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女生找对象,比挣钱还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找对象有点难的说说 大城市女生找对象,比挣钱还难

大城市女生找对象,比挣钱还难

2024-01-29 0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当我为世界的现状感到沮丧时,我就会想到伦敦希思罗机场的接机大厅。”

在电影《真爱至上》中,伦敦希思罗机场永远挤满拥抱、亲吻的男男女女,不同的人们在伦敦相识、相爱,在这座城市中,爱上一个人,就好像呼吸那样自然。

然而在现实中,对于大城市的女生而言,谈恋爱这件事,早已从”困难“变成”玄学“。从星座到塔罗,各种赛博算命都在试图教你把握爱情,而下班路上,爸妈打来的电话让人崩溃又来气:

“为什么你在大城市找不到对象,是不想吗?”

大城市女生找对象,比挣钱还难

很多人对大城市的理解是,工作机会多,薪水高,街角长满了适婚的漂亮青年,坐趟地铁,都能遭遇三回怦然心动。

对于大城市的女生来说,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没完全对。

2018年,有媒体蹲守上海的相亲角,收集了1000多条相亲信息,发现女性人数是男性的2.5倍,90后中,女生甚至是男生人数的近6倍[1]。

2021年,有人探访了深圳莲花山的相亲角,也发现女生的资料差不多占了2/3,原本划给女生的区域放不下,挂进了男生区域[2]。

曾有相亲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相亲市场上,性别比很不均衡。拿线下活动来说,女生因为报名太多被限制人数,男生则要多次邀请、并给优惠价格,才愿意参与[3]。

在网络交友平台,女生也好像更积极。某交友平台的注册用户中,女生占到了55%,具体到22岁—27岁的女性,更比同龄男生多了10%[4]。

需要相亲、交友的女生那么多,是因为大城市的男生太少吗?

事实并不如此。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上海男性数量比女性数量整体多80万人左右;北京和天津的性别比稍微均衡一点,但男性也比女性多了四五十万人[5]。

但男性数量多,不意味着找对象简单。以上海为例,在女性比男性少80万的情况下,从2015年到2019年,上海15岁以上女生的单身比例,已经连续五年超过上海男生[6-10]。

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单身男性和单身女性,即便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可能在两个次元。

在深圳,各区的性别比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女性相对集中在城中心的罗湖、福田,以及互联网密集的南山区,而性别悬殊最大的光明区,男性比女性多了40%[11]。

而在新一线城市天津,各区的性别比也有类似的特征。“市内六区”中,有五个区的性别比都要低于全市平均,其中河西、南开、河北三区甚至女性更多[12]。

换而言之,和男性相比,女性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市中心、次中心工作和生活。

但是,就算存在地理的阻隔,你们毕竟还在同一个城市,呼吸同一款空气;一两个小时的地铁,不应该阻挡爱情。这些男男女女,为什么就是看不上眼呢?

读书太多,对象太少

几年前,人们倾向于认为,女性更喜欢找比自己强的男人。当女生追求“向上”择偶,最优秀的男生数量不足,条件更好的女生,反而可能找不到对象。

但现实数据告诉我们,女生择偶早已并不再强求“向上”。

2016年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近四十年的婚姻匹配趋势,发现门当户对、条件相当的“同质婚”比例在不断上升,2014年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婚姻是“同质婚”。即便是双方不那么对等的“梯度婚姻”,也有将近一半的情况是女生条件更好[13]。

这其中的“条件相当”,指的不一定是家庭背景,而是个人的经济实力和教育水平[13]。

举个例子,大城市985硕士毕业、年薪25万的大厂女工,大概率想要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985硕、收入25万左右的男生。

收入更高的大厂同行当然好,温柔顾家的事业单位男也不错,如果对方个子高,或者长得像白敬亭,条件还能放宽到首师大这样的普通“双一流”,本科就可以。

然而现实却是,女研究生越来越多,长得像白敬亭的本科男生万里挑一,而男研究生,实在是不太够用了。

在遥远的1999年,在校研究生中女性仅占不到三分之一,而到了2016年,在校研究生中,女生已经占据了多数[14][15]。

天津的数据则显示,在男性数量整体占优的情况下,女研究生仍然要比男研究生多出一万多人[5]。

客观上,学历越高,结婚的时间就会越晚。2019年《人口学刊》上的一项研究计算出,每多接受1年高等教育,适婚男女第一次结婚的年龄将推迟1.5年[16]。

读完四年本科,你的婚礼可能会比没上大学的高中同学晚6年;如果幸运地又读了三年硕士,那你可能又比本科同学晚4.5年。

而这些高学历、倾向晚婚的女生,大概率都去了大城市。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的毕业生中,首要去向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同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去的也是几乎同样的大城市[17][18]。

如果细分到学历,硕士生也比本科生更倾向于大城市。

比如2021年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中,流向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硕士毕业生达到了80%以上。只读本科,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可能回小城,但是一旦读了研,大城市是绝对优先的选择[19]。

而高学历的大城市女生,接下来的轨迹可能是这样的:

你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觉得学校里男生太少,没来得及恋爱,毕业后在上海工作、落户,准备长久定居,但却发现,和你“门当户对”的男生,选择了英年早婚。

