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么美,到空中去看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摄影师航拍翻译英文 中国那么美,到空中去看看

中国那么美,到空中去看看

2024-04-20 1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吉林查干湖,2019 年 1 月。 吕凤霄  摄

“我的摄影‘六不’原则:不拜师,不入会,不投稿,不参赛,不签约,不混圈。我摆脱了名利圈的诱惑,推掉了商业赞助,那么我的拍摄就完全是出于自我的表达,而不是偏向于他者的审美。”

段琳琳(以下简称段):到目前为止,这是你第几次行摄中国了?能具体讲讲这几次“说走就走”的经历吗?

吕凤霄(以下简称吕):现在已经走过五次了,第一次是 2007—2013 年作为背包客的行走,从 2007 年开始,我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跟其他“驴友”一起玩儿户外,后来因为园林设计工作的需要,我买了一台索尼卡片机,主要拍工程案例,再后来为了提高审美,陶冶情操,脚步逐渐拓展到全国各地。这次行走的目的不是摄影,而是体验和感受,顺便拍一些设计素材,但是在 2009 年买了第一部单反后其实已经偏向摄影了。

第二次是 2014—2015 年,当时延时摄影在小范围内流行,这种将时间和光影高度浓缩的摄影方式吸引了我,我又以延时摄影的方式走遍和拍遍了中国(作品《延时中国》目前尚未发布)。

第三次是2016—2017年用无人机航拍中国。其实在接触无人机之前,我一直是“爬楼党”,也就是在城市里爬上高楼拍摄城市景观,当我陆续拍完几座城市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楼不允许上天台拍摄了。这个时候,无人机航拍逐渐步入大众视野,这种上帝视角再一次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入手无人机,背起行囊再次出发,航拍了中国,也就是现在广为传播的《鸟瞰神州》系列,以航拍的形式展现另一个视角下的中国,既熟悉又陌生,既美丽又丰富。

第四次是 2018 年拍摄中国的环保题材,在航拍中国走访祖国大江南北之时,我看到了大美中国背后太多触目惊心的现象,比如滥采乱伐,生态退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我就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拍了《神州之殇》系列。

第五次就是今年开始拍摄的720°全景中国,VR 的流行和普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全景摄影可以让人足不出户而身临其境,前后左右上下无死角置身现场。

云南九龙瀑布群,2018 年 2 月。 吕凤霄 摄

云南普者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 年 5 月。吕凤霄 摄

李红霞(以下简称李):你是按什么标准选择拍摄地点的?

吕:首选之前没去过的,然后从中选取各省市区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最初我会首先选择风景名胜区,因为我本身也规划设计景区,在景区不但可以收获相对较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观摩学习别人的设计,也可以集中系统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文化历史。现在更多的是选择非景区,一般山区多一些,那里既有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风光,又能细致全面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做公益。除了山区,我也拍城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气质,都有待摄影师去挖掘和展示。至于摄影题材和形式,我几乎什么都拍,风光、人文、微距、慢门、打鸟、航拍等等,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影像记录者,我希望我观看世界的方式能和观众产生共鸣。

段:2018年5月你发表了《鸟瞰神州》系列1,一下子火了,有想过会引起这么大反响吗?

吕:没想到会这么火,后来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兴趣,他们也纷纷报道。也许这跟我的摄影“六不”原则有关:不拜师,不入会,不投稿,不参赛,不签约,不混圈。媒体给我的定位是“佛系斜杠青年”或“独立艺术家”,就是说我的摄影不以任何商业营收为目的,我摆脱了名利圈的诱惑,推掉了商业赞助,那么我的拍摄就完全是出于自我的表达,而不是偏向于他者的审美。我的习惯是,拍摄的当时当地随手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做一个事件的记录,拍完回来之后片子就压箱底了,我不会看,我觉得拍摄只是自己的事情,等有空了翻出来回味回味就行了,慢慢的很多朋友质问我,你拍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发出来让大家看一下?2018 年 5 月,我就挑了30 多张全国各地的“吕图”(谐音“旅途”),也就是《鸟瞰神州》系列 1,在我专门为此开设的公众号“白中黑艺术”上发了。发完之后,首先是各种新媒体转载,然后是《广州日报》《人民日报》刊发,再后来是各种杂志报纸专访、纪录片(短视频)跟踪拍摄,最后是电视台采访、商家代言等等。现在大家很期待我的作品,这给了我一定的压力,我不能拍的太随意了。

