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孤注一掷与最终落幕: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物语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列舰对战的电影 909. 孤注一掷与最终落幕: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物语①

909. 孤注一掷与最终落幕: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物语①

2023-06-03 0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909篇原创文章,作者:化学竞赛一把手。

  作者简介:化学竞赛一把手。重庆人。对化学和历史兴趣极大,主要关注近代海洋军事。

  全文共9193字,配图31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2年8月18日首发,2023年5月27日重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专辑和“细品二战兵器”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一)山雨欲来:悠闲的无事时光——珍珠港空袭与中途岛海战

  1941年(昭和16年)秋,随着最后一次大规模近代化改造的完成,伊势与日向号完成了作战准备,她们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二战队,在同一战队中,还有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她们一起与包括金刚级四艘战列舰组成的第一舰队第一战队一同组成第一舰队,这是联合舰队除长门级战列舰以外的所有战列舰。

  图1:1938-1939年间的伊势号,注意此时伊势级高大的舰桥,其违章建筑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联合舰队除最老的四艘金刚级战列舰之外,其余6艘战列舰包括长门级在内都无法跟上平均航速达28节的高速航母编队,然而如果让这些庞然大物去执行一些常规战列舰执行的任务,又显得过于大材小用。于是这六艘战列舰只得常年驻扎在广岛吴港柱岛锚地,也被戏称为“柱岛舰队”。不过,即便是九段邀击渐减计划,这些大家伙也都是排在最后一段的加罗林大决战中进行战列线决战。

  

  图2:条约时代日本海军对美战略:九段邀击渐减计划,然而事实上美海军最开始的进攻路线设想也是这条路,即便是真实的二战,在中太平洋反击战中美军也是基本是按这条路线发起了反击

  因此,伊势级错过了需要高速护航战列舰的珍珠港作战,而珍珠港作战配备的则是四艘金刚级高速战列舰。伊势级在港内度过了无聊的半年。

  1942年(昭和17年)5月下旬,伊势级战列舰相继在吴海军工厂加装了最新的电波探知机(雷达),这使得伊势级战列舰成为联合舰队史上第一型装备电探(雷达)的战列舰。

  

  图3:装备在伊势号上的二一型电探

  其中,伊势号装备的是网状外架的二一型电探,可兼做对海和对空警戒,能够探知到550公里处高度3000米的敌机,同时可以探测20公里处的敌舰,装备在前桅楼顶端测距塔上并漆成白色,而日向号上装备的是只用做对海警戒的喇叭形的二二型电探。

  装备了雷达的全新的伊势级战列舰和扶桑级,长门级,大和级和其他护航舰艇一道组成了由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的中途岛AL/MI作战的中央舰队,除了金刚级战列舰四艘各两艘分布在南云中一的机动战队和近藤信竹的攻略舰队。刹那间,八艘战列舰一字排开气势威风无比,浩浩荡荡行驶在中途岛以西的广阔洋面上。然而,由于中途岛海战的失败,这支庞大的战列舰部队不仅没有等到山本五十六所设想的与美军的大规模夜战,也没能起到为航空母舰护航防空的作用,只是在中太平洋的海面上漫无目的的航行了数日,还浪费了大量对于联合舰队来讲极为宝贵的燃油。

  

  图4:1943年11月驻泊在特鲁克锚地的长门号战列舰,其后的两艘战列舰就是为大和号和武藏号,不过这时候挺好的嘛,陆奥你说是吧

  不过,中途岛海战的失败也为伊势级战列舰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接下来,伊势级将会在造船厂接受为期半年的大规模改造,然后在战争末期以世界上唯一一级航空战列舰的身份出击并为衰落的旧日本帝国海军带来最后一丝余晖......

  

  图5:1943年11月19日拍摄的已经改造为航空战列舰的日向号

  (二)扪参历井:艰难的抉择与最终的改造——航空战列舰的诞生

  由于中途岛海战的失利,联合舰队一战损失了四艘大型舰队正规航母,联合舰队意识到了航空力量对于海上作战的重要性,于是海军部在最新的改五计划(海军舰艇扩充计划)中立即加入了五艘改大凤级航空母舰和十五艘云龙级航母,同时决定将已有舰船改造为航空母舰,这样的改造并非第一次,此前联合舰队就改造了大量的商船或“航空预备舰”为航母,如飞鹰,隼鹰,祥凤,瑞凤等。

  

  图6:由商船改造而来的飞鹰级隼鹰号中型航母(1945年最终形态)

