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肝炎现状与挑战 2012

2012

2024-05-06 2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丙型肝炎和HIV/AIDS都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是由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截至2015年底,全球约有7 100万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大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终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死亡[1-2]。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3 670万HIV/AIDS病例,仅2016年就新发现180万HIV感染者[3]。HCV与HIV传播途径类似,估计全球约有230万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2],但两者经不同感染途径的传播效率存在一定差异,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1],而目前HI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4-6]。本研究旨在比较2012—2017年我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分析两种疾病数据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为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丙型肝炎及HIV/AIDS报告病例数据,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整理的《全国艾滋病/性病/丙型肝炎综合防治数据信息年报》。按照省一级分层的中国地图文件由中国CDC提供。本研究通过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审批号X1807 11520)。

2.数据整理:以丙型肝炎报告病例的终审报告日期为时间变量,以现住址编码中的省份代码为空间变量。对现住址编码未填写或填写不完整的病例,向属地CDC或医院进行核实,未能核实的予以剔除。为保护患者隐私,删除数据库的个人姓名、身份证号信息。经过数据清理和逻辑核查,所有现住址编码中的省份代码均可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省份代码数据匹配,无逻辑错误。

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和SAS 9.4软件分析。2012—2017年我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的空间分布,采用ArcMap 10.0软件按照省级分布绘制专题地图。各年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将相关系数rs纳入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和拟合优度检验,分析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的相关系数rs与年份(x)的线性回归方程。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丙型肝炎报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全国31个省份均报告丙型肝炎病例。2012—2017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201 622、203 155、202 803、207 897、206 832和214 023例,历年报告病例数呈基本持平态势,历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4%、0.0%、2.4%、-0.4%和3.4%。2012—2017年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居全国前列的为河南、广东、新疆、广西、湖南和云南6个省份。见图 1。

图 1 2012—2017年全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的时空分布 图选项

2. HIV/AIDS报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全国31个省份均报告HIV/AIDS病例。2012—2017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2 434、90 119、103 501、115 465、124 555和134 512例,历年报告病例数呈平稳增长趋势,环比增长率分别为6.0%、12.3%、10.9%、7.6%和7.7%。2012—2017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居全国前列的为广西、四川、云南、河南、广东、新疆和湖南7个省份。见图 1。

3.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的简单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按不同年份、不同省份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年份与各省的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12、0.561、0.569、0.576、0.606和0.640,均P<0.01]。见表 1。将rs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和拟合优度检验[决定系数R2=0.933 8,校正R2=0.917 3,相关系数(r)==0.966],结果表明,不同省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的rs与年份(x)之间符合线性分布,线性回归方程为rs=-43.391+0.022x。年份(x)的标准回归系数(β)为0.022,回归系数检验(t=7.93,P=0.001),表明rs与年份具有较强相关性,rs值随着时间变化呈线性缓慢上升。见表 1。

表 1 2012—2017年我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的相关系数 表选项 讨论

我国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7年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总体平稳,且以省份为单位的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总体变化不大,与孙海泉等[7]研究结果相比,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有明显增加,但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河南、广东、新疆、广西、湖南和云南6个省份,在地区分布上呈现集中趋势。血液传播是HCV最主要的感染途径[1, 8-9],上述地区曾经是注射吸毒和有偿采供血问题较严重地区,这也是造成当地丙型肝炎疫情高发、且较为集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丙型肝炎其他途径的传播效率较低,随着既往这些危险因素被逐渐控制,HCV新发感染的风险已经明显降低,目前发现以慢性为主的丙型肝炎病例印证了这个特点[1, 10]。

HIV/AIDS报告病例数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上升,东南部及沿海地区增加更为明显,报告病例数较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云南、河南、广东、新疆和湖南等省份。空间分布比Qian等[11]对2010—2011年HIV/AIDS疫情分析结果更加广泛。云南、广西、四川、新疆和广东等省份以注射吸毒为主,而河南省多是采供血途径为主[11],累计病例数较高。近年来,各省份的经性传播感染病例数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12],但因累计病例数较高,传染源较多,以性传播为主的第二代HIV/AIDS病例仍较其他地区多,与以血液传播为主的第一代HIV/AIDS病例叠加,疫情进一步加重。另外,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HIV/AIDS疫情也向周边地区不断蔓延。

丙型肝炎与HIV/AIDS均属于隐匿性疾病,感染后较长时间内无明显症状,对重点人群进行检测是发现和报告病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传染病报告系统的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防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传染病筛查成为手术、采供血、侵入性诊疗等医疗操作/服务的常规检测项目,能够发现更多的丙型肝炎及HIV/AIDS病例,传染病报告质量也得到不断提升[13-14]。HIV/AIDS病例发现及报告受政策影响更大,而早检测、早发现一直都是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策略措施之一[15]。我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和“十三五”行动计划均把扩大检测覆盖面[16-17]、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作为艾滋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不仅依靠医疗机构的手术前、住院等筛查,还有遍布各地的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工作[15],每年全国HIV检测量高达上亿人次[13]。本研究分析2012—2017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据,正是此背景下相关检测及疫情报告工作的具体体现。

本研究发现的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位居前列的省份相似,多是既往注射吸毒、有偿采供血等问题严重地区[18]。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数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值随着时间缓慢上升,相关性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强。过去由于注射吸毒、有偿采供血的危险因素对这两种疾病的传播起着关键作用,对当地丙型肝炎和HIV/AIDS疫情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是这两种疾病早期隐匿性的特点没有被及时发现。近年来随着丙型肝炎和HIV/AIDS的筛查力度不断加大[18-19],越来越多的病例被检测发现。鉴于这两种疾病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可能未来会出现两种疾病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越来越强的现象。

本研究存在不足。丙型肝炎和HIV/AIDS报告病例主要为慢性传染病,采用绝对数分析,未能得知丙型肝炎与HIV/AIDS的新发感染情况。其次丙型肝炎只在大疫情中进行网络直报,尚无单独的报告系统,能够获得的数据变量较少,应在未来继续调查和研究,补充相应数据,对更多相关因素展开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与HIV/AIDS报告病例在时空分布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提示未来针对丙型肝炎以及HIV/AIDS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针对血液传播的防治措施方面,可以将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有机整合,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