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战国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所以魏国先出名将。战国时见于史书记载的魏国大将有十八位:吴起、乐羊、庞涓、公子卬、龙贾、魏章、魏错、犀首(公孙衍)、犀武(公孙喜)、翟章、芒卯、晋鄙、段干子、信陵君。最出名的是吴起、乐羊、庞涓、公子卬、龙贾、魏章、

吴起本为卫国人,他军事才能非常高,是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大兵法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孙子吴起列传》,司马迁把孙武和吴起放在一起立传,说明二人从时间上相距不是很远的,所以说吴起是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大兵法家。他们所写的兵法也被后人称为“孙吴兵法”,这也为二人生活年代相距不远的又一证据。当然,战国史上,我们能见到的第一位大兵法家,也就是吴起了。吴起到魏国后,为魏国攻打秦国,占河西之地七百里,也就是现在山西跨过黄河往西,大致相当于现在陕西渭南市全部、延安市的一部分,现在延安有吴起县,相传就是吴起为魏国镇守边疆驻兵的地方。他不只为魏国打下了河西,还为魏国守住了河西。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魏伐秦,占领秦河西。魏国通过河西之战,建立了河西郡。而河西郡守就是吴起,这是翟璜推荐给魏文侯的。公元前389年,“秦侵阴晋(今陕西华阴东)”。这是秦国乘魏楚大战之机,攻魏河西,企图夺回河西,吴起以区区五万兵力,破秦五十万大军,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迹。吴起军事才能之杰出,不只是兵法好,还因为他创立了“武卒”制。这是精兵中的精兵,对士兵体能要求相当高,可以背负重物日行百里,才能入选魏武卒。吴起的步兵方阵在当时可以说是横扫天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在魏武侯时期被魏相公叔痤排挤到了楚国,吴起到楚之后,为楚国进行变法,楚很快强大,一度打败魏国,饮马黄河。可惜楚悼王死的早,公元前381年,吴起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被楚国旧贵族砍死,一代天才就此丧命。战国将领里,最强的怕就是二“起”了,一个是吴起,一个是白起。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乐羊为魏国灭北方之中山国。中山国大致在现在的河北石家庄、保定、邢丘、也包括衡水的一部分。这个北方翟人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非常强,与中原大国从公元前600多年一直打到公元前406年,终于被魏所灭,可见当时魏之强。乐羊为了灭中山国,吃掉了自已儿子的肉。他的儿子乐舒是中山国将领。而中山国主知道乐羊为将来攻中山,来了一个狠毒的决定,把乐舒煮了,送给乐羊吃,乐羊居然给吃了,真可谓人间惨剧。灭中山国之后,太子击守之,乐羊得到了什么呢?魏文将其封在灵寿(今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乐羊的后代在灵寿生存下来,后来又出名将乐毅,为燕复仇而打得齐国只剩二城。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乐羊

庞涓本来也是很会打仗的,现在在山西还有因庞涓命名的地方(庞城),他能成为魏国最主要的将领一定不是个弱者,但史书并没有留下他如何取胜的记载。不过从他一年拔赵都邯郸可以看出来,他的军事才能很强,因为后来秦白起攻赵,打了三年,王龁攻邯郸失败,这些事与庞涓一年拔邯郸(前354年)比对,虽不能说谁强谁弱,但此人当不是无能之辈。可惜他遇上了孙膑,真可谓人外有人。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公子卬也是一员很厉害的大将,公元前341年被商鞅诈俘,公元前331年为秦攻魏,斩首魏军八万,魏国河西为秦所夺。可惜这样一位人才,居然为秦国斩杀自已母国八万大军。详看笔者文章《他为何要把屠刀挥向自己的国家》。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大秦帝国中公子卬

