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在困苦与磨难中成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打排球的朱婷身高多少米长 朱婷:在困苦与磨难中成长

朱婷:在困苦与磨难中成长

2024-07-09 05: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94年11月29日,朱婷出生在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郸城县秋渠乡朱大楼村,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一家八口人挤在50平的砖瓦房里,房子外有一片小院子。

农忙的时候,朱婷父亲朱安亮就停下村口修车铺的工作,戴上草帽,脖子上挂条浸水毛巾,光着膀子,顶着太阳到田地收拾庄稼。

母亲杨雪兰在家打理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菜,有黄瓜,茄子,辣椒还有油桃树,角落里还养了两头猪。

田地里人手不够了,杨雪兰就照着朱安亮的样子,也带个草帽,挂个毛巾去田地帮忙。人手再不够,就全家上阵。

孩子在学校上课怎么办?向老师请假。

耽误孩子学习怎么办?学习哪有吃饭重要。

如果朱婷选择的是辍学打工不是排球,她可能就是下一个杨雪兰,嫁给另一个朱安亮。

可如今,她站在世界排球之巅,这一切,都离不开她背后的努力。

去打工还是去体校

2016年7月20日,朱婷训练间隙得空,趁队友和教练休息,她兴冲冲的给父亲打来电话:“爸,还有9天我就去巴西比赛了,你给我做点面条我带过去。要是吃不惯巴西的饭我怎么打球呢?”

朱安亮听罢,停下手中的活急忙回到家招呼杨雪兰一起压面条。朱安亮抬出压面条机,水管接上水龙头冲洗许久没用的机器,杨雪兰在一旁忙着倒面,和面。

压好面条后,朱安亮和妻子兜着十斤面条爬到楼顶,朱安亮展开塑料布罩在地上,和杨雪兰一根一根地将面条平铺上去。

30多度的气温,用不了多久这些鲜面条就都成了挂面。

朱婷的父亲:朱安亮

如今的朱婷家和以往不同了。

朱安亮脚下是新建没多久的三层阁楼,一层叠一层,楼顶中央放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四面墙上贴着红色瓷砖,太阳一照能折出道光。

朱安亮摆上最后一根面条,下楼搬了一个板凳坐到漆着朱红色的大门前,拿着手机想给女儿再叮嘱几句,却始终犹豫不决:女儿现在是大明星了,她事情多就不给她添麻烦了。

朱安亮看着手机中朱婷刚发来的训练照片和视频,想起了女儿刚进体校的那段日子。

妮儿,再坚持一下

2009年朱婷上初三,中招模拟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的那天,朱安亮看着成绩深感女儿考上高中无望。便将朱婷叫到身边说:“你别上学了,我和你姨妈说说,带你去南方打工。”朱安亮说罢,不顾朱婷隐有泪珠的目光,转过身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朱婷看着打着电话的朱安亮走出屋外,将床边父亲抖出的课本和笔塞进书包,哽咽着跑去了学校。

朱安亮打完电话回屋寻找朱婷,却没有找到女儿。他看到朱婷的书包和课本不见了,摊开手掌低下头看了看褶皱的成绩单,叹了口气,抓起钥匙开着三轮车紧追了过去。

朱婷的班主任看到朱安亮火急火燎的样子疑惑不解,忙将朱安亮父女拉到办公室。

班主任让朱安亮坐在凳子上,得知事情原委后看了看身边红着眼圈的朱婷,对朱安亮说:“朱婷还小,不上学咋办”,“听说周口体校正在招生,你可以带她去试试,这么高的个头可不能浪费了。”

朱安亮深知,女儿辍学后要么去打工,要么就像自己做一辈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赚的粮食钱用不到年末。

父亲看着女儿从学校回到家后一句话不说,明白了朱婷的想法。

朱安亮心想:“都说望女成凤,朱婷两个姐姐都去打工了,到三女儿这可不能再辍学了。”随即咬了咬牙对朱婷说:“妮儿,明天我带你上周口问问人家。”

隔天,15岁的朱婷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往周口体育运动学校。

6月份,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朱婷瞧着土路,两边的麦子地夹杂着玉米地一茬接一茬的从眼前掠过。

