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最懂你的耳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链有什么特殊含义 想要做最懂你的耳机

想要做最懂你的耳机

#想要做最懂你的耳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我们总会听到「耳机毁一生,单反穷三代」这样的调侃?是因为,众多旗舰耳机虽然配置强悍但是自有风格,我们不能像行业从业者或是发烧友一样对每款耳机的发声风格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所以不一定第一次就能够挑选到完全让自己满意的耳机,交学费变成了必然。

但是让这一个环节的门槛变低,让耳机来适配用户呢?听起来有点像成本更高的高级定制,不过 nura 成功的把这个这个想法带到了消费级,并推出了产品 nuraphone 。

我在收到 nuraphone 之后,发现是一个份量很重的盒子,这个份量让我一下子回想到当年开箱 Beats Solo 3 的感觉,重的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收到的到底是不是耳机。

撕开外封,打开盒子,首先是 nuraphone 的收纳包。这个收纳包不小,壳体采用较硬的材质,能够很好的保护耳机。整包没有采用拉链,而是使用了效率更高的磁吸。除了正面的磁吸搭扣,包的边缘一圈也都内嵌着磁铁,如此一来也理解了这个收纳包为什么比较重。

纳包内部还有一个硅胶制的小收纳盒,用于放置充电线,以及其他配件。收纳盒的底部也嵌入了一个磁铁,让小收纳盒能够比较稳固的放在收纳包内。

nuraphone 的产品形态和大多数耳机比起来还是蛮「非主流」的,采用了 入耳+耳罩式 的融合形态,nura 用了一个自造词来定义这个形态 「inova」——in and overear。也并没有因为产品形态的特殊,就对耳塞的部分做粗暴处理,nura 依旧考虑了用户的额佩戴体验,提供了两对可替换的不同尺寸的耳塞。

nuraphone 并没有很多乱七八糟不相关的配件,nura 将主要的精力还是聚焦在耳机上的,开箱内容也相对简单,收纳包、耳机、保修卡、配件包。

开箱的部分就到此结束了,再把目光重新放到耳机本身上。我最初在微博上看到这款耳机,也是被它的产品形态吸引了注意力,但当时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天然怀疑的负面人格让我一度认为,这种耳机造型是为了强行拉开产品差异化,用来吸引眼球的。

但是在我使用了几天之后,才明白这样的一个 inova 的产品形态,是为了达成更好的降噪效果以及更好音质的过程,而并非目的。

包装盒上,nura 提取了很多关于 nuraphone 这款耳机特性的关键词,首当其冲的还是他们的 nurasound 技术,通过oae耳声传射针对每个用户生成一个专属的音频文件,根据这个「个性化」的音频文件来调整耳机的发声风格。

oae耳声传射技术也并非什么黑科技,这项技术已经成熟的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听力筛查。OAE是一种声能量,它产生于耳蜗,并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这种声信号虽然很弱,但是可以被检测到的。它是由于耳蜗内的震动,通过中耳听骨链,引起鼓膜运动而产生的声波。

nuraphone 利用这原理,对耳朵发射瞬态声,记录耳蜗的反应获取每个用户对不同频段声音的敏感度,从而绘制用户的听力模型图像。

制作个人听力配置时会要求你在安静的环境下且正确佩戴耳机,耳机中塞了不少 sensor 其中一个就是检测你是否保持了正确的佩戴姿势。可以看到上面一张图,只有右耳上打勾了,这样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听力测试的。

生成个性化听力配置的整个过程大概两分钟左右,个性化图案由灰变彩,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 nura 的 slogan:Music in Full Colour,全彩音质。

这个是我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匆忙生成的个性化配置图案。在选择中性时,声音像是被压成了一张纸,糊在一块;当选择个性化之后,三频才算被拉开,非常有层次感,声音也各有细节。

我认为这是 nura 的小心机,「中性」更像是劣化音质,以此来对比「个性化」之后带来的优越音质。这也侧面反应出来,木耳时不存在的,我们还是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出来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刚使用的时候,我对生成的这个声音配置图案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虽然视觉效果不错,但是在含义的表达上确实不太直观,在官网搜寻一番才找到了答案。

通过官网的介绍翻译了解到,声音配置图案本质是一个横纵坐标轴,从左至右代表着从低频到高频,从上之下代表着对声音更高的敏感度到更低的敏感度。 圆形图案的12点钟位置是坐标轴的原点,末端沿着顺时针方向,向原点连成一个圆。 距离中心越远,代表着对这一频率的敏感度就越高,越近则敏感度越低。

nuraphone 通过这些信息,在发声时进行调整,选择性的对三频进行增益或者削弱。

对于同一个人每次生成的个性化图案,也不一定总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上图中第一个和第三个都是针对我生成的图案。但是因为检测的时间段和人体当时的状况不同,虽然大致趋势相同,依旧存在很多细节差异。这也反应了听感真的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我们可以很可观的评价音质的好坏,却不能具体的去评价一个调音方向的优劣。

第二个是我同事的配置图案,显然他对低频声音更加敏感,所以我在使用他的配置文件听歌时,就明显发现,低频的量感方面不如我自己的配置要澎湃。我也让他测试了两次,时间间隔的很短,两次生成的图案基本是一样的。

除了个性化配置文件对音质针对性的调整,音质方面还有 nura 的 inova 耳机结构做加持。inova 耳机结构通过隔离中高频和低频,来提高声音的层次感和细节。

