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皇帝的父亲、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下台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摄政王怎么称呼 溥仪皇帝的父亲、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下台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溥仪皇帝的父亲、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下台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2023-10-04 2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宣告退位时的溥仪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下民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甲、关于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中的前三条: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以及“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中的前三条: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也就是说,载沣在清政府垮台后,仍然享受着摄政王的名头与待遇,除了无法再掌控国家之外,侍卫、俸禄等一个子没少。而且民国政府每年还要补贴皇室成员四百万元(银元)。

“1917年7月,张勋复辟,载沣曾参预其事。”(摘录:《民国人物传第十卷》501页)这里之所以加上引号,并且做上标注,是因为现在网上很多人物百科在介绍载沣的时候,说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张勋复辟。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下令免去溥仪帝号,修改优待条款,颁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主要内容为宣布永远废除皇帝尊号,将其逐出宫禁,将皇室优待费由原定每年400万元改为50万元等。

(摄政王载沣与其子溥仪、溥杰)

与此同时,载沣也搬出了紫禁城,到醇王府住下了,当年载沣曾经利用社会舆论,到处奔走争取复号还宫未果。当时社会各界对冯玉祥驱逐皇室这一行为争吵激烈,尤其是学术界最盛,很多历史名人都曾参与争辩,比如反对方代表是胡适,其他名人大部分是支持冯玉祥的。

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到东北充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载沣并没有随行,但此后醇王府的一切开支都由伪满洲国的“内廷”来拨付。1934年7月,载沣曾到长春去看望溥仪,并且住了个把月,不过并没有担任伪职。

此后他就以皇族遗老的身份,居住在北平、天津两地,也不再参与政治。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于2月3日在北京病故,享年68岁。

(载沣和子女合影)

与溥仪退位后的丰富经历相比,载沣的事迹就显得少了很多。这并不是说他不热衷于政治,只是他的性格使然。载沣属于那种适合被别人推着走的人,让他当摄政王,他可以好好的当摄政王,让他当老百姓,他也能安稳的当老百姓。

载沣在解职之后,依靠的是祖产以及民国政府的拨款度日。在生活中,载沣是个沉默寡言、胆小甚微的人,相对于轰轰烈烈的革命,去伪满洲国就任等,他更想要的是平静的生活。可能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他能够在乱世中安稳的活着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