  在这一批改装舰船中,大和级战列舰三号舰信浓号被改造为重型航母,而水上飞机母舰千岁,千代田改为轻航母,还有大型邮轮阿根廷丸(护航航母海鹰)和远洋商船沙恩霍斯特(护航航母神鹰)也正在改造,此外,在建的筑摩级重巡洋舰改进型伊吹级也临时改为中型航母。

  而联合舰队还准备改造几艘战列舰为航母,对于这几艘战列舰的选择,首先排除了大和级和长门级,这两级战列舰是联合舰队实力最强的四艘战列舰,耗资巨大,且从情感上来讲也是不允许的。而其次,金刚级战列舰也被排除,原因与之前所提一样,那么竞争来到了伊势级与扶桑级,由于扶桑级舰体太老,航速太慢且实在是难堪大用,所以最终决定采用伊势级改为航母。

  

  图7:伊势级的全甲板改造线图,有两种形式,一种以飞鹰级为蓝本,另一级则是以正在建造中的云龙级为蓝本,两种改造方案差别并不太大

  不过在1942年8月,由航空本部主导的对现存战列舰实施航空化改造的讨论中,除大和级外的所有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都有过航空母舰的改造方案设计。

  

  图8:利根级重巡洋舰的航空改造方案

  其中,金刚级是最适合改装为航母的对象,预计可以铺设长220米宽34米的飞行甲板,搭载54架飞机,具备与飞龙级相当的攻击能力,同时还具有近30节的高航速和较好的舰体防护。长门级的改装与金刚级相仿,但航速仅为25-26节。扶桑级和伊势级的改装则为铺设长210米宽34米的飞行甲板,搭载54架飞机,作战能力与长门级改装后持平。此外,妙高级,最上级等重巡都有改造方案,本文在此不做赘述。

  

  图9:扶桑级战列舰的航空母舰改造方案

  而在战后,有人对伊势级改装为航空母舰的方案进行了推测,拆除全部炮塔和大部分上层建筑,以原上层甲板为机库甲板,在与二号炮塔基座齐平的高度铺设飞行甲板,舰桥设在右舷,位置与原烟囱位置一致,采用类似飞鹰级的斜立式烟囱。后部机库能容纳25-30架飞机,在适当提高飞行甲板安装高度的情况下,可在原前部主炮群的位置增设前部机库,能容纳10架左右的飞机,另外大约有15架甲板系留,全舰为54架的载机量,与飞鹰级的战斗力基本相同,且拥有更好的舰体防护。

  

  图10:1944年10月的云龙级航母葛城号,该舰所谓正规航母却一生没有搭载过舰载机

  但由于工程过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完成(违章建筑太高了),这使得急需航母的海军军令部十分不满。所以最终经过商议,关于伊势级航空战列舰的改装,海军军令部提出如下要求:保留6门主炮,撤除全部副炮; 尽可能多地搭载飞机; 大力强化防空武备,增加高射炮和机关炮数量;力争在1943年内完成。

  虽然军令部明确要求保留6门主炮,但具体负责改造的舰政本部对于拆除不同数量炮塔的各种方案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以确定最优的方案。除此之外,选择伊势级还有一个方便,由于1942年(昭和17年)7月日向号五号炮塔的自爆,这使得日向号的改装工程省去了五号炮塔的拆除工作。

  

  图11:1942年7月日向号五号炮塔自爆事故,这从另一方面使得伊势比扶桑改造更优先,事实上这已经是已经是日向的第二次事故了

  在讨论中一共确定了3种方案,分别是:

  1.四炮塔方案:撤除后部的五、六号炮塔,保留八门主炮,具备充足的炮战实力。在后桅楼之后设置机库和航空甲板,在四号炮塔后方两侧安装2座弹射器,可以搭载22架飞机。这个方案的工程量最少,工期也最短,不过载机数量也最少,但是这个方案比较切合实际。

  2.三炮塔方案:这是根据军令部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拆除后部的四、五、六号炮塔,在三号炮塔之后的舰体上增设机库和航空甲板,预计甲板长度为85米。经过计算,设计人员发现即使拆掉四号炮塔,腾出的空间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舰载机数量相比四炮塔方案没有明显增加,在弹射器数量保持不变(2座)的情况下,起飞全部飞机所需的时间反而延长了。特别是高大的后部上层建筑如果也在拆除之列,将导致工程量大幅增加。于是军令部的方案被直接否掉了。

  