三三两两的村民蹲在地下忙活,脖子上都挂条沾水毛巾,热的受不了了就拿毛巾擦一下。

“妮儿,去了好好学,学成了就不用再下地干活了。”朱安亮语重心长,带着闺女向80多公里外的周口市开。

夏天的风带着暑气,一阵一阵的往朱婷脸上吹。

朱婷戴顶草帽,好奇地看着不断后退的房子屋子。这里离周口体育运动学校越来越近,离家越来越远。

周口体校的老师看到朱婷15岁就有1.8米的个头兴奋不已,连连表示要收下朱婷这个学生。

由于周口体校离家远又是封闭式管理,从此,朱婷便在体校学习、训练、生活,一切喜悦、痛苦、委屈以后都要朱婷一个人承受。

训练的苦只有她知道

苦,是朱婷在体校训练时的唯一感受。

每天天一亮,朱婷就开始在球场边的高墙旁练习排球。朱婷面对高墙,双腿稍稍下蹲,双手叠加,一下一下的将球抛到墙上,反弹过来后接住,再抛,再接住。

清晨,安静的训练场上只有朱婷瘦瘦高高的身影,随着朱婷双臂的不停抬动,训练场传来有节奏的“咚”“咚”声响。

朱婷训练场景

一次朱婷和队友练习接球,一排学员站在球场左侧,教练站在右侧。

教练吹响哨音,扬起手中的球向球场中间拍过去,一个个学员轮流着跳过去接球,再折回来排在队尾。

轮到朱婷了,她看着空中正在坠落的排球,身体摆好姿势双臂抬高,攒足力气笔直一跃,在距离排球还有一只手掌的距离时,“咚”的一声,朱婷的四肢重重地砸在水泥地上,排球落在地上弹了几下向反方向滚去。

训练量大加上营养不够,朱婷有着1.8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120多斤,细胳膊细腿,每次训练完后身上就会多几块淤青。

“下一个”在教练不耐烦的催促声中,朱婷捂着胳膊肘走到了队伍后排。

训练结束,朱婷拖着身体去到食堂要了一毛钱的素菜和米饭,看了远处聚集在一起吃饭的同学说说笑笑,低着头自顾自地吃起来。

晚上的训练终于结束,朱婷趁着宿舍没人,坐到睡觉的地铺上带着哭腔给父亲打了电话,第一句是:“爸,我想退学了。”朱安亮深知朱婷的委屈,只能不断的鼓励女儿,叹了口气说:“农村孩子能吃苦,你再坚持一下吧。”

家中变故

两个月后的一天上午,沉浸在悲伤中的朱安亮突然接到教练的电话:“朱婷训练消极,我说了她几句,她就赌气回家了。”而就在这半个月前,朱婷的弟弟去世了。

朱婷唯一的弟弟患上的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幸运的是,朱安亮的骨髓和儿子配型成功,唯一要做的就是筹钱。

朱安亮和杨雪兰看着从前生龙活虎的儿子如今脸色苍白的躺在病床上,都不停抹泪。

从医生那里得知,治疗费整个下来需要近20万,可三女儿朱婷在体校的学费已经将这个家庭掏空,朱安亮从哪里能得到这20万?

回到家,朱安亮把家里养的两头猪,还有刚下的几个小猪崽全卖了,跑到镇上的信用社贷款,朱安亮说尽好话工作人员还是不同意。

朱安亮去到县城,连跑了几家银行终于筹到了十万块钱。

朱安亮回到家,和妻子挎着装着鸡蛋的篮子,拎着几大包馍夹肉片从村头走到村尾,甚至去了邻村的几个亲戚朋友家。

质朴的村民们知道朱安亮的难处,也知道朱安亮的为人,不忍看到朱安亮家唯一的男孩遭罪,从家里拿出来一堆钱,有大有小,但没有一张是平整的。

几天后,朱安亮拿着筹到的18万去了医院,和儿子一起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朱安亮看到儿子日渐红润的脸,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谁知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朱安亮的五儿子突然流了大量鼻血,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朱安亮慌张的把儿子送到医院,可惜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医生说,孩子出现了排异反应。