西藏无名河,2017 年 10 月。 吕凤霄 摄

段:《神州之殇》系列记录了“美丽”背后的触目惊心,为什么想到拍这个题材?

吕:无人机虽小,视野却大,既能欣赏到苍穹下的无限风光,又能俯视地球让人类自我反省。在走中国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让人心痛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个有情怀的文艺青年,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师,我应该用影像的方式关注中国的环境保护,引发大家去思考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现状,以及未来;让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伍,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我就开始拍《神州之殇》系列,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水污染、毁林开矿、过度开发、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生活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垃圾围城等等,我都拍过。这个系列的拍摄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不会就此停止,大家都说我是在干调查记者应该干的事,我呵呵一笑:人家有单位和资金支持,我靠那点儿理想支撑。

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其实我们生活中 30%-40% 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最简单的就是把能卖的拿去卖。我拍过很多垃圾填埋场,巨大的空间很快就堆成山,政府要花很多钱做闭场处理,然后再开辟新的填埋场以容纳更多垃圾。当然,现在填埋逐步改为焚烧发电了,但很多垃圾是不易焚烧的,还得用煤助燃,这样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况且很多焚烧发电厂不合规,会产生大量二恶英和飞灰等剧毒污染物。我们必须更长远地思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后果,我希望这些照片能激发更多人重新看待我们的生存环境。华北地区曾有个非法垃圾填埋场,我跟踪报道过很多次,今年重返那里,让我欣慰的是,它终于恢复了本来的样子。

江苏兴化水上油菜花,2019 年 4 月。  吕凤霄 摄

海南三亚白沙滩,2017 年 7 月。  吕凤霄 摄

“航拍第一人也好,第二人也罢,无非就是一个称呼,最终还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步,用更多方式向世人展示东方之美。”

李:网上称你为“中国航拍第一人”,你怎么看这个称号?

吕:这个实不敢当,拍风光我拍不过当地人,拍某一题材我拍不过这种题材的专业摄影师,我这个真的不算什么,但还是感谢大家的认可。我想之所以有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我拍的比较全面,水平还行,又稍微有点自己的风格而已吧。之前可能没有人像我这样疯狂地去航拍中国,航拍软件也清楚记录着我的飞行路线、时间和里程,我操控无人机飞了 2000 多次,5000 多公里,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算上用其他账号和用别人的无人机飞行的,数据可能要翻倍。其实第一人也好,第二人也罢,无非就是一个称呼,最终还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步,用更多方式向世人展示东方之美。

段:除了作品和赞誉,你个人从这些行走中收获了什么?

吕:行走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状态,行走中的收获,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这么多年的行走,我体悟了人间百态,拓展了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的我,不想也不必活成别人眼中的成功,我的理想是一直在路上,等不想走了,找个深山老林隐居,岂不快哉?但反过来说,随着脚步越来越远,感觉世界很大,眼界却很窄,要学习、要拥抱、要感受的还有很多。

