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18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排水管道种类及介绍视频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1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181

2024-07-10 06: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sewer

CJJ 181-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2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3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81-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9、7.1.7、7.2.4、7.2.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7月19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电视检测;5声纳检测;6管道潜望镜检测;7传统方法检查;8管道评估;9检查井和雨水口检查;10成果资料。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8号银政大厦,邮编:510060)。

本规程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香港管线学院

广州易探地下管道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乐通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水务局

天津市排水管理处

哈尔滨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

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安关峰 王和平 黄敬 谢广勇 朱军 唐建国 宋亚维 王虹 邓晓青 孙跃平 陆磊 谢楚龙 丘广新 刘添俊 马保松 陈海鹏 李碧清 董海国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勤 朱保罗 吴学伟 邓小鹤 项久华 唐东 王春顺 周克钊 余健 丛天荣 樊建军

1总则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城镇排水管道检测管理,规范检测技术,统一评估标准,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1.0.1  排水管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管道破坏和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均匀沉降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管道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致使排水管道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污水跑、冒、漏,阻断交通,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当暴雨来袭,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大城市屡成泽国,很多特大城市几乎逢雨便淹,突显了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管道的排水能力,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对现有的排水管道进行定期和专门性的检测,是及时发现排水管道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是制定管网养护计划和修复计划的依据。传统的排水管道结构状况和功能状况的检查方法所受制约因素多,检查效果差,成本高。闭路电视(CCTV)等仪器检测技术,无需人员下井,能准确地检测出管道结构状况和功能状况。目前,CCTV等内窥检测技术已不仅在旧管道状况普查中广泛使用,在新建排水管道移交验收检查中也得到了应用。随着排水管道检测业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排水管道检测行业。不同企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管理制度差别较大。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规程和评估标准,对于同样的管道,检测结果和评估结论存在差别,这种状况不利于排水管道的修复和养护计划的制定。为了发展和规范管道的内窥检测技术,规范行业的检测行为,保证检测质量,统一评估方法,保证检测成果的有效性,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管道修复和养护提供依据,保证城市排水管网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对既有城镇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进行的检测与评估。

▼ 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规程适用于公共排水管道的检测和评估,企事业单位、居住小区内部的排水管道可参照执行。

1.0.3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时,管道评估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1.0.4  城镇排水管道的检测与评估,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1.0.4  排水管道检测和评估是排水管道管理与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和评估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施工、管理、检测、修复和养护,另外还涉及道路、交通、航运等相关行业。因此,排水管道的检测和评估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电视检测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CCTV)

   采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管道检测的方法,简称CCTV检测。

▼ 展开条文说明2.1.1  闭路电视系统是指通过闭路电视录像的形式,将摄像设备置于排水管道内,拍摄影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后,在终端电视屏幕上进行直观影像显示和影像记录存储的图像通信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一般包括摄像系统、灯光系统、爬行器、线缆卷盘、控制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2.1.2  声纳检测  sonar inspection

   采用声波探测技术对管道内水面以下的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2.1.2  声纳检测是通过声纳设备以水为介质对管道内壁进行扫描,扫描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得出管道内部的过水断面状况。声纳检测系统包括水下扫描单元(安装在漂浮、爬行器上)、声学处理单元、高分辨率彩色监视器和计算机。

2.1.3  管道潜望镜检测  pipe quick view inspection(QV)

   采用管道潜望镜在检查井内对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简称QV检测。

▼ 展开条文说明2.1.3  管道潜望镜也叫电子潜望镜,它通过操纵杆将高放大倍数的摄像头放入检查井或隐蔽空间,能够清晰地显示管道裂纹、堵塞等内部状况。设备由探照灯、摄像头、控制器、伸缩杆、视频成像和存储单元组成。

2.1.4  时钟表示法  clock description

   采用时钟的指针位置描述缺陷出现在管道内环向位置的表示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2.1.4  排水管道检测主要是针对管道内部的检查,管道的缺陷位置定位描述是检测工作的成果体现,缺陷的环向位置定位描述是检测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管道修复和养护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条规定缺陷的环向位置采用时钟表示法。

2.1.5  直向摄影  forward-view inspection

   电视摄像机取景方向与管道轴向一致,在摄像头随爬行器行进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显示和记录管道内影像的拍摄方式。

2.1.6  侧向摄影  lateral inspection

   电视摄像机取景方向偏离管道轴向,通过电视摄像机镜头和灯光的旋转/仰俯以及变焦,重点显示和记录管道一侧内壁状况的拍摄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2.1.6  当检测过程中发现疑点,此时摄像机的取景方向需偏离轴向观察管壁,即爬行器停止行进,定点拍摄的方式。

2.1.7  结构性缺陷  structural defect

   管道结构本体遭受损伤,影响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缺陷。

▼ 展开条文说明2.1.7  管道的结构性缺陷是指管体结构本身出现损伤,如变形、破裂、错口等。结构性缺陷需要通过修复才能消除。

2.1.8  功能性缺陷  functional defect

   导致管道过水断面发生变化,影响畅通性能的缺陷。

▼ 展开条文说明2.1.8  管道的功能性缺陷是指影响排水管道过流能力的缺陷,如沉积、障碍物、树根等。功能性缺陷可以通过管道养护得到改善。

2.1.9  结构性缺陷密度  structural defect density

   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结构性缺陷长度的相对值。

2.1.10  功能性缺陷密度  functional defect density

   根据管段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功能性缺陷长度的相对值。

2.1.11  修复指数  rehabilitation index

   依据管道结构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修复的紧迫性越大。

2.1.12  养护指数  maintenance index

   依据管道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养护的紧迫性越大。

2.1.13  管段  pipe section

   两座相邻检查井之间的管道。

2.1.14  检查井  manhole

   排水管道系统中连接管道以及供维护工人检查、清通和出入管道的附属设施的统称,包括跌水井、水封井、冲洗井、溢流井、闸门井、潮门井、沉泥井等。

▼ 展开条文说明2.1.14  检查井又称窨井,是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为了与习惯称呼一致,本规程所指的检查井是排水管道上井类的附属构筑物,不仅指最常见的排水管道检查井,还包括排水管道上其他各种类型和用途的井。

2.1.15  传统方法检查  traditional method inspection

   人员在地面巡视检查、进入管内检查、反光镜检查、量泥斗检查、量泥杆检查、潜水检查等检查方法的统称。

2.2符号

2.2 符 号

E——管道重要性参数;

F——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

G——管段功能性缺陷参数;

K——地区重要性参数;

L——管段长度;

Li——第i处结构性缺陷的长度;

Lj——第j处功能性缺陷的长度;

MI——管道养护指数;

m——管段的功能性缺陷数量;

n——管段的结构性缺陷数量;

Pi——第i处结构性缺陷分值;

Pj——第j处功能性缺陷分值;

RI——管道修复指数;

S——管段损坏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平均分值;

SM——管段结构性缺陷密度;

Smax——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管段结构性缺陷中损坏最严重处的分值;

T——土质影响参数;

Y——管段运行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功能性缺陷平均分值;

Ymax——管段运行状况参数,管段功能性缺陷中最严重处的分值;

YM——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

α——结构性缺陷影响系数;

β——功能性缺陷影响系数。

3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从事城镇排水管道检测和评估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 展开条文说明3.0.1  鉴于检测与评估的技术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本规程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从事检测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规定,这既是规范行业秩序需要,也是保证检测成果质量的需要。

3.0.2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新购置的、经过大修或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的设备,投入检测前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3.0.3  管道检测方法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检测设备的适应性进行选择。当一种检测方法不能全面反映管道状况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 展开条文说明3.0.3  排水管道检查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有一定的适用性。电视检测主要适用于管道内水位较低状态下的检测,能够全面检查排水管道结构性和功能性状况。声纳检测只能用于水下物体的检测,可以检测积泥、管内异物,对结构性缺陷检测有局限性,不宜作为缺陷准确判定和修复的依据。管道潜望镜检测主要适用于设备安放在管道口位置进行的快速检测,对于较短的排水管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资料,其优点是速度快、成本低,影像既可以现场观看、分析,也便于计算机储存。传统方法检查中,人员进入管道内检测主要适用于管径大于800mm以上的管道。存在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的缺点。当需要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例如采用声纳检测和电视检测互相配合可以同时测得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的管道状况。

3.0.4  以结构性状况为目的的普查周期宜为5a~10a,以功能性状况为目的的普查周期宜为1a~2a。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普查周期可相应缩短:

