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水彩画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水彩大师 浅谈我国水彩画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浅谈我国水彩画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浅谈我国水彩画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浅谈我国水彩画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宸君

  摘 要:水彩画在我国的发展能有今日如此成绩,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为此,本文就我国水彩画的人文价值内涵及当代的意义进行论述,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为推动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做些有益的贡献和研究尝试。   关键词:水彩画;人文价值;时代意义   0 引言   上世纪末,水彩画开始在上海传播,迄今已一百多年。中国水彩画起步较晚,但经由水彩画家们的努力已渐成画坛的一支新秀,并涌现出了一批水彩画名家:如李铁夫、潘思同、关广志、李剑晨、王肇民等。水彩画始于国外,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份子,在百年间的传承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其艺术发展有一定影响,水彩画相对于我国的其他画种,不仅有独立的文化内核,还有独特的美学思想,无论意境,还是气韵,以及语言和造型都堪舆其他画种媲美。   水彩艺术诞生到如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从一开始被作为油画中打草稿的工具或被作为绘制地志画的工具,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如今在我国也发展得异常繁荣,习者甚众。[1]由此我们知道,水彩画在中国发展,时间不算长,但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已促使其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独有的审美属性和审美风格。为求得进一步发展,中国水彩画应当立足现有的成绩,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心灵美,情感真挚,高尚的人生境界,去演绎水彩画的未来。纵观中国水彩画,已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   1 水彩画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水彩画由国外而来,在中国沃土上生长了150多年,中国的水彩画艺术家们用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浇灌着这朵来自异域的奇葩,也正是一种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需求。绘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深有见地,他说:“凡事有常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先生强调了“常”字,这个“常”先生特指传统,就是说,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传统,这也是继承与发展的真谛。   所谓传统,是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并流传下来的经典。人类历史在发展,基于传统,又求新求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分析水彩画的传统技法,共为两种:干画法、湿画法。这两种技法,集中了水彩作品的工具、材料和作品优势,极具水彩画独特的美,使其成为画坛的一个构成部分。虽然水彩画在不长的时间内成绩可观,但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水彩画要适应时代的审美观念,也是艺术家们创新多元化的新契机。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沿袭传统,那么传统的水彩画会失去活力,其水色淋漓,透明轻快的特点也会成为妨碍其发展的藩篱,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现代中国水彩画坛异彩纷呈,正是中国水彩大师们不懈努力的结果,立足传统,又不拘于传统,汲取祖国的传统文化精粹,坚持中西结合的道路,使中国水彩画充满活力。   2 提升我国水彩画人文价值内涵的途径   2.1 丰富水彩画作品的民族文化内涵   华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合,因为民族的差别,或者地域的不同,其艺术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不仅中国画坛曾有南派和北派之分,音乐、武术、书法等也有所不同。所谓民族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中国精神,我说不好。就绘画而言,自六朝以来,受佛教及印度美术的影响,国画已经不能称之为国画了。这句话说出了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创新的问题,是民族风格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聚合体。发展民族风格,也要结合时代精神。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说,水彩画也脱离不了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时代、个人风格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丢弃任何一种风格,都有失偏颇。   2.2 提升水彩画创造者的自身文化修养   著名水彩画家王肇民先生说:“作画,偶然画得好,是灵感使然,一辈子画得好,靠得是学问。”道出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水彩画家,势必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而其对于美学理论的学习,也至关重要,这都是水彩画艺术创新的基础,一幅立意高深、韵味悠长的水彩画,离不开作者的文化素质。著名水彩画家王济远先生的创作谈,就证明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王先生是一名很勤奋的画家,他的名作《秦淮河》享誉海内外,关于这幅画的创作,他说:“秦准河,古为六朝金粉之地。余于1923年4月畅游金陵,流连忘返半月余,遥想当年六朝之盛事,忽感白云苍狗,信手涂鸦,笔下如闻六朝之笙歌,亦真亦幻,是我一个人的感受。”由此可见,画家写生不是单纯的进行景物临摹,也不是要求单纯的形似,而更要求神似,也就是有独特的神韵,新颖的意境,这就需要画家的文化学养,以及超人的绘画技巧和真挚的情感。他主张,水彩的趣味,不仅是水分中的气韵,更是心与物合一的表现。他的作品,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是画坛的一绝。遗憾的是,先生的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   2.3 立足生活实际提升水彩画的文化品格   作品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的共识,老艺术家的作品都来自于生活。但是,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普及等因素使现在的画家缺乏深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生活成为天方夜谭。照片、网络风景都成为当今画家的绘画题材,这样的绘画作品难以表现出绘画作品的神韵,只能说是复制或克隆。这样的作品更没有艺术价值可言,作品没有自己的特色,一味的跟风,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更难以打动别人。如今深入人心,有个性,有意境,给人以美德震撼的作品如凤毛麟角。报称,一位评论家拒绝为中国水彩画家写评,说没有艺术价值。究其原因,与当今中国水彩画坛文化品格的缺失有必然关系。   3 新时期我国水彩画发展中人文价值的当代意义   立足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分析,离不开水彩画的发展史,但本体语言的过于偏重,则又会画地为牢。纵观当代水彩画的发展趋势,水彩画合理的使用本体语言,正是中国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的结果。众所周知,水彩画中媒介、材科、技法等是其发展的必要元素。基于传统的材料、技法、审美等元素,并合理的使用,既是水彩画形成独特审美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水彩画独特审美价值的体现。   古人云“功夫在画外”。说明一个画家要提升自己的水彩画艺术高度,勤于创作是其一,大量阅读经典和艺术类的书籍,也是增加其文化修养的桥梁。作画和写作一样,既要天赋和灵感,也要靠文化的滋养,德艺双馨是每一名绘画者的追求。心中有画,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才能创作出有韵味、有意境,格调高雅的作品,这也是经典之作的不祧法本。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只有认识到水彩画的文化内涵,才能提升其文化品格。面对一件优秀的水彩画作品,要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打破视觉“直译”的盲区,透过作品的表象,去追求其内涵的本质,也就是探究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作品,必须具备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双重内涵,换而言之,就是以现代文明社会为绘画源泉,结合人类文化的审美需求,通过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学养的写意,而所做出的具有综合价值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侯传冷,温洪伟.徜徉艺术——水彩艺术中的人文情趣[J].艺术教育研究,2013(08):24.   [2] 黄华明,李鸿明.解读水彩画艺术语言表现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 黄铁山.中国水彩画 百年一回头[J].中外文化交流,2006(12).   [4] 黄铁山.中国水彩画的现况与发展[J].美术之友,2007(03).   [5] 许丽丽.吴冠中的水彩画及其市场价值[J].收藏,201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10482.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