段:看你的朋友圈,经常发一些拍摄旅途中的趣人趣事,还有遇到的暴雨、冰雹、走山路、开夜车等,给我们讲几件有趣的故事吧。

吕:先讲暖心的吧,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录节目,录完节目我去找高楼拍日落,但爬上去之后发现天台被锁,我只能硬着头皮去敲高层人家的门问能否借阳台拍个照,大家都没有拒绝我,很热情地让我进去拍!之前有一次去山东录节目,录之前我抽空去航拍,有个大叔坐旁边看我拍,大夏天的,大叔一直给我扇风不停的驱赶蚊子,大概半个小时没停歇。还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广西河池做公益,去一个村子调查,拍完之后发现天色已晚,没有返程车也没有出租车了,我们只能在路边拦车,那一晚那一路有好几拨好心人让我们免费搭车。就是这些淳朴善良的老乡,一次一次感动着我。

还遇到过很多危险,有一天早上我去海边拍慢门,因为慢门搭配礁石才有对比才有意境,我就冒险下去了,拍了半天后发现上不去了,礁石把前进后退的路全挡住了。印象中只要沿着海边往前走就有沙滩,我就一直走,因为没吃早餐也没带水也没做任何防护措施,大夏天被晒的都快虚脱了,当时特别绝望,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不然挂掉都没人知道。终于走到一个能看到人的地方,结果又来劲儿了,又拍了一两个小时。

还有一次我爬广州东塔,111 层,当时还是工地,电梯只用来运输建筑材料,我只能爬楼梯,徒步上去拍了日落和夜景,然后徒步下来,当时楼梯还没有做护栏,也没有灯,真的是特别恐怖,一不小心我可能就坠楼了。

黑龙江牡丹江东北虎,2019 年 1 月。  吕凤霄 摄

新疆南山草原,2016 年 10 月。 吕凤霄 摄

段:听说你因为无人机航拍进过几次派出所?

吕:我比不了正规军的条件,我都是选择没人或者人少的地方一个人航拍,生怕被人发现,对我来说拍点好东西真的很难,尤其很多细节必须低飞,但我又不能低飞。所以每一次航拍都是冒着很大的风险,除了对己对人的潜在物理伤害,更麻烦的是被举报,为此我进过几次派出所,有一次他们检查完我的内存卡之后跟我说,你拍的很好,可以走了。

段:现在中国关于无人机航拍是怎样的规定?

吕:主要规定来源于 2018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1、实名登记,250g 以上的无人机都需要进行实名登记;2、飞行执照,从事无人机飞行作业的飞手需要考取无人机电子执照或其他相关行业证照后才能上岗作业,7kg 以上的无人机需要考取驾照;3、禁飞区禁止飞行。

陕西太阳能发电厂,2018 年 2 月。  吕凤霄 摄

影像拥有治愈的力量:让抑郁症患者回归平静,重燃希望

段:对于普通人来说,走一遍中国都很难,而你走了五次,还辞掉了公职,这种持续行走的动力源自何处?

吕:可能跟性格有关吧,我从小喜欢和大自然交流,在大自然中能全身心的放松和投入。后来主要是因为社会责任感,作品发出后,有很多评论说“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看过这么美的中国”“看哭了”等等。后来有几个抑郁症患者给我发微信说看了我的照片内心能安静下来,其中一个 40 多岁的阿姨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她说我的照片燃起了她出去看世界的欲望,过去 10 多年她从未出去过。再后来,她看到我在做公益帮助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就说一定要和我一起做公益,这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的社会责任感愈发强烈。现在我发自内心地想要让更多人知道祖国原来这么美,人这么善良,也希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多弘扬一些正能量。更希望通过影像聚拢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做公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生存境遇,再往大了说,希望能推动社会一点点进步。

还有就是中国实在太美了,吸引我不顾一切为之疯狂。一是自然之美,中国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高原、沙漠、丹霞地貌、海岛等等。现在大家都支持国货,那为什么不支持国产旅游呢?另一个是人文之美,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又有温暖人心的人间真情。

再者就是我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科技和摄影方式在不断进步,我总想紧跟时代去尝试,所以也就有了“五刷”中国,也许明年出现新的记录方式,我还会走一遍。