龙贾是与公子卬一同为魏国镇守河西的大将,此人在公元前358年即已在史书中有记载,公元前358年和公元前352年,两次为魏国筑长城。同时,在公元前341年,公子卬被秦商鞅诈俘之后,由于龙贾镇守河西,河西并没有丧失。在公子卬的军队也被秦军收编的情况下,龙贾以部分河西守军还能保持不败,可见此人才能不一般。在公元前333年,龙贾四万五千人被犀首击败于雕阴(现在延安甘泉县),公元330年,河西之战,八万魏军被斩杀,龙贾之结局史书无记载,之后史书中再无出现,当已战死沙场。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大秦帝国中龙贾

魏章也是一员猛将。《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章率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孙何取隐阳(在河南郾城)。”这段记载是《竹书纪年》中“无所可系者”,但可以确定是魏惠王时的事。大概是在公元前360年到公元前350年中间的事,是魏迁都大梁后与楚国的激战。关于孙何,《史记》是没有记载的,而魏章有记载,他于公元前312年为秦伐楚,夺楚汉中之地,俘楚将屈匄为首七十余人,斩首楚军八万。这一战中,秦国名将樗里疾仅为魏章副将,可见魏章地位和才能之高。这一战是秦败楚的第一战,可以说为秦国崛起立下了很大功劳。就像公子卬灭魏河西军八万,魏失半壁江山一样。魏章何时从魏至秦,史书无记载,应当是和公子卬一样,在魏与秦河西之战中为秦所俘。魏章于公元前310年与张仪一起归魏。之后再无记载,当已去世。

打败魏国的是齐国,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庞涓于马陵,魏十万精兵被灭。之后齐国成为霸主,齐国的名将有:孙膑、田忌、田肦、匡章、田单。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田忌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孙膑

孙膑和田忌大家都熟悉,在马陵之战中,不只田忌和孙膑立下战功,田肦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孙膑退隐、田忌逃亡之后,田肦成为齐国的第一大将。公元前333年,齐将申缚被楚威王大败,有人说“(楚)王之所以战胜于徐州,肦子不用也”。公元前325年,田肦与魏将公孙衍合兵,大破赵、韩联军,为齐国攻取了平邑。匡章用事之后,田肦逐渐退居二线。公元前312年,齐军在濮水之战中被秦、魏、韩打败,田肦向齐宣王建议“易余粮于宋”,使敌国“不敢过宋伐齐”,为齐国保存了实力。

齐国最厉害的大将是匡章,又称田章、陈璋、章子。前320年,秦军借道韩魏伐齐。匡章奉命迎战秦军,在此期间曾有人污蔑匡章欲降秦,但齐威王用人不疑,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匡章最终击败了秦军,此役导致张仪的连横政策在魏国的破产,为公孙衍的合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匡章率领齐国常备军“五都之兵”及与燕接壤的“北地之众”,五十日攻破燕国。由于各国怕齐独大之后对已不利,所以联合威胁齐国,齐军只能从燕国撤出。齐闵王即位后,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两国攻楚,匡章率军在垂沙(今河南唐洒西南)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沁阳北)、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公元前298年齐魏韩伐秦,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攻破秦国函谷关,前296年秦国被迫割地求和。可以说匡章是魏国衰落后,东方六国唯一能与秦一战的将领,他是从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14年这二十多年间最强战将。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齐国的最后一位名将是田单,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并得到安平君的封号。赵国为了对付燕国,不惜用三城五十七邑来交换田单。田单走后,齐国彻底失去了复兴的希望。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田单

说到田单,不得不说燕国的名将乐毅。他是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人,乐羊灭中山之后,受封于中山灵寿,所以其后人生活于中山灵寿。赵武灵王及其子赵惠王灭中山国之后,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当时乐毅还年少,他很想跟随赵武灵王这位雄主大干一番事业,他很崇拜赵武灵王。后来赵武灵王死于内乱,被其子赵惠王饿死于沙丘。这伤透了乐毅的心,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燕昭王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因为燕国曾差点被齐灭国,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一次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留下了这位在魏国不得志的大将,任命他为亚卿。当时,齐愍王统治下的齐国很强大,北几灭燕,燕国成为其附属国;南边在重丘大破楚国;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打败秦国;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地一千多里。于齐愍王自尊自大,鞭天笞地,很是骄横,百姓也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齐国已成为众矢之的,燕昭王和乐毅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于是燕昭王派乐毅等人去合纵各国。由于各国对齐国的强大都很担心,合纵很快就成功了。

