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要缓解护士工学矛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护士职业定义 国家卫健委发布:要缓解护士工学矛盾

国家卫健委发布:要缓解护士工学矛盾

2023-12-11 0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护理人员流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我国,护理人员流失现象也非常严峻,流失人数逐年增多,流失渠道不断增宽,流失手段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士离职率增高是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护士高离职率还致使在职护理人员对工作产生不满意、思想不稳定,使更多护理人员产生离职意愿;离职的护理人员大部分都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和临床经验,离职后即使以同等量的新护士顶替其在临床上的工作位置,也不能很快发挥其作用,给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较高的离职率使临床护理人员大量流失,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衔接,频繁的招聘、试用和培训新护士占用了护理管理者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   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护理服务供给与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护理服务内涵领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护理领域相关体制机制仍需健全完善等。   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   5081652831861703   《规划》指出,要切实发挥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当地综合实力强、护理学科水平高的三级医院,通过组建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健全完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护理服务体系。   不同医疗机构结合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

  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

  此外,《规划》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护士队伍数量,特别是从事老年护理、儿科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传染病护理和安宁疗护工作的护士以及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护士数量。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护理工作量和技术要素等科学合理配备护士人力,满足临床护理服务需求。   此外,《规划》在加强护士培养培训方面,也提出具体要求。   《规划》要求,要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加强临床护士“三基三严”培训,坚持立足岗位、分类施策,切实提升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结合群众护理需求和护理学科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儿科、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训。加强新入职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科学合理安排护士培训,减少重复性、负担性安排,缓解护士工学矛盾。   为进一步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规划》提出,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要求,在护士执业环境、薪酬待遇、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创造好的条件。医疗机构为护士提供必要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士在职业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   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按照要求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护士统筹考虑,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健全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实施科学的护士评聘考核和绩效考核,强化临床导向,引导护士立足护理岗位,深耕临床护理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挂钩,向临床一线护士和基层护士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不仅如此,《规划》在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做出明确指示。  

持续深化优质护理

持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例显著提高。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有效提升患者获得感。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结合分级诊疗要求和群众实际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发展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覆盖面,支持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延续护理、上门护理等,将机构内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为出院患者、生命终末期患者或行动不便、高龄体弱、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加强护理学科建设

以满足重大疾病、重点人群的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着力构建基于循证基础和临床需求的护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地区间、机构间护理同质化水平。   

为加快发展老年医疗护理,《规划》明确,要根据辖区内老年人群的规模数量、疾病特点、医疗护理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和床位数量。增加从事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护士的数量,强化人员培养培训。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扩大老年医疗护理人力资源,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需求。对接失能老年人迫切需求,加快发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和长期照护,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日间护理服务等。   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护理专科联盟、专家联合团队等,切实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通过下沉或输出管理、培训、技术等方式,帮助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加快基层护士队伍建设,增加基层护士人力配置。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基层护士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能力。   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护理进一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向老年护理、慢病护理领域延伸。强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   随着医疗水平和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医学成果和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应用。原有的护理模式、护理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变护理管理模式,革新护理理念是大势所趋。期待此次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再次引领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信息来源:国家卫健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