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下司马镇铁皮房:发展中留住城市的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搭个厨房铁皮房多少钱 亚东下司马镇铁皮房:发展中留住城市的记忆

亚东下司马镇铁皮房:发展中留住城市的记忆

2024-07-14 06: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亚东县城一角。

    城市如人,它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童年的稚嫩、成长的烦恼、中年的繁华和晚年的衰落。

    城市如人,它有自己的记忆,不但烙上了自身发展的印记,还记载了发生在这里的大小事件和生活在这里的大小人物。

    北京的记忆可以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寻找,南京的记忆可以在灯光艳影的秦淮河寻找,长沙的记忆可以在惟楚有才的岳麓书院寻找……

    那么,亚东的城市记忆是什么?是下司马镇后街上一座座斑驳古老的铁皮房子。它们默立在亚东河畔,如同饱经风霜的老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诞生与发展变化。它们看到了19世纪末英国侵略者以枪炮打开了西藏的南大门,强行将亚东划为商埠,在这里设立商务代办、兵营、驿站,进行殖民统治;看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印度驻亚东武装“卫队”的全部撤离,亚东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回归祖国的第一块殖民地;更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亚东在祖国大家庭中“换了人间”。

    因此,保护这里的古民居就是保存亚东的记忆,就是延续亚东的文化脉络。

    铁皮房的渊源

    亚东,藏语叫“卓木”,意为“旋谷或急流的深谷”。从岗巴出来,经康布到下司马镇,海拔落差竟然达到3000米左右,刚才还是高山草甸,转眼就是低矮的灌木丛,而后是高耸的乔木林。高山垂挂的瀑布,谷底的潺潺水流,将西藏江南点缀得十分雅致。记者一路走来竟然也有“醉氧”的感觉。

    下司马镇是亚东县城所在地,亚东境内两条河流在此汇集,形成了亚东河。日夜奔流的亚东河把县城一分为二,河的左岸就是赫赫有名的后街。

    以因果关系来推,应该是先有古老的民居才有后街,有了后街才有下司马镇。当然,如果溯及根本,这一切均源于亚东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地图上,亚东如同一把楔子,深深嵌入印度锡金邦和不丹国的缝隙中。它在西藏西南边陲的版图上,划出了一道狭长的优美弧线。亚东沟撕开的这条裂口,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迎了进来,同时也将各国商人迎了进来。

    早在锡金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时,亚东就是中国、锡金、不丹之间的“国际集市”,各国商人通过骡马运输,交易对方所需要的货物。

    1835年,英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向锡金租得大吉岭,作为东印度公司的“避暑地”,以此为跳板觊觎西藏。英国对大吉岭的一大“贡献”是,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了一种铁皮房子,即房子以木材为主体,屋顶盖上“人”字形的铁皮,并设有走廊楼阁,方便晾晒衣物。

    这种房子防水、防潮,保暖、通风,因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1894年,英国强迫清廷将亚东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务代办、邮局、驿站的设计都是铁皮房。加之各国商人在这里互通有无,各种文化在这里激荡沉淀。于是,当地民众纷纷效仿,于后街一带建起为数甚众的铁皮房,并融入了西藏元素,形成了既富有大吉岭特色,又有自身特点的建筑,这就是下司马镇的雏形。

    漫步后街,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里的民居与位于亚东县北部高原的帕里镇的民居风格迥异,帕里镇的民居一般是石头结构的平房,而此处的民居以松木阁楼为多,底层为客厅、杂物房和厨房,并有楼梯通向二楼的卧室,“人”字形的铁皮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窗、栏杆和屋檐等处都有手工雕刻或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缤纷艳丽,让人目不暇接。

    生活在后街的居民,与数米之外的繁华商业街似乎毫不相干。他们都有着“后街节奏”,不紧不慢地莳弄花草、做做家务、逗逗小孩,生活淡然,自得其乐。流连其间,你会不自觉地被他们所感染,或许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

    铁皮房的坚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一句无数哲人极力推崇的名言。歌德、雨果、贝多芬都曾把建筑称作“凝固的音乐”。下司马镇的后街,本来就是一曲悠长舒缓的老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首老歌也开始“变调”。

    后街是铁皮房保存最多、最好、最集中的地方。即便在这里,记者仍然看到一些现代楼房与后街的整体建筑风格不相协调。

    今年84岁的次仁罗布老人,是后街名符其实的主人。记者见到他时,老人正在铁皮房里削土豆。谈起后街的发展和铁皮房的来历,老人顿时来了精神。他告诉记者,以前亚东一度被英国人统治,他们在这里修建了铁皮房,因为舒适耐用,本地人也纷纷仿建起来。

    至于这种铁皮房的特点,老人表示,亚东雨水特别多,用铁皮做屋顶既可以防雨,也可以在夏天反射阳光,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地上铺以木板,一是便于透气,二来也可以防潮。走廊和阁楼主要是用来晾晒衣物,其次因为英国人有喝咖啡和散步的习惯,所以屋外有游廊,闲暇之时可以在上面开阔视野、活动筋骨。