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愍王亲率齐军主力迎战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乐毅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齐愍王见临淄孤城难守,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攻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优待地方名流等收 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后来乐毅死于赵国。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乐毅

楚国的将领有上文提到的在前301年垂沙之战中让楚国一败涂地的唐昧,还有前312年汉中之战中战败的屈匄。要说楚国的名将当数昭阳。楚怀王六年(前323年),为了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回魏当太子,昭阳率楚军伐魏,大败魏军于襄陵(今河南睢县),占领八城。随即又移兵向东伐齐。齐国也抵挡不住昭阳的进攻,当时正在齐国的秦使陈轸,到楚营中对他说:君已官为柱国,伐魏有功,可升令尹;今又伐齐,岂非画蛇添足!经陈轸劝说,遂引兵而退。楚国当时几成最强国家,皆因有昭阳为将,可惜昭阳一死,楚国再无名将出现。楚怀王因此身死异国,后来楚都 为白起攻破。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昭阳画像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唐昧

韩国有时被人们认为很弱,其实不然。魏国衰落之后,秦东扩与韩发生战争,秦与韩的战争有以下几次:公元前335年,秦拔韩宜阳(今河南宜阳),但不久之后又为韩夺回;前319年,秦来击取韩鄢(今地不详),前318年韩赵魏楚燕击秦于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不胜;公元前317年,韩与秦战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韩被斩首八万;公元前314年,韩与秦战于岸门(在今山西河津市南),韩被斩首万;公元前307年,秦与韩激战于宜阳一年,秦斩首韩军六万,秦取宜阳、武遂(在山西省垣曲东南)。宜阳丢了之后,秦国东出之路已通,后来韩国已失地为主,但还有顽强抵抗,如若没有韩国的抵抗,秦国统一六国要容易的多了。公元前301年,秦取韩穰(河南邓州市);公元前298年,韩与魏赵齐共击秦于涵谷关,河水绝于渭一日,联军胜,秦国求和。公元前296年,韩再次与魏齐击秦,秦与韩武遂和。公元前293年,韩魏与秦战于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被秦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91年,秦拔韩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公元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地方二百里求和,魏与秦河东四百里地求和。韩国与魏国终没有守住今山西西南部、河南东部,秦国基本扫清了韩魏势力,下一个目标就是楚国和赵国,所以公元前280年以后大举攻楚,直攻下楚都(现在湖北荆州),公元前260年,直攻赵国,与赵决战于长平,攻下长平后,又攻邯郸,楚魏联军救赵,暂时打败秦军,延缓了秦统一六国过程。

韩国的强大受益于申不害变法,韩昭侯于公元前351年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申不害变法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术”的核心就是建立起了官吏的任免考课制度。申不害特别指出君主要暗中用“术”,不让臣子知道,这实际上成了一种权术。这种权术保证了君主的权威不至于旁落。总体上来看申不害的变法是成功的。《史记》记载申不害变法十几年,韩国兵力强盛,没有国家敢侵犯韩国。韩国还于公元前353年攻东周,取陵观、刑丘(今河南温县东北)、高都(今河南洛阳南)、利,公元前346年韩国又与魏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韩国的名将有谁,尤其是打胜仗的。史书里记载的韩将有申差、叟、暴鸢。公元前317年,魏、赵、韩三国联军攻秦,樗里子率秦军大破联军于修鱼,擒韩将叟、申差,斩首8.2万,联军败退至观泽。公元前299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公元前293年,韩魏与秦大战于伊阙,韩将为暴鸢。公元前公元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韩釐王派暴鸢率军支援魏国,暴鸢军遭秦军击败,于是撤军逃到开封。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之后,再无其记载。韩国之弱在于无名将。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秦国名将云集,如樗里疾、司马错、甘茂、白起、胡阳、王龁、王翦、王陵、王贲、、蒙骜、蒙武、蒙恬、蒙毅。先于他们的是秦孝公的哥哥嬴虔、商鞅、魏国的公子卬、公孙衍、魏章,都曾为秦国立过大功。公元前331年,公孙衍为秦斩首魏雕阴守军四万五千,公元前331年,公子卬为秦斩首魏河西守军八万。