辽宁盘锦红海滩,2016 年 10 月。 吕凤霄 摄

水杉,广东麓湖,2018 年 3 月。 吕凤霄 摄

段:刚才你提到抑郁症患者,我想他们通过你的照片换了一个视角看世界,也许就像是退后一步重新审视人生,从而收获了海阔天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孤独的艺术人生必定有辉煌的人生艺术。”比如元代四家之一的吴镇(1280-1354),法国的塞尚(1839-1906)、荷兰的梵高(1853-1890)等均可称为孤独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是从其思想、人格、气质中传递而出的。我想你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治愈”的力量,也正源自于你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以及孤独的创作,这些凝聚成一股“静气”,通过你的作品传达给所有人。

吕:最早有一个患轻度抑郁症的师妹跟我说,你的作品应该给心理类杂志供稿,因为看了你的照片后特别放松。当时我不以为然,以为是个例,后来很多人跟我说看了照片后内心特别安静,我就想是不是照片真的有抚慰人心的作用?很多人喜欢《湖南小东江》那张照片,也许我们国人都向往与世无争的自由自在,向往独钓寒江雪的意趣,而这张照片恰好传达出了这一点。

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一个人钻研,不拜师不交流,一根筋干到底,包括书法绘画设计等,摄影也是这样,能一个人尽量一个人。真正想要拍出好东西必须是孤独的,要跟自我,跟大自然沟通,让你的想法通过摄取眼之所见引起大家的共鸣。好的照片是能让人看哭的,能触碰到观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广东阳江海陵岛,2018 年 8 月。  吕凤霄 摄

辽宁盘锦红海滩,2018 年 5 月。   吕凤霄 摄

行动主义摄影:带着一颗公益之心,肩扛一份社会责任感在拍摄

段:无人机的普及,让航拍变得越来越容易,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航拍,跟风也好,真爱也罢,我们确实看到了更多视角下的景观。与其他航拍摄影者相比,你觉得你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吕:其一,我从儿时起就自学书法、绘画,工作后做园林设计,其实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书画中的行云流水无拘无束,设计中的“师法自然,高于自然”都对我的摄影有影响,尤其是书法中的字法、章法、留白等方法同样适用于设计和摄影,类似于设计中的布局和摄影中的构图。当我把它们结合起来,就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摄影的时候,我会以设计的思维去寻找美的景象,比如《鸟瞰神州》系列,其实也是类似于设计中的平面图。反过来,摄影对我的设计工作也有影响,做设计的时候,不经意间会从摄影的角度来审视设计,尽量使观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也在考虑把我擅长的书法和摄影结合起来,做一个系统的作品。

其二,我能把摄影和飞行更完美的结合起来,我接触无人机航拍不算最早,但也比较早,玩无人机航拍的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传统的上了年纪的摄影师,他们有摄影功底,但飞行技术不佳,对他们来说操控比较困难。另一种是从玩航模转到航拍上的人,他们对摄影没那么了解,也没有摄影功底,所以拍出来的作品难成佳作;第三种是普通人,看别人飞他也想飞,他们既没有飞行技术又缺乏摄影技术,能拍出好作品更难。

其三,我不只关注风景,还关注细节,关注人和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多航拍摄影师只拍大场景,把无人机直接飞到 500 米开始拍,其实摄影是做减法,500米的高度会失去很多细节。而我恰恰相反,能低飞尽量低飞,比如《黑龙江牡丹江东北虎》那张,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么去拍,再比如《哈尔滨大剧院》那张,我选择的是局部,拍出来像蓝色的章鱼,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前段时间《人民摄影报》发了我的一些作品,其中这么总结我:“在航拍盛行的当下,吕凤霄的航拍作品为何能如此引人赞叹,他的拍摄故事为何能如此受人追捧?独特、全面、坚持是答案中的关键词。独特是指他作品中的美学元素丰富独特,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艺术气质;全面是指他拍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景、有人、有情;坚持是指他付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辛勤和努力,锲而不舍,勇于挑战。”

