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丨骨排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排箫长的是什么音区 每周一品丨骨排箫

每周一品丨骨排箫

2023-12-09 0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排箫”之字形在殷墟甲骨文中曾有出现,长子口墓骨排箫的出土,成为吹管乐器在实物与文献方面互为印证的典范。此件骨排箫上端平齐,下部由短到长倾斜,成排固定在一起,造型轻灵。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吹奏时,应左右手各执于一边,低音(长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箫的吹孔,多数为敞开的圆孔,吹奏者可根据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对乐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进行调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阶式旋律。(图二)

图二 甲骨文中的“排箫”[2]

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所出土的骨排箫,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质排箫,填补了我国排箫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

无可否认,排箫在音乐史上承载了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早在远古,排箫已现身影。《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黄帝命乐官伶伦制作乐律,伶伦从昆仑山之阴,取竹空窍厚钧者……制做成十三管排箫[3]。黄帝还命令伶伦制作编钟与排箫配器创作了乐舞《咸池》。这是有关伶伦作乐最早的文字记录,也是排箫在音乐史上的第一次粉墨登场。

五帝时的颛顼曾命乐官飞龙编制乐舞《承云》,乐曲仿效八方来风之音制作而成,而承担模仿惟妙惟肖风声的正是排箫;舜时,它曾盛极一时,身份地位如同后世的金石之乐;周代排箫音乐一脉相承,鹿邑长子口骨排箫与铜铙石磬的同墓出土,同样向人们证实着此时排箫存在于吹打合奏的音乐活动中。

周代“八音”分类法中,排箫属竹。此时其独奏和合奏功能兼具,在配器中可以协调强弱缓急、“以合众声”。在我国古代关于排箫的实物,迄今为止上至西周,下至春秋战国均有发现,所见质地分为骨制、石制和竹制,地域范围北至黄河以北,南达长江流域,音乐风格既保留了西周中原正室遗音,又能展现楚地奇风异彩,用乐范围较为广泛。

箫和籥在周代的《诗经•周颂•目瞽》中被提到:“箫管备毕,喤喤厥声。”《尔雅•释乐》中叙述:“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这是一个音乐社会生活繁盛的时代,周公制礼作乐,提倡礼乐教化天下,排箫由此回归自身优雅中庸的本色,尚乐和宽容的乐制改革给其提供了如鱼得水的发展。周代雅箫专为宫廷雅乐配乐,定制编竹23管;颂箫专为王侯祭祀乐配乐,定制编竹16管。如果说曾侯乙墓的竹排箫和吹箫引凤的故事,是排箫走向个人和民间的个案,那么周代的乐制则为排箫提供了充足的表演空间,上至雅乐宫廷,下达民间里巷,到处可见排箫热情洋溢的身影。

春秋后期,礼崩乐坏,文化转型,而排箫在音乐演奏中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欣赏周朝乐舞,孔子也在家乡观赏《箫韶》,无不如痴如醉,叹为观止。孔子所倡导的儒家礼教,在排箫音乐中,转化推向了另一个层面。虽此,排箫只是在音乐形态中有所归属,其外形并无太多演进发展,春秋晚期淅川下寺的石排箫和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的雌雄竹排箫,依然13管制,工艺取胜,相比鹿邑骨排箫形制未变,功能分工不明;西周箫师受领于笙师——排箫地位大不如以往。

汉代钟磬乐退为其次,排箫失去赖以协作的厚重土壤。排箫在乐队中使用的石刻画除了四川地区较为少见外,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十分常见,用乐场合常和鼗鼓一起使用,乐伎人一边摇鼗一边吹排箫。“无排箫不成乐舞”,可见在汉代这当是极为流行的一种演奏方式。

秦汉至唐,排箫已过三代辉煌鼎盛时期,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东西方乐器流变的双向选择,使得中国的排箫等乐器开始经西域向中亚、欧洲游学,筚篥、箜篌、管子等音乐气质豪放旷达、主流涵盖,外族的胡笳、唢呐、琵琶等也流向内地舞台;处于社会主流地位的佛道两教此时开始兴盛,矜持的排箫悄然走向佛教音乐,成为道家、佛教圣乐中的主角是很自然的现象。此时期在多地的伎乐飞天、传经布道和石窟壁画中均有所出现。

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宫廷雅乐中,排箫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隋唐的九、十部乐中多有亮相。河南安阳张盛墓中,排箫和琵琶等乐器的组合形式出现于坐部伎中,隋代宫廷乐舞的面貌一目了然。(图三)

图三 河南省安阳张盛墓出土的吹排箫俑

排箫在历史上的另一次高潮出现在唐、宋时期,道教音乐与佛教音乐并盛,文化艺术的健康稳健推动了乐舞艺术也重新焕发生机,排箫在时代的感召下,一荣俱荣。此间形制与前无大别。《太平御览•乐部》:“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图四)

图四 河南省禹州白沙宋墓散乐壁画

唐代以前,排箫通称为箫。唐宋以来,由于单管竖吹的箫日渐流行,为了与之区别,便将编管箫称为排箫。唐杜佑《通典》所载:“箫,编竹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长则浊,短则清,以蜜蜡实其底而增减之,则和。”这种等管形制的排箫,各管长度相同或稍异,但在管内以蜡封底,蜡底的高低形成上端管身的长短,因而可以吹出不同的音高。(图五)