    记者发现,老人虽然年岁已高,但是思维敏捷、身体硬朗。这是否与长期住铁皮房有关呢?老人毫不犹豫地肯定了记者的猜想。他说,这座铁皮房建于1956年,当时就花了不菲的代价,后来两次遭受火灾,又得以修复,自己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了。

    “这房子防潮、透气,对腿脚非常好,不容易得风湿病。”老人多次强调,“我曾经在女儿那里住过水泥钢筋房子,像个铁盒子似的,压抑得很,也不方便活动,并且冬天冷得要命。我住了几天就受不了,还是铁皮房好。”

    “如果有钱了,你会把铁皮房改造成现代楼房吗?”记者问。

    “不会!如果有钱,肯定要建一座新的铁皮房!”老人回答得十分干脆。

    次仁罗布老人是后街的守望者,他所钟爱的铁皮房,数量在不断减少,有一些干脆被废弃了,不复有昔时风光。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后街的居民,他家前些年建起了一座3层楼的新居。

    “为什么把自家的铁皮房推倒呢?”

    “大家都穷怕了,这些年家里的条件好了,存了一些钱,于是想像内地人一样改善一下住房条件。”

    “原来的铁皮房住得不舒适吗?”

    “住铁皮房是有很多好处,但是房子老了,既不美观也不太卫生,用水用电也不太方便。”

    “是不是还有其他考虑?”     这位居民笑了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老地基上翻修3层楼的房子,一楼用来出租,一年可收入一万多元,二楼、三楼自己住足够了。既体面,又能坐收租金,可谓两全其美。

    这应该不是个别现象,改革开放让他们富裕起来,使他们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改革开发也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市场意识在古老的后街生根发芽。

    或许,我们不应该苛求这些铁皮房的“拆迁者”,社会总是在发展,时代总是在进步,他们有权利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的生活。

    然而,后街该如何坚守自己的风格?铁皮房又该如何焕发新的生机?

    铁皮房的保护

    民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功能和意义是多元化的,从中可以洞察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就是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不少游客表示,去亚东旅游有两个看点,一是富有大吉岭特色的铁皮房,二是亚热带原始森林。其实,后者在林芝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前者则唯有去亚东才能一饱眼福。

    因而,后街上面一排排铁皮房,或许就是亚东实现“三产大发展”的有力支点。

    亚东县常务副县长罗华平是一名来自上海的援藏干部,目前正在负责下司马镇民族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罗华平来亚东之前,一直分管旅游工作,因此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告诉记者,文化之于城市,犹如气质之于个人,不可模仿复制,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内地许多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不重视文化景观的保护,一味建高楼,一味求新,一味求美,结果导致城市“失忆”,没有了根,没有了个性。在这方面,上海有过深刻的教训,周庄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铁皮房是见证亚东历史的活化石,当第一座铁皮房建起的时候,亚东有了最初的记忆,当最后一座铁皮房倒下去的时候,亚东将如同一个迷惘的孩子。”罗华平表示,保护后街、保护下司马镇的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下司马镇民族文化区的规划工作很宏大,亚东县特别邀请了两家上海的公司来做,并安排了一笔可观的专门资金。罗华平指出,文化区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历 史文化遗产,反映亚东历史人文及自然的景观,挖掘、恢复失传或者已破坏的历史文化和它的内涵,使下马司镇成为带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高原边关旅游城镇。具体措施包括给排水工程、街道整治、资料整理、建筑修葺和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

    后街的居民显然对这个保护规划持欢迎态度。次仁罗布老人的儿子拉巴次仁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从小在内地上学,参加工作后在铁皮房住的时间也不多,但是铁皮房确实独具特色,值得保护。他表示,铁皮房之所以越来越少,一是因为老房子设施不完善,譬如不通水,生活不方便;二是铁皮房没有租赁价值,不能增加家庭收入。

    “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铁皮房在后街就不会消失。”拉巴次仁坦言,通过规划,前一个问题很好解决,但是后一个问题要视亚东旅游的红火程度而定。

    一些后街居民则表示,如果铁皮房能为亚东发展旅游增加筹码,他们愿意为子孙后代、为游客保留铁皮房。“毕竟,铁皮房拆了就不能重建,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他们的话,凸显了后街居民思想观念的又一次转变。

    离开后街,记者的心情有些欣慰,也有些沉重。我们期待有一天铁皮房里能游人如织、住者云集,我们期待有一天后街的铁皮房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或许,这一天不会等太久。

    小资料:东嘎寺与康布温泉

    亚东县上亚东乡的东嘎寺,约有500多年的历史。1951年7月,中央代表张经武专程经印度抵达此处,与离开拉萨在此等待观望了八个月之久的达赖喇嘛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并面交了毛泽东主席致达赖喇嘛的亲笔信及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的副本,至今寺门口尚立有“会谈碑”一块。康布温泉颇有名气,据说能治疗多种疾病,是难得的疗养之地。2006年,中印乃堆拉山口恢复开放之后,这里成为一个旅游购物的好去处。

亚东后街一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