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民者民不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描写潮州广济桥的美景的句子 不忘民者民不忘

不忘民者民不忘

2024-07-15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我们开设“探访南粤史迹 传承廉洁文化”专栏,旨在解读广东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系列报道将走遍广东,为您展开一幅南粤廉洁文化史迹画卷。

  清道光廿一年(1841),韩江洪水,冲垮广济桥若干桥墩,次年又洪水泛滥,太守刘浔和分司吴均发动盐商和富户重修广济桥,百姓不忘刘、吴的功德,于是在广济桥上修建“民不能忘”坊。

  潮州广济桥上,重瓴联阁、飞檐斗拱、阁匾楹联,令人称叹。当人们走过前面十二舟,十八梭船,经过“济川”楼之后,便可看到这一座广济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

  每一座牌坊都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彰显先人、激励后人。广济桥上这一座唯一的牌坊诉说的就是一段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佳话。

  据光绪《海阳县志》记载,原来的“民不能忘”坊建在东关外广济桥上。2007年重建于东岸桥墩上,为冲天牌坊式石结构。坊额上款“为清道光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下款“时在二千零六年十月十六日,阎守忠重书”。

  洪水泛滥 刘、吴接力修复广济桥

  刘、吴何许人也?

  刘浔,字江湄,号镜河,河南祥符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二十七年(1847)任潮州知府,不久后调署南韶连兵备道道员。

  吴均,字治平,号云帆,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兼署潮州府知府,因劝捐运本,整顿盐务,以知府升用。咸丰四年(1854)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后来受追赠并崇祀名宦。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廿一年(1841),十月久雨,韩江泛涨,导致广济桥东桥部分有九个桥墩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灾后,潮州知府发动民众修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因工程浩大,到第二年仅修好了五个桥墩。接着又发洪水,东边最接近江心的桥墩连同桥墩上的鉎牛被洪水冲走,这也是潮语歌曲《潮州有座广济桥》中“潮州湘桥好风流,两只鉎牛一只溜”中溜走的那一只。

  不久,知府刘浔和分司吴均先后重修广济桥,补上全桥被冲掉的石梁。经过吴均数年的努力,修建广济桥的工程才算完成,潮州百姓、士绅建坊以表感激崇敬之情。

  吴均或是“民不能忘”坊的“第一主角”。在潮州,吴均治潮的故事流传至今,“吴均公祭水”更是家喻户晓的传说。

  据《潮州民间故事集成资料本》记载,吴均任潮州知府时,有一年暴雨成灾,韩江水猛涨,为了挡住洪水进城,城门早就关上了。吴知府带领府县官员,登上东门设坛祭水神,求水神怜悯,“抹煞”洪水快快退下,并脱下自己的袍帽和朝靴投下江中祭奠。但还是无济于事,洪水继续往上涨,眼看要决堤了。吴均想,水神如此无情,顶是府官拜祭不诚,得罪了水神,于是,他对属下叮嘱一些事情之后,毅然决然地步下东门楼,走到湘子桥顶,口中念念有词,纵身一跃,投下滔滔的江心,以身祭水。果然,洪水就慢慢地退下去。在场官民人等,无不震动,从此,潮州人便尊敬地称他为吴府公。

  潮州人为了纪念这位舍身救民的好官,就请木雕师傅在东门城楼上,塑了他的像,供人祭拜。像塑成之日,官民纷纷前往观瞻,可是,都嫌塑像塑得不够像吴府公生前模样,师傅改了几次都枉然。一日,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上楼来,说他能助师傅一臂之力。木雕师傅半信半疑,但又苦于自己无计可施,只得点头答应。老人什么斧头凿子和雕刀都没有带,只见他从衣袋里摸出一架眼镜,端端正正地戴在塑像的眼睛上,一时间,围观群众惊呼着说:“吴府公再世,吴府公再世呀!”还不时称赞老人道行高深,老人笑着说:“我什么也不会,只不过知道吴府公在世时,常常戴着一副眼镜。” 

  清官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潮汕地区尤甚。

  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吴均已成为潮州人民心中的神。在广济门(东门城楼)边,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的天后宫内供奉的三位神像之一便是“戴着眼镜”的吴府公。

  “每逢开学,小孩都要来祭拜吴府公,如果读书后能为官,也像吴府公一般,为民爱民。”天后宫守宫人如是说。

  围剿匪患 护百姓安宁

  一般来说,牌坊并非想立就立,需经地方官府逐级呈报,得有皇帝的圣旨才能立牌坊。立牌坊有明确的针对性,如颂扬某人的功德、忠孝、贞洁,主要起宣传礼教作用,昭示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潮州牌坊街上的牌坊多数为皇帝赏赐,而广济桥上这座“民不能忘”坊,却是百姓集资而建,不仅是因为吴均祭水的传说动人,修建广济桥的丰功伟绩,还因为吴均爱民如子,冲锋在前围剿匪患,给潮州百姓营造一片安宁的生活环境,真正为一方的“父母官”。

