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时间,一起去兴隆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送的图片 找个时间,一起去兴隆吧!

找个时间,一起去兴隆吧!

2023-06-22 1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海南心发现第2357条推送 」

  在海南万宁,有个小镇因为聚集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被称作“小联合国”,那就是兴隆。

  关于兴隆,你知道多少呢?

  #01

  兴隆的东南亚风情

  发现妹第一次去到兴隆,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个小镇,大到楼房、街墙、公交站牌,小到街上人们的穿着服饰,怎么色彩都这么鲜艳?!

身穿“峇蒂”,喝着金椰的兴隆人

  走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们大多都穿着都穿着色彩斑斓、纹样繁杂的花衬衫,倒显得一身黑白灰的发现妹极其格格不入了。

  仔细看,这些花衬衫跟我们熟悉的岛服还不一样,并非只是椰树、海浪这类的花纹,而是印有各种浓郁马来风情的线条、图案。

  一问才知道,这种衬衫还有自己的名字,叫“峇蒂”。

兴隆街头的居民楼

  放眼望去,街上的楼多为暖色调,走近看又可以看到有独特的图案样式装点在建筑表层。

兴隆的公交车站

  就连公交车站,也是满满的异域风情!

  置身于兴隆的街头,还真会让人有种来到东南亚的错觉。

  要说兴隆东南亚风情最浓郁的地方,就不得不提到“巴厘村”了吧?

  听景区的人介绍,这是由印尼华侨们兴建的。它作为兴隆华侨农场的一部分,在过去,居住了很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的华侨呢。

巴厘村门口的“善恶门”

  石头路、茅草屋、红砖墙,进入村内仿佛就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窥见了过去,归国华侨们生活的一角。

  如今,过去的那一批华侨在自己的努力下都已生活富足,有了各自新的住所,而这里也改建为印尼风情的景区,供人回味那段岁月的故事。

  漫步在石板路上,看着两侧草木茂盛,听到不远处有悠扬的乐曲声传来,久违地感觉到了一种心神的平静。

  平日里这里还会有东南亚风情舞的表演,发现妹这次去,虽很遗憾地错过了表演时间,但却幸运地从表演者的口中听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以前的人都是通过跳舞来社交的啦,那时候人们在田里劳作的间隙,都会时不时跳上几段”

  “平常生活里跳舞就是很即兴的事哩,音乐一响大家就不自觉开始动作了,不过正式表演的时候通常会将一些故事情节编排到舞蹈中呢”

  这些由华侨带回来的东南亚习俗,可不仅只留在建筑、穿着等这些表层,而是融进了兴隆人的血液随着一首首乐曲和一扭一转的风情舞蹈不断被延续到了今天~

  而华侨们从异国带回来的,还有一些东南亚的生活习惯,喝咖啡就是最典型的一项。

  #02

  咖啡,开启兴隆人的一天

  来到兴隆,不喝咖啡等于白来。

  感觉在兴隆路上走着,走到哪都能闻到咖啡香,满街都是卖咖啡的店铺和摊位,好像反复提醒你:

  “走啵,呷锅B去!”

  

  喝咖啡这件事对于兴隆人来说,像是跟喝水一样的日常生活习惯。

  “你今天喝咖啡了吗?”

  “那肯定的啦!我们的一天就是从每天早上一杯咖啡开始的!”

  兴隆咖啡冲泡出来的颜色较极深,也叫黑咖啡,

  在海南话中,则叫“歌碧欧”

  在这里,咖啡不再是“小资”的代名词,也不再是打工人日常用于提神的“工具”,它回归咖啡本身,融入市井生活,成为当地人独特的“一日三餐“。

  可以说,兴隆人身上流的血都是咖啡味的。

镇上的咖啡店、茶店,

  不管哪个时间段去,店里都不缺客人

  “早上不喝杯咖啡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有时候咖啡瘾上来了,一天要喝三四次咖啡呢,就跟吃饭一样”