  图12:伊势级的四炮塔和三炮塔改造方案线图

  3.两炮塔方案:将烟囱以后部分全部拆除并敷设航空甲板,这样就拥有了一条比较长的航空甲板,但其舰载机起降仍然问题重重,所以并不能获得轻航母的舰载机起降能力,仍然只能使用水上飞机起吊。而战后提出的一种更为大胆的改装方案,只保留前部两座炮塔,拆除3-6号炮塔和后部上层建筑,安装一条100-130米长,35-40米宽的飞行甲板,并且在烟囱两侧向舰首方向扩展成为两条斜角甲板,这样既可以利用斜角甲板弹射飞机,又可以利用后部甲板回收舰载机。 当然对于当时的联合舰队来说,根本没有斜角甲板以及在平甲板上的飞机弹射技术的相关技术,并且载机量并不大而工程量却同样大,没有实用价值,反而不如全甲板改造。

  

  图13:伊势级的原版双炮塔改造线图

  

  图14:战后依据原版双炮塔方案提出的伊势级改造方案,斜角甲板很明显不是二战期间的产物

  当然,敲定的方案是各舰保留四座即八门主炮,然后全部副炮被拆除,拆除后部四门主炮并敷设长70米的航空甲板,而原有的五六号炮塔弹药库则被打通改为长40米宽6米的机库,机库与甲板间有一座升降机和一座弹药升降机。最终,1943年(昭和18年)2月20日,伊势号进入吴海军工厂开始改造,8月23日完成,一艘全新的航空战列舰横空出世了。

  

  图15:1943年8月24日已经改造完毕正在海试的伊势号

  (三)囹圄囚囿:航空战列舰之殇——伊势级的改造情况与对舰载机的苦苦等待

  

  图16:伊势级改造后航空甲板情况概览

  伊势级改装后,舰艉的两座主炮塔被拆除,然后敷设了70米长的飞行甲板,甲板上分布着数条水上飞机搬运轨道和数个飞机转换点,并有一座飞机升降机,伊势级搭载的是两座一式二号11型大型水上飞机弹射器,与大淀号是同款。这是联合舰队史上舰上搭载的最大的水上飞机弹射器,比以往常用的吴式五号还要更大,而弹射重量也达到了惊人的3吨。

  

  图17:1935年(昭和10年)5月拍摄的日向号的后甲板实况,可以看到其使用的吴式二号三型水上飞机弹射器和搬运轨道和停放的九零式水上侦察机

  并且该款弹射器拥有了连续弹射舰载机的能力,平均弹射一架飞机仅需三十秒,配合虽然略显复杂但还可以接受的飞机转换轨道,伊势级的22架飞机最快可以在5分钟左右全部弹射起飞。此外伊势级的航空甲板上还配备了一台弹药升降机,因为水上飞机不能全部停放在机库,所以航空整备作业实际都是在甲板上进行,而这样也便于在遭遇空袭时可以及时抛弃堆在甲板上的炸弹和油料。

  

  图18:伊势级改造后的航空甲板后视图

  然后是伊势级的机库,伊势级的五六号炮塔原有的弹药库被打通连成整体,在此基础上扩建了能够容纳9架飞机的小型机库,除了机库内容纳的9架飞机外,伊势级的飞行甲板上还可以系留11架飞机,弹射器上还能够停放2架飞机,共计载机22架,改装完毕后,伊势级航空战舰的主炮还有四座共计八门,但舰艉两座主炮的射界十分狭窄,向两舷射击时,两座弹射器必须张开到最大角度才能射击,否则会影响主炮射界并且炮口暴风可能直接把弹射轨道掀翻。

  

  图19:1930年(昭和5年)拍摄的伊势级和其搭载的九五式水上侦察机的合影,这些老式水侦在战争初期起到了舰队之眼的作用,不过后来为更先进的零式水侦所替代

  另外,为了指挥航空整备和舰载机的起飞,伊势级在后桅上架设了弹射指挥所(可以理解为航空舰桥),除此之外,伊势级原本在舰艉的起重机被提升到航空甲板上用于回收水上飞机,但由于伊势级实在太高,有时水上飞机即使停在水面上也由于起重机缆绳长度不够而吊不起来。

  

  图20:柚木武士画作:已经改造为航战的伊势号,远处的驱逐舰由于太糊实在是没认出来,有可能是白露级或吹雪级

  其他方面的改装还有海军军令部特别强调的对空兵装强化,在此次改造中,原有的4座8门八九式127mm双联高平两用炮增加到了8座16门,加装在烟囱和舰桥两侧。十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机炮(机炮机枪的界限应为20mm)全部更换为三联装并另装了九座三联装,总计高炮数达到了16+57=73门,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机炮,这使得伊势级是除了大和级之外联合舰队防空炮数量最多的战列舰。而原有的十六门副炮被全部拆除并加装了18mm的钢板作为结构补强,副炮的方位盘则改为了三联装防空机炮的炮座。在此后的小改造中,伊势和日向都在前端测距塔上装上了二一号对空电探,而较低位置则都加装了二二号对海电探。此外还有燃料槽的的增设和舵机的强化。