之后才是樗里疾、司马错、甘茂。公元前317年,修鱼之战秦樗里疾斩首韩军八万。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为秦灭蜀国。公元前312年,魏章为秦斩楚八万大军。公元前307年,甘茂为秦与韩战于宜阳,斩首韩军六万。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司马错

为秦打下江山的是白起。公元前293年白起与韩魏的伊阙之战,韩魏被斩首二十四万,白起为大良造。前280年,白起为秦败赵军,斩首三万。公元前280秦击楚,取汉北及上庸地;前279年,秦拔楚鄢、西陵;前278,白起击楚,拔郢,烧夷陵(楚王祖墓),楚王亡走陈;前277年,秦拔楚巫、黔中,白起封为武安君。从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77年,秦共歼灭60万楚军,白起为武安君。前274年,白起秦拔魏四城,斩首四万。前273年,白起与胡阳击魏华阳军,芒卯走,得三晋将,斩首十五万。公元前260年前后,秦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坑杀45万)。上边加起来就有200多万之多,对于当时2000万左右的总人口数来说,屠杀二百多万的青壮年劳动力对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把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人头一个个割下来的,其血腥场面让人不敢想象。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影视剧中的白起

王氏家族为秦国立下不世战功。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王陵任五大夫,发兵攻打赵邯郸,以战不善免职。。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的汾城附近。不久王龁进攻汾城,随即攻克魏国的宁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前227年王翦领军攻燕国。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 。然后王贲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随后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秦国还有一名将世家,那就是蒙家。蒙骜本是齐国人,可惜齐国不留人才,大约公元前260年左右蒙骜投靠秦国,官至上卿。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也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不世战功。他先后为秦国攻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使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可以说秦统一六国有三大名将三足鼎立之功,那就是白起、蒙骜、王翦。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时年七十多岁。 其子蒙武、其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名将。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赵国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对抗的国家,所以赵国出现了战神级的廉颇、李牧,除此二人之外还有一位才能不亚于他们的赵奢。但总的来看,赵国的将领要明显少于秦国,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赵国有名将,但最后败下来的原因吧。

廉颇,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嬴姓,廉氏,名颇。这是一位纵横战场五十多年的老将。在史书中,廉颇的最早出场是在公元前284年,他与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之将,联合秦、韩、魏,形成五国联军伐齐,大败齐军。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公元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满赵惠文王违背盟约,出兵进攻赵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兵增援阏与,大破秦军。不甘失败的秦王又发兵攻几,廉颇救几,再破秦军。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后来,赵国中秦国反间计,赵国惨败。长平之战后,在赵国主力尽失的情况下,他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至赵悼襄王时,由于遭小人排抗日而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廉颇死后,很快赵国亡国。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因功被封为马服君。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约活了60余岁。他的主要战绩是阏与之战。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派中更胡阳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同时赵国派赵奢出击秦军,于公元前269年灭秦军十万,赵国军威大震。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赵国还有一位战神级人物李牧。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攻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指挥赵军抵抗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战。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另一路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也被击败。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在李牧的抵抗下,王翦军没有任何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又施出了反间计。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立即派宗室赵葱和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交出军队,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