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要求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2024-04-19 0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

  学习者在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他们的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实证材料相一致。学习者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批评,运用与科学相联系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归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像批判性推理和逻辑等一般方法。

  所谓解释,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对月相变化提出自己的解释;运用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以及调查的结果来分析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等等。探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都能够产生新知识,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限,探究性学习所产生的新知识可能只是针对学生本人而言。

  4.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评价,以及对解释的排除或修正,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探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人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实证材料能够证明所提出的解释吗?解释是否足以回答问题?在将实证材料与解释联系起来的推理中有没有明显的偏见和缺点?根据实证材料能不能得出其他解释?

  学生们能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与科学探究不同的是,学生只要将他们的结果和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5.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科学家通过重复他人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这就要求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它使研究能够经受更多的质疑,也为其他科学家用这些解释来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

  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或者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结果是学生们能够解决交流中遇到的矛盾,进一步确定以实证为基础的论证方法。

  探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这五个基本特征。当然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有所变化。例如,每一次探究都使学生投入到科学型问题中去,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探究的问题首先是由学生提出的,而有些情况下,学生并没有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在教师提供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在别人提出的问题上稍加修改,使之更为深入。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程度是很重要的,应该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但是探究性学习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围绕科学型问题的、使学生投入到思考中去的、适应特定的学习目标要求的,那么即使在这五个特征上有所变化,也可以认为是探究性学习。

五、完全探究与部分探究、开放的探究和有指导的探究

  有时探究性被分为“完全探究性学习”或“部分探究性学习”。这一分类指的使在学习经验中基于探究的成分所占的比例。例如,当教师或教科书没有使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去,而是从布置一个实验开始,那么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就缺失了,这种探究就是部分探究。同样地,如果教师选择演示某些东西是怎样起作用的,而不是让学生探索它的作用以及形成他们自己的问题或解释,那么就缺少了探究的第三个基本特征,也是部分探究。只有具备探究性学习所有的五个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才能称为完全的探究性学习。

  以探究为本的教学在教师提供的具体指导方面也会有所变化。表1[10]描述了教师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中提供的组织、指导、训练上的变化,5个基本特点的每一种都被分为几种变式。如果学生的参与活动像表中最左面的一栏描述的那样,那就是说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是最开放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很少有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首先要学习怎样问问题,怎样评价问题,因为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够作调查研究的,他们要学习实证材料和观点之间有什么不同,怎样形成有力的解释,等等。根据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组织的程度,探究性学习可以分为有指导的探究(guided inquiry)和开放的探究(open inquiry),但这种分类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分法,而是用来说明哪一种倾向多一些或少一些。表1说明,在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设计调查研究以及交流研究结果等过程中,学生所负的责任越多,探究越接近开放的探究(也就是说,越接近表1的左边一栏)。教师所负的责任越多,越接近有指导的探究(接近表1中的右边一栏)。

表1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及它们的变式

--------------------------------------------------------------------------------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23

  [2] 同上, p.23

  [3] 同上, p.2

  [4] http://www.exploratorium.edu\Inquiry Descriptions.htm

  [5]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1994),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6] 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1期。

  [7] 刘定一:“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9期。

  [8] 转引自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 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pter 2.

  [9] 以下关于探究性学习的五个特征的分析是在“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第二章中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编译的。

  [10] 来源同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