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面料及制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国时代的衣服 春秋战国时的面料及制作

春秋战国时的面料及制作

2024-01-01 23: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春秋战国时期所使用的服装面料乃至加工方式,对我国古代服装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争雄,提倡耕织,城市手工业作坊与官营作坊并存,农村男耕女织,已初步形成封建经济的模式。

在当时,齐、鲁地区先进的织绣技艺,通过匠人、刺绣缝纫工、织丝绸工等,逐渐向其他地区流传。

齐国女工的纺织技术极为著名,生产出来的丝织物行销非常广泛,正所谓“冠带衣履天下”。当时各诸侯国常用丝织物做赏品,多到一次达5000匹。

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当时的服装面料十分丰富。在今湖南、湖北、河南各省出土的楚墓文物表明,其服装及织绣技艺水平极为高超。丝织物主要为王公大臣所用,百姓多用麻织物。

麻织物比丝织物更为普遍,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也是当时的主要商品。周朝时期官吏的帽子多用大麻纤维织成。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衣物35件和一批纺织品,保存极为完好,出土时色彩如新,这是王公贵族所用丝织物的直接资料。其中包括:绢为平纹的素织物、绨为平纹的素织物、方孔纱组织织物、素罗为绞纱的组织织物,以及彩条纹加以深红、黑、土黄3种经丝相间,还有二色锦和三色锦,均系经丝起花的经锦。

绢织物的经纬不加捻,有的织后经过煮炼,有的经过捶砑处理,光泽较好,细绢做面料用,粗绢做里子用。

绨织物的经纬是双股合成,其织物比较厚,一般不作为服装面料,而只作为鞋面之用。

彩条纹绮织物的深红、土黄色经丝在彩条区内又分粗细两种,一隔一相间排列。细经平织,粗经在起花时按三上一下的织法织出浮长线,相邻的两根粗经浮长点相同。其余不起花部分平织,纬丝棕色。这种彩条纹绮经刺绣加工后做衣服镶边料之用。

锦均系经丝起花的经锦。组织为经两重组织,经密一般高于纬密。经丝一般比纬丝粗。有些锦的经丝加弱捻,个别加强捻。三色锦质地比二色锦厚实。做衣服面料、衣物镶边料及衾面之用。

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包含桑麻植物的普及与大规模的种植。有了充足的原材料,染织工艺在这时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

春秋时期,蓝草的种植更加普遍,染蓝作坊也大批出现,后来的实践发现,用酒糟发酵,可以随时将沉淀的蓝泥还原出染色。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蓼蓝的广泛种植,染蓝的作坊也开始遍及战国时期各国。

战国时期,已开始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的方法染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染织品已具有自己的特色。早在奴隶社会,就将华夏大地划分为九州:兖州,位于现在的河北东南与山东西部;青州,即现在山东半岛大部;徐州,位于现在的江苏、安徽北部与山东南部;扬州,即现在的江苏、安徽南部与浙江、江西、福建大部;荆州,即现在的湖南、湖北与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一部分;豫州,即现在的河南黄河以南与湖北、陕西的一部分;冀州,即现在的河南、河北,黄河以北与山西大部及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梁州,即现在的四川大部与湖北、陕西、甘肃的一部分;雍州,即现在的陕西北部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的一部分。

以上各州每年都要将该地有特色的染织品或半成品列为贡赋交纳周王室。《尚书·禹贡》记载:青州贡有野蚕丝和麻织品,徐州贡有细黑红色丝织品,豫州贡有纻麻布和细丝织品,等等。

战国时原属青、徐二州的齐鲁地区成为染织业的中心。临淄的罗、纨、绮、缟,陈留的彩锦,都是名品,尤以齐鲁地区最为著名,有所谓“千里桑麻”及“齐纨鲁缟”的称誉。

战国时期,农民手工业与各诸侯国官营的染织大手工业作坊都有很大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一批万户以上的城邑,成为商业与交通的中心,不少新兴地主成了经营染织手工业的富商巨贾。

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织机的改革。战国时,一种春秋时期发明的脚踏斜织机很快取代了传统的踞织机。斜织机的经面与水平机座成60度的倾角,由于改用脚踏提综,手可以更快地穿纬,使速度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据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馈赠的丝织品数量,比春秋时期高出百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染织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阅读链接

蚕,原是野生在自然环境桑树上的昆虫,以吃桑叶为主,所以也叫桑蚕。在桑蚕还没有被饲养之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了。

我国养蚕织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到5000年前,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因此,春秋战国时期肯定有丝绸的衣服,但主要是天子、诸侯和富有的王公大臣。普通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因为当时棉花还没有传入我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