  兴隆镇上经济实惠的咖啡店随处可见,这些店面往往不会那么精致,几张木桌子,围着几圈塑料凳子,老式风扇“嗡嗡”低吟,送出微凉的风……除了这些之外,店里几乎没有其它多余的布置了。

兴隆人甚至会把直接搬桌子和椅子摆在街道的空地上,

  晒着太阳,就地开始品咖

  在这些店里,只要花几块钱就可以享受到纯正的兴隆咖啡。发现妹逛到农贸市场的时候,在附近随便找了家咖啡馆,一杯咖啡才4块钱。

  在这里生活还不妥妥实现“咖啡自由”了!!!

  在兴隆的咖啡店走一遭,可以观察到这儿的人喝咖啡基本都是喝纯咖啡,要的就是那一口醇香。

  但是像发现妹这种觉得纯黑的“歌碧欧”是“生活不能承受之苦涩”的咖啡门外汉,还是喝“歌碧奶”比较多,一般就是在黑咖啡里加炼奶。

图片来源:小红书🍄💫

  兴隆人开的咖啡店还会在上咖啡的时候搭配一壶茶水一起上,发现妹坐在店里的时候,观察到周边的阿dei们会在咖啡喝到还剩一点的时候把茶水倒进去兑着一起喝。

  发现妹马上跟着效仿了一下,相比起满杯的浓郁,这样喝,在清爽茶水净口的同时还能品到咖啡的淡淡香味,真是妙极了!

  在兴隆的咖啡店,通常都可以点到各式南阳风味的甜品、点心,

  发现妹喝兴隆咖啡,最爱的搭配就是这一份反沙芋头

  这种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喝咖啡的传统以及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在兴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咖啡文化,而这种咖啡文化也慢慢走出兴隆,走进海南人的生活中。

  而东南亚风情,也成为了兴隆的一张代表性名片,渗透到兴隆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03

  兴隆的“侨”滋味

  兴隆的一些南洋风味的餐馆内部,让人一推门进去,就感觉到浓浓的异域风情~

兴隆的娘惹侨味馆

  发现妹来到农贸市场旁的这条街上,感觉似乎兴隆的东南亚风味的餐馆都聚集在了这里,到了饭点,几乎是每家店都要排队取号的程度,非常热闹。

  发现妹的午餐就在这条街上随意挑选了一家“娘惹餐厅”,打开菜单一看:咖喱、沙嗲、冬阴功、叻沙、斑斓……还有各类“娘惹糕”,“一站式打卡”南洋美食不是梦!

南洋餐馆里的冷柜摆满了各色“娘惹糕”

  点餐时,听到店员讲普通话带着特别的口音,相比起海南话,音调更像是“往下飘”的。发现妹就跟他们聊了几句,得知原来店内的员工一半以上都是华侨。

  “我们都是华侨呀,我是越侨(越南华侨),店里还有印尼的、泰国的、马来西亚的,都有”

  “老板娘的奶奶就是印尼归侨,之所以开这家店,就是因为从小到大奶奶经常在家做这些菜给她吃,她就想着让更多人吃到这种味道”

  他们都统一穿着图样繁复的“娘惹服”,店内摆放的一些物什还能看到他们过去生活的“岁月记忆”。

  吃南洋风味的美食,最有趣的地方是菜单上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比如发现妹翻菜单的时候,看到一道叫“辣死你妈”的菜,还觉得这道菜怎么听起来好像在骂人?

  后来听店员介绍,才知道这是马来西亚的一道“国民菜”,这个名字就是由椰浆饭——Nasi Lemak音译过来的。

  发现妹和妈妈把菜饭拌匀,分别尝了一口,没有辣到我妈,倒是把发现妹辣得够呛,只能说是和海南辣椒完全不同的两种口味。

  除此之外还有啰哑、叄巴苏冬等完全陌生的菜名,或是芒果牛肉、菠萝蜜香辣鸡等听起来毫不相关的搭配,让人忍不住一尝究竟。

  也因为这些异域风情的菜名,发现妹不禁开始好奇,现在的兴隆人是不是每人都掌握好几种语言的?