  

  图21:伊势号上的九六式三联装25mm高射机炮,该炮也被戏称为九六神炮,但客观来看其实也没有那么鸡肋(注:我个人赞同的机枪机炮分界线为20mm而非25mm,不过主流说法倾向于认为九六式应为防空机枪,我觉得其实很正确,就这炮弹丸威力。。。)

  然而,在各项改造都完成之后,伊势级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是由于彗星舰爆的结构补强问题迟迟没能解决,而瑞云式水上飞机的生产和训练也同样迟滞,伊势级配备的第634航空联队的人员训练和飞机生产一直不到位,尽管634空前部分人员已经在伊势号上训练过一段时间,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战的爆发,这批人员被调去了机动战队驾驶彗星舰爆,而瑞云的飞行员则无所事事。

  

  图22:瑞云式水上轰炸机绘画,可以看到其翼下挂载的60公斤炸弹

  这使得伊势级好不容易改造为了航战却无机可用,联合舰队认为,如果让伊势不带舰载机去前线那就等于失去了两座主炮和全部副炮的战列舰,那还不如不去,处于这样的形态,改造完成的伊势级只得在吴港无所事事地等待舰载机的到来,只接受了在后方运输或者训练的低强度任务。期间唯一的远航只有1943年(昭和18年)10月装载陆军部队到达特鲁克然后立即返航。不过这也体现了一点,伊势级后部宽大的航空甲板和机库在没有飞机之时是绝佳的运输舱,是堆放和安置货物和人员的绝佳地方。这也为后面的北号作战埋下了一个伏笔。

  而伊势级作为航空战列舰的时间里,唯一搭载过飞机的时期就是这段难能可贵的休息期,634空的彗星和瑞云在伊势和日向二舰上训练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比亚克战役和塞班岛战役的开始,634空驾驶彗星的飞行员以及634空的地勤被调入了602空参加马里亚纳海战去了,此后伊势级再没搭载过飞机。

  

  图23:特鲁克锚地示意图,这是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最大的锚地,在1944年1月的特鲁克空袭之前这里一直作为联合舰队的最重要前进基地

  1944年5月1日,伊势和日向编成了第四航空战队加入了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一机动战队下辖的第三舰队(第三舰队也为小泽长官亲率)司令长官为曾经的日向号舰长松田千秋少将,而松田千秋少将将是伊势日向一生中最重要的长官,以下是他从截止到太平洋战争结束时的履历:

  1896年(明治29年)9月29日生于熊本县七城町。

  1916年(大正5年)海兵44期毕业。

  1926年(昭和2年)海军大学甲种生毕业。

  1929年(昭和4年)任驻美大使馆武官辅佐官。

  1931年(昭和6年)任海军军令部作战科长。

  1935年(昭和10年)任海军大学教官。

  1937年(昭和12年)任陆军华中派遣军参谋。

  1938年(昭和13年)任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舰长。

  1940年(昭和15年)军令部勤务,作为情报联络官欧美各国出差四个月。9月任总力战研究所研究员。

  1941年(昭和16年)9月任摄津号战列舰(靶舰)舰长。

  1942年(昭和17年)2月任日向号战列舰舰长并参加中途岛战役。12月任大和号战列舰舰长。

  1943年(昭和18年)5月晋升少将。9月任军令部第一部长助理。

  1944年(昭和19年)5月任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并参加莱特湾海战。

  1945年(昭和20年)3月至战争结束任横须贺海军航空队司令。

  

  图24:1980年7月30日接受采访的松田千秋原少将留影

  关于松田少将和他的事迹将在下个部分详细介绍,我们先把634空的曲折经历说完

  634空和伊势级配备的主力飞机是瑞云式水上轰炸机和海技D4Y彗星式舰上爆击机(俯冲轰炸机),彗星式舰爆是联合舰队海航后期轻型轰炸机的主力机型,在马里亚纳海战时曾大量出场,其各项性能远超前型爱知D3A九九式舰爆。而瑞云式水上轰炸机是日本海军后期水上飞机的主力机型之一。

  

