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的文学性(元年春之祭)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理小说的书评 推理小说的文学性(元年春之祭)书评

推理小说的文学性(元年春之祭)书评

2024-07-11 1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得不承认,这本小说的推理内容还是很棒的,然而此处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因为好的地方读者们有目共睹。        我想说的是推理小说的文学性(这里不只针对元年春,还针对国内的以古时候为背景的推理作品,以元年春做例。我知道这一类小说数量其实不多,但是的确是具有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有前景,因此在这里表达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及某方面的吐槽。不喜者还请海涵勿喷)。        在这个类别的小说中,倘若非要把推理和文学性排个次序,一般来说就是推理第一,文学性第二,推理成功了小说便成功了一大半。然而这并不代表文学性就不重要了。在我眼里,这两者实际上应该是比肩的,没有主次之分。我不否认元年春的文笔,小说的文笔是不错的,也没有什么大的语法毛病,许多精致的语句足以体现作者的文采。然而小说的不足之处有两个,一个是整体风格,一个是人物形象塑造。这对小说的文学性就产生了影响。1、风格        这是一本古典推理小说,照现在的说法,也可归到充满意境的古风里去。然而即使文章的语句华丽精致,我读下来也觉得不太舒服,很多地方都出戏了。一方面,就如作者在后记中说道:“……或许也是决定性与毁灭性的——这样一个古典学与古典本格的狂信者又向日系动漫文化出卖了灵魂……”作者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多数对话描写充满了日本文学的气息,并且在两个女主角的语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就很容易令人出戏,没法让人感受到曲裾翩翩的大汉朝的意境美。有些翻译家把外国小说译得没有翻译腔,而本土的作家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了翻译腔,这的确是致命性的。此外很多现代性的词汇也分分钟让人跳戏,可以说是文字功底的一个缺陷吧。        另一方面,小说中还有论文的味道。文中有大量的古物名词(我好多字不认识)及其介绍,古籍著作的引用(如周易、礼记等)和诗经与楚辞的引用等等。书后面也著明了参考文献,正文中也有注释,足可见作者花了许多功夫来完成这部作品(不过也是在炫耀博学吧,然而多数人应该看不懂)。这种精神值得赞赏与学习的,然而我却认为作者有点用力过头了。纵观整部作品,这些介绍是多数是必须的,因为有些内容关乎推理,对破案有很大的帮助,但不足的地方就是表达得不够到位,像是硬生生地要把这些知识点插进来作线索,显得刻意而不自然;有些概念并不好理解,这就难免会令读者觉得乏味,古典的风格反而被冲淡了。另外,古典、古风并不完全取决于大量的冷冰冰的古诗词引用,而是应该体现在细节上以及写作手法上,怎么说呢(sorry我不想用其他作品来进行比较,因为元年春作为推理小说还是比较独特的,所以这一点只能靠读者们多年阅读的文感啦)。2、人物塑造        小说的大部分角色是女性,我觉得配角塑造得挺成功的,比如说若英、芰衣等,反倒是主角略逊一筹,总觉得应当多着点笔墨来使人物更鲜活一点。葵有着阴暗和残忍的一面,然而一开始这一点就从她自己嘴里说出来了(是吧?还是露申的嘴里说的啊?我一下子记不起来了),给我的感觉是没有缓冲太过突然,不过之后她对小休的言行举止倒是从正面可以体现这个性格,也在同时刻画了小休的特点,一举两得。        (接下来一点,我要吐槽了)随便翻一页,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你翻到的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其实不止是元年春,好多推理小说都是这样,对话描写非常多。然而读时代背景在现代或当代的推理作品,我没有想要吐槽的感觉;读国内的古典和古风的,却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是属于古风推理固有的“特点”——还是应该说“毛病”?(这里没有一棒子打死啊,有些古风推理没这个特点,但是我读到的对话超级多的不止一部,就说明这种现象不是偶然,在此不拿作品举例)。有些是因为语言太过繁琐,明明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却扩展成了一段,有点甄嬛体的味道;有些是有点难避免的,作者大概想要读者理解得透彻一些,因此写得十(xiang)分(xi)详(guo)细(tou),那么说到底也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元年春没有上述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有点。它的对话也很多,一部分是有用的,如交待身世背景、需要作为线索的一些知识介绍、以及独属于作者本人的哲学思想等等。有些内容的确没什么必要,但我的重点倒不是删减对话(想炫耀博学就炫耀吧),而是添加一些不是对话的描写。这样一来,以对话描写为主,以其他手法为辅,不就可以进一步从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了?人物形象一旦鲜活起来,多余的描写就不需要刻意地增加太多,读者也就能自然地融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才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听说是元年春有百合倾向,但是我觉得这感情表达得有点作。作者是男生吧,作为女生的我觉得他对女性的心理把握还不够,很多时候让我觉得葵是个男的)。        豆瓣上的评分很高,因此我去读了这个作品,也许是期望过大,导致这两点不足让我很失望(也有可能是我口味比较挑)。不过作为推理小说,它还是比较成功的。

………………………………………………………分割线…………        其实,作者对屈原的理解刷新了我的文学观……我的古代文学学得一般般,对楚辞的理解就是大众的理解。作者的理解……把香草美人手法、政治理想等往巫文化那方面侧重了。凭我现在的知识,我虽然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但还没有资格否认这种观点,只觉得比较独特。因为历史的确有它的模糊性,而且后世对于屈原的确有所传奇化,史料记载的貌似也不多。作者这种想法不知道是不是独属于他自己,总之我是第一次见,也不知道他是否发表过相关论文,我挺想读一下的。

………………………………………………大言不惭的分割线        本人当然才疏学浅,因此对这部作品提出的一些看法难免有失偏颇。        写小说很不容易,写古风推理小说更不容易,要把推理的写法和古风的文字结合起来难度很大,即使是那些多数人认为可以的古风推理,也大都有着一个通病:时不时冒出现代性的词汇让人跳戏。文字上更需要精力去斟酌吧,古风推理这条路还是很漫长的。        看后记元年春还会出其他系列,期待更好的作品,也期待其它古风推理小说的文学性能更强一点。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能刻印在读者的脑子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