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能起到多大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拍照的英文怎么讲 三胎政策能起到多大作用?

三胎政策能起到多大作用?

#三胎政策能起到多大作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想必大多数人的朋友圈被开放三胎政策的新闻刷屏了。

据《新华社》报道,出台该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毋庸置疑,此次颁布的新政策是针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而量身定制的。

刚过去的七普揭露了两个重要信息:新生儿连年下降,即所谓的"四连降"以及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三胎政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多增加新生儿就能改善老龄化。三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然而,新生儿下降与老龄化跟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以及创新力有着紧密关联。创新力又是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跨越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以上三个问题(或目标)不能完全独立分开来看待。三者之间存有高度相互影响性关系。

增加新生儿即能降低老龄化,又能提高创新力,当然这里不是指新生儿的创新力。通常而言,一个国家的平均年龄越低,创新与创业的概率越高。换言之,一个国家的老龄化越严重,创新与创业的概率也就越低。日本是典型的例子。为什么日本经济在过去25年都处于低迷状态,没有出现广为人知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根本原因跟新生儿下降与老龄化恶化有更直接的关联,而非当时跟美国签署的《广场协议》所致。

中国当下也处于类似现象: 新生儿下降与老龄化恶化。以此推论,它今后是否也会对创新与创业起到负面影响?如果是,会有多严重?会持续多久?

了解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清楚三胎政策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三胎政策可能是"及时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也只是一个遵循社会法则的"普通国家",只是规模大了一点,速度快了一点。

当然,三胎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是否会达到预期效果,则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想就三胎政策背后的三个目标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愚见。很多只是一些个人观点,意不在"指点江山"。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大家的积极思考。这些都是大问题,就没个议题都可以单独成篇。今后会写针对某些具体事项做具体分析。

1. 三胎政策会改善人口结构吗?

答案显而易见: 不能。

回顾2016年的二胎政策便一目了然。他只在短期内起到新生儿上升效果,然后会迅速下降。2016年生效的二胎政策导致2017年新生儿明显回升。但2018年又开始缓慢下降。从2019年开始又明显下降,甚至低于颁布二胎政策之前的水平。2020年的新生儿更是创历史新低。

如果外在条件不变,开放三胎和开放二胎的效果很有可能大同小异。正常情况下,2021年的新生儿会明显上升,从2022年开始下降,从2023年起会继续下跌,甚至低于2020年的水平。

中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都很低。如果没有二胎效应,前几年的实际生育率只有1.1。算上二胎叠加效应,生育率达到了1.5(多增加了1000万个娃),但该数据显然低于正常人口更替指数的2。第一胎的基数比第二胎多。第三胎又建立在第二胎的基础上(除非第一胎后生双胞胎,跨界了)。这就说明,即使放开三胎,再加上二胎辅助效应,生育率也不不太可能从1.1增加到2,或者长期保持在人口更替水平。

跟2016年开放二胎不同的是,这次将会出台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至于具体包括哪些支持措施以及支持的力度有多大,现在还不明确。力度太大,成本则太高。力度太小,效果则无。

即使有相关配套支持措施,也不能忽略一个不利于生育率的天然因素:城市化或城镇化。所有发达国家数据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平均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城市化属于最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

一般而言,学术界有两个阶段性指标。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美金和8000美金。前者的生育率为2左右,后者下降到1.5。但中国面临的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还不一样: 生育率下降来得更早,老龄化速度来的更快。就拿上海和北京而言,户籍人口生育率已经降到低于1,上海是0.7。上海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如果这就是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场景,不要说开放三胎,即使开放N胎外加移民引进也很难达到人口更替水平。

配套支持措施是否凑效,取决于他所带来的正面效果是否高于或弥补城市化和高收入所带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假如城市化导致每年人口减少一百万,但因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又多增加50万,最终人口还是在缓慢萎缩。他只是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并不会长期改善人口结构。

很多人建议出台相关鼓励生育机制,比如买房优惠五折,等。如果这类鼓励机制仅仅只针对第三胎,额外增加新生儿的效果会更差。因为这些鼓励机制只对生完第二胎的家长们起到部分作用。

这有点像打游戏的升级机制。干掉一个大BOSS升一级,那些还没来得及生第一胎的家长们需要先干掉两个大BOSS后才能享受这种福利。然而,每干掉一个BOSS所消耗的"战斗力"只会越来越高。家长们的"战斗力"也是有上限的。尤其是的大城市的年轻家长们,白天被996,晚上还要努力攻破第一关大BOSS。不难想象,某些想升级的家长们在屡屡攻破不了第一关BOSS时,自己反而被"制伏"了。能怪他们吗?不能!

