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投资svp 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昨日(3月2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下一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会议决定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从原来的一级调整为二级。

应急响应一级和二级的区别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根据不同级别分级响应,一级响应属于最高级别的响应。一级响应意味着,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指挥部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工作。

二级响应意味着,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三级响应意味着,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四级响应意味着,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市、区)〔不含省直管县(市、区),下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随着响应等级的降低,决策层次和紧急程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浙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龚震宇说:一般来说,一级响应由国务院组织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务院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省内应急处置工作;调整为二级响应,由省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调整为三级响应,由市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调整为四级响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上一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下级人民政府指导和支持。

下调应急响应阶段,也意味着该地相应开始从政策层面做复工复产的试探性准备,在疫情调控的同时,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开展。

2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会议要求,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专家:二级响应下口罩还不能摘

值得注意的是,调整响应级别不代表疫情拐点的到来,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龚震宇表示,下调应急响应等级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更应当清醒地看到,确诊病例仍在增加,传播风险依然存在,疫情仍然没有结束,越是到了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

一方面,目前我们仍处于疫情防控期。国务院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二级响应对应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这表明,新冠肺炎传播依然构成法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调响应等级不是取消防控措施,只是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和平衡。

另一方面,公民依然要落实疫情防控的法定义务。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省区市制定的有关条例都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公民的相关义务。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公民应配合有关医学措施,如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如实报告有关信息,如疫区旅行史、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等;维护公共秩序,如禁止散布谣言、哄抬物价等。此外,《传染病防治法》授权地方政府在传染病暴发期间采取必要的防控手段,对此公民也应当服从配合。从目前下调应急响应等级地区发布的公告来看,依然强调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进入公共场所接受体温检测等基本要求,做好这些防疫措施也是公民的责任。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应急响应等级下调,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也在降低,一些做法不可避免地让人担心。比如,某地景区重新开放后游客爆棚,一些商店、餐饮场所重新营业后顾客大排长龙,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了行人外出不戴口罩的情况。这既是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更是公共安全的显性隐患。因此,更需要进一步提升防控意识,高度警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在应急响应等级范围内,依法把防控措施做严做实。

一级防控下必须要调动一切资源、全面围堵,二级防控则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进行分类管理,统筹兼顾。龚震宇说:“对于老百姓来说,一级响应的时候,要根据政府的统一要求,在家不随便外出,到了二级响应,生活可以逐渐转为正常,但是个人防护还是要继续做好,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但对于一些重点场所,比如说要复工复产的,必须要遵循政府下发的精准建议,包括开工前的准备,其间的健康排查以及可疑病例出现以后要采取的措施。

龚震宇说:“从流行病学角度讲,病毒最长潜伏期是14天是针对个人来说的,但全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的战斗还没结束,必须要经过2个最长潜伏期。目前本地新增病例已经连续9天未出现,算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性胜利,后续将要进入第二阶段——防疏漏的阶段,我们还没有到达放松警惕的喘息时刻。”

应急响应降级后的常见问题

我省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广大市民将面对不同的情况。根据可能面对的情况,本报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以供参考。

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市将会怎么做?

目前,浙江省疫情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此次调整下降应急响应,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分区分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同时也是结合当前实际,突出重点、精准防控,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级应急响应级别后,各级政府不会放松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市将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地区进行分区分类施策,并根据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类防控工作指南》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随着全省复工复产的开始,省级响应降级后,为方便群众出行,浙江省社区街道还要严格进行摸排登记吗?是不是可以放松一些了?

眼下,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人员加速流动聚集,外部输入性风险不可小觑。社区街道针对高疫情区输入人群(国内主要是湖北地区,国外主要是日本韩国等地),仍将加强管控、精准防控,密切追踪排查疑似病例,做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好前一阶段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果。

调整下降应急响应,是不是可以带孩子去社区接种疫苗?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目前,各地市预防接种单位根据当地接种需求的实际情况,已经在合理调整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市民可以通过微信预约的方式,有效分散人群;社区卫生院将科学评估每日可提供的接种服务量,设定预约号源时间间隔,避免接种现场拥挤和群众长时间等待;卫健系统将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接种流程设置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在带孩子去接种时,受种者(含陪同人员)应根据接种门诊预约的时间,或提前与接种门诊取得联系后,方可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前往接种时,应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测量体温并做好手卫生消毒,体温异常者不得进入接种门诊。每名儿童只允许一名家长陪同进入门诊接种,进入门诊接种必须佩戴好口罩,不能佩戴口罩的婴幼儿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除预防接种需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进入接种门诊后,请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与其他儿童或家长交谈,在接种完成并留观30分钟后立即离开接种门诊,减少停留时间。

当前,浙江省企业正在陆陆续续复工复产,企业复工复产如何做好防控,预防聚集性疫情?

疫情期间复工,难免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企业应该通过结合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以及健康企业建设,引导员工科学理性认识疫情,做好个人防护,理解、支持配合防控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心理健康情况,疏解员工的紧张焦虑情绪。在发现可能出现群众心理危机苗头时,及时向属地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组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应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措施,并减少人群聚集。同时也要留意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应避免接触他人并佩戴口罩,及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就医。 

(原标题《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专家:戴口罩 勤洗手 不聚集 勤通风》,原作者何欣。编辑童晓)

158319377400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