图五 河南省巩义石窟寺第四窟西壁局部

演变为精致椟箫的事实发生在元明两代。大多为十六管,箫管外有木架外壳,上漆,描绘金凤。明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记述:“元史乐志排箫有椟,每架黑漆抢金鸾凤,今之排箫亦然,惟饰以朱漆耳。”

清代,排箫才由依次渐短的单凤翼,改为对称的双凤翼形制,并且按律进行编管,箫管外沿用元明时期的木制套架,木架外壳上朱漆,描绘金龙。

元、明、清已是排箫的大限,民间丝竹乐队、鼓吹乐队、戏曲乐队几乎都是洞箫撑门面,排箫踪影难觅。清代中原已难闻排箫声音,但就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对于排箫的注意力却转入了外观,其形制却越来越精美。《清史稿》:按黄帝时伶伦所制定十二律编管,椟箫的16支箫管左右各八支排列,左右两凤翼按阴阳相对来定。排箫阳六律与阴六吕的和鸣也传达出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精神。

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支清乾隆年间制作的排箫,16管,每管刻有音名,含十二律及四倍律,工艺精致,加之4000多年的中国排箫文化背景,该形象在1956年被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定为中国的乐徽。

华夏大地与排箫血脉相连,二者有着同样典雅的神韵意境。静听箫音也等于静听华夏民族和华夏子孙的心灵之声。

作为我国古代常见的乐器,排箫是一种将长短不等的竹管排成一列,再用宽度不同的带子、绳子、竹蓖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以吹奏方式得到乐音的一种编管乐器,此前发现最早的排箫为春秋时期,材质为竹质或石质,数量不超过2组。

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一号楚墓出土的石质排箫(图六),春秋中晚期,略呈三角形,石质色白,质硬。出土时排箫折断为两截,已修复。以石料制成十三个管身长短不等的编管,并依次递减。排箫上端平齐,钻有13个圆孔,下端长短依次递减,两侧刻成13管并列之状,中部刻一横带,以示用带缚管。管宽1.0厘米,管与管之间壁厚不及0.1厘米。最长一管15厘米,最短一管3厘米。管孔的深度与管外长度不尽一致,但均未穿透,各管有底。除第七管因口部残损过甚不能发音外,其余十二管仍能能吹出高低不同的音阶[3]。(图七)

图六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一号楚墓出土的石排箫

图七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一号楚墓出土的石排箫音位表

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两件战国初期的竹质排箫(图八),形制相同,管长有别,是一对“雌雄箫”,目前尚能吹出清脆的乐音。该排箫由13根长短不同的苦竹竹竿制成,竹管依次排列,上口平齐,下沿参差不齐,用三道剖开的细竹板缠缚而成,表面饰有黑底红色三角回纹的漆绘[4]。出土后,专家用光学仪器探测,发现管底残存黄蜡,证实了我国古代确有用黄蜡调节音高的做法。排箫在上古乐队中确实担任了调校音准的工作,由此看出当时乐人对此类技术的掌握和控制。如将竹排箫与曾侯乙编钟音列进行对照,可发现其音阶音列结构的切合度:

C28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按下徵调 G A C D E G A C D E G A C

图八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排箫及线描图

曾侯乙编钟的整个音域达五个八度,中部音域三个八度,十二音齐全,排箫通过超吹可上移一到两个八度,作为金石之乐的协调乐器,其作用不可忽视。在乐队中实际音高可有二度左右的变化。即五声音阶结构的曾侯乙排箫不仅可演奏七声音阶,甚至可实现一定范围内转调的作品。

河南省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的骨排箫与上述不同材质的排箫相比,时代最早,质地更为古老,它的出现对我们了解、研究西周初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史的演变和发展、音阶的时代规律和性能、研究乐器编列及艺术审美、乐队组合及社会转型等方面课题,提供了尽可能丰富的实物依据,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该墓出土的音乐文物进行测音、复原、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推进。不久的将来,长子口墓音乐文物将以更为完善、系统的方式方法呈现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已有了不少相当精致的乐器,如钟、磬、陶埙、石埙、鼓、铃、铎、铙、龠(类似排箫的一种乐器)、和(大笙)、言(大箫)。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乐器种类增加至八十多种。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期间,由于各族人民的创造和外来文化的频繁交流,又增加了横吹笛(即现在的笛)、笛(即现在的箫)、曲项琵琶(现今琵琶的前身)、筚篥(即现在的管)、铜鼓、羯鼓、腰鼓等,其中有些乐器后来流传全国,成为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乐器。五代、宋、元、明、清期间,由于民间文艺的蓬勃兴盛,出现了敲击乐器云锣、八角鼓、梆子、扬琴等;吹管乐器唢吶;弹拨乐器三弦;拉弦乐器二胡、板胡、京胡、坠胡等,乐器的种类更为齐全。本世纪初,民间还有一些新的乐器陆续出现:如喉管、粤胡等戏曲伴奏乐器。

注释: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2]河南博物院编.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相关链接

hbvolunteer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