真切。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山林大火昼夜燃烧、洪水喷涌而出,各种猛兽都出来残害人类的动画情境,把教材内容迅速表象化,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迅速进入世界仿佛到了末日的情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想象人们的心情,感受真切,借助残酷的画面渲染情境,为体会人类母亲女娲的心痛极了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鲜明的动画情境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在扎扎实实理解和感悟语言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也得以协调发展。

七、语言渲染创设情境

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所描绘的情景,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好的煽情、启智工具。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凝练、更优美、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如王崧舟老师执教《二泉映月》,课堂上一句句煽情的充满艺术魅力的精湛的教学语言恰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由情入境,不由自主地走进阿炳的生活,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从而深刻地感悟阿炳的曲折人生,同时也被这位民间艺人的非凡毅力所震撼。这就是教学语言的魅力!

【前川二小“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

八、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追求知识的灌输、结论的授与和“标准答案的统一”,应当更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与发现。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积极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王崧舟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堂上,对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王老师都认真倾听,很快作出判断,从中作出提炼,从中给予引领,让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其中一个学生提问:“……周围包裹着水蓝色的纱衣,地球既然这么美丽,为什么不去保护它呢?”王老师立刻巧妙地肯定:“是呀,一个如此美丽,如此温柔,如此可爱的星球,我们人类为什么不好好地去保护它?我想你不光是在提问,更是在责问,在责问那些人们……”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思维异常活跃,一共提了六个问题。王老师又说:“一共提了六个问题,王老师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六个问题都是你们自己提的。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提得很好很有思考价值,当然有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可以到课外研究,但是大多数问题书上有答案,就在字里行间,这些问题,王老师相信,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通过发现前后之间的联系,你一定能够自己解决。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王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设疑的时机,有效引导,让“?”像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时,问题的解决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九、故事铺垫创设情境

例如教学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册课文《丑小鸭》这篇文章,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设创情境,因为故事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学习知识就不难了;歌德也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运用故事创设情境,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乐学思想境界,只有这样,学习效果就能得到不断提高,教学任务也能得到圆满地完成。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课文《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充满了清新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用故事来进行情景铺垫,更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词意,体会词情。我创作的故事开头是这样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在轻轻地流淌着,岸边满是茂密的小草。小溪边有一间茅草屋,屋里一个白发老爷爷和一个白发老奶奶一边喝着酒,一边说着笑,他们的笑声随着清风一直飘向远方……”

十、抓住疑点创设情境游戏激趣

【前川二小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统平正在组织老师们评课】

学生有疑点的时候就会产生探索欲求知欲,这就是为什么要创设疑点情境的原因。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比老师传授答案来得更有效果,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我们以课本里《猫》的文章为例,老师可以设计导入一组孩子们感兴趣的猫的图片,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卡通的,最好选取与文中描写猫习性相关的图片,配上“猫为什么又贪玩又尽责呢?”“为什么又胆小又勇猛呢?”“为什么又温柔又不吭声呢?”通过提问和设置悬念,让学生立即渴望找到答案,并去思考为什么。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完善,会让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十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一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因此,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些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生活为载体,创设真实性课堂情境,把学生带人生活当中中的事件里,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孩子们通过对亲近的生活事件的体会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新事物的观察和对新问题的思考,富有乐趣的完成新知识的学习。生活是文章创作的源泉。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今天的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看到的、听到的生活素材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本内容,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在教学《咏柳》这首诗之前,我利用课间时间带领孩子们到校园里去观察柳树。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凑到一起,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互相说一说……“柳树”在他们的眼中立刻变得鲜活起来。“绿柳垂挂”“秀发飘逸”“婀娜多姿”……这些词语都出自孩子们之口。有预习过课文的学生竟吟诵起了《咏柳》这首诗。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不论是诗句意思还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都不成问题了。在教学中,我就经常选择典型的场景,引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把鲜明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教学《秋游》一课时,我打破常规,把课堂搬到校园的草坪上,带着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通过看、听、闻、想去寻找、感受秋天。孩子们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在草地上欢呼雀跃,置身于蓝天白云下,在秋天独有的色彩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在不知不觉中,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气息,已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他们情不自禁的诵读着“蓝天下飘着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他们动情地说着秋天的词语,深情地读着秋天的句子,尽情地观赏秋天的美景……情景交融,师生共同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情境创设来活跃课堂气氛,以便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很难注意力集中地听完完整的一节课,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务必及时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的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从而也实现了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在学习《龟》一课时,由于老师了解到学校少先队曾经组织学生进行过“小养殖、小种植”活动,许多同学都认养了小乌龟。他们对龟并不陌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请喂养过小乌龟的同学对自己所观察到的龟的特点进行描述,许多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这种情境的创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拓展。在学习《麻雀》一课时,在学生感悟老麻雀无私而伟大的爱的同时,请学生讲述一下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有的同学动情地讲起自己深夜发高烧,父母当即就送他去了医院的故事;有的同学讲起母亲骑车带着她上学时,不慎摔倒,母亲的脸擦破流血了,但爬起来首先是急忙去看她是否摔伤了……许多同学都是眼含泪花讲述着这些故事,甚至有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堂失声哭泣起来。这种来自于生活中的真情流露,难道不是对那种无私而伟大的爱的真切感悟么?!这种由此及彼的恰当迁移,对文章内容与情感的领悟又加深了一步。