   1  流砂易发、湿陷性土等特殊地区的管道;

   2  管龄30a以上的管道;

   3  施工质量差的管道;

   4  重要管道;

   5  有特殊要求管道。

▼ 展开条文说明3.0.4  管道功能性状况检查的方法相对简单,加上管道积泥情况变化较快,所以功能性状况的普查周期较短;管道结构状况变化相对较慢,检查技术复杂、费用较高,故检查周期较长。本条规定参考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第3.3.4条。

3.0.5  管道检测评估应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1  接受委托;

   2  现场踏勘;

   3  检测前的准备;

   4  现场检测;

   5  内业资料整理、缺陷判读、管道评估;

   6  编写检测报告。

3.0.6  检测单位应按照要求,收集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相关资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掌握现场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做好检测准备工作。

3.0.7  管道检测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  已有的排水管线图等技术资料;

   2  管道检测的历史资料;

   3  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相关的管线资料;

   4  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5  评估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

3.0.8  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看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地物、地貌、交通状况等周边环境条件;

   2  检查管道口的水位、淤积和检查井内构造等情况;

   3  核对检查井位置、管道埋深、管径、管材等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3.0.8  本条所规定的现场踏勘内容是管道检测前现场调查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检测技术方案的基础资料。第3款所规定的内容,是管道内窥检测工作进行时对管网信息的核实和补充,是城市数字化管理必备的基础资料。

3.0.9  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检测的任务、目的、范围和工期;

   2  待检测管道的概况(包括现场交通条件及对历史资料的分析);

   3  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过程的控制;

   4  作业质量、健康、安全、交通组织、环保等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5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  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计划;

   7  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8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3.0.9  检测方案是检测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人员组成方案(负责人、检测人员、资料分析人员等)、技术方案(检测方法、封堵导流的措施、管道清洗方法、进度安排等)、安全方案(安全总体要求、现场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预案等)等。此外,根据任务量大小还有现场保护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对有些任务简单、时间短的管道检测可不制订复杂的方案。

3.0.10  现场检测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前应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对管道进行预处理;

   2  应检查仪器设备;

   3  应进行管道检测与初步判读;

   4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3.0.10  在检测前根据检测方案对管道进行预处理是必需的一个程序,如封堵、吸污、清洗、抽水等。预处理的好坏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甚至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仪器和工具保持良好状态是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除了日常对检测仪器、工具的养护和定期检校以外,在现场检测前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自检,确保其完好率达100%,以免影响检测作业的正常进行,从而保证检测成果的质量。检测时,应在现场创造条件,使显示的图像清晰可见,为现场的初步判读提供条件。检测结束后应清理和保养设备,施工后的现场应和施工前一样,不得在操作地点留下抛弃物。每天外出前和返回时,应核查物品,做到外出不遗忘回归不遗留。

3.0.11  管道缺陷的环向位置应采用时钟表示法。缺陷描述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的钟点数采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起止位置,前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起点位置,后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终止位置。如当缺陷位于某一点上时,前两位数字应采用00表示,后两位数字表示缺陷点位。

▼ 展开条文说明3.0.11  管道缺陷所在环向位置用时钟表示的方法。前两位数字表示从几点(正点小时)位置开始,后两位表示到几点(正点小时)位置结束。如果缺陷处在某一点上就用00代替前两位,后两位数字表示缺陷点位,示例参见图1。

3.0.12  管道缺陷位置的纵向起算点应为起始井管道口,缺陷位置纵向定位误差应小于0.5m。

▼ 展开条文说明3.0.12  为了管道修复时在地面上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误差不超过±0.5m,能够保证在1m的修复范围内找到缺陷。

3.0.13  检测系统设置的长度计量单位应为米,电缆长度计数的计量单位不应小于0.1m。

▼ 展开条文说明3.0.13  检测时,缺陷纵向距离定位所用的计量单位应为米。对于进口仪器,原仪器的长度单位可能是英尺、码等,本条规定统图1  缺陷环向位置时钟表示法示例一采用米为纵向距离的计量单位。电缆长度计数最低计量单位为0.1m的规定是保证缺陷定位精度的要求。

3.0.14  每段管道检测前,应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编写并录制版头。

▼ 展开条文说明3.0.14  影像资料版头是指在每一管段采用电视检测或管道潜望镜检测等摄影之前,检测录像资料开始时,对被检测管段的文字标注。如果软件是中文显示,则无需录入代码。版头应录制在被检测管道影像资料的最前端,并与被检测管道的影像资料连续,保证被检测管道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3.0.15  管道检测影像记录应连续、完整,录像画面上方应含有“任务名称、起始井及终止井编号、管径、管道材质、检测时间”等内容,并宜采用中文显示。

▼ 展开条文说明3.0.15  管道检测的影像记录应该连续、完整,不应有连接、剪辑的处理过程。在全部的影像记录画面上应始终含有本条所规定的同步镶嵌的文字内容,这是保证资料真实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不是中文操作系统,则应显示状态代码,例如检测结束时,应在画面上明显位置输入简写代码“JCJS”,检测中止时应在画而上明显位置输入简写代码“JCZZ”,并注明无法完成检测的原因。

3.0.16  现场检测时,应避免对管体结构造成损伤。

3.0.17  现场检测过程中宜采取监督机制,监督人员应全程监督检测过程,并签名确认检测记录。

▼ 展开条文说明3.0.17  为了保证管道检测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实行监督机制。监督方可以是业主,也可以是委托的第三方。

3.0.18  管道检测工作宜与卫星定位系统配合进行。

3.0.19  排水管道检测时的现场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的有关规定。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其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 3836的有关规定。现场检测人员的数量不得少于2人。(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7-2022)

▼ 展开条文说明3.0.19  管道检测时,除了检测工作以外,现场还有大量准备性和辅助性的作业,例如堵截、吸污、清洗、抽水等。由于排水管道内部环境恶劣,气体成分复杂,常常存在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稍有不慎或检测设备防爆性差,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爆炸伤人事故;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数量不得少于2人,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为了工作方便,互相校核,保证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此条规定涉及人身安全和设施安全,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款。

3.0.20  排水管道检测时的现场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的有关规定。

3.0.21  检测设备应做到定期检验和校准,并应经常维护保养。

3.0.22  当检测单位采用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该仪器或方法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检测实践经验;

   2  该方法应与已有成熟方法进行过对比试验;

   3  检测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检测细则;

   4  在检测方案中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细则。

3.0.23  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名确认。

3.0.24  检测成果资料归档应按国家现行的档案管理的相关标准执行。

▼ 展开条文说明3.0.24  检测成果资料属于技术档案,是国家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等国家相关标准中对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都是排水管道检测资料归档管理的依据。

4电视检测4.1一般规定

4  电视检测

4.1  一般规定

4.1.1  电视检测不应带水作业。当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措施,确保管道内水位不大于管道直径的20%。

▼ 展开条文说明4.1.1  管道内水位是指管内底以上水面的高度。电视检测应具备的条件是管道内无水或者管道内水位很低。所以电视检测时,管道内的水位越低越好。但是水位降得越低,难度越大。经过大量的案例实践,将水位高规定为管道直径20%,能够解决90%以上的管道缺陷检查问题,相关费用也可以接受。

4.1.2  当管道内水位不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的要求时,检测前应对管道实施封堵、导流,使管内水位满足检测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4.1.2  管道内水位太高,水面下部检测不到,检测效果大打折扣,检测前应对管道实施封堵和导流,使管内水位达到第4.1.1条规定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露出管道结构。管道检测前,封堵、吸污、清洗、导流等准备性和辅助性的作业都应该遵守《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和《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的有关规定。

4.1.3  在进行结构性检测前应对被检测管道做疏通、清洗。

▼ 展开条文说明4.1.3  结构性检测是在管道内壁无污物遮盖的情况下拍摄管道内水面以上的内壁状况,疏通的目的是保证“爬行器”在管段全程内正常行走,无障碍物阻挡;清洗的目的是露出管道内壁结构,以便观察到结构缺陷。

4.1.4  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1  爬行器在管道内无法行走或推杆在管道内无法推进时;

   2  镜头沾有污物时;

   3  镜头浸入水中时;

   4  管道内充满雾气,影响图像质量时;

   5  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 展开条文说明4.1.4  管道在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检测工作难以进行,如果强行进行则不能保证检测质量。因此,当碰到本条列举的现象(不局限于这几种现象)时,应中止检测,待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进行。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4.2检测设备