西藏无名公路,2017 年 10 月。 吕凤霄 摄    

段:为什么偏爱垂直视角?很多文章中说这是“上帝的视角”。

吕:独立创新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如果航拍视角和普通相机一样,只是把高度提升了,那没有任何意思。而且我一直觉得不应该重复已有的东西,而应该创作那些隐藏在知识与理解之间的东西!完全俯视能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抽象化,是个突破口。我还在想应该尝试把音乐、装置、行为等其他艺术方式引进来,增加观念的表达,强化传播效果。

段:最初你的行走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一场“修心之旅”,而到后来,你更多是带着一颗公益之心,肩扛一份社会责任感在拍摄。

吕:别人一提航拍就觉得很“高大上”,其实不然,我的物质生活特别清苦,所有的收入几乎都用来行摄了,至今大概投入了 100 多万。至于为什么走公益这条路,是因为在路上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震惊的贫困现象,但他们给予我无数无私的帮助,我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每次外出拍摄我都会留一些时间专门做公益,主要针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最早我是自己出资私底下悄悄帮助一些人,后来在现场发现令我感动的瞬间,我随手就用手机拍一些照片发到朋友圈,很多朋友看到之后也想尽一份心。从最早的个人捐助到现在越来越多好心人的加入;从最早对个人捐助到现在对学校整体捐助;从最早的捐钱捐食物,到后来捐上万元的书籍;从一开始的捐食宿用品,再到现在的捐电子画屏等高科技产品……大家都很信任我,从来不问我钱花到哪里东西捐给谁了,很多人还要求匿名,这让我很感动,所以爱心一直陪我前行,公益一直伴我前进!摄影对我来讲只是一种记录手段,我想要做的事情远在摄影之外。

段:美国影像学者米歇尔 · 博格瑞(MichelleBogre)曾提出“行动主义摄影”(Photographyas Activism)的概念 — 摄影师带着行动目的拍摄和使用照片,摄影师自己是行动的一部分。现在中国也有一小部分摄影师在做这个事情,包括你在内。你如何理解“行动主义摄影”?

吕:我是行动主义者,我之所以拍摄就是奔着要去解决问题的,包括《神州之殇》和贫困山区,虽然目前很多情况下仅仅是记录,但我会朝着这方面一直努力。

广东佛山鸭子养殖场,2018 年 1 月。  吕凤霄 摄

四川瓦切塔林,2017 年 6 月。  吕凤霄 摄

“航拍既是技术活儿也是艺术活儿,需要的不仅仅是冒险的精神,还需要非同一般的精力、智力和能力。”

段:航拍有直升机、无人机、动力伞等多种方式,你主要是用无人机吗?平常拍摄主要使用哪些器材?

吕:目前我的主要工具还是民用无人机,也就是 1 万块钱左右的普通无人机。外出条件允许的话,一般我会带两个无人机,一个拍延时,一个拍照片视频;两三台单反相机,镜头从广角到中焦,再到长焦全焦段覆盖,用来拍普通视角的照片、视频和延时;两台运动相机(GoPro),拍一些花絮;一台 mini 全景相机,拍全景照片和视频花絮。

段:照片、视频、延时、航拍、全景,你一个人拍的过来吗?

吕:我平时都是这么做的,已经习惯了,我一个人外出拍摄,基本相当于一个摄制组,需要五六个人的工作我一个人全包了,所以每次外出我基本体验不到旅行的乐趣。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多记录一些,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把一个点拍全拍透,尽量不留遗憾。

李:无人机航拍和直升机航拍有哪些区别?

