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功德林处决5位战犯:4个是老蒋的死忠粉,3位还是抗日名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犯中谁的军衔最高 50年代功德林处决5位战犯:4个是老蒋的死忠粉,3位还是抗日名将

50年代功德林处决5位战犯:4个是老蒋的死忠粉,3位还是抗日名将

#50年代功德林处决5位战犯:4个是老蒋的死忠粉,3位还是抗日名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解放战争中,我军总共俘获了200多名国民党的高将领,将他们统一关押在功德林1号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改造。这200名战俘当中,有人是中常委,如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党部中将主任庞镜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王耀武;有人是兵团司令,如国民党第六兵团中将司令卢浚泉、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廖耀湘;还有人是一场大战的指挥员,如我们熟悉的王耀武,黄维,杜聿明等人。

级别最高的3人,我个人认为当属王陵基(军衔最高)、杜聿明(带兵最多)、康泽(政治地位最高)。能被关押在功德林的战俘级别都是比较高的,最低也是旅长师长级别。另外,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蒋介石最可靠也最有实力的人物,反动思想根深蒂固。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手上都沾满共产党人和人民的鲜血,个个都是罪过累累,如果按照蒋介石的手段和胸怀,他们都难逃一死,但是,我党对待他们则是“思想改造为主”,很多人最后都得以“特赦善终”。

●解放战争期间,王陵基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任命为江西省主席和保安司令,新中国成立后,王陵基在1950年2月6日因战败逃跑,被人认出来后逮捕。此后被押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在1964年被特赦,于1967年3月17日在北京去世,善终。 ●杜聿明深受蒋介石信任,杜聿明在淮海战役期间指挥了几十万人马,最终成了我军的战俘。在功德林期间的杜聿明表现良好,学习思想改造也非常积极,和王耀武,宋希濂等人成了先进分子,在第一批名单上获得特赦,晚年在北京定居生活,在1981年去世。 ●康泽属于特工,复兴社这个特务组织就是康泽为首创立的,后来创建的三民主义青年团,颇受蒋介石信任。康泽政治地位比戴笠都高,担任了当时的中常委,襄阳战役中,康泽出任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兵败后被俘,关押到功德林接受改造。表现良好于1963年出狱,几年后在北京病逝了。 ……

相比于积极接受改造,或者安分守己的人,还有一部分人不仅拒绝改造,而且还妄图反抗,甚至打算越狱后投靠蒋介石,和老蒋一起“反攻大陆”。那么,等待他们的则是严惩不贷,1950年,功德林就处决了5位这样的犯人,其中3位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战功赫赫,勇猛异常”,是公认的抗日名将。

●黔军军阀张卓,1891年出生于贵州台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毕业。曾在云南讲武堂、湖南讲武堂担任教官。之后混迹军界,先是担任第6军参谋长和第28师副师长,之后职位不断升迁。

1933年9月任陆军步兵学校少将教育长,1939年兼任遵义警备司令,1942年4月任第1军中将军长兼任渭潼警备司令部司令,1944年参加豫中会战(豫中会战是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中方称豫湘桂会战)计划的一部分,日方称该阶段为"京汉作战"或"河南会战")。1945年1月任第29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中将副主任,1946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中将高参,1949年任贵州省反共自卫训练团总指挥官,同年11月贵阳解放前潜伏遵义。

张卓的军事才能并不算突出,但是口才极佳,另外人生际遇很好,留日时和蒋介石是同学,两人熟识,参加革命很早,资历很老,这为他的事业发展加分不少。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张卓很受桂系、滇系等各路军阀的赏识,北伐战争中,张卓就曾带领桂系、滇系军阀加入北伐军参见北伐,为自己赢得了革命资本。

战争中,张卓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只能用庸碌形容,对抗战也有贡献,但是表现并不突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蒋介石、汪精卫及北伐军的8个军长为争夺最高权力展开激烈角逐,张卓作为地方的实力派,却是出了名的墙头草。

