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他成了那个男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一个人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他成了那个男人

一个人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他成了那个男人

2024-07-10 1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一个人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他成了那个男人

  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答案在风中飘》和《我有一个梦想》在同一个舞台响起

  布鲁斯口琴,已经成为他早年的著名符号

  这样的打扮,成为他在诺奖官网画像的蓝本

  2011年,迪伦来到中国演唱

  《答案在风中飘》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翱翔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滩安息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

  答案在风中飘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才能被冲刷入海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回过多少次头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

  答案在风中飘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清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喊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死亡的人已经太多了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

  答案在风中飘

  A07版瑞典文学院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颁奖词为:“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这或许是1953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获奖后,最令人诧异的文学奖颁奖结果:文学殿堂的最高奖项,为什么会颁给一名歌手?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的回答,或许能够解答你的疑问:

  “75岁的迪伦是英语文学传统中的伟大诗人。如果回到2500年前,你会发现荷马和萨芙创作诗歌本身就是为了让别人听到,也就表示这些诗歌是为表演而作,有时还会用乐器,就和现在的迪伦一样。”

  自1996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后,鲍勃·迪伦与村上春树一样,人气高、陪跑。在这场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的竞争中,鲍勃·迪伦的出征身份是——诗人。

  “他写下了这个世纪最震撼人心、流传最广、安慰和鼓励最多人的诗篇。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这句评语出自诗人、“垮掉的一代”之父艾伦·金斯堡。

  1996年8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了金斯堡的推荐信:“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曾有媒体列举了鲍勃·迪伦最广为人知的几首歌:《答案在风中飘》、《暴雨将至》、《像一块滚石》。通过这三首歌曲,我们或许能够窥见这位歌手笔端流淌出的感情……

  《答案在风中飘》

  (歌词请见今日头版)

  这首歌选自他的第二张唱片《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是他传唱度最高,最为人所知的歌曲之一。

  1963年,这张专辑面世3个月后,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和多位著名歌手在此生最浩大的场面一起大合唱了《答案在风中飘》,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国歌。

  在著名影片《阿甘正传》中,这首歌还曾被珍妮唱起;“一个人要……多少次,才能……”的句型更已经成为经典,时至今日依旧被拷贝不停。

  《暴雨将至》(节选)

  哦,你一直在哪里,我蓝眼睛的孩子

  哦,你一直在哪里,我亲爱的年轻人

  我曾在12座多雾的大山间跌撞

  我曾在6条歪斜的公路上踉跄

  我曾步入7座悲伤森林

  我曾面对连绵的死亡之海

  我曾在坟场里走了一万英里

  暴雨暴雨,暴雨将至

  哦,你看到了什么,我蓝眼睛的孩子

  哦,你看到了什么,我亲爱的年轻人

  我曾看到群狼围在新生的婴儿四周

  我曾见到一条钻石铺成的道路上空无一人

  我曾见过一根不断滴血的黑色树枝

  我曾见过一屋子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柄有血渍的锤头

  我曾见到一条被淹没的白色阶梯

  我曾看到一万个语不成句的高谈阔论者

  我曾看到握着枪和利剑的儿童们

  暴雨暴雨,暴雨将至

  ……

  同样出自《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

  这首歌在创作之时,古巴导弹危机的阴云正笼罩全球,在歌中,迪伦以一个孩子的声音,描述了核时代的噩梦般的人类未来。就创作手法而言,《暴雨将至》已经完全超出美国民歌的传统,步入了现代诗歌的暗指和奥义,处处闪耀着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诡异灵性。

  《像一块滚石》(节选)

  你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声说话

  你现在似乎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傲气

  当你为了下一餐而费尽心思时

  感觉怎样 感觉怎样

  没有家,像一个披头士

  像一块滚石

  孤独小姐,你曾就读于最好的学校

  但你心里清楚你什么都没有学到

  没有人告诉你过怎么样在街上生存

  但你如今发现你必须去面对这些事

  你曾说你永远不会对那流浪着的嬉皮士妥协

  但当你盯着他眼中的真空时

  当你恳求他给你一个承诺时

  你现在了解到

  他可不需要找什么借口

  感觉怎样 感觉怎样

  没有家,像一个披头士

  像一块滚石

  ……

  在当时的欧美文化圈中,“滚石”这个词既不是来自“滚石”乐队,也不是来自这首歌,而是来自“滚石不生苔”这句谚语,指没有定性的人,永远不会有大成就。在这首创作于1965年的歌曲里,“滚石”指代那些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失败者。在尖酸的嘲讽之后,是深深的悲悯。

  迪伦的回忆录以这首歌的名字命名,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中,更将这首歌排在了第一位。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获得文学奖40年代

  40年代

  189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偏远的北方小镇希宾发现了一个大铁矿,这一发现,让希宾迅速成为美国最富的镇之一。1946年,一户姓齐默尔曼的人家搬到了希宾镇,这家的男主人阿比·齐默尔曼因为生病不得不辞去原有的工作来这里帮助他的两个哥哥代管一家电器商店。阿比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鲍勃,小的叫大卫。

  大儿子鲍勃生于1941年5月24日,出生时因为头太大还差点出了麻烦。在他3岁那年就当着邻居阿姨们的面表演了两首歌,最好笑的是在唱歌前他郑重宣布:“大家都不要说话了!否则我不唱!”