吕:直升机航拍有几个优势:一是续航能力强,飞几个小时都没问题,常规民用无人机也就飞 20分钟左右,这很受限制,有时候刚来感觉了却必须返航。二是拍摄高度不怎么受限,而无人机一般限高 500 米,比如拍一座山,必须爬到半山腰再操控机器飞500米才能拍到。三是焦段比较长,一般直升机前面那个相机的镜头就价值几百万,有长焦段和大景深,尤其航拍“刷锅”(以一个点为中心,沿着很小的半径拍一圈),拍出来特别酷,无人机航拍基本上是广角定焦,很难拍出那个效果。四是机动能力强,无人机容易受干扰,失控炸机的概率大,直升机航拍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四川峨眉山,2018 年 4 月。 吕凤霄 摄

段:无人机航拍最难的是什么?你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吗?

吕:对于初学者来说技术是最难的,一个是飞行技术,一个是摄影技术,好的飞手一定是会经历过无数次炸机的,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也经历过多次炸机,损坏更新了十几架无人机,慢慢的才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的。

一个是“穿云”,就是操控无人机穿过云层拍摄,需要云层特别低,还不能下雨。航拍延时也很难,就是操控无人机沿着固定的线路每隔几秒钟拍一张,比如一座高楼,我会操控无人机环绕着它拍一圈,整个拍下来大概 20 分钟,中心点不动,天空的云和地上的车流都在快速移动,主体就突出了。

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而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各地对无人机的监管方法不同,这些因素都导致不能安心航拍。

李:你的照片后期处理过吗?

吕:基本都简单处理过,都是明暗、色彩的调整。我坚持的摄影原则是:记录,把眼前所见还原出来,不会加减元素,不追求夸张的视觉冲击力,任何后期技术对曾经是设计师的我来说都非常简单,但我不会进行这样的后期处理,我一直坚持与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的作品。

李:你对未来有规划吗?

吕: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规划,顺其自然,不浪费每一天,要求自己每一步都走踏实,到最后肯定会有结果,比如拍中国这个事,我就是想把它做到完美。很多人说你格局这么大,其实我只是一个记录者,没有那么伟大。

山东济南立交,2018 年 7 月。 吕凤霄 摄

段:对于也想玩航拍的年轻人,你有哪些技巧和经验可以分享给他们吗?

吕:无人机航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天气条件,空气通透度高、光线角度符合航拍要求,比如航拍通常会选择日出和黄昏时刻,太阳角度比较低,做低空平角度拍摄画面会很漂亮,但是到了高空,俯瞰或者正扣拍摄的时候,日出和日落光线对于地面来说就是侧光,容易拉出长影子,如果需要突出大地原有的线条就要选择阴天拍摄,避免生硬的影子,而且阴天相当于给太阳加了一个巨大的柔光镜,这样航拍出来的画面会有最好的色彩。“地利”就是要在这个地点出现最典型的状态时拍,比如红海滩,只有在十月才最红。“人和”是指没有群众围观,没有警察、保安等人的阻拦,只有这样才能安心拍出好画面。

具体到一次拍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出发前做好准备;选对天气和时间;热情对待观众;预先设计好航拍线路;起飞前进行机器调试;提前备案并购买保险;航拍镜头要成组;尝试不同的拍摄高度;远离小孩儿和人群;多飞多练,熟能生巧;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在敏感的地方飞行,如机场、政府机构、军事基地等。

航拍既是技术活儿也是艺术活儿,需要的不仅仅是冒险的精神,还需要非同一般的精力、智力和能力。面对困境,成就自我,希望大家都能拍出好作品。

段:谢谢!

北京大兴机场,2019 年 1 月。  吕凤霄 摄

作者简介:吕凤霄,摄影师、设计师、旅行家。曾被评为《摄影之友》年度人物,《更广州》年度人物,“白中黑艺术”创始人。曾受邀在上海、广州、长沙等地举办摄影个展;央视、湖南、山东、广东等电视节目特邀嘉宾;上海图书馆、《广州日报》、山西日报社、华南理工大学、尼康嘉年华、poco 摄影网等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特约讲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地理》《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国家旅游》等机构合作摄影师。

采访/段琳琳 李红霞

摄影/吕凤霄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9年10期《中国摄影家》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