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2024-05-14 0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2-01-10

2002-01-10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大大改善了市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伴随“菜篮子”工程建设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以及畜禽专业养殖区、专业村和专业户,产生的大量畜禽废弃物不能充分利用并随意排放,对大、中城市区域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成了巨大的压力,畜禽养殖业产生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主要环境问题

  80年代后期,随着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并且为保障大、中城市菜篮子供给,方便运输,畜禽养殖业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周边。由于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变化,导致畜禽养殖污染呈现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特点为:

  一是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对全国2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1999年畜禽废弃物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4倍(我国工业当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91亿吨),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COD一项就达7118万吨,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COD之和。

  二是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相当严重。据调查,由于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且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废弃物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估计,目前畜禽废弃物中氮、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的流失量,约为化肥流失量的122%和132%。畜禽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是畜禽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和影响大中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便于运输,大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由于城市近郊无足够的土地消纳大量畜禽废弃物,加之监管不利,造成畜禽废弃物随意丢弃、污水乱排乱放,给大中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严重影响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据上海市对上海黄浦江上游污染源调查表明,畜禽废弃物污染已占污染总负荷的36%,并分别超过了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黄浦江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严重威胁和影响上海的环境质量。

  (二)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

  ⒈污染水体。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由于含N、P量高,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的将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而且,畜禽废弃物污水中有毒、有害成分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体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极难治理、恢复。

  ⒉污染空气。畜禽养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影响养殖场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有的畜禽养殖场离文教区、居民生活区较近,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⒊传播病菌。畜禽废弃物中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导致疫情发生,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⒋危害农田生态。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陡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正因为畜禽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许多国家将畜禽污染的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制定法律、法规,严加控制管理。

  二、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一)生产和技术上的原因

  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畜牧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肉类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奶类和禽蛋也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年递增率均在10%以上。1986年,我国的禽蛋产量首次超过美国,1991年,我国的肉类总产量首次超过美国,从1991年开始,我国肉类产量和禽蛋总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一。畜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许多地方被列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⒉畜禽业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畜禽业多为分散经营,在农村中仅作为副业生产,畜禽饲养头数少、规模小,畜禽废弃物可及时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近十多年来,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近3.3万家。畜禽业的集约化养殖在大中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仅浙江1999年有养猪场1373个,饲养生猪存栏144万头。福建1999年有养猪场1230个,其中5000头以上猪场有226个,广东省的集约化养猪已占全省生猪总量的90%以上。

  ⒊畜禽场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农业区、牧区转向大中城市及城镇郊区。自1988年“菜蓝子工程”实施后,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纷纷兴建了一批集约化养殖场,以解决城市居民的肉、蛋、奶问题,考虑到运输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养殖企业大都建于大、中城市近郊,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区不断外延扩大,一些养殖场逐渐进入城市的范围,导致畜禽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4.农牧脱节,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是造成畜禽废弃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传统的畜禽业,是以家庭分散养殖为主,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可通过周围农田及时施肥自然消化,形成良性循环。几十年来,以畜—肥—粮循环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很好的生态平衡体系。然而,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禽业向城市周边的转移,造成了严重的农牧脱节,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养殖者不种地,废弃物没有土地及时消纳,畜禽废弃物这一宝贵的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不愿意再用畜禽有机肥,畜禽废弃物没有了应用出路,于是,畜禽废弃物被随意堆放、丢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政策和管理上的原因

  ⒈在畜牧业发展上,农业政策与环境政策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政策制订环节上的脱节。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一直是农业部门的政策目标,各级农业部门都将畜牧业发展做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长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行,由于环境保护不是其核心职能,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标中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同样,过去由于农村和农业的环境保护职能不在环保部门,加之受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限,环保部门主要加强了城市和工业的污染防治,所以,畜禽养殖污染也没有被纳入其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防治的重点内容。这样,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在强调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政策真空”。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脱节。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这种政策制订上的脱节不断被放大,在基层环境管理中,农业部门促进包括畜禽在内的农业发展的职能非常明确,但是,环保部门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在内的农村环境管理问题却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因此,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相当薄弱。