4.2  检测设备

4.2.1  检测设备的基本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摄像镜头应具有平扫与旋转、仰俯与旋转、变焦功能,摄像镜头高度应可以自由调整;

   2  爬行器应具有前进、后退、空挡、变速、防侧翻等功能,轮径大小、轮间距应可以根据被检测管道的大小进行更换或调整;

   3  主控制器应具有在监视器上同步显示日期、时间、管径、在管道内行进距离等信息的功能,并应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4  灯光强度应能调节。

4.2.2  电视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电视检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4.2.2  根据目前检测市场的状况,存在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质量的基本要求,并且设备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所以本条对CCTV检测设备规定了基本要求。电缆的抗拉力要求是为防止CCTV检测设备进入管道内部后不能自动退回,要求电缆线具备最小的收缩拉力,根据实际的作业情况,规定最小的抗拉力为2kN,以保证CCTV检测设备在必要时手动收回。

4.2.3  检测设备应结构坚固、密封良好,能在0℃~+50℃的气温条件下和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4.2.4  检测设备应具备测距功能,电缆计数器的计量单位不应大于0.1m。

▼ 展开条文说明4.2.4  缺陷距管口的距离是描述管道缺陷的基本参数,也是制定管道修复和养护计划的依据。因此管道检测设备的距离测量功能和精度是基本的要求。

4.3检测方法

4.3  检测方法

4.3.1  爬行器的行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

▼ 展开条文说明4.3.1  爬行器的行进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可以减少行进阻力,也可以消除爬行器前方的壅水现象,有利于检测进行,提高检测效果。

4.3.2  管径不大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管径大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5m/s。

▼ 展开条文说明4.3.2  检测大管径时,镜头的可视范围大,行进速度可以大一些;但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检测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管道缺陷,故规定管径不大于200mm时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管径大于200mm时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5m/s。

4.3.3  检测时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应在管道中轴线上,偏离度不应大于管径的10%。当对特殊形状的管道进行检测时,应适当调整摄像头位置并获得最佳图像。

▼ 展开条文说明4.3.3  我国的排水管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和矩形,蛋形管道国内少有,本条没有特别强调管道断面形状;圆形管道为“偏离应不大于管径的10%”,矩形管渠为“偏离应不大于短边的10%”。

4.3.4  将载有摄像镜头的爬行器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当检测起点与管段起点位置不一致时,应做补偿设置。

▼ 展开条文说明4.3.4  由于视角误差,爬行器在管口存在位置差,补偿设置应按管径不同而异,视角不同时差别不同。如果某段管道检测因故中途停止,排除故障后接着检测,则距离应该与中止前检测距离一致,不应重新将计数器归零。将载有镜头的爬行器摆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将计数器归零。对于大口径管道检测,应对镜头视角造成的检测起点与管道起始点的位置差做补偿设置。摄像头从起始检查井进入管道,摄像头的中线与管道的轴线重合。计数器的距离设置为从管道在检查井的入口点到摄像头聚焦点的长度,这个距离随镜头的类型和排水管道的直径不同而异。计数器归零的补偿设置方法示意参见图2。图2  计数器归零的补偿设置方法示意图

4.3.5  每一管段检测完成后,应根据电缆上的标记长度对计数器显示数值进行修正。

▼ 展开条文说明4.3.5  一段管道检测完毕后,计数器显示的距离数值可能与电缆上的标记长度有差异,为此应该进行修正,以减少距离误差。

4.3.6  直向摄影过程中,图像应保持正向水平,中途不应改变拍摄角度和焦距。

▼ 展开条文说明4.3.6  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设备调整不当,会发生摄影的图像位置反向或变位,致使判读困难,故本条予以规定。

4.3.7  在爬行器行进过程中,不应使用摄像镜头的变焦功能;当使用变焦功能时,爬行器应保持在静止状态。当需要爬行器继续行进时,应先将镜头的焦距恢复到最短焦距位置。

▼ 展开条文说明4.3.7  摄像镜头变焦时,图像则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在爬行器行进过程中,使用镜头的变焦功能,则由于图像模糊,看不清缺陷情况,很可能将存在的缺陷遗漏而不能记录下来。所以当需要使用变焦功能协助操作员看清管道缺陷时,爬行器应保持在静止状态。镜头的焦距恢复到最短焦距位置是指需要爬行器继续行进时,应先将焦距恢复到正常状态。

4.3.8  侧向摄影时,爬行器宜停止行进,变动拍摄角度和焦距以获得最佳图像。

4.3.9  管道检测过程中,录像资料不应产生画面暂停、间断记录、画面剪接的现象。

▼ 展开条文说明4.3.9  本条规定检测的录像资料应连续完整,不能有画面暂停、间断记录、画面剪接的现象,防止发生资料置换、代用行为。

4.3.10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应将爬行器在完全能够解析缺陷的位置至少停止10s,确保所拍摄的图像清晰完整。

▼ 展开条文说明4.3.10  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爬行器应停止行进,停留10s以上拍摄图像,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和完整,为以后的判读和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4.3.11  对各种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和量测,并填写现场记录表,记录表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4.3.11  现场检测工作应该填写记录表,这既是检测工作的需要,也是检测过程可追溯的依据之一。本规程规定了现场记录表的基本内容,以免由于记录的检测信息不完整或不合格而导致外业返工的情况发生。

4.4影像判读

4.4  影像判读

4.4.1  缺陷的类型、等级应在现场初步判读并记录。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复核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

▼ 展开条文说明4.4.1  排水管道检测必须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由复核人员对检测资料和记录进行复核,以免由于记录、标记不合格或影像资料因设备故障缺失等导致外业返工的情况发生。

4.4.2  缺陷尺寸可依据管径或相关物体的尺寸判定。

▼ 展开条文说明4.4.2  管道缺陷根据图像进行观察确定,缺陷尺寸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对于管道缺陷尺寸的判定,主要是根据参照物的尺寸采用比照的方法确定。

4.4.3  无法确定的缺陷类型或等级应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 展开条文说明4.4.3  无法确定的缺陷类型主要是指本规程第8章所列缺陷没有包括或在同一处具有2种以上管道缺陷特征且又难以定论时,应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4.4.4  缺陷图片宜采用现场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图片的方式,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观看录像截图的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4.4.4  由于在评估报告中需附缺陷图片,采用现场抓取时可以即时进行调节,直至获得最佳的图片,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4.4.5  对直向摄影和侧向摄影,每一处结构性缺陷抓取的图片数量不应少于1张。

5声纳检测5.1一般规定

5  声纳检测

5.1  一般规定

5.1.1  声纳检测时,管道内水深应大于300mm。

▼ 展开条文说明5.1.1  水吸收声纳波的能力很差,利用水和其他物质对声波的吸收能力不同,主动声纳装置向水中发射声波,通过接收水下物体的反射回波发现目标。目标距离可通过发射脉冲和回波到达的时间差进行测算,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管道的横断面图,可直观了解管道内壁及沉积的概况。声纳检测的必要条件是管道内应有足够的水深,300mm的水深是设备淹没在水下的最低要求。《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第3.3.11条也规定,“采用声纳检测时,管内水深不宜小于300mm”。

5.1.2  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1  探头受阻无法正常前行工作时;

   2  探头被水中异物缠绕或遮盖,无法显示完整的检测断面时;

   3  探头埋入泥沙致使图像变异时;

   4  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5.2检测设备

5.2  检测设备

5.2.1  检测设备应与管径相适应,探头的承载设备负重后不易滚动或倾斜。

▼ 展开条文说明5.2.1  为了保证声纳设备的检测效果,检测时设备应保持正确的方位。“不易滚动或倾斜”是指探头的承载设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5.2.2  声纳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扫描范围应大于所需检测的管道规格;

   2  125mm范围的分辨率应小于0.5mm;

   3  每密位均匀采样点数量不应小于250个。

▼ 展开条文说明5.2.2  声纳系统包括水下探头、连接电缆和带显示器声纳处理器。探头可安装在爬行器、牵引车或漂浮筏上,使其在管道内移动,连续采集信号。每一个发射/接收周期采样250点,每一个360°旋转执行400个周期。探头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用于管道检测的声纳解析能力强,检测系统的角解析度为0.9°(1密位),即该系统将一次检测的一个循环(圆周)分为400密位;而每密位又可分解成250个单位;因此,在125mm的管径上,解析度为0.5mm,而在直径达3m的上限也可测得12mm的解析度。

