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批评:关于东航空难人物报道的答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报道包括短评吗为什么 先别急着批评:关于东航空难人物报道的答问

先别急着批评:关于东航空难人物报道的答问

2024-07-06 1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先别急着批评:关于东航空难人物报道的答问

传媒茶话会

|

2022-03-24 20:05:05

1

来源 | 进观传媒

作者 | 辜晓进

东航5735航班残骸(人民日报微博)

昨天下午,“传媒茶话会”一位编辑加我微信联系采访,就“每日人物”《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引发的争论提出四个问题希望我回复。她说是看到我前天(3月22日)在朋友圈转发「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一文时的评论而想到找我的。

我当时的评论很简短,就是对那篇文章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此文作者看来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并无感性认知,对西方新闻实践中的灾难报道似乎也了解不多,却生搬几个西方概念来批判《三联生活周刊》和‘每日人物’等当下媒体的积极而艰苦的报道,不免吹毛求疵了。”后面还加了一句:“都说机构媒体因种种原因在突发事件中不作为或少作为,现在这难得的一点进取精神,更应当鼓励和保护。”评论发出后反响还挺热烈的,并得到绝大多数朋友的认同,还有人私信与我讨论。

这两天,由空难人物报道引发的新闻伦理讨论,在我所在的几乎所有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微信群里都很热烈,争议也不小。特别是在“每日人物”报道在压力下被迫删除后,反弹愈烈。大体上,学界和业界分歧较大,90后、00后年轻一代与经历丰富的媒体人的想法也多有不同。而且,数字时代也令新闻伦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传媒茶话会”一向对新闻话题较为敏感,所以用了四个问题向学界和业界多位人士提问,我也用了半个多小时认真予以回答。但最后因为“平衡”和篇幅的缘故,在其昨晚发表的文章争鸣|《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引争议,该报道是否有问题?中,我的多数回答未能被涵盖。

我想,既然这是个有意义的且受到新闻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不妨将昨天针对四点提问的回答全文作为一家之言发出来吧。不一定对,敬请批评。

作者朋友圈3月22日短评截图

传媒茶话会:昨日(22日),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报道了东航坠毁航班中乘客的姓名、职业、人生经历等信息,文章以较强的故事性和细节刷屏。但与此同时,该文章也引发了争议。一方认为,这篇报道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失联人员的亲属或朋友,获取了大量细节,相对比较客观地讲述了部分失联人员的故事;另一方认为,这篇报道存在新闻伦理失范的问题——扮演官方机构角色,提前告知失联人员的身份信息与生还情况等内容、对遇难者亲友造成二次伤害、涉嫌泄露个人隐私。您认为这篇文章引发如此大争议的原因是什么?您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辜晓进:我粗粗看过这篇文章,总体上觉得写得不错,而且在灾难发生不到24小时之内就完成如此有深度有细节的长篇报道,很有特稿或非虚构写作的味道,应当是出自业内有丰富经验的行家之手。我也注意到网上的争议,主要大概围绕两个焦点:第一个焦点是事实是否准确。对此我无法判断,如果有编造虚构成分,则不可原谅。第二个焦点是是否有违新闻伦理,这方面争议最大。

就第二点而言,网上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诸如“揭疮疤”“消费苦难”“吃人血馒头”“侵扰悲痛”以及有违新闻伦理之类,对此我并不同意。人员伤亡及给家属和亲友带来的创痛,本是灾难的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可以报道?更何况,家属亲友回忆、讲述的细节,也有助于还原灾难的全景和实情。当然,具体怎样报道,诸如镜头披露程度、个人隐私保护、征得被访者同意、把握好采访时机、情感处理的分寸等,都应受到新闻伦理的约束。在此前提下,应当鼓励媒体深入现场进行报道。即便是伤痛性的情感报道,也有助于形成社会共情,让读者分担遇难者家属亲友们的痛苦,感受灾难的悲剧氛围,进而强化避免灾难的大众共识,形成关于灾难的公共记忆。而且,人情味也是新闻价值要素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如此悲剧事件中。现在每逢民众关注的大事(包括突发事件),主流媒体、机构媒体的缺位常受诟病,应当鼓励他们报道,而非泼冷水。而且每次灾难报道涉及死伤者及伤痛情感时,总有人站出来说“吃人血馒头”,这里面有很多人并不理解新闻实践和民众认知的逻辑。 

传媒茶话会:有人认为,这篇报道在官方尚未公布失联人员名单的情况下,曝光了失联人员的姓名、经历等,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您如何看待?

辜晓进:官方没公布遇难或失联者的名单,不应成为阻止报道遇难者的理由,更不能将是否公布名单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很多报道就无法推进了。一个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有时当事人的生死会在较长时间难以明了,难道媒体就无所作为、不再报道了吗?“9.11”事件发生时,我就在纽约。确切死亡人数和死亡名单一年多后才基本弄清楚,但当时纽约各大报纸都从9月12日起连续很多天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地报道从家属和亲友中获得的死难者的故事。那些故事催人泪下,直到事件已发生20年后的去年,还在被人讲述。还有马航MH-370失联事件,直到今天也没个结果,而当时中外媒体报道了大量飞机上的人物的故事,都是指名道姓的。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华尔街日报》报道了飞机上一位IBM公司高管的故事,中间很多巧合与跌宕情感,报纸所有信息都来自采访该高管的弟弟。这些人物的姓名等信息是可以报道的,其经历如果是已经公开的或经被采访亲属同意,也完全可以报道,但对涉及私密情感或不利死者声誉的内容则要谨慎处理,除了隐私问题,还有死者为大的传统文化。

传媒茶话会:有人认为,采访受害者及其家属、亲友会给其带来二次伤害,您如何看待?

辜晓进:笼统地讲采访遇难者家属会给家属带来二次伤害,这是错误的。这种采访和报道并不必然带来二次伤痛,凡事因事因人因时而异,且是否二次伤痛应由当事人说了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遭遇较大伤痛后,有人会通过回忆和讲述发泄悲痛,或让亲朋好友分担痛苦,或赢得更多人的同情;但也有人选择将痛苦永埋心头,但这是少数。这次有遇难者家属亲友主动对外发声,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关键是要察言观色选择好时机,要尊重被访者的情感和声誉,避免强行采访。更重要的是,采访动机要正确,不能以猎奇志怪煽情取宠为目的,后者也涉及新闻伦理。

传媒茶话会:面对报道事实与聚焦灾难受害者和家属可能导致侵犯隐私和二次伤害的矛盾,您认为媒体该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辜晓进:对于灾难事件,报道事实和报道遇难者,两者并不矛盾,正如我之前所说,遇难者也是灾难的组成部分。我同意一种说法,航空事件,死了人才能称为灾难,否则只能说是事故。因此,死亡是灾难事件的重要标记,本身是难以回避的。就此次东航飞机失事而言,在关于飞机失事时间、地点等信息业已清晰而失事过程及原因等应由官方披露的信息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例如失事前航班与地面最后通信的情况迄今也未披露),将采访重点放在目击者(聊聊几个目击者已经被搜刮一空)和遇难者方面,并无不妥。至于如何平衡人物报道与保护隐私、不伤害家属等,展开来说需要很大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简言之,还是需要受到新闻伦理的约束,把握好一个度。但数字时代,也给新闻伦理及度的把握带来新的挑战。例如“每日人物”开头提到的遇难乘客刘志宏,里面有他很多个人信息,包括与妻子的对话、拍婚纱照等。按理这些必须征得其妻子同意才能公布,但这些隐私信息都早已记录在刘志宏的公众号里了,也就不成为隐私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1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