朱婷母亲杨雪兰 朱婷 朱婷父亲朱安亮(左中右)

教练上午给朱安亮打的电话,朱婷下午就到了家。

朱婷回到家,看着家中敞着的大门,院子里站着几个人,感到气氛不对急忙寻找父亲。父亲看到朱婷后一把将女儿抱住,声泪俱下:你弟弟死了,没有救活。

朱婷如遭晴天霹雳,她知道弟弟病了,可母亲说是普通感冒,怎么突然就去世了?朱婷跑到堂屋,看到弟弟的相片摆在居中的桌子上,桌子前面放着几个用碗装着的水果,朱婷明白了,弟弟真的去世了。

这一刻,朱婷长大了。

朱安亮对朱婷讲了事情原委,朱婷听到父亲说家里欠了近二十万后后悔不已,后悔自己如此任性,她明白父母的苦心,没有把弟弟的死讯告诉自己就是要让自己专心训练。

回到学校后的朱婷训练更加刻苦,她依旧一个人吃一毛钱的饭菜,一个人回宿舍,一个人在宿舍打地铺,但她心里始终有股力量。

偶尔父亲会从80多公里外送来咸菜炒肉丝,朱婷每次收到后都会打开袋子使劲闻一下,然后对父亲说:“爸,真香。”

幸遇伯乐终成大器

在艰难的环境和家庭变故中,朱婷靠着自己的努力飞速成长。

2010年到2012年,朱婷先后进入中国少年女子排球队和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在更为专业的训练指导下,朱婷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积累经验。

2013年,朱婷参加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锦标赛。在这里,朱婷遇到了郎平,朱婷在赛场上突出的身高和优异的表现给了郎平深刻的印象。

在挑选国家队队员时,郎平果断地将朱婷的名字写入了国家队名单。

朱婷和郎平

朱婷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特别瘦。

郎平看着1.9米高的朱婷在球场上煞白着脸,两条胳膊叉在腰间不停喘着粗气,回过头对教练赖亚文说:“不要再给这小孩加量了,别给她练坏了。”

训练结束后,郎平找到朱婷,看着她躺在地上休息不禁一阵担忧。

朱婷身体素质太差了,她担任的主攻手在进攻的时候需要双腿和双臂发力,如果力量不够,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发挥。

为此,郎平去了美国为朱婷购买蛋白粉,回国的时候还给朱婷带了几条长裤。“你的腿太长了,裤子在国内不好买。”

训练间隙,郎平将一大袋蛋白粉和几条长裤递给朱婷,询问朱婷近期的训练情况。

备战里约奥运会时,朱婷的体重已经增长到156斤了。充足的营养补充和不间断的刻苦训练,铸就了朱婷完美的肌肉线条,朱婷也成为了女排队伍中的一个“大杀器”。

拿到奥运冠军后,朱婷代表祖国开始在全世界征战。如今,朱婷正在意大利甲级联赛中,展露锋芒。

“这次比赛结束后我就会回国开始备战巴黎奥运会”,随着朱婷回国,中国女排将会更加强大。

参考资料:

[1]《“亚杰”朱婷“父爱三轮车辗出巨星之路》,朝阳《伴侣》

[2]《朱婷顶峰未至》,谢梦瑶,张跃,阿坤《人物》

[3]《朱婷:从农家少女到奥运女排MVP》,翟星理《现代妇女》

[4]《朱婷:朴实的家风如“盐在汤中”》,宋思瀚,张宇,孙展,杨鸣旭,《意林》

[5]《从夺冠到成为你自己——女排精神的诞生与发展》韩叮咚,《美丽中国》

[6]《“排球女王”朱婷》军体世界

[7]《朱婷: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一名运动员》,郑尧芬《时代邮刊》

笔者手记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将世界的焦点转向这支不平凡的女排队伍,“女排精神”再一次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 ,“无所畏惧”、“顽强奋斗”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如果此时你正处于困境,希望这篇关于女排队员朱婷的成长故事给予你力量,困苦与磨难不会将我们打倒,它一定会使我们更加强大。

文字:孙灿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