  “我是印尼华侨呀,但是到我们这一代其实不怎么会说印尼话了,家里面爷爷奶奶那一辈说的比较多,我们在家更多的还是说白话吧”

  “村里面都是不同地区的华侨分区聚集吧,像我们村就是越南华侨最多,但是别的地方的都有,以前小时候跟奶奶去外面做客,感觉说什么话的都有,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兴隆街道一侧的墙画

  但即便是这样,在兴隆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他们特殊语气词,发现妹的兴隆朋友就很喜欢说“咩”,“很忙咩?”“酱紫咩?”。

在兴隆,大家通常坐这种“三轮车”代替网约车

  兴隆的华侨还保留着一些外语的日常词汇,发现妹在跟他们的聊天中,发现有些人到现在都还习惯性把市场叫作“巴萨”。

  “走呀,去巴萨!”

市场内还有专门的外文标语牌

  发现妹的兴隆朋友也说,到了兴隆,一定要去逛一下市场,因为可以淘到很多好吃的。听到这话,吃货本人可忍不了!

  这次去兴隆,发现妹去了农贸市场和中心市场两个市场。

  农贸市场外围一圈全是卖水果的,有很多燕窝果、蛋黄果等等一些,在海口很少见到,发现妹也从来没吃过的热带水果。

  中心市场除了常规市场里的肉、菜、海鲜,还有各种便宜、种类又多的印尼风味糕点和特产,在抖音或小红书搜兴隆的时候,几乎所有博主都会来这边买特产呢!

  “从小就看着家里长辈做这些娘惹糕,看多了也就学会了,就想着出来摆摊卖卖吧”

  “没想到不单是镇上的人喜欢吃,还有很多游客会特地跑过来打包带回去吃”

  绕到中心市场南门,还没走近就看到门口特产店里人头攒动,店里满满当当的有:印尼黄金糕、椰蓉糕、蜂窝饼、椰香炕饼、咖啡豆、胡椒粉、斑兰酱、椰子酱……

  发现妹逛完只想all in!甚至在盘算着明年要不要直接开车到兴隆来置办年货了,怎么每个东西看起来都这么好吃!

  发现妹还观察到,兴隆人习惯把一些薄饼、胡椒粉、咖啡豆之类的东西随意地沿街摆着卖,在兴隆想要买到特产,是不是其实也不一定要去到特产店了?

在兴隆,更为多见的是“金椰”

  兴隆街头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美食——可可果。反正发现妹在这次去兴隆之前,是完全不知道可可果居然可以直接打开就吃的,口感微酸,有点类似山竹。

可可果|图片来源:小红书 阿金别吃了

  既然有这么多现成的巧克力原材料,在兴隆当然也是可以体验自己手作巧克力的啦~

图片来源:小红书 Cecilia

  跟市区内最常见的——“将固态巧克力融化后再凝固成不同的形状”的简易版巧克力DIY相比,在可可果种植园的DIY体验可是从可可果剥壳开始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参与感满满了!

椰香薄饼的制作现场

  这样一看,兴隆真的藏着太多惊喜,发现妹下次真要找个时间在这好好玩上几天!

  写在最后:

  除了身着“荅蒂”的当地人之外,在兴隆街头还总能看到穿着比基尼上衣的、穿着背心“大裤衩”的……皆是在万宁日月湾、石梅湾一带游玩了一圈后到兴隆觅食的游客。

  因为日月湾的爆火,一定程度上也给兴隆带来了大批客流,也给兴隆的街头又再覆上了一层自由的气息。

  而这座多元文化融合小镇,也在新文化的冲撞下,滋生出了一种独特的侨乡风情,像一朵热烈绽开的琼岛之花。

  闲暇日子里来杯歌碧欧,吃着娘惹糕,看着街道上的人流来来往往,听着老人讲讲过去的日常,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度假体验”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