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要从接纳开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接纳自己的事例 教师:教育要从接纳开始!

教师:教育要从接纳开始!

2024-01-20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意识之间的碰撞、磨合、渗透及变革为目的,具有双向互动性,当我们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教育时,我们也需要无条件地接纳他的言行和情绪,只有如此,方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接纳始于满足学生内心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学生犯错之时,情感占据上风,理性退居幕后。此时虽然从事实上说学生确实犯错违纪,而且事后他们也能承认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们在情感控制大脑之时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的批评教育此刻根本不会发挥作用,反而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学生此时迫切需要被人关注、理解、接纳。只有不良情绪被他人接纳了,情感需求被满足了,他们才会有心理归属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与他人真诚沟通,说出心中的苦恼和行为的动机。在西方,教育一词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要想引出学生内心的真善美,让其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教师就要顺势而为,就是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接纳其不良情绪,“引出”其不良情绪背后的故事,让其在诉说中审视自我,然后再辅以针对性的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2接纳始于体察学生行为动机的需要

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受其动机和价值观的支配,教师只有先从内心接纳他的情感和行为才能获得他的信任,才有机会探寻事件背后的行为动机。上个世纪2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同理心是连通师生间情感和观点的一座桥梁,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多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体察其心情,才能理解对方,在情感上获得对方的接纳,才有机会探寻到其情感与行为的动机与出发点,也才有可能找寻到解决方法。而且接纳并非就是赞同、忽略学生的行为偏差,只是表达教师尊重孩子的行为选择,向学生传达教师可以理解并接受的信号。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角色感形成,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他们并不不能像成人那样去刻意地求同存异,而是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如果教师随意否定、批评、指责,会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进而导致角色认同混乱、彷徨迷茫。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与行为时要慎之又慎,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先在情感上接纳他的不良举动,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接纳,才能吸引他们合作,最终寻找到解决之道。

3接纳始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在教育教学中似乎总有一个误区:教师总是忽略学生的想法,认为学生是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想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而不是使用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正是一般的说教不能被学生欣然接受的原因,因为,教师或许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学生甚至随意干涉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虽然教师真想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但教师不能总是大包大揽替学生安排好每件事情。所以,不妨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让学生自己在诉说中反观自我、审视自我,教师适时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未成年人,虽有自律意识弱、自控能力不强、情绪变化无常等缺点,但他们也有思维活跃、是非分明、乐于改变的优点。如果教师心平气和地接纳他们的不良情绪,并因势利导,鼓励他们面对事实真相,他们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重新审视问题本身,反思自我,逐渐寻找到解决方法,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能客观公正看待,也必须无条件接纳学生的不良情绪,只有真诚接纳学生的不良情绪,体察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才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平息,恢复其理性思考的能力,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

二、接纳学生不良情绪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作为教师,要拥有一颗博爱慈善之心,要学会接纳学生的不良情绪,倾听他的心声。

1

共情

即用一句真诚的话表达出和学生相同的感受,以此表示老师对他情绪的认同,愿意与他同欢乐共悲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喜欢给学生泼冷水,觉得这样可以让学生冷静下来。此举有多大功效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学生的内心一定非常无助,他一定很后悔将问题告诉老师。殊不知在学生情绪不佳时,他最需要别人的关注和理解,一句真诚的话说到他的心里,可以温暖他的内心,使他受到鼓舞,重新振作,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在使用此方法时,切记语言、语气要真诚,真挚地表达出你和他共同的心情,切不可流露出沮丧和不满。因为,学生多少都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异常敏感,如果让他发觉教师是在敷衍他,那么他就不会主动找老师谈心了。

2

倾听

要使教师代表的文化成为学生意识的一部分,孩子的文化就必须首先扎根于教师的意识中。倾听即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他,表达接纳之意,相信他的言行有一定合理性,引导他说出问题。教师要以一位真心朋友的身份用心倾听孩子的感受与需求,不随意询问、批评和建议。当学生处于情绪激动、混乱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是听不进任何批评和建议的。如果此时,教师就很快地提出建议,虽然出于好意,但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后,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考虑他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勇敢承担责任,反而会觉得这和他不相干,都是老师的主意,觉得老师在干涉他,根本不想倾听他的心声。真实的情况是,在他开始思考解决方案之前,也许他更想向老师诉说,希望老师能分担他的心情。

3

描述

描述,即教师使用中性的语言不加评价地描述学生的想法、行为或要求。当老师描述问题而不是指责命令时,学生更愿意为他们的行为负责。而且学生可以在聆听教师的客观描述中思考、评价自己的行为、想法,学会自我反省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用语应该是:虽轻亦能听见,虽重却不震耳,虽慢但不拖沓,虽快绝不含糊;是爱心的流露、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如春风拂面、似雨露滋润。事实上,描述也并非一定要完全使用语言,有时候,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足矣,即使非要使用语言,最好还是使用中性语言,不必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要尖刻,更不要刻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让学生无地自容或顿失信心。教育的高级境界首先是换位思考,其次是完全接纳,所以,面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老师应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以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去接纳他们,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

加拿大教育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接受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去帮助和改造,而因为要改造,就必然“预先设定一个‘永久’的结构”,即:对孩子未来生活方式的设计和期望、对某种可能性的想象。这个“预先设定”的“‘永久’的结构”渐渐成了一个“模子”,教育的任务随即成了用这个“模子”去“塑造”学生,这使教师对学生缺乏接纳和理解的耐心。接纳和理解是相互的,在老师失去对学生的接纳和理解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帮助就会失去信任和接受,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失去了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教育需要一个转向,就是对学生不要先想如何改变和塑造,先要把自己的“结构”放下,首先定位于接纳,以接纳为起点,从接纳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