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泉州一模材料作文“格局 · 突破”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荐信的例文800字 【高考作文】泉州一模材料作文“格局 · 突破”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泉州一模材料作文“格局 · 突破”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4-06-29 1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题的情境任务指令非常具体明确: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立德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主题语,假设你推荐的主题语是“格局·突破”,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阐述你的思考与推荐理由。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考生在写作时的“联想与思考”都必须是由材料而来的,必须是本于材料,源于材料。凡是脱离材料的“认识与思考”都不符合命题的写作要求。“立德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主题语”,这规定了写作特定的情景场合。因此,在阐述为何推荐“格局·突破”这一主题语时,应注意与这样一个特定节日活动的意义目的相联系。“假设你推荐的是“格局·突破”,则是以虚拟的语气明确了写作的任务要求,这是写作指令中的核心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则要求考生写作内容必须体现两则材料所提供的思考点及其关联,落实到写作之中,即不能孤立地谈“科技进步”“个人发展”等,而应将“格局”与“突破”联系起来谈。同时,“给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还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立德中学学生,有利于帮助考生聚焦审视表达的主体——“推荐者——我”,能为考生的作文立意提供支架,便于考生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写作任务;规定了写作特定的对象情景——给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明确读者为校学生会相关负责人,写作需贴近这一对象,需考虑自己的思考与推荐理由对“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主题语”这一活动的价值意义。“阐述你的思考与推荐理由”,则要求考生立足自身或同龄人的实际,阐明自己对提升格局、突破创新等方面的认识。考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充分阐述为何推荐“格局·突破”这一主题语的理由。

落实到具体写作,考生需先厘定“格局”与“突破”两个概念。所谓“格局”,是对事物的认知范围、认知程度。“格局”可以是一种站位、视野,更可以是一种胸襟、情怀;“格局”可以通过学习、比较、实践,不断摆脱认知的束缚和限制,最终获得提升与发展;“格局”有大小之别,不同的格局往往决定人生的不同走向。所谓“突破”,则是指打开缺口,打破限制,超越困难等。它包括学识、技术上的突破,也包括思维品质上的突破,更包括道德修养上的突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然后选好写作角度,避免流于空泛,不可偷换话题、悬空谈论等。考生可以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从当代青年学生的特征去谈“格局”与“突破”之间的关系。如可以谈如何辩证看待“格局”与“突破”之间的联系,反思“自我限制”尤其是“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危害,以及对“突破创新”的影响;可以侧重谈为何要“突破”,阐释“突破”于人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民族复兴的意义,对进一步打开“格局”的作用;可以侧重谈“格局”,阐释如何通过打开“格局”以实现“突破”,并提出方法和建议……凡此种种,都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同时,要注意不能仅是自圆其说,还要顾及不同的看法,或接纳或反驳,要有听众意识,交流意识。

文体方面,试题规定写一封推荐信,考生写作时须按照书信的基本格式作文,力求做到文体特征鲜明。写作的任务与要求限定了考生的写作应该以书信形式发表议论,阐释认识与思考,不宜写成记叙类文章。书信体作文既要有理性思考,又要有情感共鸣,既要有说服力,又要有感染力,两者必须有机而巧妙地结合,不能仅仅是冷冰冰的辩证说理,也不能纯粹是生活交际中的观点交流,方能写出既入情又入理的好文章。

本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在考场上有写作主体意识、对象意识、读者意识、交流意识,有针对性地写作,这有助于纠正考场作文写作中随意性的倾向,从而考查出考生的真实写作能力。

【佳作点评】

知格局而破格局,挣桎梏而开前路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黄宇凯

尊敬的校学生会:

你们好,关于此次五四青年节活动,我推荐的主题语是“格局.突破”。我以为如今之青年难能可贵者,应是知格局而破格局,挣桎梏而开前路。

何谓格局?涸辙之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此即格局;圣人不法常可,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此也大格局。方圆腾挪,格局里一人一族一国见世之眼光,历世之开阔,更是行事之变化远见。近来青年中盛行过一句“格局打开”的调侃之语,本质上正反映出如今之青年越发习于开眼看世界,越发为他人的行事之灵活,格局之宽广而赞叹。

格局小者画地为牢,而自成高格者行事开合自如,其关键正在于格局广而催生突破。突破常规,突破旧理,更突破窄隘视野之拘束。法家尚变法,正是格局破而大道行的注脚。袁隆平令麦田绵延,以大格局突破国际公认的死胡同。见如今科技革命,中国科学院广己眼光,胸怀世界、着眼未来,在诸多领域不惧创新、突破,引领世界科技。是而可见,青年乃国之栋梁,须有大格局,而有大突破。

“格局·突破”,这个标语既蕴含对青年的期许,又蕴藉砥砺自我之法门。何以开格局:明格局而突破之。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以行万里而见世界,攀高峰而知格局。以知识武装自己,以脚步丈量境界,遂不至沦入不知天高地厚的囹圄。王阳明格物致知而拓心境,杨洁篪藏木于林,高洁自见从容以对。青年人又当在境界升高的同时保持格局跟上自己的步伐,则可安然处之,泰然自若。

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们晓礼教社会之格局,习新思想而破之,以昂扬之志与坚定之步伐,拉开新民主主义的帷幕。是故格局与突破相辅相成而又相制相限,将格局与突破之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便可助青年而大有为。

然循常理而自有其得道之处。误用格局突破之法,以片面的道理全盘否定向前所为,又不免有脚无实处之虞。王安石青苗法看似不守常规福及百姓,时而脱离实际,落入假大空的改革圈套之中;康有为选择将革新学说汇于孔学之中,令改革之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突破格局并非一味否定,掌握辩证否定之法,对突破则大有裨益。

五四精神的灵魂,正在于格局与突破!而今青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知格局而破格局,挣桎梏而开前路,在未来更可助国突破,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李华

2023年2月9日

陈芳芳老师点评:

作者准确、全面理解材料要求,较好完成情境任务指令。行文紧扣“格局.突破”这一主题,逻辑层次清晰,开篇自然引出对格局与突破的理解与连接,概念阐释清晰、引例丰富,延及何以开格局,何以助突破,二者关联自然,兼顾正反两面说理,充分思辨。文章内容较为丰富,论述层次丰富,语言流畅,入情入理,富有交流意识和听众意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