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微信等七大平台宣布推进“大V实名制”,实施细则有何不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抖音实名制是什么 【财智头条】微信等七大平台宣布推进“大V实名制”,实施细则有何不同?

【财智头条】微信等七大平台宣布推进“大V实名制”,实施细则有何不同?

2024-07-12 06: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源:卡乐图片

  此前引发热议的“大V前台实名制”落定,大V即将开始“卸马甲”。

  10月31日晚,在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先后披露对外展示实名信息的细则后,B站等3个平台也加入了其中。

  多家平台均声明,仅允许向在平台已完成认证的账号提供查看他人账号实名信息的权限。以及,将对未按要求实名的大V账号限制其流量和收入,包括推荐流展示限制、热搜展示限制、广告分成限制、打赏收入限制等。

  此外,不同平台“实名”的范围有所不同。

  对未实名大V限制流量

  从六大平台公布的信息来看,在粉丝量级上,各平台要求有所不同,多数平台首批是引导100万粉丝的账号进行实名,后续将扩大至50万粉丝的账号。

  本次各平台公告,颇为严格的是抖音,措施伊始便将实名制的账号粉丝数规定在了50万这个量级。

  根据抖音公告,粉丝数量达到50万且发布涉及时政、社会、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内容的“自媒体”账号需授权平台在账号主页展示通过认证的实名信息。普通用户及以发布日常生活分享为主的账号不受影响。

  

  微信、微博、快手、B站、小红书、百度百家号目前均将实名制的要求维持在了100万的粉丝量级上,后续将扩大至相关领域5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

  微信方面称,将分批次分阶段引导“粉丝”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近期将首先引导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

  根据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粉丝”情况,平台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在用户确认同意展示后,账号注册主体为个人类型的将显示注册人真实姓名,机构类账号显示企业、机构名称,相关实名信息可在账号资料页进行查看。

  

  微博方面,将于近期引导社会时事、军事、财经、法律、医疗等专业领域10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填写实名信息,后续将逐步扩大到相关领域50万粉丝以上的“自媒体”账号,经用户同意后进行前台实名展示。普通用户及以个人日常生活分享为主的领域账号不受前台实名展示的影响。用户填写实名信息后,将在个人资料页展示用户的真实姓名。

  快手方面,前台实名账号范围为涉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和医疗、司法等专业领域,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将分批次、分阶段收到相关通知,征询同意后在个人账号资料页展示实名信息。首批将针对粉丝量100万以上的相关领域自媒体账号发送通知。主要分享个人日常生活的账号,不在前台实名范围。相关功能将于近期进行测试并逐步上线使用。

  

  B站也表示,社区将分批次分阶段引导粉丝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展示,首批将引导粉丝量在10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操作。用户同意实名后,相关实名信息可在账号资料页进行查看。

  小红书方面,宣布将分批次分阶段引导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信息展示。首批将向粉丝量在10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发出站内信,并征求用户同意后在其个人主页展示实名认证的真实姓名。

  

  百度方面,宣布百家号平台将分批次分阶段向粉丝数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发布站内信,待用户确认同意后,将公示相关账号的真实姓名。首批公示的范围将为100万粉丝以上,日常发布内容为时事、政治、财经、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的账号。

  微博CEO自己抢先试水实名

  针对实名制,各平台还同时公布了应对细则。

  微信表示,未对外展示实名信息的100万“粉丝”以上“自媒体”账号,账号流量、收益等将受到限制。

  微博称,接收到私信引导但未进行前台实名信息填写的用户,其账号的流量和收入将受到部分限制,包括推荐流展示限制、热搜展示限制、广告分成限制、打赏收入限制等。

  B站表示,如不同意实名,后续账号流量、收益等会受到限制。

  小红书也表示,相关“自媒体”账号如不同意在前台展示实名信息,账号的经济收益、流量分发等权益后续会受到限制。

  百度则是升级了分润规则,对于不同意实名的用户,后续流量、收益等会受到相应影响。

  此次六大平台集体官宣自媒体账号前台实名,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之前“大V前台实名制”流传网络。