1930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胜出,张卓第一时间跑去与蒋介石攀附关系,蒋介石也没有与他计较,与他握手言欢。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张卓本任命为29集团军副司令,负责遵义地区的安保工作。1946年,张卓归属胡宗南管辖,大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解放战争中,张卓部被中原解放军全歼,本人被俘。

被俘后的张卓不思悔改,一直企图东山再起,在狱中密谋发动叛乱,向外发出联络信息,寻机里应外合一举越狱。结果,阴谋被我方发现,1950年被枪决,实在是罪有应得。

●叛徒杨清海,1940年加入抗联第7军,文武双全,很快就升任大队长。大家都知道,全国的抗日斗争,就数东北最艰苦,杨靖宇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叛变,杨靖宇将军也被叛徒出卖,并被昔日最信任的人开枪打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清海的抗日意志却相当坚决,在抗日最为艰苦的岁月,他宁可带着队伍逃亡苏联暂避,也绝不投降。1945年8月,日本败局已定,杨清海带领队伍配合苏军大举反攻,收复依兰县城。

杨海清被任命为城防副司令,到达北满后,又升任合江国民自治军依兰第5支队副司令。当时因为时局较乱,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曾加入过抗联,加入国民党阵营)自封为“司令”,威胁着新政权,我党虽然收复了依兰县城,但是县域内的治安等社会运转还得靠伪满官吏、军警负责维护。

这些旧势力为了拉拢腐蚀杨海清,费尽心思。他们合谋做局,用当地的名妓辛爱玉(外号辛大姑娘),用美人计将杨海清拉下马。已有婚室的杨海清竟然与辛爱玉爱得死去活来,1946年1月10日,杨海清设下“鸿门宴”,公然杀害我方干部,蛊惑不明真相的150名将士叛变投敌。

靠着这样的“功劳”,他被蒋介石任命为辽东绥靖副司令,被授中将军衔。1946年10月,合江国民自治军依兰第5支队司令贺晋年率骑兵攻打李华堂部(杨海清为其效力),杨海清随溃兵一路逃跑至长春,国民党抛弃了他,他只好靠拉黄包车维持生计。

辽沈大战中,杨海清被群众举报,被捕入狱。1950年,杨海清被枪决,叛徒比顽固分子更可恶,杨海清的死,不值得一丝怜悯和同情。

●特务中将张国勋,贵州遵义人,作为地方军阀派系(黔军将领,毕业于贵州讲武堂),张国勋一直默默无闻,不受重视。参加过北伐战争,战后被提拔为旅参谋长,黔军被蒋介石瓦解后,张国勋升任487团团长。

抗战爆发后,张国勋率部参加太仓保卫战,战斗中死战不退,487团伤亡殆尽,战后调82师担任团长。1938年参加武汉保卫战,率部血战日寇,右眼被流弹击中带伤继续指挥战斗,导致右眼失明,从此成为有名的“独目将军”

上级安排他退役休养,他写信请求:“日寇不消灭,我绝不离开战场,除非我另外一只眼睛也瞎了!”战后,升任246旅少将旅长,参加了长沙保卫战。

在长沙会战中,张国勋部表现突出。面对十万日寇的进攻,张国勋坚守外围防线,构筑牢固阵地,被赞许模范防御军队。

由于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被蒋介石提拔为26集团军参谋部副主任。1946年,张国勋调任国民党军人管理局。任职期间,结识了蒋经国、毛人凤等国民党的核心人物,颇受党政要员们的赏识,成为蒋介石权力核心圈的一员。

1949年,张国勋被委以重任——担任川滇黔剿匪总部中将司令员,老蒋希望他能挽救西南败局。无奈大势已去,张国勋殚精竭虑也于事无补,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后,张国勋组织游击队继续抗击,解放军攻打江安时,国民党“国防部”命令他撤往台湾,张国勋却自愿留在大陆潜伏,江安战役中,张国勋被俘(也有一说是张国勋率部起义)。

张国勋先是到泸州定居,做起了碾米厂的老板,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1951年,“镇反”运动中被人举报(做过军统特务,杀害过革命人士)被捕入狱,很快就被枪决。张国勋的死,虽然也是罪有应得,但是实在有些可惜。