十二、游戏激趣创设情境

爱游戏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以游戏为载体,创设趣味性课堂情境。通过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游戏进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学习了知识,可谓一举多得。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集中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对事物的内部活动,对学习目的,意义缺乏认识,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

积极营造游戏情境,热情鼓励与表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语文园地 玩几个语文游戏大家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坐上汽车出发吧。(播放课件:小朋友坐上汽车出 发,汽车开到了写有“语文园地”的公园大门口。)语文园地到了,我们一起快活地游戏吧。学生一听说这节课要做游戏, 兴致就来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 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的活动、游戏、事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画的颜色和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 解。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相随。比如:《菜园里》是一篇生活识字课, 配有一幅小学生在菜园里劳动的情景图, 不仅使学生对菜园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同时帮助学 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其名称,还可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这些蔬菜的特点。所以在观察图画,认 识这些蔬菜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看课文情景图,用手指一指,看一看有哪些蔬菜。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和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十三.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各种创设情境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

【看前川二小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多棒】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凭借情境,理解了句子,训练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学生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最大限度地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丰富他们学生语言;阅读伴随着认知理解、记忆、注意、联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最有效的无形的思维发展训练活动……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抓住语言文学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辩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了作者的旨趣的希望”。他明确的提出来要培养语言的敏锐的感觉,从理解语言文字的“语义”进而体味内涵的“情味”,最终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小学情境阅读教学把教育的影响定位于情境,承认情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又把活动视作儿童的主体活动,实现了儿童情境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小学的情境阅读教学在优化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既有教师的意图,又有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角色使儿童投入,再现教学内容的角色,体验角色和评价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进入情境角色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既有担当角色的知觉,产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又有发展角色的体验合乎情理地感悟出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学生从过去只是静静听老师施教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角色,进入教学活动情境,强化了主体性投入的意识。在情境阅读教学中,通过这种角色转换使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乐趣,学生乐于接受。

情境教学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喜爱。李吉林老师创造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形真”“情切”“意愿”“理寓其中”的特点。它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总之,教学中,教师只有用心挖掘文本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才会生机勃勃,扎实有效。

【本文作者程竹怀】

本文作者简介:程竹怀,《人文前川》杂志社副主编,《木兰文化报》执行主编,湖北省作协会员,黄陂区作协理事,黄陂区百优班主任,黄陂区前川二小教科室主任,武汉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创新作文》杂志社特约编辑,《北湖文苑》执行主编,黄陂区木兰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陂区“二程”文化研究会理事,黄陂区中小学生“盘龙根,海峡情”作文大赛评委,曾被教育局评为“黄陂区优秀教师”。2016年12月 22日晚上8点30分,黄陂电视台在“黄陂人咵黄陂事”节目中播出了程竹怀最美家风电视专题片《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2017年3月12日,程竹怀家被黄陂区妇联评为黄陂区最美家庭。

《黄陂名师大讲堂》系列: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