  此前的10月13日,微博财经博主洪榕发文称,超过一定粉丝数量的微博大V将会实行前台实名制,即在其微博个人首页展示真实姓名和职业信息。

  该博主还称,10月底前100万以上粉丝自媒体账号完成前台实名,12月50万粉丝的自媒体完成账号实名,10万粉丝级别的自媒体账号要完成后台实名,前台展示职业信息。

  10月16日,微博CEO“来去之间”在其个人微博回应了此消息,他回复网友说,网传消息有误,实名针对的是10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未来最多降到50万粉丝。

  查看“来去之间”的微博发现,其账号个人首页显示出了真实姓名(王高飞)、职业,这些信息目前为自媒体前台实名(测试)。

  

  来源:微博

  实名,从后台到前台

  过去这些年,隐匿在ID背后,部分网络自媒体、营销号或是网络大V为了吸引关注度和流量,制造猎奇信息、挑起网民情绪或跟风炒作热点事件,甚至引发网暴的消息不胜枚举。以实名制推进互联网治理是重点之一,但此前的主要方式仍停留在“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北京颁布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就曾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2017年8月,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同样要求平台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而此次多平台的前台实名制也是上级部门为落实“自媒体管控13条”而采取的一项行动。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新规从加强资质认证、加强谣言管理、规范账号运营等13个方面入手,以加强对“自媒体”领域的管控。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提到,自媒体前台实名制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加强账号的信任与可信度,保护用户免受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通过强制自媒体账号展示实名信息,可以有效降低账号刷粉丝、博取关注、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还能帮助用户更好地识别真实的自媒体账号和内容,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信任。

  前台实名早前已经成为新浪微博管理中一项推行并应用的措施。

  微博管理员在今年9月6日发布信息表示,“积极探索推行针对自媒体账号的前台实名制等措施,不断完善社区管理规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将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8月27日,微博管理员发布信息表示,如果自媒体账号因发布社会时政类违规内容被处罚达到3次,相关自媒体账号可提供“工作单位”及“职务信息”等“前台实名制”身份认证信息,在站方核实认证信息并在该用户个人主页展示后,方可解除限制。

  实行网络实名制后,会给治理网络空间带来哪些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吴沈括表示,首先是在信息内容的发布层面,该制度能提高发布主体的责任意识,以及合法合规发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在信息传播层面,能较强地带动信息依法有序地传播;再者在追究违法违规言论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追责。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前台实名制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网络诉讼纠纷中的司法资源。他介绍,一些造谣、网暴等网络纠纷走到司法诉讼这一步,起诉人联系平台想查明网络账号的真实身份时,平台无权提供。于是起诉人的一般做法是,先去互联网法院起诉平台,法院要求平台提供账号的真实身份,起诉人再转为起诉账号。他表示,这个过程浪费了很多司法资源,“前台实名制”可以一定程度简化网络诉讼中确认账号真实身份的步骤。

  前台实名后如何防网暴?

  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话题上一次引起热议是在去年,当时的主角是IP归属地。2022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要求平台应当在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的IP地址,且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需要向平台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质认证。

  在聚焦网络实名制的讨论中,一些网友表现出对前台实名后会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忧,并担心展示真名后被网暴的风险更大。

  针对实行前台实名的主体面临的潜在网暴风险,抖音在宣布实行大V前台实名时一并声明,将建立专门的防网暴保护机制,上线“一键防网暴”功能,快速、优先处理相关的投诉和举报,对参与网暴的账号视情采取警示教育、禁言、封禁账号等措施。

  对于前台实名制实施后的影响,朱巍认为,什么信息网友实名不敢说但匿名敢说,需要打一个问号。实际上,通过近些年的观察,他表示,互联网的匿名性具有身份隐蔽和低成本性,助长了一些网民无惧妄为的心理,躲在账号化名背后不敢现身更多的是发布造谣、不实信息和开展黑公关活动的人。“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从净化网络空间来看,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

  同时朱巍也认为,前台实名制落实的同时也会伴生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由MCN机构培养的大V号背后可能是一个团队在运营,这时具体在前台展示谁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问题。另外,随着个人在网络空间真实身份的展示,随之而来需要配套的是对网络暴力、反向暴力和侵权等乱象的进一步整治。

  吴沈括认为,在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之下,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需要跟进做好,一是在该制度落地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建立敏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侵权乃至违规违法行为做出及时响应。二是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保障机制,对主体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做好妥善的保护预案,并且能够通过技术和组织管理层面的配套措施予以保障。

  “治理网络空间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少。”朱巍说。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红星新闻、科创板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等)

  编辑:白静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