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荷兰当教授:关于荷兰高校是“欧洲衡水”的传说是真的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想看荷兰的 我在荷兰当教授:关于荷兰高校是“欧洲衡水”的传说是真的吗?

我在荷兰当教授:关于荷兰高校是“欧洲衡水”的传说是真的吗?

2024-07-17 0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个项目超难的!我觉得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我觉得进度太快,知识点太多。

我们在《会计学》8周学的内容,和别的学校1年教的内容差不多。我很多同学都因此挂科了。

不少读者读完三联的文章之后,忍不住在后台问:

荷兰大学真的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就以我在大学任教十几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观察、践行和看法。

课程设置卷:

每天都是考前最后一天?

荷兰这个填海造地几乎是“无中生有”资源不丰富但民风务实的弹丸小国,办起教育来,主打的也是以最小的投入,做到尽量高效高“性价比”。

作为欧洲为数不多的拥有 全英文授课留学项目的荷兰高校,收费比英美学校低不少(我们学校本科经济系的本科一年学费9900欧元;硕士一年学费15800欧元),师生比、教学资源等又比德法等公立学校好不少。

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本科3年读完,而授课型硕士则1年就能拿到学位。

(荷兰大学分为U类研究型大学(universiteit)类似于国内大本,H类应用科技类大学(HBO)则类似于国内大专。)

从求学时长上来说,在国内读完本科的时间,在荷兰,研究生都读完了。

猛地一看,简直有种读到就是赚到的既视感。

当然,前提是,你能适应荷兰大学的学习强度。

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把必要的课程都安排学生学一遍,荷兰人也是发挥了本民族务实求高效的精神。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应用实践课, 基本没有其它乱七八糟的“废课”。

其次,和国内的一年两个学期不同, 荷兰的学制把一学年劈成了5个block(小学期)。

每一个block共8周,前7周上课,第8周期末考试。一些学科可能每周都有随堂测试Quiz以及期中考试。

总的来说,这紧锣密鼓的学制,基本不给你留“平时浑水摸鱼,考前才悬梁刺股抱佛脚”的机会。

主打一个随时随地为知识打结,“把每一天都过成考前的最后一天”。

所以时常有学生会抱怨:感觉一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就又要考试了。

所以,荷兰课程设置上的卷,是确有其事。

能力要求高:

注重学习“巧劲”和软技能

时间紧凑课业重,让留学生涯已经够难的了。

可让众多国际留学生水土不服更深层的原因,是 荷兰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考察重点,让他们习惯的学习应试技巧,一时之间竟无用武之地。

01

靠记忆和刷题应试似乎不灵了

不少留学生反映,荷兰大学课程的知识点太多,信息量太大。

这么多新知,就像小时候周二电视台停播时屏幕上的雪花点一样,细密而繁杂,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而即便你肯下苦功夫,刷了很多题,下次遇到灵魂相同的考题换一身衣服,你仍然会像“初恋五十次”般失忆,认不出它来。

更令人芭比Q的是,荷兰很多考试是开卷或是半开卷的(可以自行带一张A4纸“小抄”进考场)。

可就算教科书小抄近在咫尺,脑子却不够用。面对考题,有时候连翻书“作弊”都不知道如何做起。

荷兰的学习考试内容真的这么难吗?

其实,说难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

只是它注重的是学习的“巧劲”,而不是用“蛮力”。

它培养和考察的,不是对知识点的记忆,或是某个解题套路的重复。而是,学生在掌握课程的知识脉络以及底层逻辑的基础之上,对新知活学活用的能力。

毕竟,在资讯无比发达的如今,搜索引擎和AI能替我们“记住”海量信息。

我们更需要的技能,是如何在解决问题时,调用出相关的知识、资源和解题方案来攻克之。

当知识是散落杂乱无章时,待用时就会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可当你的头脑中有一个知识体系来安放散落的知识点时,他们就像被分门别类收纳好的工具,信手拈来,手起刀落。

我教过一门行为经济学的课程。

7周的课程内,学生学了一二十个不同的经济学决策模型,好多的心理学谬误,和一堆反传统经济学原理的人类行为偏好。

我会在课堂上反复强调:

虽然这节课我们学的是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但贯穿整个课程的“思维方式”以及决策的底层逻辑是融会贯通的。

每次讲新的模型,我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一次这个做决策的底层逻辑。

但一些习惯了“单个知识点各个击破”,不习惯用逻辑思维来打通知识体系任督二脉的学生,在我讲“没有新知识点”的旧思维方式时,置若罔闻。

结果就是,一到考前他们就会因为庞大而繁杂的新知复习不过来而哀声载道:选行为经济学这门课,是因为我以为它会比较容易,谁知道这么难。

而那些跟着我掌握了 课程脉络和 底层逻辑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遇到崭新的问题,他们也能用“看穿世事的双眼”,驾轻就熟地把问题拆解成自己熟悉的旧问题,再套路之。

在学习中,如果我们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习惯,往往会事倍功半。

02

项目式学习,对软技能要求高

很多大学生常抱怨的一点就是:

大学里学的大部分知识,都在考试之后还给了老师。真正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似乎和在大学里学的东西,没啥关系。

荷兰的不少大学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越来越多的课程设置中引入了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其用意就是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在我教的一门行为经济学实践应用课上,正式开课之前我都会给学生看一张清单: 雇主最希望员工拥有的特质。

团队合作能力

领导力

书面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道德

分析能力

专业技巧(比方说对某个软件的应用)

书面沟通能力

看看这个清单,你看出了什么共性?

