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插接式端子排线接线方法 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2024-07-16 04: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包括外壳、导电背板及铜合金弹片,所述外壳上设有背板插槽、限位凸台及、弹臂锁孔,导电背板上设有做线圆弧、限位台阶、弹性锁臂及第一接触面,铜合金弹片上设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支撑点及第二支撑点;所述铜合金弹片与导电背板焊接或铆接,导电背板连同铜合金弹片对称插接在外壳的背板插槽内。本发明以导电背板作为导流体、端子弹片作为接触件组合成插拔力渐变的连接器,具有外形尺寸小、电导率高且插接便捷可靠、成本低廉、做线方便的优点。 【专利说明】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母排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大电流排线的连接器,母排通常采用的都是铜排,主要用 于传输大电流,完成在供电系统中总开关与各支路的连接,母排连接器就是总开关导线与 各支路导线间的连接设备。现有技术大电流的连接器,其端子弹片多为一体式,即与母排触 及的端子弹片与导线连接的导流体为整体结构,并将该结构插装到绝缘外壳内构成。存在 的问题是,像这种一体式端子弹片的结构,其一是端子弹片的弹性易产生疲劳,导致电传导 的可靠性下降;其二是尾端做线部位是由导流体本体撕裂开后折弯形成,尽管是一体式折 弯,但由于其导流体上突然缺肉,导致局部截面积瞬间减小,因此,直接影响了电流的传导 率,如果要提高电导率,尾端接线尺寸也要相应变大,导致导流体上缺肉的现象更加严重, 只能增加绝缘外壳的尺寸和一体式端子截面的面积,导致外形增大、耗材增加;加之这种一 体式结构端子均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及高导电率材料,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为增加通流 能力单纯的将端子截面积增大,不仅增大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增大了折弯的难度,也达不到 扩大做线空间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 接器,本发明以导电背板作为导流体、端子弹片作为接触件组合成插拔力渐变的连接器,具 有外形尺寸小、电导率高且插接便捷可靠、成本低廉、做线方便的优点。 [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其特点包括外壳、导电背板及铜合金弹片,所述 外壳上沿轴向对称设有两道背板插槽,径向对称设有限位凸台及与背板插槽贯通的弹臂锁 孔,导电背板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折弯及做线圆弧、中部设有限位台阶、面板上设有弹 性锁臂及第一接触面,铜合金弹片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第二接触面,头部设有第一支撑 点,接触面与第一支撑点之间设有呈"W"状的折弯,"W"状折弯的中点上设有第二支撑点; 所述铜合金弹片的第二接触面与导电背板的第一接触面焊接或铆接,两片导电背板连 同铜合金弹片对称插接在外壳的两道背板插槽内,且导电背板的限位台阶与外壳的限位 凸台触及、导电背板的弹性锁臂卡接在外壳的弹臂锁孔内;所述的铜合金弹片上的第二支 撑点距离导电背板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支撑点距离导电背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的导电背板的尾部依次设有向外的折弯及圆弧状的做线圆弧。 [0005] 本发明以导电背板作为导流体、端子弹片作为接触件组合成插拔力渐变的连接 器,具有外形尺寸小、电导率高且插接便捷可靠、成本低廉、做线方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电背板与铜合金弹片铆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电背板与铜合金弹片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电背板及铜合金弹片与外壳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包括外壳1、导电背板2及铜合金弹片3,所述外壳1上 沿轴向对称设有两道背板插槽11,径向对称设有限位凸台13及与背板插槽11贯通的弹臂 锁孔12,导电背板2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折弯及做线圆弧21、中部设有限位台阶24、面 板上设有弹性锁臂23及第一接触面22,铜合金弹片3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第二接触面 31,头部设有第一支撑点32,接触面31与第一支撑点32之间设有呈"W"状的折弯,"W"状 折弯的中点上设有第二支撑点33 ; 参阅图1、图3、图4,所述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触面31与导电背板2的第一接触面22 焊接或铆接,两片导电背板2连同铜合金弹片3对称插接在外壳1的两道背板插槽11内, 且导电背板2的限位台阶24与外壳1的限位凸台13触及、导电背板2的弹性锁臂23卡接 在外壳1的弹臂锁孔12内。 [0008] 参阅图4,所述的铜合金弹片3上的第二支撑点33距离导电背板2之间的间隙大 于第一支撑点32距离导电背板2之间的间隙。 [0009] 参阅图1、图2,所述的导电背板2的尾部依次设有向外的折弯及圆弧状的做线圆 弧21。 [0010]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 参阅图1、图3、图5,在初始状态,由于本发明的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触面31与导电 背板2的第一接触面22焊接,且铜合金弹片3上的第二支撑点33及第一支撑点32距离导 电背板2之间保留有间隙,当母排4与本发明插接时,母排4由两片铜合金弹片3之间逐步 插入,母排4的头部首先触及到铜合金弹片3第一支撑点32的背面,此时的铜合金弹片3 的受力模型相当于悬臂梁,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触面31相当于固定端,铜合金弹片3的 第一支撑点32相当于自由端,当母排4逐步插接到铜合金弹片3之间,在母排4的插接力 的作用下,悬臂梁发生弯曲变形,直至铜合金弹片3的第一支撑点32与导电背板2触及,在 此期间,两片铜合金弹片3作用于母排4表面的挤压力相对较小; 随母排4由两片铜合金弹片3之间继续插入,此时的铜合金弹片3的受力模型相当于 简支梁,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触面31与第一支撑点32相当于两个支座,与其间设置的呈 "W"状的折弯部位构成一大跨度的简支梁,当母排4继续由铜合金弹片3之间插入,在母排 4的插接力的作用下,简支梁发生弯曲变形,直至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支撑点33与导电背板 2触及,在此期间,两片铜合金弹片3作用于母排4表面的挤压力逐步增大; 随母排4由两片铜合金弹片3之间继续插入,当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支撑点33与导 电背板2触及,此时的铜合金弹片3的受力模型相当于两个简支梁构成的连续梁,铜合金弹 片3的第二接触面31与第二支撑点33及第二支撑点33与第一支撑点32与其间设置的呈 "W"状的折弯部位构成两跨小跨度的简支梁,当母排4继续由铜合金弹片3之间插入,在母 排4的插接力的作用下,迫使两跨小跨度的简支梁发生弯曲变形,由于铜合金弹片3所构成 的力学模型的改变,使铜合金弹片3的刚性提高,抗弯能力增大,为此,两片铜合金弹片3作 用于母排4表面的挤压力也就进一步增大,母排4与本发明插接过程中,期间的插拔力是一 个变量,即越接近插接完成,插拔力越大,在外形尺寸相对狭小的状态下传输大电流。 [0011] 参阅图1、图2,本发明在导电背板2的尾部设有折弯及做线圆弧21,通过折弯增大 了两片导电背板2尾部做线圆弧21之间的间隙,保留较大的做线空间,方便做线及线缆安 装。 [0012] 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导电背板2的第一接触面22与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 触面31焊接或铆接,使导电背板2与铜合金弹片3形成面接触,保障了导电背板2与铜合 金弹片3间的过流面积;导电背板2为长条板状,克服了现有技术导电背板2的缺肉现象, 提高了导电背板2的电导率。 [0013] 参阅图1、图3、图5,为满足通流能力及抗疲劳强度,本发明的两片铜合金弹片3采 用K88铜合金材料制作,铜合金弹片3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第二接触面31,头部设有第 一支撑点32,接触面31与第一支撑点32之间设有呈"W"状的折弯,"W"状折弯的中点上设 有第二支撑点33,铜合金弹片3 "W"状的底部形成两波跨度、拱高相等或不等的曲面,该结 构使得母排4由两片铜合金弹片3之间从插入到插接完成的过程中,铜合金弹片3作用于 母排的夹持力从悬臂梁接触、大跨度简支梁触及直至两跨小跨度的简支梁触及,铜合金弹 片3对母排4的夹持力逐渐增大,铜合金弹片3 "W"状的底部的曲面与母排4的接触面积 也在逐步增大,该设计可以避免插接时引起的电弧危害,保证接触强度及增大通流面积。 【权利要求】 1. 一种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 )、导电背板(2)及 铜合金弹片(3),所述外壳(1)上沿轴向对称设有两道背板插槽(11),径向对称设有限位 凸台(13)及与背板插槽(11)贯通的弹臂锁孔(12),导电背板(2)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 有折弯及做线圆弧(21)、中部设有限位台阶(24)、面板上设有弹性锁臂(23)及第一接触 面(22),铜合金弹片(3)为长条板状,其尾部设有第二接触面(31),头部设有第一支撑点 (32),接触面(31)与第一支撑点(32)之间设有呈"W"状的折弯,"W"状折弯的中点上设有 第二支撑点(33); 所述铜合金弹片(3)的第二接触面(31)与导电背板(2)的第一接触面(22)焊接或铆 接,两片导电背板(2)连同铜合金弹片(3)对称插接在外壳(1)的两道背板插槽(11)内,且 导电背板(2)的限位台阶(24)与外壳(1)的限位凸台(13)触及、导电背板(2)的弹性锁臂 (23)卡接在外壳(1)的弹臂锁孔(12)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对接母排的快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铜合金弹片 (3)上的第二支撑点(33)距离导电背板(2)之间的间隙大于的第一支撑点(32)距离导电 背板(2)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H01R13/40GK104092039SQ20141032321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袁晶, 程成 申请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