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奶奶”?须防过度渲染恐慌影响技术赶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机解锁技术 AI“复活奶奶”?须防过度渲染恐慌影响技术赶超

AI“复活奶奶”?须防过度渲染恐慌影响技术赶超

2023-04-14 0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AI“复活奶奶”?须防过度渲染恐慌影响技术赶超

近日,视频平台上一段相关视频引发了争议。上海一名“00后”小伙利用AI技术“复活”其已故的奶奶,并与奶奶进行了一段家常对话。视频中,利用AI技术制作的“奶奶”说着方言,语气与声音都很自然,聊起家常对答如流。

在电影《超人》中,超人的父亲就把自己复制到一个AI中,想不到电影中的科幻技术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身边。巨大的戏剧性之下,这段视频在网上爆红,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是AI的创新使用,让人的思念变得具体,我们要收集足够多的亲人的音容笑貌,以便以后可以复现。也有网友认为,制作一个虚假的人物,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存在伦理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是什么“复活”,而只是人工智能在图形、对话上的模仿与重现。

现在的技术其实已经可以做得更好。在外形方面,如果他有奶奶足够多的视频资料,有各个侧面的相片、视频,电脑可以模拟得更真实,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利用现在的AI图形技术,个人用户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了。在语言方面,如果输入的语言资料足够多,人工智能模拟的对话也可以输出被模拟的人惯用的词语、句子,甚至“回忆”起之前的事。这也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能达到的。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高级的记录方式而已,就像手工画、相片、视频、VR一样。虽然AI技术让逝者的重现更鲜活,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以前的这些介质重现记录的东西,不存在伦理问题,那么,用AI“重现”一个人,也不存在伦理问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把人的记忆、意识上传,就可以实现永生。如果是这样,的确会有伦理问题,不过,这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现在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都是在仿生大脑的运行。回顾人类的技术仿生历史,在没有搞懂基础技术原理情况下的仿生,很难有本质性的、全面的超越。遗憾的是,人类对大脑的运作方式虽然已经能够探究了,但仍然所知甚少。至于自我意识,还处在假设层面,可以说一无所知,甚至在哲学层面都充满矛盾。

假设一个人的记忆、性格都可以上传,结果就是人工智能具有这个人的记忆、性格,对外界来说,某种程度上,这个人重生了,永生了。但对被复制的那个人来说,他还是知道,我是我,不是那个复制人。反过来说,假设你躺在一张床上,经过一系列黑科技操作,上传了意识,工作人员笑眯眯地告诉你,意识成功上传,然后要杀死你。你会同意吗?

所以,人工智能或许永远不会带来人的复活这样一个伦理问题。现在很多人的解读夸大了焦虑与恐慌,有网友跟帖说“复活”反映了AI技术的运用亟须进一步的监管。实际上,监管从来都是不会缺位的。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新事物、新技术都会有两面性,监管当然是必要的,但监管要约束的是可能的负面因素,而从根本上是要促进、鼓励发展新技术。舆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渲染焦虑和恐慌,这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监管,影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刘远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