全都是些虚头八脑“不知道从何培养”的软技能。

但在职场摸爬滚打碰过壁的前辈过来人若是给你介绍经验,多半也会告诉你:这些能力确确实实决定了你事业发展的上限。

可它们,也恰恰是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缺失的一些能力。

我看过一个针对荷兰的中国留学生的问卷,无论什么专业,对荷兰课程都有一个深深的抱怨:

团队合作太太太太太难了。

团队合作难不难?当然难。

尤其是遇到与自己立场态度能力都不同的队友。(这一点,想必所有拥有猪队友的中年老母亲们,都深深地共鸣。)

但重要,又是真重要。

在社会里,谁都不是一个孤岛。

一个人能力再强,都有其局限和极限。

而想把事情做好做大做轻松,就必须懂得团队合作。

所以,面对这么个极其重要又极难习得的能力,与其抱怨之,不如提早练习。

这些年,我常听:

“好”学生抱怨猪队友如何不给力,交出来的东西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差”学生抱怨,神队友高高在上,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仍然感觉无能为力。

在团队中合作,队员之间难免会有能力和认知上的差距,也难免会因为偏好或者坚持不同,而起冲突。

而所有的这些“合作难点”,都是学习软技能的良机:

遇到意见不合时,你们有事先约定好的协调机制吗?

遇到实力悬殊的时候,你们有分配任务的方法吗?

遇到冲突时,你们有有效沟通正面应对冲突的技能吗?

你们能在以团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用有效的沟通来协调和妥协,实现共赢的团队合作吗?

而有时候,在小组作业遇到合作难题时,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上述问题,练习团队合作的技巧,比完成作业本身可能要重要得多。

老师打分严:

想拿高分该怎么办?

在荷兰,一般8分以上就算是高分了。

一方面,这和荷兰“追求中庸”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和中国人在教育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民族精神不太一样,很多荷兰人信奉的是:doe maar gewoon, dan doe je al gek genoeg。

——翻译过来就是:差不多努努力,就够够的了。

很多人,追求的就是个平均和中庸。

我一个荷兰同事就常抱怨,她小时候考试,为了不被同学嫉妒或记恨,都要故意错几题,得个中不溜秋的分数。

所以说,在这样的民风之下,荷兰老师打分手紧,也确有其事。

但另一方面, 许多中国学生确实更容易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或者考试中,得到较低的分数。

这事实上也和我们惯常的“应试解题”习惯有关。

有时候看到学生交上来的essay,虽说把我提到的每个关键点都“提及”了,也没犯太大的错,但总有种“让老公刷碗,他就不知道刷锅清理灶台”的即视感。

也不能说他做得不对,但肯定没有做得很好。

一般来说,这种“让刷碗不刷锅”的作业,基本就是个平均分7.5左右。

想拿高分,作业里,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钻研和创新。

拿许多中国学生都有点发怵的课堂展示presentation来说。

普通的学生,能把自己做了什么一五一十尽量清晰地说出来,就不错了。

但这样的展示中规中矩,无功无过,就是个平均分。

但得分高的学生,则常常会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自己研究的话题,向观众说明,这个话题为什么有研究价值。

他们除了说自己的方案是什么之外,他还会告诉你这个方案和其它前人做过的方案相比有哪些创新点,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是什么。

这些学生在做展示之前,心里先有了观众。

他们想的不仅仅是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什么,他还想到了,如何让别人对他做的东西感兴趣。

这样的展示,就是一个成功的展示。

而这样的技能,和这种“心中有听众”的意识,会给这些学生在今后的求职生涯中不少的优势。

因为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谁抓住了“眼球”,谁就握住了成功的钥匙。

今天借着欧洲衡水的话题,我说了不少关于荷兰高等教育的观察、践行和想法。

从目前来看,荷兰的教学体系绝不完美,仍需要不断地改进。

但我想说,它的教学设置,尤其是那些常被学生抱怨的特质,却也恰恰是它的闪光之处。

它想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的技能,都不仅仅与“应试”拿文凭有关,也和一个人做人的底层能力息息相关。

而我觉得,许多能力,不能单靠高等教育来填补。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这些底层能力的培养便必不可少。

而荷兰高校的做法,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本文转自公众号: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ID:yemaxiaoya),作者地衣,荷兰行为经济学教授,二胎妈妈,边读前沿科学成果,边和混血萌娃斗智斗勇,擅长把生活过成段子,在育儿和女性成长中有接地气的感悟。微信搜索“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关注她,看双博士家庭逗比日常,了解荷式生活和教育。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