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连出了四位明君,却依然被秦国所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国楚金图片 战国时期,楚国连出了四位明君,却依然被秦国所败!

战国时期,楚国连出了四位明君,却依然被秦国所败!

2023-06-26 1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大家族分晋后,赵、魏、韩三国列强国之列,田氏取代齐国,战国七杰格局正式形成形成。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杰中,楚国的领土最大,也是战国七杰中的一流强国。战国初期,也就是楚惠王和楚简王两位君主在位时,楚国国力得到恢复,从而走出了末日被吴国重创的阴影春秋时期的。然而继楚惠王、楚简王之后,国君楚声王不但功绩平庸,而且在位六年就被盗贼所杀。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楚声王之后,楚国一连产生了四位贤王,分别是楚王穆宁、楚肃王、楚宣王和楚威王。

首先,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记载,楚声王六年(公元前402年),楚声王被“贼”杀后,熊信继位。继位,成为楚哀王。楚悼王在位时,魏、韩、赵三晋已经崛起,经常联合起来攻打楚国,给楚悼王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正当楚王哀悼不知所措时,魏国名将吴起来到了楚国。对此,楚哀王毫不怀疑他的任用,任命这位名将在楚国进行“吴起变法”。“吴起变法”虽然不如商鞅变法影响力大,但仍然帮助楚国摆脱了困境。在吴起的帮助下,楚国培养了一支精锐之师,为后来的中原争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可惜的是,楚哀王死后,吴起也不幸被杀。

2

楚哀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楚哀王刚刚驾崩,吴起被反对变法的楚国大臣所杀。对此,楚肃王登基后,立即逮捕了楚国的叛逆大臣,为吴起变法的延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楚国国力大增之后,楚肃王并没有急于对魏、秦、韩、齐等诸侯国出手,而是继续休养生息。面对战国七侠的进攻,楚肃王也坚持防御为主的战略。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记载,楚肃王十一年(公元前370年),在位十一年的楚肃王去世,其弟熊良甫继位为楚宣王。与楚肃王相比,楚宣王逐渐调整了楚国的对外战略。

3

楚宣王七年(前363年),楚国攻占巴国部分领土。楚宣王十二年(前358年),楚国攻打魏国,取得胜利。楚宣王十六年(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都城,楚宣王派遣大军支援赵国,以此牵制中原霸主魏国。此外,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楚国出兵灭了陈、蔡,从而扩大了楚国的版图。结果,楚宣王在位期间,因为楚国国力不断增强,主动参加了战国七雄的较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楚宣王三十年后(前340年),楚宣王去世,他的儿子熊尚礼就是楚威王。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带有“卫”字的君主,往往在生前就取得了征服世界的成就。对于楚威王来说,自然也不例外。战国时期,楚威王击败齐国,蚕食越国、巴国,联合秦国、韩国、赵国遏制魏国,从而使楚国恢复了春秋时期的霸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继楚王哀悼、特鲁姆普、楚宣王、楚威王四位贤王之后,楚怀王熊淮不仅没有让楚国继续走向巅峰,反而由盛转衰。楚怀王时期,楚国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等战役中不敌秦国。不仅失去了大面积的领地,而且元气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也就是说,自从楚怀王之后,楚国就彻底衰落了,几乎一直受到秦国的压制,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始皇灭亡。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文字/感受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