5.2.3  设备的倾斜传感器、滚动传感器应具备在±45°内的自动补偿功能。

▼ 展开条文说明5.2.3  倾斜和滚动传感器校准在±45°范围内,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所得读数将不可靠。在安装声纳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否则会造成被检测的管道图像颠倒。

5.2.4  设备结构应坚固、密封良好,应能在0℃~+4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5.3检测方法

5.3  检测方法

5.3.1  检测前应从被检管道中取水样通过实测声波速度对系统进行校准。

▼ 展开条文说明5.3.1  声纳检测是以水为介质,声波在不同的水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反射回来所显示的距离也不同。故在检测前,应从被检管道中取水样,根据测得的实际声波速度对系统进行校准。

5.3.2  声纳探头的推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并宜与管道轴线一致,滚动传感器标志应朝正上方。

▼ 展开条文说明5.3.2  探头的推进方向除了行进阻力有差别外,顺流行进与逆流行进相比,更易于使探头处于中间位置,故规定“宜与水流方向一致”。

5.3.3  声纳探头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并应调整电缆处于自然绷紧状态。

▼ 展开条文说明5.3.3  探头扫描的起始位置应设置在管口,将计数器归零。如果管道检测中途停止后需继续检测,则距离应该与中止前检测距离一致,不应重新将计数器归零。

5.3.4  声纳检测时,在距管段起始、终止检查井处应进行2m~3m长度的重复检测。

▼ 展开条文说明5.3.4  在距管段起始、终止检查井处应进行2m~3m长度的重复检测,其目的是消除扫描盲区。

5.3.5  承载工具宜采用在声纳探头位置镂空的漂浮器。

▼ 展开条文说明5.3.5  声纳探头的位置处采用镂空的漂浮器避免声波受阻的做法目前在国内外被普遍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5.3.6  在声纳探头前进或后退时,电缆应保持自然绷紧状态。

5.3.7  根据管径的不同,应按表5.3.7选择不同的脉冲宽度。

表5.3.7  脉冲宽度选择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5.3.7  脉冲宽度是扫描感应头发射的信号宽度,可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测量,它从4μs到20μs范围内被分为五个等级。本条列出的是典型的脉冲宽度和测量范围。

5.3.8  探头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被检测管道的规格,在规定采样间隔和管道变异处探头应停止行进,定点采集数据,停顿时间应大于一个扫描周期。

5.3.9  以普查为目的的采样点间距宜为5m,其他检查采样点间距宜为2m,存在异常的管段应加密采样。检测结果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格式填写排水管道检测现场记录表,并应按本规程附录C的格式绘制沉积状况纵断面图。

▼ 展开条文说明5.3.9  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工作量大,费用高。根据实践,声纳用于管道沉积状况的检查时,普查的采样点间隔距离定为5m,其他检查采样点的间距为2m,一般情况下可以完整地反映管段的沉积状况。当遇到污泥堵塞等异常情况时,则应加密采样。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示例参见图3。

5.4轮廓判读

5.4  轮廓判读

5.4.1  规定采样间隔和图形变异处的轮廓图应现场捕捉并进行数据保存。

▼ 展开条文说明5.4.1  声纳检测图形应现场捕捉,并进行数据保存,其目的是为了后续的内业进一步解读。规定的采样间隔应按本规程第5.3.9条设置,它是保证沉积纵断面图绘制质量的基本要求。图3  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示例

5.4.2  经校准后的检测断面线状测量误差应小于3%。

▼ 展开条文说明5.4.2  本条规定当绘制检测成果图时,图形表示的线性长度与实际物体线性长度的误差应小于3%。

5.4.3  声纳检测截取的轮廓图应标明管道轮廓线、管径、管道积泥深度线等信息。

5.4.4  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中应包括:路名(或路段名)、井号、管径、长度、流向、图像截取点纵距及对应的积泥深度、积泥百分比等文字说明。纵断面线应包括:管底线、管顶线、积泥高度线和管径的1/5高度线(虚线)。

▼ 展开条文说明5.4.4  用虚线表示的管径1/5高度线即管内淤积的允许深度线,又称及格线。

5.4.5  声纳轮廓图不应作为结构性缺陷的最终评判依据,应采用电视检测方式予以核实或以其他方式检测评估。

▼ 展开条文说明5.4.5  声纳检测除了能够提供专业的扫描图像对管道断面进行量化外,还能结合计算确定管道淤积程度、淤泥体积、淤积位置,计算清淤工程量。这种方法用于检测管道内部过水断面,从而了解管道功能性缺陷。声纳检测的优势在于可不断流进行检测,不足之处在于其仅能检测水面以下的管道状况,不能检测管道的裂缝等细节的结构性问题,故声纳轮廓图不应作为结构性缺陷的最终评判依据。

6管道潜望镜检测6.1一般规定

6  管道潜望镜检测

6.1  一般规定

6.1.1  管道潜望镜检测宜用于对管道内部状况进行初步判定。

6.1.2  管道潜望镜检测时,管内水位不宜大于管径的1/2,管段长度不宜大于50m。

▼ 展开条文说明6.1.2  管道潜望镜只能检测管内水面以上的情况,管内水位越深,可视的空间越小,能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少。光照的距离一般能达到30m~40m,一侧有效的观察距离大约仅为20m~30m,通过两侧的检测便能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了解,所以规定管道长度不宜大于50m。

6.1.3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1  管道潜望镜检测仪器的光源不能够保证影像清晰度时;

   2  镜头沾有泥浆、水沫或其他杂物等影响图像质量时;

   3  镜头浸入水中,无法看清管道状况时;

   4  管道充满雾气影响图像质量时;

   5  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6.1.4  管道潜望镜检测的结果仅可作为管道初步评估的依据。

▼ 展开条文说明6.1.4  管道潜望镜检测是利用电子摄像高倍变焦的技术,加上高质量的聚光、散光灯配合进行管道内窥检测,其优点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由于设备的局限,这种检测主要用来观察管道是否存在严重的堵塞、错口、渗漏等问题。对细微的结构性问题,不能提供很好的成果。如果对管道封堵后采用这种检测方法,能迅速得知管道的主要结构问题。对于管道里面有疑点的、看不清楚的缺陷需要采用闭路电视在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管道潜望镜不能代替闭路电视解决管道检测的全部问题。

6.2检测设备

6.2  检测设备

6.2.1  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应坚固、抗碰撞、防水密封良好,应可以快速、牢固地安装与拆卸,应能够在0℃~+50℃的气温条件下和潮湿、恶劣的排水管道环境中正常工作。

▼ 展开条文说明6.2.1  由于排水管道和检查井内的环境恶劣,设备受水淹、有害气体侵蚀、碰撞的事情随时发生,如果设备不具备良好的性能,则常常会使检测工作中断或无法进行。

6.2.2  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表6.2.2  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6.2.3  录制的影像资料应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回放和截图等操作。

▼ 展开条文说明6.2.3  管道潜望镜技术与传统的管道检查方法相比,安全性高,图像清晰,直观并可反复播放供业内人士研究,及时了解管道内部状况。因此,对于管道潜望镜检测依然要求录制影像资料,并且能够在计算机上对该资料进行操作。

6.3检测方法

6.3  检测方法

6.3.1  镜头中心应保持在管道竖向中心线的水面以上。

▼ 展开条文说明6.3.1  镜头保持在竖向中心线是为了在变焦过程中能比较清晰地看清楚管道内的整个情况,镜头保持在水面以上是观察的必要条件。

6.3.2  拍摄管道时,变动焦距不宜过快。拍摄缺陷时,应保持摄像头静止,调节镜头的焦距,并连续、清晰地拍摄10s以上。

▼ 展开条文说明6.3.2  管道潜望镜检测的方法:将镜头摆放在管口并对准被检测管道的延伸方向,镜头中心应保持在被检测管道圆周中心(水位低于管道直径1/3位置或无水时)或位于管道圆周中心的上部(水位不超过管道直径1/2位置时),调节镜头清晰度,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对灯光亮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对管道内部的状况进行拍摄。拍摄管道内部状况时通过拉伸镜头的焦距,连续、清晰地记录镜头能够捕捉的最大长度,如果变焦过快看不清楚管道状况,容易晃过缺陷,造成缺陷遗漏;当发现缺陷后,镜头对准缺陷调节焦距直至清晰显示时保持静止10s以上,给准确判读留有充分的资料。

6.3.3  拍摄检查井内壁时,应保持摄像头无盲点地均匀慢速移动。拍摄缺陷时,应保持摄像头静止,并连续拍摄10s以上。

▼ 展开条文说明6.3.3  拍摄检查井内壁时,由于镜头距井壁的距离短,镜头移动速度对观察的效果影响很大,故应保持缓慢、连续、均匀地移动镜头,才能得到井内的清晰图像。