  鲍勃同其他男孩子一样,也喜欢看连环画,他会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个没完。也许是从连环画中得到了启发,某一年的母亲节那天,鲍勃突然跑到母亲面前,为她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

  我亲爱的妈妈,我希望你

  永远不会变老,头发永远不会变白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会对你说

  “喂,这位年轻的女士,母亲节快乐!”

  显然这首诗不能算好,但从此写诗成了小鲍勃最大的爱好。

  齐默尔曼一家是犹太人,他们家虽说不上富有,但比起在当地占多数的蓝领工人来说却是相当富裕的。镇上的工人们不喜欢这些富裕的犹太人。而对于鲍勃这些犹太孩子来说,这种歧视的最大后果就是孤独。

  寂寞的鲍勃经常会一个人对着窗户发呆,做白日梦。也许是因为内疚,齐默尔曼夫妇俩总是尽量满足鲍勃的需要,很快鲍勃就有了自己的高级收音机、电唱机和满架子的唱片。鲍勃迷上了来自遥远的南方电台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当时美国南方正流行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R & B),以及受此影响而出现的“乡村与西部”音乐。

  50年代

  

  鲍勃的一个叔叔拥有希宾镇最大的电影院,他因此免费看了大量好莱坞电影。1955年秋天,鲍勃看了一部名叫《无因叛逆》(Rebel Without A Cause)的电影,演员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在电影里成功地扮演了梳着背头的叛逆青年。这一形象把鲍勃迷住了,他马上跑到店里买来一件黑皮夹克,一条紧身牛仔裤,一双高腰皮靴,还央求父亲为他买一辆二手的哈雷摩托车,载着女朋友在街上兜风。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因为气候灾害爆发了饥荒,失业的黑人沿着61号公路北上,顺便把黑人的布鲁斯音乐带到了北方。趁着这股风潮,鲍勃和两个朋友组织了一支摇滚乐队,取名叫“金色和弦”。有一次乐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比赛,学生们被这种喧闹的节奏吓坏了,台下有人开始“嘘”起来,有一个老师甚至躲进了休息室。比赛结果,“金色和弦”名落孙山。

  中学毕业后,鲍勃考上了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明尼苏达大学。那个时期,美国的大学生是不听摇滚乐的,嫌它太简单。他们需要一种成年人听的音乐,而在当时他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民歌。鲍勃很快就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并开始学唱美国民歌。

  鲍勃苦练了一学期,觉得自己有些底气了,便在一天下午背着吉他走进了一家民歌咖啡馆,说自己名叫鲍勃·迪伦(Bob Dylan),想来咖啡馆唱歌。

  ——他取这个名字,一半是因为一个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Matt Dillon),另一半是因为迪伦觉得这个名字又好听又好记。

  从这一时刻起,那个来自希宾镇的犹太少年鲍勃·齐默尔曼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取代他的是一个稚气未脱却又野心勃勃的鲍勃·迪伦。

  60年代(一)

  

  无意中读了一本小说名叫《奔向荣耀》后,鲍勃立刻疯狂地爱上了作者,美国最伟大的民歌手伍迪·格思里。听说格思里患上不治之症后,便决定去纽约看他。

  重病的民歌手很喜欢这个娃娃脸的年轻人,逢人便夸:“也许他在写作方面没什么前途,可他唱得真好!”

