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花儿看新疆|榴花似火 民族同心向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风琴初学视频 追着花儿看新疆|榴花似火 民族同心向未来

追着花儿看新疆|榴花似火 民族同心向未来

2023-06-02 09: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记者跟随“四季看新疆”之“追着花儿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记者看到,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

  “角落里的村庄”迎来最耀眼的光

  记者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布力开村,蓝墙红瓦的房子整齐排开,宽阔的马路直通远方,红石榴雕塑在阳光下闪着光泽。布力开村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角落里的村庄。而如今,这个“角落里的村庄”也焕发出了夺目的光芒,由维吾尔族、汉族、回族、东乡族、哈萨克族等5个民族组成的86户居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说起布力开村的振兴路,有一个人是最有力的见证者,他就是布力开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买买提江·吾买尔,曾于2021年荣获国家“七一勋章”。

  “老百姓有水的时候种点粮食,没有水的时候,就去外面打工赚钱。”1981年,29岁的买买提江·吾买尔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然而,村民取水都是从离村子10来公里的布力开沟取水,沟里的水与牛羊共饮,浑浊的水挑来后要在家里沉淀1天左右才能下锅做饭烧水。1994年,他召集大家开会,要打井,当时需要村里投入10万元。“10万元,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买买提江·吾买尔反复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并向乡里作了汇报。经过一个多月的说服和动员,乡里终于同意了,村民们也表示赞同。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开始打井了,他日夜守在现场。25米、50米、70米……105米,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湿润了全村人的眼眶。不久,伊宁县实施农村通水工程。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布力开村家家户户。

  早在2011年,买买提江·吾买尔就提议村里养殖大户马玉林扩大养鸡场规模,成立玉林蛋鸡养殖合作社,实行机械化养殖,并带着马玉林去博乐市考察。回来后,买买提江向县领导汇报,帮助马玉林申请了贴息贷款,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万只。至2021年底,玉林蛋鸡养殖合作社的规模已经比初期翻了3倍,实现盈利近200万元,解决了本村3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从2011年至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布力开村创办了砂石厂、砖厂,村民新建了19个育肥羊棚圈,扩大了养殖规模。2018年,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效农业的发展,布力开村与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村里326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禾旺农业共同成立了伊宁县禾稼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8年入股之初至2022年,每户农民的收益由 400 元/亩提升至1300元/亩。

  “以前两天都办不好的事儿,现在一天就搞定了,村民们不用来回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布力开村现任党总支书记赛依班木·木扎合买提介绍,从推行数字乡村建设至今,村里已经有1000多户老百姓注册为“乡村振兴”小程序用户,通过网络办理了2700多件老百姓的诉求。“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村民们的诉求都能第一时间被关注到,提高了办事效率。”

  “爱乐之镇”系起文化交融纽带

  两千多年前,来自江苏扬州、徐州的两位汉室公主刘惜君和刘解忧来到伊犁,为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作出了历史贡献。在今天,六星街延伸出的江苏路上,汉家公主纪念馆诉说着她们的故事。当地,民族大团结的故事还正在不断书写。

  伊宁市六星街上,一阵悠扬的手风琴声从远处传来。原来,这是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的乐手们在演奏手风琴。来自汉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的乐队成员共同演奏了一曲《山楂树》,一曲奏罢赢来满堂彩。

  在六星街这个占地面积只有47公顷的六边形街区内,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居民,又可以分为哈萨克族聚居区、维吾尔族聚居区和俄罗斯族聚居区,多个民族文化在这里相聚、融合。

  音乐,可以跨越文化传播障碍,直击人们心灵。伊宁市利用南京援疆资金建成了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展示和保护由亚历山大收藏的八百多架手风琴,把亚历山大手风琴博物馆打造成《俄罗斯族巴扬艺术》非遗保护基地,组建了伊犁六星街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2020年伊宁市俄罗斯族巴扬艺术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扎左林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手风琴演奏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只要琴声响起,各族人民就会不由自主地跳起舞蹈,开启一场热闹的聚会。”六星街旅游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援疆工作组在援建六星街手风琴珍藏馆的基础上,投资500万元,打造“六星街音乐庭院”,里面有一架世界最大的手风琴,成为游客必到打卡之处。

  在六星街,一座以音乐为纽带的“爱乐之镇”正传出更响亮的民族团结之声。

  近年来,江苏援疆队伍助力“文化润疆”迈上新台阶。实施伊犁州博物馆陈列布展、林则徐精神馆、巩留县博物馆陈列布展和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尼勒克县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同时,支持文艺创作。大型舞台剧《解忧公主》获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民族团结之花馥郁芬芳

  民族团结之花,在各族人民的共同浇灌下馥郁芬芳。在六星街上,一家“艾德莱斯”丝绸制品店内,各种手工丝绸制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店主王艺璇从小就和家人生活在伊宁市的东买里镇上,当地不同民族中的丰富服饰种类深深吸引了她,“有时和朋友们互赠民族服饰作为礼物,服装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中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介。”

  “这种绸料,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玉波甫能咔那提古丽’,意为‘布谷鸟翅膀的花’。”大学毕业后,王艺璇开了一家新疆艾德莱斯绸艺制品店。她介绍,艾德莱斯意为“扎染”,是维吾尔妇女最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一千多年前,种桑养蚕、缫丝纺织技术,从祖国内陆一路向西,传入新疆,催生出独具西域特色的丝绸——艾德莱斯。

  用艾德莱斯绸制成的衣服、提包色彩艳丽、图案层次感丰富,深受游客喜爱。王艺璇介绍,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莱斯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

  凯迪日耶·克友木是店内的一名服装设计师,她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是一名裁缝,从小受母亲的影响,慢慢尝试做艾德莱斯绸的衣服。后来,成为了一名专业艾德莱斯设计师。在她的巧手之下,艾德莱斯这种古老的手艺与现代生活习惯结合,“我会将它与旗袍、潮流服饰结合,让艾德莱斯走入更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比如让设计的手提包完美与牛仔裤等常服搭配,日常感和时尚感并存。”

  民族团结,靠的是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走近六星街俄罗斯风情园,一股浓郁的面包香扑鼻而来。这家俄罗斯列巴房是当地的“网红”面包店,大列巴、酸奶列巴、俄罗斯小面包、杏酱比洛克面包等深受游客喜爱,经常一上柜就很快售罄。

  “我从小就是吃列巴,喝卡瓦斯长大的,小时候外婆经常给我们做各种面包,那个时候觉得抹着果酱的面包最好吃了。”店主莉莉娅传承了外婆的列巴烤制手艺,让面包香在这条街上久久飘荡。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在她看来,一直坚持开面包店,是为了留住儿时美好的记忆,延续血脉至亲的亲情,也是为了将面包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尽可能地还原外婆烤制面包的每一个细节,是莉莉娅一直坚持的事情。她说,“自家面包不同于其他面包,而是传承了外婆的啤酒花发酵方法,面坯加上葡萄干、核桃仁及各类果酱等本土原料烤制出来的,力求让每一块面包都能保留原来的味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文 王昊晨/视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