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对华政策遭遇内外强烈反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拜登对华政策暴光 港媒:美对华政策遭遇内外强烈反弹

港媒:美对华政策遭遇内外强烈反弹

2023-04-09 0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港媒:美对华政策遭遇内外强烈反弹 2023-01-04 06:53 环球时报

香港《亚洲周刊》1月2日文章,原题:美对华外交两条路线摆荡  2023年来临。美国对华外交的取向如何,暗流汹涌,两条路线斗争厉害,背后是资本力量与意识形态的力量斗法,成为2023年美国对华外交的底色。

拜登政府要使台海成为兵凶战危之地。美国对华外交的基本格局就是采取高新科技制裁、关税与“价值链”论述,联合欧洲与日韩、澳大利亚等盟友,围堵中国,对中国的供应链施压,目的就是让中国崛起的速度减慢,甚至因经济下行与疫情上升而导致内部动乱,让美国可以火中取栗,赢得更多筹码。

但拜登的鹰派政策却被打脸,因为打压中国的供应链,损害了美国大财团的利益。美国的汽车企业(从福特、通用到特斯拉)、金融巨头高盛及黑石等,在中国都有巨大利益。拜登要制裁中国的高阶芯片,不许美国芯片输往中国,也导致高通等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使得美国产官学的“三边委员会”对当前政策提出异议,指出美国决策者心胸太狭窄,见树不见林,不能看到美国的整体利益,而只是情绪性发泄,给美国国家利益带来损害。

美国学术界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艾利逊早就警告美国需要汲取历史教训,作为世界第一强权的美国面对中国快速崛起,很容易堕入“修昔底德陷阱”。事实上,美国在二战后干预亚洲的战争都出现误判,从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越战到阿富汗战争都以失败告终,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但美国仍高估自己,低估对手,错估形势。这引起学界反思,为何美国总在错误的战场和错误的敌人打错误的战争。

最新反思来自美国华裔政治学者白洁曦。她指出当前美国外交决策者的对华政策缺乏可持续性,难以贯彻,就以制裁中国的产业链来说,残酷事实是对美国的企业与金融界都带来极大损害。中美之间的零和游戏非常危险,只有进入一个“竞争共存”的模式,才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

巧合的是,从欧洲到澳大利亚都对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不满。美国要求欧洲盟友制裁俄罗斯,但美国卖给欧洲的能源产品却贵上好几倍,大割欧洲的“韭菜”。最近,欧洲一些国家表示,对于美国要求制裁华为5G系统不会理会,因为拆掉华为系统后的损失与改建费用都要由欧洲来负担。这都是欧洲所不能承受之重。澳大利亚也开始跟进,工党政府要立刻修补与北京的关系。

新的一年,美国的对华政策会在两条路线之间摆荡。民主党鹰派还是高举意识形态对华强硬,但却面对内外的强烈反弹。美国学界与财经界的论述都在要求对华“竞争共存”,要避免任何的战争风险,落实和平愿景。这是美国外交的拐点,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拐点。

责编:吕文浩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91) 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广告软文重复、旧闻文章质量差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标题夸张、文不对题与事实不符低俗色情欺诈或恶意营销疑似抄袭其他问题,我要吐槽确定*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