  潮汕地区远离中央,原有盗匪横行,随着到潮官员的精心治理,潮汕之地民风才逐渐淳朴,慢慢成为富足之地。

  吴均刚上任潮州时,就面临着盗匪流寇危害百姓的问题。据《吴府公太守吴均守潮传略》记载:时黄悟空、陈娘康、吴忠恕先后为乱,公平之,为乱者视轻重而惩治。

  史料对吴均治乱亦有记载:时潮郡土匪方滋蔓,聚族械斗,掳人勒赎,恣为淫虐,甚且戕官攻城。

  面对猖獗的匪寇,吴均使出永绝后患一招。史料记载:均募勇成队,竭力剿御,所获积匪,必严刑痛惩。或制木架钉手足,或丛柴校场焚之。人多以非刑议者,不顾也。以所杀尸骸渍之盐,装入解饷银桶,以贻贼。

  相传吴均剿贼时,会带着两面旗帜,上面写着十二字:“但愿百姓回头,免得一番辣手”。足见他爱民惜民。

  吴均治乱之勇令盗贼闻风丧胆,他治潮期间,潮州百姓免受其害。“贼为股栗,相戒曰:‘吴胡子不可惹。’”

  随着剿匪名声渐大,吴均甚至还要“出差”去剿匪。史料记载:咸丰二年(1852),惠州土匪沿河截劫,商旅不通。有司未敢谁何,大吏以均往。遂获杨阿、惹八等千三百余名,分别惩治,惠境肃清。

  咸丰三年(1853),福建土匪猖獗,稔均有能名,奏调办,已邀允矣。而听说吴均要出差福建,出远门,潮州百姓并不愿意,“官民方倚均为保障,特疏奏留。”咸丰四年(1854),湖南巡抚骆秉章复奏调均剿办荆楚军务。广东仍以均不可一日离潮,再奏留之。

  梳理发现,咸丰四年(1854)这一年,吴均多次亲自剿匪,先后解潮阳、惠来、普宁、澄海多地之困。这一年的十一月,吴均因积劳而卒于任上。当时,“士民皆痛哭失声,赴吊者充塞衢路。”

  吴均的去世令潮州百姓痛心疾首,于是建专祠和立牌坊以表感念之情。“公殁后,追赠太仆寺卿,宦绩存记于循吏传,光绪间敕建专祠于广济楼,立‘民不能忘’坊于广济桥头,往来官民莫不于斯经过,举头瞻仰,劝后世之官唯公是瞻,使民感公之恩。”

  为官清廉 深受百姓爱戴

  “民不能忘”坊的“忘”在牌坊上写作“㤀”,令不少游客困惑不已,每每经过此地,都会有游客驻足打量、思考。

  “这是忘的异体字,字形是‘心上有人’,寓意潮州百姓不会忘了一心为民的好官员,同时也提醒为官之道要心中有人民,要为百姓造福。”广济桥讲解员刘堉榆介绍,“㤀”字象征了潮州百姓用心、用手托起有政绩的父母官。

  吴均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甚至将自己俸禄之外的养廉银也捐出以资助广济桥工程的修缮。史料记载:均捐五千金倡众,而桥以成。

  清史稿曰:“均性清廉”“如此廉能之吏,古今鲜见,称之为士林仪表不为过也。”吴均对下属还定下“从役有取民间丝粟者,立斩马前”的规矩,绝不让下属随便拿取百姓的一分一毫。

  吴均一生清廉耿介、生活清苦,以致殉职后其妻儿竟无力扶柩返乡,须靠潮州民众资助。“均自奉俭约,由县令至郡守,一如寒素。性廉介,不妄取民间一钱。卒之日,一子一妾,赖僚友倾助,始能归籍。”

  治潮近十年,吴均祭水、修桥、平定匪乱,政绩无数,在农业上、修复城防等方面也大有作为。

  潮州南北堤位于韩江中下游,千百年来守护着潮州乃至潮汕平原人民群众的安全。北堤从潮州城竹竿山南麓起至金山北麓,明代以前,堤围以土堤为主,抗洪能力较差,经常出现溃决。

  咸丰三年,暴雨河溢,北堤垂决。吴均捐资3000两银修筑北堤,因此,北堤也被称为“吴公堤”。史料所记:而堤身少曲,终有冲激之患,又捐三千金固之。利赖至今人,因号为“吴公堤”云。

  吴均任潮阳时,“以滨海皆咸卤,乃详考水源,开渠以通溪水,筑堤千百余丈。由是有淡水溉田,瘠土悉沃。”任海阳时,“郡西南三利溪,久淤不浚,均倡捐开凿,西南数十里无涝旱之忧。”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正是因为吴均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如此以民为本的好父母官,潮州百姓必然感恩戴德,世代不忘。”刘堉榆指出,史料如此评价吴均:治潮最久,以养以教,民畏其威,而怀其恩,倚如父母。

  潮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政德思想”,而广济桥漫长的修桥建桥史,也是一首歌颂“官员接力筑桥,民不能忘”的伟大赞歌。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这段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传奇佳话,深深地镌刻在了“民不能忘”坊之中,让廉政爱民的清风伴随着广济古桥长留至今,滋润人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