6.3.4  对各种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和记录,并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格式填写现场记录表。

6.3.5  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名确认。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7传统方法检查7.1一般规定

7  传统方法检查

7.1  一般规定

7.1.1  传统方法检查宜用于管道养护时的日常性检查,以大修为目的的结构性检查宜采用电视检测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7.1.1  排水管道检测已有很长的历史,传统的管道检查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适用范围窄,局限性大,很难适应管道内水位很高的情况,几种传统检查方法的特点见表1。表1  排水管道传统检查方法及特点

传统的排水管道养护检查的主要方法为打开井盖,用量泥杆(或量泥斗)等简易工具检查排水管道检查口处的积泥深度,以此判定整个管道的积泥情况。该方法不能检测管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性状况,如管道内部结垢、障碍物、破裂等。显然,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排水管道内部状况的检查。新的管道检测技术与传统的管道检查技术相比,主要有安全性高、图像清晰、直观并可反复播放供业内人士研究的特点,为管道修复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电视检测技术对环境要求很高,特别是在作管道结构完好性检查时,必须是在低水位条件下,且要求在检测前需对管道进行清洗,这需要相应的配合工作。本条规定结构性检查“宜”采用电视检测方法,主要是考虑人员进入管内检查的安全性差和工作条件恶劣等情况,有条件时尽量不采用人员进入管内检查。当采用人员进入管道内检查时,则检查所测的数据和拍摄的照片同样是结构性检查的可靠成果。

7.1.2  人员进入排水管道内部检查时,应同时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  管径不得小于0.8m;

   2  管内流速不得大于0.5m/s;

   3  水深不得大于0.5m;

   4  充满度不得大于50%。

▼ 展开条文说明7.1.2  由于维护作业人员躬身高度一般在1m左右,直径800mm是人员能够在管道内躬身行走的最小尺寸,且作业人员长时间在小于800mm的管道中躬身,行动不便、呼吸不畅、操作困难;流速大于0.5m/s时,作业人员无法站稳,行走困难,作业难度和危险性随之增加,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本条引用《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第3.3.8条。

7.1.3  当具备直接量测条件时,应根据需要对缺陷进行测量并予以记录。

▼ 展开条文说明7.1.3  人工进入管内检查时,主要是凭眼睛观察并对管道缺陷进行描述,但是对裂缝宽度等缺陷尺寸的确定,应直接量测,定量化描述。

7.1.4  当采用传统方法检查不能判别或不能准确判别管道各类缺陷时,应采用仪器设备辅助检查确认。

▼ 展开条文说明7.1.4  有些传统检查方法仅能得到粗略的结果,例如观察同一管段两端检查井内的水位,可以确定管道是否堵塞;观察检查井内的水质成分变化,如上游检查井中为正常的雨污水,下游检查井内如流出的是黄泥浆水,说明管道中间有断裂或塌陷,但是断裂和塌陷的具体状况仅通过这种观察法不能确定,需另外采用仪器设备(如闭路电视、管道潜望镜等)进行确认检查。

7.1.5  检查过河倒虹管前,当需要抽空管道时,应先进行抗浮验算。

▼ 展开条文说明7.1.5  过河管道在水面以下,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由于过河管道上部的覆盖层厚度经过河水的冲刷可能变化较大,覆盖层厚度不足,一旦管道被抽空后,管顶覆土的下压力不足以抵抗浮力时,管道将会上浮,造成事故。因此,水下管道需要抽空进行检测时,首先应对现场的管道埋设情况进行调查,抗浮验算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抽空作业。

7.1.6  在检查过程中宜采集沉积物的泥样,并判断管道的异常运行状况。

7.1.7  检查人员进入管内检查时,必须拴有带距离刻度的安全绳,地面人员应及时记录缺陷的位置。(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7-2022)

▼ 展开条文说明7.1.7  检查人员进入管内检查,应该拴有距离刻度的安全绳,一方面是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帮助检查人员撤离管道,保障检查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检查人员发现管道缺陷向地面记录人员报告情况时,地面人员确定缺陷的距离。此条规定涉及人身安全,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款。

7.2目视检查

7.2  目视检查

7.2.1  地面巡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面巡视主要内容应包括:

       1)管道上方路面沉降、裂缝和积水情况;

       2)检查井冒溢和雨水口积水情况;

       3)井盖、盖框完好程度;

       4)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的异味;

       5)其他异常情况。

   2  地面巡视检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填写检查井检查记录表和雨水口检查记录表。

▼ 展开条文说明7.2.1  地面巡视可以观察沿线路面是否有凹陷或裂缝及检查井地面以上的外观情况。第1款中“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的异味”是指是否存在有毒和可燃性气体。

7.2.2  人员进入管内检查时,应采用摄像或摄影的记录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制作检查管段的标示牌,标示牌的尺寸不宜小于210mm×147mm。标示牌应注明检查地点、起始井编号、结束井编号、检查日期。

   2  当发现缺陷时,应在标示牌上注明距离,将标示牌靠近缺陷拍摄照片,记录人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填写现场记录表。

   3  照片分辨率不应低于300万像素,录像的分辨率不应低于30万像素。

   4  检测后应整理照片,每一处结构性缺陷应配正向和侧向照片各不少于1张,并对应附注文字说明。

▼ 展开条文说明7.2.2  人员进入管道内观察检查时,要求采用摄影或摄像的方式记录缺陷状况。距离标示(包括垂直标线、距离数字)与标示牌相结合,所拍摄的影像资料才具有可追溯性的价值,才能对缺陷反复研究、判读,为制定修复方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文字说明应按照现场检测记录表的内容详细记录缺陷位置、属性、代码、等级和数量。

7.2.3  进入管道的检查人员应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携带防爆照明灯具和通信设备。在管道检查过程中,管内人员应随时与地面人员保持通信联系。

▼ 展开条文说明7.2.3  隔离式防毒面具是一种使呼吸器官可以完全与外界空气隔绝,面具内的储氧瓶或产氧装置产生的氧气供人呼吸的个人防护器材。这种供氧面具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通过面罩保持了人体呼吸器官及眼面部与环境危险空气之间较好的隔绝效果,具备较高的防护系数,多用于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毒性强、浓度高、性质不明或氧含量不足等高危险陛场所和受作业环境限制而不易达到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以及特殊危险场所作业或救援作业。当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时,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压力表,并做好记录。氧气呼吸器也称储氧式防毒面具,以压缩气体钢瓶为气源,钢瓶中盛装压缩氧气。根据呼出气体是否排放到外界,可分为开路式和闭路式氧气呼吸器两大类。前者呼出气体直接经呼气活门排放到外界,由于使用氧气呼吸装具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高,造成排水管道内的氧含量增加,当管道内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时,氧含量的增加导致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加大。基于以上因素,《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2009第6.0.1条规定“井下作业时,应使用隔离式防护面具,不应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半隔离式防护面具以及氧气呼吸设备”。在管道检查过程中,地面人员应密切注意井下情况,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系。当管道内人员发生不测时,及时救助,确保管内人员的安全。

7.2.4  检查人员自进入检查井开始,在管道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当进入管道的人员遇到难以穿越的障碍时,不得强行通过,应立即停止检测。(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7-2022)

▼ 展开条文说明7.2.4  下井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面狭窄,通气性差,作业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有的存有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稍有不慎或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的死亡事故。因此,井下作业如需时间较长,应轮流下井,如井下作业人员有头晕、腿软、憋气、恶心等不适感,必须立即上井休息。本条规定管内检查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h,既是保障检查人员身心健康和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检测工作质量的需要。如果遇到难以穿越的障碍时强行通过,发生险情时则难以及时撤出和施救,对检查人员没有安全保障。此条规定涉及人身安全,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款。

7.2.5  进入管内检查宜2人同时进行,地面辅助、监护人员不应少于3人。

▼ 展开条文说明7.2.5  管内检查要求2人一组同时进行,主要是控制灯光、测量距离、画标示线、举标示牌和拍照需要互相配合,另外对于不安全因素能够及时发现,互相提醒;地面配备的人员应由联系观察人员、记录人员和安全监护人员组成。

7.2.6  当待检管道邻近基坑或水体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对管道进行安全性鉴定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管道。(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7-2022)