中高频由入耳单元发声,低频由耳罩的大单元发声。 人声占据中频,这样单独处理会显得清澈。耳罩的大振膜单元用来低频发声,无需迁就中高频,会带来更澎湃的低频和声场。 inova——in and overear 的这个结构也算是一定程度的打破了降噪和音质不可兼得的魔咒

inova 耳机结构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更好的物理隔音效果,哪怕是在不开启 ANC 的情况下,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降噪体验。

nuraphone 通体不含任何物理按键以及指示灯,电量通过连接耳机后的语音提示,当然你也不用担心关机的问题,这一部分由内置在左右两边的传感器来完成,当你带上 nuraphone 会自动开机,当你摘下 nuraphone 会进入休眠状态保证续航,在使用时对耳机的操控则交给耳机左右两边logo的触摸区域来负责。

在用了很久的 Airpods 之后,我对这种触摸操控的方式颇有好感,但是要把触摸的操控体验做好是有一定门槛的。一方面要解决误触带来的误操作,另一方面又要搞定容错率不至于对动作要求过于精准。

对于 nuraphone 的触控操作体验我是要给100分的,不仅是因为 nuraphone 丰富的自定义动作以及对单双击的区分,nuraphone 还通过内置振动模块,来对每一次触控进行模拟,假装你触摸的是一个真实的机械按钮,每次触摸还伴随着模拟物理按键的音效。使用的时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 macbook pro 的那块触摸板,也是通过振动马达来模拟触控反馈,nuraphone 的模拟也做到了这种以假乱真的地步。

其实到这里,nuraphone 已经一举推翻了我最初在微博上看到它的印象,这确实是一个用心去做了的产品。

nura 将耳机的 ANC 功能开关放在了菜单更靠里的位置,是考虑到作为一款降噪耳机,这么一个开关的使用频次不会太高。另外一个有趣的功能:社交模式 的开关则放在了app的主界面,这个功能其实不少降噪耳机都在做,通过内置 mic 对环境进行收音,从而实现一个实时耳返的效果。

nuraphone 在开启社交模式后, 会自动降低音乐音量,同时打开收音 mic,在社交模式下我感觉的自己的听力得到了升级,环境音中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听的一清二楚,第一次打开真的把我吓了一跳。

我将这个功能自定义到了右耳的触摸上,开启更加方便,以后也不用一别人说话就需要摘下耳机,当代的「脱帽礼」——摘耳机,在 nuraphone 这里一去不复返。

在连接协议上 nuraphone 是支持 aptX-HD 的,虽然没有在官网上找到支持 acc 协议的信息,但是我在 坚果 pro2s 和 iPhone X 之间反复试听比较,倒是没有听出什么明显的音质差异。

在蓝牙连接体验上,nuraphone 除了能够做到戴上自连,在不同设备之间的切换也只需要点一下蓝牙连接即可,在没有 w1芯片 的情况下,蓝牙5.0 硬是凭着自身的技术迭代,让这些第三方设备在苹果的软件生态下也能够游刃有余。

在选择耳机时,我往往会选择耳罩式的耳机,因为我不仅头大还是个招风耳,每次戴 solo3 听歌,我都感觉这是在对我行刑。但是耳罩时耳机也有缺点,太久了太热,冬天戴还行,到了夏天也只能远观不敢亵玩。

nuraphone 也是一款耳罩式耳机,可能是考虑到透气性位问题,和耳朵接触的部分并未采用蛋白皮的材质,整个机身采用了大量的合金和硅胶。长时间佩戴下来,也确实没有感受到太闷或者太热。

但是 nuraphone 使用的这个硅胶也有缺点,触感很像液态硅胶的手机壳,但是是没有涂层的那种,所以很容易沾灰,如果你头发比较油也挺容易留下痕迹,话又说回来虽然更容易留下痕迹,却比蛋白皮更容易清洁,用过白色耳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长期使用下来留下的痕迹几乎是永久的。 

在续航方面,官网给出的信息是 20+h,实际用起来的感受是比这个数据要大不少的。这个时候我看到充电接口,起初我以为这是 mini USB,找来一根很老的 mini USB 发现插不进去,我才明白,nuraphone 用的是自有接口,这个时候我开始担心,这根充电线坏了之后怎么办?nura 这样一个举动是不是对自己的线材寿命太有自信了。

nuraphone 的体积大小和 solo3 这种小巧型的耳机比起来,并没有大很多,但是因为不能够折叠,在收纳后的体积上就不占优势了,(虽然我见到过的 beats 都是挂在脖子上的)。

我猜测 nuraphone 不能够折叠的原因是,nura 在收纳方便和使用可靠性的选择题中选了后者。nuraphone 使用的全钢片的头梁带来的是不可否认的可靠性,耳机和头梁之间的链接也用了「更原始」的方式,转轴和过多的机械结构确实是意味着更高的故障率。

虽然很多人第一次见到 nuraphone 可能是因为它略有一点搞笑的 inova 结构,但这真不是它拉开差异化吸引眼球的手段。在如何提高音质、提高用户体验、以及对产品的思考,从这个产品都能感受到 nura 这个品牌是在用心的。

如果你正想入手一款耳机,却烦于透入过多的精力去了解市面上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产品,那么 nuraphone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能够让你入手之后就能够好好享受音乐的耳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