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核导弹在空中被拦截,是否会产生核爆炸和核辐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拦截核弹头 一旦核导弹在空中被拦截,是否会产生核爆炸和核辐射?

一旦核导弹在空中被拦截,是否会产生核爆炸和核辐射?

2023-11-29 0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核武器自应用到实战中以后,因为其自身强大的杀伤力和毁灭力也成为了众多国家强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一方面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在想方设法提升核弹头的爆炸当量、提升核弹头的发射载具——弹道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以谋求在未来核大战中占据上风优势。另一方面在发展进攻的核导弹之际,有的国家也早已开始了专用于拦截核导弹的反导系统,比如美国现阶段就装备了专用于拦截洲际导弹的TMD中段反导、萨德初段反导等多种反导拦截系统。猜想一下在实战中反导系统成功拦截摧毁了装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时,装载在洲际导弹内的核弹头会不会因此而引爆产生核爆炸和核辐射呢?

  

  首先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基本不成立,因为早在世界上第一枚被用于实战化的原子弹“小男孩”身上,科研人员为了防止核弹被不可控因素引爆产生不可逆转的毁灭杀伤,在设计结果上就预防了这种风险发生。比如小男孩和胖子这两枚在被动安全设计上,因为核弹头内部的核装药要想被引爆,就需要高密度炸药产生的强大中子持续轰击才能引爆核装药继而产生核裂变过程中的链式反应,但是这些高密度炸药都是“高能钝感炸药”,这种炸药的特性是敏感度非常低,无论遇到撞击还是外界攻击,这些炸药都不会发生爆炸。这就意味着如果核弹内部的炸药没有正常启动,那么核弹也无法引爆。

  

  后面随着技术的升级,在核弹头的安全防护上也有了更为高等级的安全设计,比如我们经常在新闻或者电影中看到某个国家总统身边携带的“核弹发射箱”,不仅能够控制发射核弹,而且还能主动摧毁发射途中的核弹从而主动放弃攻击或者反击。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战争中能够达到上百万吨爆炸当量的大威力核弹头被实战化部署后,在备战部署存放期间,核弹内的核装药和引爆装置是分开放置的,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存放的核弹头突然引爆的风险发生,等到需要发射前再组装到一起,从而形成备战化的核导弹。

  

  但是这种只能适用于未发射前的核弹,发射出去的核弹该如何预防被不可控因素引爆也是有专门设计的,比如现代很多热核弹头内部除了常规的物理引爆结构设计外,在整个核弹头内部包括核燃料和电子设备全部采用绝缘材料来杜绝核弹头内部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引爆从而引爆整个核弹头。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在引爆装置和核装药之间还设计有一个将二者隔离开的“保险装置,这个保险装置只有接收到特殊的引爆命令授权后,才会实现核弹头后面的预定引爆。

  

  也就是说核弹头没有接收到核爆授权命令前是不会发生引爆的,而这个授权是提前根据导弹发射指令设计的逻辑运算命令,要同时满足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大射程达到物理攻击设计条件后才会发射授权命令。也就是说就算装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被敌方的反导系统成功拦截,由于此时核弹头内部的保险装置还没有实现最大飞行速度+最大射程的同时引爆条件,就算被成功拦截并摧毁空中解体,核弹头依然不会被这些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核爆。

  

  特别是在冷战期间,美国的核弹头在运输过程中就曾多次发生坠机,但是装有核弹头的导弹突然脱落跌倒海中、地面都没有发生核爆炸的原因所在。比如冷战期间美军一架B52轰炸机挂载了4枚爆炸当量高达1.1亿吨的氢弹,在飞越北极上空的时候在靠近挪威的格陵兰岛上空坠毁,机上挂载的核导弹部分在坠毁前脱落、剩余的全部在坠毁到地面后被弹飞,但是事后美国在包括丘陵、湖底等多个地方找回了全部四枚氢弹,这也足够说明在拦截过程中核弹头必须经过多重安全流程才能够爆炸,要不然这种极为精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爆炸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