对上海数据的研究表明,2008年之后,在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的大背景下,拥有本地户口的高教育水平男性却成为“逆行者”——他们结婚的时间不仅没有倒退,反而提前了[20]。

而大城市的高学历女生们,只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单身男人越来越少。当你在公司食堂遇到一个让你心动的男同事,鼓足勇气要来了微信,却很可能发现对方用的是情侣头像。

年过二十五还在单身的你,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爸妈亲封的不孝女。

单身的女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对于大多数大城市女生来说,没有对象可能还是暂时的。截至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普婚的国家,大部分人最后都会结婚[21]。

不过,终身不婚也可能成为一些人的选择。2021年,《人口学刊》的一项研究预测了2011—2060年各年度终身不婚人口数,结果显示,终身不婚的女性,半数以上都会在城市[22]。

从现实来看,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找对象结婚不一定是生活的最优解。

2021年武汉大学的一项实证分析显示,和未婚女性相比,已婚女性每周多做了7小时家务,这降低了她们每周14%的劳动报酬[23]。

学历和收入更高的大城市女生进入婚姻,回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可能带来脱离工作的风险。

相当程度上,“丈夫应该比妻子挣得多”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2021年《经济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这种传统观念,当妻子收入超过丈夫,或者由于自身条件、行业优势等因素,有可能在将来超过丈夫,妻子不工作的概率就会显著上升[24]。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个985硕士、年薪25万的互联网女工,而丈夫的工资比你低、或者只比你高一点点,在以后的几年中,你很可能会为了家庭,放弃一部分职业追求。

进入婚姻之后,女方往往面临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也正是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了职场;从结果上看,暂时不走入婚姻的女生,也就选择了事业。

而在今天,女性参与社会劳动,显得无比重要。

2010年, 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了“性别红利理论”,其中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更高的女性社会劳动参与率,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5]。

十几年来,国内外学界广泛认同、并且证实着这一理论。2021年,云南大学一项研究分析了过去二十年中188个国家的数据,结果显示,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增长将提高1.1个百分点[25]。

落到具体的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女性工作者,也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女性创办的内衣品牌不断变多,中国女性穿的内衣才终于从勒人的款式转变成舒适的无钢圈;

也正是有金斯伯格这样的女性进入司法系统,才让女性权益得到更加切实的保证。

而这些走入职场、走上领导层的女性,也让职场氛围有了新的变化。

2018年,《社会学评论》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相比男性领导,当单位“一把手”是女性时,单位内的性别歧视现象会显著减少[26]。

可以说,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职场上其他女生的工作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大多数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工作乃至定居的女性来说,自己寒窗苦读二十多年,从全国各地进入中国最先进、最活跃也最有前景的大城市,是为了追寻自我、享受生活、服务社会,在更大的世界里,探索更广阔的人生。

相比之下,婚姻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就像20年前的电影《律政俏佳人》中,女主角在毕业典礼上说给毕业生、也说给所有女生的发言:“正是因为有了激情、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我们才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你要对他人有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参考文献:

[1]上观新闻(2018):分析上海相亲角千张相亲帖,得出十大择偶标准和婚配难的理由

[2]深圳生活圈(2021):深圳女孩真的只想搞钱?深圳相亲角给了我答案……

[3]中国青年报(2021):城市大龄青年的相亲遭遇战

[4]中国青年报(2020):城市单身青年的网络脱单自救

[5]国家统计局(2021):中国统计年鉴

[6]国家统计局(2020):中国统计年鉴

[7]国家统计局(2019):中国统计年鉴

[8]国家统计局(2018):中国统计年鉴

[9]国家统计局(2017):中国统计年鉴

[10]国家统计局(2016):中国统计年鉴

[11]深圳统计局(2021):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12]天津市统计局(2021):天津统计年鉴

[13]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 (2016).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人口出版社.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九九九年高等学校研究生基本情况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分学科研究生数(总计)

[16]朱州 & 赵国昌.(2019).上大学会多大程度上推迟初婚年龄?——基于IV-Tobit模型的估计. 人口学刊(02),5-16.

[17]中国传媒大学(2021):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8]华东师范大学(2021):华东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9]南京大学(2021):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贺光烨,张瑶 & 吴晓刚.(2021).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就越晚吗? 婚姻市场上本地户口的调节作用. 社会(02),87-112.

[21]翟振武 & 刘雯莉.(2020).中国人真的都不结婚了吗——从队列的视角看中国人的结婚和不婚. 探索与争鸣(02),122-130+160.

[22]郭显超.(2021).中国婚姻挤压的未来形势预测——基于初婚表的分析. 人口学刊(03),14-25.

[23]张芬 & 何伟.(2021).家庭因素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与经济(02),84-102.

[24]方颖,蓝嘉俊 & 杨阳.(2021).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教育与城乡差异的视角. 经济学(季刊)(05),1711-1730.

[25]吕昭河 & 袁君丽.(2021).性别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学术探索(10),83-91.

[26]马冬玲 & 周旅军.(2018).组织中的“蜂后”:事实还是想象?——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评论(05),39-4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