▼ 展开条文说明7.2.6  基坑工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坑壁变形、坑壁裂缝、坑壁坍塌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管道敷设在该影响区域内或毗邻水体,存在安全隐患,在未进行管道安全性鉴定的情况下,检查人员不得进入管内作业。此条是强制性条款。

7.3简易工具检查

7.3  简易工具检查

7.3.1  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和管道运行状况选择合适的简易工具。各种简易工具的适用范围宜符合表7.3.1的要求。

表7.3.1  简易工具适用范围

7.3.2  当检查小型管道阻塞情况或连接状况时,可采用竹片或钢带由井口送入管道内的方式进行,人员不宜下井送递竹片或钢带。

▼ 展开条文说明7.3.2  用人力将竹片、钢条等工具推入管道内,顶推淤积阻塞部位或扰动沉积淤泥,既可以检查管道阻塞情况,又可达到疏通的目的。竹片至今还是我国疏通小型管道的主要工具。竹片(玻璃钢竹片)检查或疏通适用于管径为200mm~800mm且管顶距地面不超过2m的管道。

7.3.3  在管内无水或水位很低的情况下,可采用反光镜检查。

▼ 展开条文说明7.3.3  通过反光镜把日光折射到管道内,观察管道的堵塞、错口等情况。采用反光镜检查时,打开两端井盖,保持管内足够的自然光照度,宜在晴朗的天气时进行。反光镜检查适用于直管,较长管段则不适合使用。镜检用于判断管道是否需要清洗和清洗后的评价,能发现管道的错口、径流受阻和塌陷等情况。

7.3.4  量泥斗可用于检测管口或检查井内的淤泥和积沙厚度。当采用量泥斗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量泥斗用于检查井底或离管口500mm以内的管道内软性积泥厚度量测;

   2  当使用Z字形量泥斗检查管道时,应将全部泥斗伸入管口取样;

   3  量泥斗的取泥斗间隔宜为25mm,量测积泥深度的误差应小于50mm。

▼ 展开条文说明7.3.4  量泥斗在上海应用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检查稀薄的污泥。量泥斗主要由操作手柄、小漏斗组成;漏斗滤水小口的孔径大约3mm,过小来不及漏水,过大会使污泥流失;漏斗上口离管底的高度依次为5、7.5、10、12.5、15、17.5、20、22.5、25cm,参见图4。量泥斗按照使用部位可分为直杆形和Z字形两种,前者用于检查井积泥检测,后者用于管内积泥检测;Z字形量泥斗的圆钢被弯折成Z字形,其水平段伸入管内的长度约为50cm;使用时漏斗上口应保持水平,参见图5。图4 Z字形量泥斗构造图

7.3.5  当采用激光笔检测时,管内水位不宜超过管径的三分之一。

▼ 展开条文说明7.3.5  激光笔是利用激光穿透性强的特点,在一端检查井内沿管道射出光线,另一端检查井内能否接收到激光点,可以检查管道内部的通透性情况。该工具可定性检查管道严重沉积、塌陷、错口等堵塞性的缺陷。图5  量泥斗检查示意图

7.4潜水检查

7.4  潜水检查

7.4.1  采用潜水方式检查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1200mm,流速不得大于0.5m/s。

▼ 展开条文说明7.4.1  引自《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第3.3.12条。

7.4.2  潜水检查仅可作为初步判断重度淤积、异物、树根侵入、塌陷、错口、脱节、胶圈脱落等缺陷的依据。当需确认时,应排空管道并采用电视检测。

▼ 展开条文说明7.4.2  大管径排水管道由于封堵、导流困难,检测前的预处理工作难度大,特别是满水时为了急于了解管道是否出现问题,有时采用潜水员触摸的方式进行检测。潜水检查一般是潜水员沿着管壁逐步向管道深处摸去,检查管道是否出现裂缝、脱节、异物等状况,待返回地面后凭借回忆报告自己检查的结果,主观判断占有很大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但费用高,而且无法对管道内的状况进行正确、系统的评估。故本条规定,当发现缺陷后应采用电视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7.4.3  潜水检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获取管径、水深、流速数据,当流速超过本规程第7.4.1条的规定时,应做减速处理;

   2  穿戴潜水服和负重压铅,拴安全信号绳并通气作呼吸检查;

   3  调试通信装置使之畅通;

   4  缓慢下井;

   5  管道接口处逐一触摸;

   6  地面人员及时记录缺陷的位置。

▼ 展开条文说明7.4.3  每次潜水作业前,潜水员必须明确了解自己的潜水深度、工作内容及作业部位。在潜水作业前,须对潜水员进行体格检查,并仔细询问饮食、睡眠、情绪、体力等情况。潜水员在潜水前必须扣好安全信号绳,并向信绳员讲清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潜水员发现情况时,应及时通过安全信号绳或用对讲机向地面人员报告,并由地面记录员当场记录。当采用空气饱和模式潜水时,潜水员宜穿着轻装式潜水服,潜水员呼吸应由地面储气装置通过脐带管供给,气压表在潜水员下井前应进行调校。在潜水员下潜作业中,应由专人观察气压表。当采用自携式呼吸器进行空气饱和潜水时,潜水员本人在下水前应佩带后仔细检查呼吸设备。潜水员发现问题及时向地面报告并当场记录,目的是避免回到地面凭记忆讲述时会忘记许多细节,也便于地面指挥人员及时向潜水员询问情况。

7.4.4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潜水检查并立即出水回到地面。

   1  遭遇障碍或管道变形难以通过;

   2  流速突然加快或水位突然升高;

   3  潜水检查员身体突然感觉不适;

   4  潜水检查员接地面指挥员或信绳员停止作业的警报信号。

▼ 展开条文说明7.4.4  本条所列的几种情况将影响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故规定出现这些情况时应中止检测,回到地面。

7.4.5  潜水检查员在水下进行检查工作时,应保持头部高于脚部。

8管道评估8.1一般规定

8  管道评估

8.1  一般规定

8.1.1  管道评估应依据检测资料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8.1.1  管道评估应根据检测资料进行。本条所述的检测资料包括现场记录表、影像资料等。

8.1.2  管道评估工作宜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8.1.2  由于管道评估是根据检测资料对缺陷进行判读打分,填写相应的表格,计算相关的参数,工作繁琐。为了提高效率,提倡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道的评估工作。

8.1.3  当缺陷沿管道纵向的尺寸不大于1m时,长度应按1m计算。

8.1.4  当管道纵向1m范围内两个以上缺陷同时出现时,分值应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的结果超过10分时,应按10分计。

▼ 展开条文说明8.1.4  当缺陷是连续性缺陷(纵向破裂、变形、纵向腐蚀、起伏、纵向渗漏、沉积、结垢)且长度大于1m时,按实际长度计算;当缺陷是局部性缺陷(环向破裂、环向腐蚀、错口、脱节、接口材料脱落、支管暗接、异物穿入、环向渗漏、障碍物、残墙、坝根、树根)且纵向长度不大于1m时,长度按1m计算。当在1m长度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缺陷时,该1m长度内各缺陷分值叠加,如果叠加值大于10分,按10分计算,叠加后该1m长度的缺陷按一个缺陷计算(相当于一个综合性缺陷)。

8.1.5  管道评估应以管段为最小评估单位。当对多个管段或区域管道进行检测时,应列出各评估等级管段数量占全部管段数量的比例。当连续检测长度超过5km时,应作总体评估。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8.2检测项目名称、代码及等级

8.2  检测项目名称、代码及等级

8.2.1  本规程已规定的代码应采用两个汉字拼音首个字母组合表示,未规定的代码应采用与此相同的确定原则,但不得与已规定的代码重名。

▼ 展开条文说明8.2.1  本规程的代码根据缺陷、结构或附属设施名称的两个关键字的汉语拼音字头组合表示,已规定的代码在本规程中列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当出现本规程未包括的项目时,代码的确定原则应符合本条的规定。代码主要用于国外进口仪器的操作软件不是中文显示时使用,如软件是中文显示时则可不采用代码。

8.2.2  管道缺陷等级应按表8.2.2规定分类。

表8.2.2  缺陷等级分类表

▼ 展开条文说明8.2.2  本规程规定的缺陷等级主要分为4级,根据缺陷的危害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和相应的等级。分值和等级的确定原则是:具有相同严重程度的缺陷具有相同的等级。

8.2.3  结构性缺陷的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表8.2.3  结构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