  图25:第634航空联队正在编队飞行中的瑞云式水上轰炸机,但这些先进的水上飞机对战局已经起不了什么影响了

  瑞云之所以能够上舰成为攻击机正是因为瑞云是一款水上轰炸机,它可以携带一枚250公斤炸弹或翼下挂载的两枚60公斤炸弹,而其前型零式水上侦察机和多数的小型水上飞机如战争初期常用的九零式和九五式水侦,基本都只能携带一到两枚60公斤炸弹,而这使其具有了一定的与九九舰爆相当的对舰攻击能力,并且其机动能力等各项性能远超已经十分灵活的零式水上侦察机。但在1944年初马里亚纳海战之前,瑞云式水上轰炸机一直没有能够完成量产,虽然其原型机和改型已经出现了很多,但直到1944年底才有成规模的瑞云量产出现,不过那已经没有意义了。

  

  图26:爱知E16A瑞云式水上轰炸机,但这是战后被缴获后所摄的

  而彗星式舰爆虽然已经在马里亚纳海战前解决了其一直困扰的结构补强问题并开始了量产,但即便是联合舰队最精锐的航空母舰舰载机部队即602、652、653这三个航空联队也只有部分换装了彗星式舰爆,且他们仍然拥有大量的九九舰爆,所以彗星式舰爆配给634空并使其登上伊势级,在1944年初乃至马里亚纳海战前都是极其困难的,故马里亚纳战前634空的彗星甚至被紧急调往了602空。而到1944年末,当彗星式和瑞云式的量产已经成熟之后,634空的主力早已经灰飞烟灭,而伊势日向也已经基本没有再携带飞机出击作战的必要。

  

  图27:海技D4Y彗星式舰爆,性能非常突出但在美军的防空和缺乏有力的战斗机直掩的日本海航中,已经失去了扭转战局的机会,注意图片上方吊起的正是是樱花特攻机(人肉制导炸弹)

  事实上,634空在马里亚纳海战后便从日本本土转场到了台湾的台中和淡水基地接受训练和作战任务。然而在9月中旬的台湾冲空战中,634空全部几乎全部飞机都在基地内被美军飞机炸毁或是在战斗中损毁。等到10月中旬,日军部队自各地开始向莱特湾集结之时,634空虽然重新补充了飞机,但他们已经没有了转场回到日本本土向伊势和日向提供舰载飞机的可能。

  

  图28: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前,在塔威塔威锚地驻泊的无所事事的第一机动战队,图中最下方的是大凤号装甲航母,后方分别为翔鹤号航母和长门号战列舰

  所以伊势日向在参与莱特湾海战之时,实际上并没有携带飞机,仍然是以航空甲板空载的状态出航,不过航空甲板空着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伊势和日向的后部宽大的航空甲板由于实在是没有飞机可带,他们在两舰出航前于航空甲板处临时加装了一些防空火炮以增强防空火力,这也是伊势级在莱特湾表现突出的原因之一。而伊势级在莱特湾表现突出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我们将会在下一部分详细介绍。

  

  图29:日本海航舰载机部队后期主力机型一览,这些飞机各方面性能都十分突出,但由于数量太少且没有足够的有经验飞行员,无法对战局产生影响,实际上该图本身也有很大问题,正确的组合应该是彩云舰侦/烈风舰战/紫电舰战/天山舰攻/流星舰攻/彗星舰爆,最后一图的飞机显然是流星舰攻但标成了舰爆

  634空在1944年下旬尤其是台湾冲航空战中接连遭到了美军空袭而重创之后,伊势和日向已经失去了搭载舰载机的可能,所以其航空改造其实最终并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削弱了其炮战能力。

  

  图30:正在挂载炸弹的美军轰炸机,很显然这是一架B29远程战略轰炸机,后面的炸弹显然不是凝固汽油弹,应该只是普通的重磅航弹

  但伊势日向她们最初的目的是要改造为航空战列舰,而到最后却没有以航空战列舰形态搭载过一架飞机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这实在是过于讽刺,但迫于日本的国力状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伊势级两舰组成的第四航空战队虽然已经编入第一机动战队和第三舰队,但她们并没有能够参加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对攻战,即马里亚纳海空战,但伊势级将会在接下来的最后时光里为衰落的联合舰队带来最后一丝曙光。

  

  图31:1944年初集结在马绍尔群岛马朱罗环礁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58特混舰队,该舰队拥有15艘航母和7艘新锐战列舰,在划归第三舰队指挥时的第38特混舰队更是拥有17艘航母和6艘战列舰,因实力强大也被戏称为灭国舰队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