●国民党元老陆荫楫,陆荫楫的资格很老,辛亥革命前,陆荫楫就读于保定军官学校,是蒋介石的学长。

陆荫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1920年任黔军第3混成旅团长,1927年任第4集团军军务处处长,1934年任第7军代参谋长,1939年1月任第16集团军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第21集团军参谋长,1944年任军训部总务厅中将厅长,1947年任贵州省第2区(独山)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11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

陆荫楫担任黔军将领时,率部参加过滇、黔、川各派系军阀的作战,与白崇禧成为莫逆之交。之后,陆荫楫加入桂系,成为桂系的骨干成员,后随桂系部队参加北伐,在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

后来,陆荫楫参加蒋桂战争,讨伐蒋介石。兵败后,桂系退缩至广西。陆荫楫帮助桂系训练军队,担任广西新军训练委员会委员,尽心尽力为桂系训练打造一支强大的新式部队。

抗战爆发后,桂系派兵出征抗日,这支“虎狼之师”令日寇胆战心惊。陆荫楫参加了桂南战役等战斗,在大别山区,陆荫楫随部与日军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恶战,战绩颇丰,指挥了抵抗日军的桂南会战、昆仑关会战、豫鄂皖边区抗战。他的主要贡献则是留守后方,保证前线的军需供应和后方稳定。抗战胜利后,陆荫楫于1945年10月获国民政府颁发的忠勤勋章。1946年5月,陆荫楫作为第一批授勋人员荣获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勋章"。

此时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刚通过《颁给胜利勋章案》,准备向在抗战中有卓越贡献者颁发第一批"抗战胜利勋章"。《颁给胜利勋奖章条例》中规定的抗战胜利勋章的授予对象是:"凡中华民国官民对于抗战胜利著有勋劳者,得由国民政府主席特授之;对于友邦人员之有贡献于抗战工作者,也得颁授之。"

陆荫楫军政生涯的前期虽然站在蒋介石的对立面,但是后来成为蒋介石的心腹抗战后,他晋升国民党陆军中将,后出任贵州省第2区保安司令。他的作用一方面是替南京督战、监视地方势力,一方面则是屠戮革命人士,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1949年11月,解放军兵临贵阳,陆荫楫本计划逃亡台湾,怎奈因为亲情留下,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安度余生。但是,陆荫楫手上沾满了革命者和人民的鲜血,1950年被捕入狱,1951年被执行枪决。对于陆荫楫的死,我不作评价,大家可以自行讨论。

●黄埔一期邓子超,1899年出生于江西石城,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随第1军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邓子超参加中原大战,一战成名,走入蒋介石的视野,成为其得意门生,备受重视。1934年任江西省保安第3团上校团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7月,邓子超率保安第三团与胡家位的保安第十一团奉令开赴庐山设伏,滞迟敌军的进攻,以掩护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转移,至此,邓子超的抗战之路开始。

1938年7月26日初登庐山时,第三团有官兵1653名,至1939年4月19日到达岷山时,仅存官兵840名。庐山保卫战中,邓子超立下了殊功,一时名扬四海,《中央日报》、《新华日报》都有大篇幅的报道。此后,邓子超率部通过开展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坚持守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始终未离开辖地防区一步。

抗战胜利后,邓子超因为赫赫战功升任江西省第9区(岷山)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之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直到1947年退役担任闲职,1949年时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高参。

解放战争中,邓子超率部与华野多次交手,屡战屡败,却依然受蒋介石重用,因此对蒋介石感恩戴德,誓死追随。1950年在赣州被捕,狱中拒绝改造,不是自杀就是自残,还密谋越狱,1951年被枪决,邓子超也是咎由自取。

结语

历史纷繁复杂,人物更是难以评说。功德林中的国民党战犯,手上大多沾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鲜血,但是只要真心悔过,大多数都被“特赦”,得到宽大处理。

顽抗到底者,只有死路一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