   注:表中缺陷等级定义区域X的范围为x~y时,其界限的意义是,x<X≤y。

▼ 展开条文说明8.2.3  结构性缺陷中,管道腐蚀的缺陷等级数量定为3个等级,接口材料脱落的缺陷等级数量定为2个等级。当腐蚀已经形成了空洞,钢筋变形,这种程度已经达到4级破裂,即将坍塌,此时该缺陷在判读上和4级破裂难以区分,故将第4级腐蚀缺陷纳入第4级破裂,不再设第4级腐蚀缺陷。接口材料脱落的缺陷,细微差别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区别,胶圈接口材料的脱落在管内占的面积比例不高,为了方便判读,仅区分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胶圈脱落两种情况,分为两个等级,结构性缺陷说明见表2。表2  结构性缺陷说明

8.2.4  功能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应符合表8.2.4的规定。

表8.2.4  功能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

   注:表中缺陷等级定义的区域X的范围为x~y时,其界限的意义是x<X≤y。

▼ 展开条文说明8.2.4  功能性缺陷的有关说明见表3。管道结构性缺陷等级划分及样图见表4,管道功能性缺陷等级划分及样图见表5。表3  功能性缺陷说明表4  管道结构性缺陷等级划分及样图表5  管道功能性缺陷等级划分及样图

8.2.5  特殊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名称、代码和定义应符合表8.2.5的规定。

表8.2.5  特殊结构及附属设施名称、代码和定义

▼ 展开条文说明8.2.5  特殊结构及附属设施的代码主要用于检测记录表和影像资料录制时录像画面嵌入的内容表达。

8.2.6  操作状态名称和代码应符合表8.2.6的规定。

表8.2.6  操作状态名称和代码

▼ 展开条文说明8.2.6  操作状态名称和代码用于影像资料录制时设备工作的状态等关键点的位置记录。

8.3结构性状况评估

8.3  结构性状况评估

8.3.1  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

         Smax——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管段结构性缺陷中损坏最严重处的分值;

         S——管段损坏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平均分值。

▼ 展开条文说明8.3.1  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F的确定,是对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经比较取大值而得。本规程的管段结构性参数的确定是依据排水管道缺陷的开关效应原理,即一处受阻,全线不通。因此,管段的损坏状况等级取决于该管段中最严重的缺陷。

8.3.2  管段损坏状况参数S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段损坏状况参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n——管段的结构性缺陷数量;

         n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缺陷数量;

         n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数量;

         Pi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8.2.3取值;

         Pi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8.2.3取值;

         α——结构性缺陷影响系数,与缺陷间距有关。当缺陷的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时,α=1.1。

   2  当管段存在结构性缺陷时,结构性缺陷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M——管段结构性缺陷密度;

         L——管段长度(m);

         Li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结构性缺陷长度(m);

         Li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结构性缺陷长度(m)。

▼ 展开条文说明8.3.2  管段损坏状况参数是缺陷分值的计算结果,S是管段各缺陷分值的算术平均值,Smax是管段各缺陷分值中的最高分值。管段结构性缺陷密度是基于管段缺陷平均值S时,对应S的缺陷总长度占管段长度的比值。该缺陷总长度是计算值,并不是管段的实际缺陷长度。缺陷密度值越大,表示该管段的缺陷数量越多。管段的缺陷密度与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的平均值S配套使用。平均值S表示缺陷的严重程度,缺陷密度表示缺陷量的程度。

8.3.3  管段结构性缺陷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8.3.3-1的规定。管段结构性缺陷类型评估可按表8.3.3-2确定。

表8.3.3-1  管段结构性缺陷等级评定对照表

表8.3.3-2  管段结构性缺陷类型评估参考表

▼ 展开条文说明8.3.3  在进行管段的结构性缺陷评估时应确定缺陷等级,结构性缺陷参数F是比较了管段缺陷最高分和平均分后的缺陷分值,该参数的等级与缺陷分值对应的等级一致。管段的结构性缺陷等级仅是管体结构本身的病害状况,没有结合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管段结构性缺陷类型指的是对管段评估给予局部缺陷还是整体缺陷进行综合性定义的参考值。

8.3.4  管段修复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I——管段修复指数;

         K——地区重要性参数,可按表8.3.4-1的规定确定;

         E——管道重要性参数,可按表8.3.4-2的规定确定;

         T——土质影响参数,可按表8.3.4-3的规定确定。

表8.3.4-1  地区重要性参数K

表8.3.4-2  管道重要性参数E

表8.3.4-3  土质影响参数T

▼ 展开条文说明8.3.4  管段的修复指数是在确定管段本体结构缺陷等级后,再综合管道重要性与环境因素,表示管段修复紧迫性的指标。管道只要有缺陷,就需要修复。但是如果需要修复的管道多,在修复力量有限、修复队伍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制定管道的修复计划就应该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缺陷对周围的影响程度,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制定修复计划。修复指数是制定修复计划的依据。地区重要性参数考虑了管道敷设区域附近建筑物重要性,如果管道堵塞或者管道破坏,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影响也不同。建筑类别参考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该标准中第3.0.1条,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考虑的因素:“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由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和本规程地区重要性参数中的建筑重要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因素,所以本规程关于地区重要性参数的确定,考虑了管道附近建筑物的重要性因素。管径大小基本可以反映管道的重要性,目前各国没有统一的大、中、小排水管道划分标准,本规程采用《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07第3.1.8条关于排水管道按管径划分为小型管、中型管、大型管和特大型管的标准。埋设于粉砂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类土、红黏土的管道,由于土层对水敏感,一旦管道出现缺陷,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处于粉砂层的管道,如果管道存在漏水,则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流砂现象,掏空管道基础,加速管道破坏。湿陷性黄土是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导致建筑物破坏。我国黄土分布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湿陷性的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甘肃、陕西、山西、宁夏、河南、青海等省区,地理位置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地带,其物质主要来源于沙漠与戈壁,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膨胀量较小,但失水收缩较明显。管道存在漏水现象时,地基迅速下沉,造成管道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破坏。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一种具有特殊变形性质的黏性土,其土中含有较多的黏粒及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成分,它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并且这种作用循环可逆,具有这种膨胀和收缩性的土,称为膨胀土。管道存在漏水现象时,将会引起此种地基土变形,造成管道破坏。淤泥类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海滨、湖泊、沼泽、河滩)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含有较多有机物、未固结的饱和软弱粉质黏性土。我国淤泥类土按成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沿海沉积淤泥类土,一类是内陆和山区湖盆地及山前谷地沉积地淤泥类土。其特点是透水性弱、强度低、压缩性高,状态为软塑状态,一经扰动,结构破坏,处于流动状态。当管道存在破裂、错口、脱节时,淤泥被挤入管道,造成地基沉降,地面塌陷,破坏管道。红黏土是指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质泥岩等),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而成的残积、坡积或残—坡积的褐红色、棕红色或黄褐色的高塑性黏土。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安徽、四川东部等。有些地区的红黏土受水浸湿后体积膨胀,干燥失水后体积收缩,具有胀缩性。当管道存在漏水现象时,将会引起地基变形,造成管道破坏。

8.3.5  管段的修复等级应符合表8.3.5的规定。

表8.3.5  管段修复等级划分

▼ 展开条文说明8.3.5  本条是根据修复指数确定修复等级,等级越高,修复的紧迫性越大。表8.3.5与本规程第8.3.3条配合使用。

8.4功能性状况评估

8.4  功能性状况评估

8.4.1  管段功能性缺陷参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管段功能性缺陷参数;

         Ymax——管段运行状况参数,功能性缺陷中最严重处的分值;

         Y——管段运行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功能性缺陷平均分值。

8.4.2  运行状况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段运行状况参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管段的功能性缺陷数量;

         m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缺陷数量;

         m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数量;

         Pi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8.2.4取值;

         Pi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分值,按表8.2.4取值;

         β——功能性缺陷影响系数,与缺陷间距有关;当缺陷的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时,β=1.1。

   2  当管段存在功能性缺陷时,功能性缺陷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YM——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

         L——管段长度;

         Li1——纵向净距大于1.5m的功能性缺陷长度;

         Li2——纵向净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功能性缺陷长度。

▼ 展开条文说明8.4.2  管段运行状况系数是缺陷分值的计算结果,Y是管段各缺陷分值的算术平均值,Ymax是管段各缺陷分值中的最高分。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是基于管段平均缺陷值Y时的缺陷总长度占管段长度的比值,该缺陷密度是计算值,并不是管段缺陷的实际密度,缺陷密度值越大,表示该管段的缺陷数量越多。管段的缺陷密度与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的平均值Y配套使用。平均值Y表示缺陷的严重程度,缺陷密度表示缺陷量的程度。