关于鼓励生育机制还涉及到一个"富裕陷阱"。如何鼓励那些不缺钱不缺房,但就是不想生的年轻家长们?

此外还涉及到另外一个不利于生儿育女的趋势。生孩子的平均年龄不断上涨。学历越高,生的越晚。越晚生第一胎,生第二胎的难度越大,生第三胎的可能性更小。这就是说,仅仅开放三胎,但无法减低平均生育年龄,其效果必然受到生理上的限制: 即使想生也是有心无力。毕竟年轻家长们不是机器人,按一下键钮就能生一个。

当下舆论都把目光聚焦在一个问题上: 生育率低下。很多人处于各种原因不愿意生或生不起,生得起也养不起的困境(教育成本、住房成本、养老成本、医疗成本等一系列无法描述的成本)。其实,除此以外还存在另外一个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现象: 不孕不育人口的数量也在连年上涨。目前总数大约为四千万,占育龄人口12.5%。但是,该比例在20年前只有3%。对于这些群体而言,无论政府怎么鼓励,即使送豪宅豪车也于事无补,都是浮云。

我们不妨脑洞大开一下: 假如有中国科学家能研发出一种技术能让没有生育的群体重新获得繁殖能力,肯定会明显提高新生儿数量。

2. 三胎政策能缓解老龄化吗?

可以肯定的是,第一胎新生儿比第二胎多,第二胎比第三胎多。换句话说,第三胎的数量不如第二胎,第二胎不如第一胎。

只要新生儿数量低于新增老年人(通常指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人数,老龄化就会持续,前者数量占后者比例越低,老龄化速度越快。通俗地讲就是,如果每年只出生了一百个婴儿,但有110个新增老年人,老龄化就会持续。如果每年只出生一百个婴儿,但有200个新增老年人,社会老龄化就会迅速恶化。中国当下就是这种情况: 新增老年人数量远高于新生儿。二胎或三胎的目的是想提高新生儿占老年人(或总人口)的比例,并非让老年人提前见马克思。

现实中,几乎所有出现老龄化的社会都是相对富裕或非常富裕的国家,比如很多欧盟国家与日本。老龄化问题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中国是一个以最快的速度从低收入迈入中等收入的国家。这也是快速脱贫以及城市化普及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预测到今天的趋势,只是大家此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已,都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专属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更少的生育意愿,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想活得更久,也能活得更久(基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设施的改善)。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希望长辈能长命百岁。长命百岁是好事,但他是有“成本“的。纵观所有国家,养老制度一般都建立在年轻人供养老年人的机制上(虽然细节上有出入)。如果大家都盼着自己的长辈能延年益寿,但自己的生育意愿却保持低迷,等自己老了以后,谁来养活他们?一旦新增老人与新生儿的比例越大,越不可持续。结果可想而知。

缓解老龄化有多种方法。促进增加新生儿只是其中一种。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移民。中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国家(实际上,称得上"传统意义上移民国家"本来就很少。德国也“拖"了半个世纪后才承认自己是一个移民国家),今后也很难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因此这种缓解老龄化的方式可以排除。

还有一个能在短期内(不是彻底解决)缓解老龄化的方法是减少可避免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我之前曾写过,每年因非自然死亡的人数高达数百万。不管是相对值还是绝对值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如德国。比如过劳死(包括猝死)、大气污染、自杀、医疗事故、药物不良反应、工伤事故、结核病、装修污染(每年死11万人应该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交通事故等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