  ⒉受职能影响,各级环保部门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重视和管理不够。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的环境管理一直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受职能限制对农业环境的管理基本是空白。加之规模化畜禽养殖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现行的环境管理法规、制度、标准主要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源,对畜牧业生产企业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等制度,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对畜禽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而且大中型畜禽饲养基地的建设,是各地作为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副食品供应意义重大,不可简单地实施“关、停、并、转”,环保部门对其监督管理相当困难。

  三、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是: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废弃物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为立足点,以环境容量为基准,以责任制为龙头,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实用、廉价为原则,合理规划、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道路。

  (一)借鉴发达国家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经验

  从发达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管理情况看,对畜禽废弃物污染防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管理:

  ⒈实施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强调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发达国家发展畜禽养殖业,绝大多数是属于既养畜又种田的模式,畜禽废弃物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进行消化。例如:荷兰全国只有4个大型农场,整个农业、畜牧业分散在全国13.7万个家庭农场,产生的畜禽废弃物自身农场进行消化;丹麦则靠全国8万个既种粮又养畜的自耕农;美国虽有大型畜牧场,但在养猪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年产200-500头猪的小型农牧结合的农场。日本在20年前已认识到大型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将畜禽养殖业污染称之为“畜产公害”,严格限制大型养殖场的建设,并规定在城镇附近,猪场规模不得超过50头,而且必须有治理排污的措施。

  ⒉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处置)设施,对畜禽污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或者按排放要求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畜禽养殖场交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用,如日本横滨市要求牧场主对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尿液和冲洗水实施分离,尿液、冲洗水全部进入下水道,其费用根据排放量及浓度进行收费,由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二)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建议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我国的畜禽污染防治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⒈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同许多工业污染源不同,其中含有丰富的肥源,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畜禽废弃物的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利用好畜禽有机肥,不仅可减轻畜禽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综合利用。

  ⒉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防治污染。既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利用,提倡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加强综合利用,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少治理成本,提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手段,努力实现达标排放。

   ⒊坚持资源化、减量化、廉价化的原则。鉴于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在环境管理上,一是强调资源化原则。既在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使畜禽废弃物最大限度的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利用,利用形式可以多元化并依靠法规、政策强制监督实施。二是减量化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等手段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降低处理成本。为提高资源化水平创造条件。三是廉价化原则。与工业污染防治不同,畜禽养殖业从总体上看整体利润率不高,而污染又相当严重,如果污染治理成本过高将使养殖业难以得到发展,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在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前提下,研制高效、实用特别是低廉的治理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畜禽养殖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实施畜禽养殖管理的主要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特点和环境管理现状,现阶段实施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应包括:

  ⒈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法规体系已着手建立,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已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防治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已出台,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法规建设,环保总局正会同农业部等部门拟订《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相信随着条例的出台,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将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⒉实施分级管理、加强部门合作。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对我国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要按不同规模实施分级管理,既体现中央适度集权,又充分发挥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与畜禽养殖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加强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管理。

  ⒊近期要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控制作为管理的重点。具体包括:

  (1)严格规范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畜禽养殖场的建设要按照农牧结合、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

  (2)新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有“三同时”措施;

  (3)在特定区域内对已建的畜禽养殖场要按总量控制原则,根据其环境功能区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整治,限期治理;

  (4)对建设在环境敏感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要坚决搬迁、关闭;

  (5)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的管理要依法纳入总量控制目标中,实施畜禽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⒋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畜禽废弃物堆放应有固定场所和设施,对堆放场所应实现地面水泥硬化并加强管理和维护,防止畜禽废弃物溢流、渗漏、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对畜禽废弃物用于直接还田的,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5.采取多管齐下的宏观性管理手段。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涉及农村政策的多个方面,因此,应在多个方面加以配套,其中包括:

  (1)采取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的思路来调整生产结构,实施农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建立有利于中国种养平衡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体系;

  (2)调整现行的一些农村政策,促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例如合理调整环境资源价格,取消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提高化肥销售价格;增加对有机肥的生产优惠和使用方面的推广补贴;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

  (3)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同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考虑,进行环境规划,实现合理布局;

  (4)增加政府在畜禽环境管理方面的投入,可将过去的生产鼓励性补贴改变为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补贴,确保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

  (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适用技术、工艺的研发,包括利用畜禽粪制沼气、发电等技术,建立环保商业运做市场;

  (6)强化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养殖者的环境意识、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推广等。

    (作者: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农村处处长 李  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