8.4.3  管段功能性缺陷等级评定应符合表8.4.3-1的规定。管段功能性缺陷类型评估可按表8.4.3-2确定。

表8.4.3-1  功能性缺陷等级评定

表8.4.3-2  管段功能性缺陷类型评估

8.4.4  管段养护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I——管段养护指数;

         K——地区重要性参数,可按表8.3.4-1的规定确定;

         E——管道重要性参数,可按表8.3.4-2的规定确定。

▼ 展开条文说明8.4.4  在进行管段的功能性缺陷评估时应确定缺陷等级,功能性缺陷参数G是比较了管段缺陷最高分和平均分后的缺陷分值,该参数的等级与缺陷分值对应的等级一致。管段的功能性缺陷等级仅是管段内部运行状况的受影响程度,没有结合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管段的养护指数是在确定管段功能性缺陷等级后,再综合考虑管道重要性与环境因素,表示管段养护紧迫性的指标。由于管道功能性缺陷仅涉及管道内部运行状况的受影响程度,与管道埋设的土质条件无关,故养护指数的计算没有将土质影响参数考虑在内。如果管道存在缺陷,且需要养护的管道多,在养护力量有限、养护队伍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制定管道的养护计划就应该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缺陷发生后对服务区域内的影响程度,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制定养护计划。养护指数是制定养护计划的依据。

8.4.5  管段的养护等级应符合表8.4.5的规定。

表8.4.5  管段养护等级划分

9检查井和雨水口检查

9  检查井和雨水口检查

9.0.1  检查井检查应在管道检测之前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9.0.1  检查井主要作为管线运行情况检查和疏通的操作空间,管线改变高程、改变坡度、改变管径、改变方向的衔接位置。同时,排水支管汇入主干管道也通过检查井完成连接。检查井是管道检测的出入口,在进行管道检测前,首先应对检查井进行检查,这不仅是因为检查井是管道系统检查的内容之一,还因为先对检查井进行检查是管道检测准备工作、安全工作和有效工作的基础条件。

9.0.2  检查井检查的基本内容应符合表9.0.2-1的规定,雨水口检查的基本内容应符合表9.0.2-2的规定。检查井和雨水口检查时应现场填写记录表格,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表9.0.2-1  检查井检查的基本项目

表9.0.2-2 雨水口检查的基本项目

9.0.3  塑料检查井检查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程第9.0.2条的规定以外,还应检查井筒变形、接口密封状况。

▼ 展开条文说明9.0.3  塑料检查井采用工业化生产,产品尺寸精确,施工安装较砖砌检查井简便,从基础施工到井体安装、连管安装的施工周期较砖砌检查井大为缩短,解决了塑料排水管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管道施工快,检查井施工慢”的问题,只有当检查井的施工速度也相应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方便快速的优越性。随着塑料检查井的推广应用,塑料检查井的产品质量和施工安装工艺已基本成熟。建设部2007年第659号公告《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第124项规定,要优先采用塑料检查井。随着塑料检查井的大量使用,应该将其纳入检查的范围。根据塑料检查井的特点,井周围的回填材料和密实度对塑料检查井安全使用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井筒变形、井筒与管道连接处破裂或密封胶圈脱落。

9.0.4  当对检查井内两条及以上的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进行排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井内出水管道应采用罗马数字Ⅰ、Ⅱ……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表示;

   2  检查井内进水管道应以出水管道Ⅰ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B、C……顺序分别表示;

   3  当在垂直方向有重叠管道时,应按其投影到井底平面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4  各流向的管道编号应采用与之相连的下游井或上游井的编号标注。

▼ 展开条文说明9.0.4  一个检查井连接的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如果超过两条,当需要对管道排序时,排序方法见图6。图6  检查井内管道排序方法

10成果资料

10  成果资料

10.0.1  检测工作结束后应编写检测与评估报告。

▼ 展开条文说明10.0.1  检测与评估报告是管道检测工作的成果体现。检测报告应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文字应尽量做到简洁清晰、重点突出、文理通顺、结论明确。

10.0.2  检测与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描述任务及管道概况,包括任务来源、检测与评估的目的和要求、被检管段的平面位置图、被检管段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检测时的天气和环境、检测日期、主要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等;

   2  应记录现场踏勘成果,应按本规程附录C的要求绘制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填写排水管道缺陷统计表、管段状况评估表、检查井检查情况汇总表;

   3  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填写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

   4  应说明现场作业和管道评估的标准依据、采用的仪器和技术方法,以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5  应提出检测与评估的结论与建议。

▼ 展开条文说明10.0.2  检测与评估报告内容中包括4个主要内容:1  管道概况包括检测任务的基本情况,检测实施的基本情况,检测环境的基本情况;2  检测成果汇总情况。管段状况评估表是管道检测后基本状况汇总表,既包括管段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检测前已有的信息,有些可能是检测过程中补充的信息,也包括对结构性状况和功能性状况的综合评价,其信息内容包括最大缺陷值、平均缺陷值、缺陷等级、缺陷密度、修复(养护)指数;3  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是经过对管段影像资料的判读结合现场记录对缺陷的诊断结果,并配有缺陷图片,是管段修复或养护的最基本依据;4  技术措施是管道检测和评估所依据的标准、检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检测方法包括采用哪种检测方法,技术方法包括管道的封堵方法、临时排水方案、清洗方法,如采用仪器检测,还应包括设备在管道内移动的方法(例如声纳探头可安装在爬行器、牵引车或漂浮筏上)等。采用的仪器设备是对影像资料和工作质量的间接佐证,所以应在报告中体现。技术措施应该在检测前的技术方案中确定,但是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时可能有所调整,故报告中的技术措施应为实施的技术措施。管道评估所采用的标准依据不同,则结论也不同。所以管道评估依据的标准是检测报告的内容之一。

10.0.3  提交的检测与评估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任务书、技术设计书。

   2  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资料。

   3  现场工作记录资料,包括:

       1)检测单位、监督单位等代表签字的证明资料;

       2)排水管道现场踏勘记录、检测现场记录表、检查井检查记录表、雨水口检查记录表、工作地点示意图、现场照片。

   4  检测与评估报告。

   5  影像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10.0.3  检测资料是在管道检测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料。管道检测过程的真实记录是管道检测后运行、管理、维修、改扩建、技改、恢复等工作的重要资料,只有真实准确、齐全完整、标准规范的资料才能为管道的维修、保养等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资料主要包括依据性文件、凭证资料、检测资料、成果资料等。任务书是接收委托、进行检测的依据性文件;技术设计书是检测设计方案,检测单位编制的检测方案经过委托单位审核认可后,即成为检测工作操作的依据性文件;凭证资料即检测的基础性资料,是指收集到的管线图、工程地质等现场自然状况资料。影像资料(保存于录像光盘或其他外存储器)是检测结果的重要资料之一,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制作。在光盘(或其他外存储器)封面上应写明任务名称、管段编号及检测单位等相关信息。检测与评估报告、检测记录表和影像资料是反映管道检测的主要资料,是管道检测任务验收和日常养护的重要依据。因此,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资料应与检测与评估报告一并提交。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 附录A检测影像资料版头格式和基本内容

附录A 检测影像资料版头格式和基本内容

A.0.1 当对每一管段摄影前,检测录像资料开始时,应编写并录制检测影像资料版头对被检测管段进行文字标注,检测影像资料版头格式和基本内容应按图A编制。当软件为中文显示时,可不录入代码。

图A 检测影像资料版头格式和基本内容

 附录B现场记录表

附录B 现场记录表

B.0.1 排水管道检测现场记录应按表B.0.1填写。

表B.0.1 排水管道检测现场记录表

B.0.2 检查井检查记录应按表B.0.2填写。

表B.0.2 检查井检查记录表

B.0.3 雨水口检查记录应按表B.0.3填写。

表B.0.3 雨水口检查记录表

 附录C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格式

附录C 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格式

图C 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格式

 附录D检测成果表

附录D 检测成果表

D.0.1 排水管道缺陷统计应按表D.0.1填写。

表D.0.1 排水管道缺陷统计表

(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

D.0.2 管段状况评估应按表D.0.2填写。

D.0.3 检查井检查情况汇总应按表D.0.3填写。

表D.0.2 管段状况评估表

表D.0.3 检查井检查情况汇总表

D.0.4 排水管道检测成果应按表D.0.4填写。

表D.0.4 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81-2012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 3836

2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

3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