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希望”之歌,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扇子舞这首歌 这首“希望”之歌,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这首“希望”之歌,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2024-07-17 0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首“希望”之歌,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原创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收录于话题#歌曲故事 71 个内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个内容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描绘了中国广大农村

一片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

(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

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

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上图为1978年冬,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下图为1981年,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在茅草屋农舍前合影(新华网)

1978年11月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

创造的“包干到户”

简便易行,受到农民欢迎

除了安徽,四川、甘肃

云南、广东等地

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这种先于理论的实践

冲破了既有体制的限制

使人看到农村改革的希望和可能

但当时有不少人也担心

“包干到户”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是否会偏离

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则上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1979年9月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

正式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我们的一切政策

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就是要看这种政策

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文件肯定了

广大农民的实践及其经验

为农村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是小岗村的稻田,2018年9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

“希望”一词成为这首歌曲的词眼

作词家陈晓光

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

“‘大包干’调动起了每个人的

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使得农民的精神状态有了极大改观

他们觉着日子有了奔头

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改革开放

中国才有希望”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进一步强调表明

“包产(包干)到户”

不会脱离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元旦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批转了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进一步肯定了这种模式

对农村改革给予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由此农村改革全面推开

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上图:2019年7月2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的指针式喷灌设备在田间作业;下图:20世纪50年代,广东新会的农田排灌员进行田间排灌(新华网)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并将分户承包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办成“新型家庭经济”

此后,包产(包干)到户被称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并在广大农村得以实施

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也成为见证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

一个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编. 中国共产党简史[M]. 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1.02.

[2]汤阳、水金辰著,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怎么唱响的?[N]. 新华每日电讯, 2018.04.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 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10.

[4]李诗原编著. 军歌史话[M]. 解放军出版社, 2009.09.

统稿:李诗原(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红色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供稿:前线杂志社

责任编辑:小林

图片来源:新华网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这样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开始一步一步坚定前行。(《中国共产党简史》)

原标题:《这首“希望”之歌,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