  他可能没想到,几十年之后,他眼中这个“在写作方面没什么前途”的孩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这些赞扬,让迪伦在纽约有了“粉丝”圈。

  有一天,迪伦的一位朋友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缺一把口琴,就把迪伦找去吹了一段,美国音乐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音乐制作人约翰·哈蒙德,只听了迪伦的一段口琴独奏,就认定这是一块璞玉。迪伦就这样成为第一个和主流唱片公司签约的新生代男民歌手。

  几年后,曾拒绝过迪伦的前卫唱片公司的一名雇员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迪伦试唱时他随手记下的评语:“此人没什么特别之处,没前途。”

  60年代(二)

  

  迪伦终于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明尼苏达大学肄业生变成了叱咤风云的摇滚歌星。

  他的第一张唱片基本上都是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所以纽约的学究派民歌界把迪伦视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谁知,他的第二张唱片便背叛了同伴,收录了大量自己的创作,其中就包括《答案在风中飘》。

  第三张唱片《时代变了》又进了一步,在这首同名歌曲中,迪伦以一个领导者的口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

  第四张唱片《迪伦的另一面》,收录了他创作的一批反映个人生活情感的作品,正式告别了抗议民歌王国。还没等大家明白过来,迪伦又迅速出版了第五张唱片《回到根源》,这次他背叛了民歌,给吉他插上了电。

  60年代(三)

  

  此后,迪伦搬到了距离纽约两小时车程的乡间小镇伍德斯托克。1966年,他骑摩托车意外受伤,随后暂时从大众的视线中消失。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他已经瘫痪,甚至有传闻说他摔断了脊椎骨,成了植物人。

  就在迪伦躲在伍德斯托克休养的时候,美国乱了。1967年“越战”进入僵持阶段,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也达到高潮;嬉皮士运动在旧金山爆发……

  1970年的新年钟声敲过后,疲惫的美国年轻人终于意识到火红的60年代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迪伦反映爱情和亲情的乡谣取代了摇滚乐,登上了排行榜。

  但这已经是他最后一次引领时代潮流了。他随后举家迁往洛杉矶,在海边买了幢房子,开始了半退休的生活——那时他还不满30岁。

  不过,荣誉依然纷至沓来——在获得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200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2001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之后,昨天,他又迎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到来。

  一个人要陪跑多少年

  才能获得文学奖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或许是我们最熟悉的文学奖“陪跑者”。2006年,他进入了“文学奖赔率榜”的前十名,高居第五位;从2012年开始,他连续数年排名赔率榜的榜首。只是如今,他依然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

  而有趣的是,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鲍勃·迪伦曾出现过多次。例如,《挪威的森林》中就有这样的描写——

  她(玲子)啜口酒,一边吸烟,一边一首接一首弹她知道的曲子。弹了近十首勃萨诺巴舞曲,弹了罗杰斯·哈特和格什文,弹了鲍勃·迪伦、查维斯、卡劳尔·金、比区和“沙滩男孩”,弹了《向上行》、《蓝天鹅绒》、《绿色菲尔兹》。总之倾其所知地弹奏不已。她时而双目微合,时而轻轻摆首,时而按拍低吟。

  而在《舞舞舞》、《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海边的卡夫卡》、《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等作品中,鲍勃·迪伦的《一切都已过去,可怜的宝贝儿》、《像一块滚石》等作品也曾亮相。

  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是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文学诗人,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而昨晚,还出现了这样一场风波——在颁奖前几分钟,许多网络媒体转发了这样一条新闻——“86岁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几分钟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了“真正的”颁奖消息,阿多尼斯无缘该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乌龙”呢?

  这场“乌龙”的源头很可能是社交网络上的一条消息。在颁奖前,一名疑似阿多尼斯的用户发布了一条消息,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打来了电话,通知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消息经媒体转发后迅速传播,并一度传遍网络。

  米兰·昆德拉

  村上春树之外,最被中国读者知晓的“陪跑王”就要数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了。他已经默默陪跑了十几年,但至今仍未获奖。

  米兰·昆德拉曾表示过,自己的名气已经不需要借助诺贝尔文学奖来提升,每年的诺奖评选,都给他造成一种“骚扰”。对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秘书恩道尔回应,“我想他高估了自己的名声。”

  而最近几年,昆德拉的赔率始终未能居于榜单前端。

  高银

  号称“韩国李白”的诗人高银,承载着韩国人的希望。2007年,他开始闯入热门榜十强,此后近十年里,他始终是热门榜上的常客,排名时常在5~7名左右徘徊,风头偶尔还会盖过村上春树。

  在今年,他继续高居热门榜的第六位。此次落选后,他的支持者更加着急:毕竟,这位诗人已经83岁高龄了。

  菲利普·罗斯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1959年以小说《再见吧,哥伦布》一举成名。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共发表了28部作品。同样多次出现在赔率榜上的他,一直无缘诺奖。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就远离了北美,于2013年再次“临幸”,结果颁给了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

  梅嫩德斯·皮达尔

  之前的陪跑者,都是多次登上博彩公司赔率榜的。但就目前诺贝尔文学奖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西班牙作家梅嫩德斯·皮达尔(1869-1968)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跑王”——他曾在1931年至1964年间的22年里都被提名诺奖,而他自己也曾五次作为提名者为其他五位作家提名。

  (综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